兵不在多而在精是谁说的

来自:健康排行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是什么意思?~

出自:明·徐渭《英烈传》第七十一回:“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字面意思:将领的好坏在于打仗用谋略而不是勇猛,士兵打仗是要精干而不是靠质量取胜早听说孙子关于“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的带兵治军的名言,但很久以来却未曾给予足够的注意。前几天偶然看到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述刘邦和项羽的故事。他在评述刘邦最终赢得楚汉战争的胜利的原因时指出:项羽虽然“力拔力拔山合气盖世”,但那只是“勇”,而“勇”仅仅是对一个优秀兵士的衡量标准,作为一个将帅,除了“勇”之外,更重要的是一个“谋”字。刘邦虽然在“勇”上远输于项羽,但在“谋”上却更胜一筹,所以最终的结果是项羽因战败自感“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挥剑自刎于乌江边上;刘邦却成王得天下。其后我就在想,“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是不是对和平时代也有些启示呢?念头一动,我首先想到了社会上流行的“二八定律”“帕累托定律”的说法(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或者“帕累托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又叫帕累托发现的。他总结说,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无论是财富的分配、工作的承担、消费品的销售、人才的利用都可以用“二八定律”去套。在企事业单位里,80%的工作可能是20%的人承担的,在企业里,80%的利润是20%的人创造的(甚至80%的餐饮消费是在集中在20%的饭店里的)。作为一个部门的CEO,你的主要精力是要使用好、关心好20%创造80%利润的人。选准20%的人是前提,如果不能很好的使用选好人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怎么用好这20%的人呢?

当将军的人有谋略比有卤莽更重要。 士兵的战斗力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

兵不在多而在精是明朝的徐渭说的。

出自:明·徐渭《英烈传》第七十一回,原文为“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的意思是将领的好坏在于打仗用谋略而不是勇猛,士兵打仗是要精干而不是靠质量取胜。打仗既要讲究如何带将,还要讲究如何带兵。

一员大将,有勇而无谋,必是莽夫,有谋而无勇,必是懦夫。都干不成大事情,乃是兵家之笑耳,充其量只能算做是一棋子而已。

扩展资料:

徐渭(1521—1593)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

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徐渭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出身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城大云坊的官僚世家,父徐鏓,母为侍女小妾,少年时天才超逸,入徐氏私塾读书, 徐渭《菊竹图》二十岁时成为生员,嘉靖二十年(1541年)娶同县潘克敬女为妻,接下来八次应试不中。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在山阴城东赁房设馆授徒,40岁才中举人。与萧勉、陈鹤、杨珂、朱公节、沈炼、钱鞭、姚林、诸大绶、吕光升号“越中十子”。后来为浙闽总督作幕僚,曾入胡宗宪幕府,一切疏计,皆出其手,又出奇计大破徐海等倭寇。

一日胡宗宪于舟山捕获白鹿,徐渭撰《进白鹿表》、《再进白鹿表》、《再进白鹿赐一品俸谢表》等并献于朝中,视为祥物,“上又留心文字,凡俪语奇丽处,皆以御笔点出,别令小臣录为一册”,学士姚汾等对徐渭文章大为赏识。又代作《贺严公生日启》,吹捧奸相严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烈传



白袍将星薛仁贵,薛仁贵(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于贞观末年投军,随征高句丽,受唐太宗拔擢。



孙子兵法里的,“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

新版三国里面曹操的经典语录谈起,“兵不在多,在于精;将不在勇,在于谋。”谋就是良好的策略,或计划,精就是少而勇,精和谋有聪明的意思,即使聪明但如果没好好的计划,都是不会成功的,

孙子


兵不在多而在精是谁说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5257052123“兵不在多而在精 将不在勇而在谋”出自谁口?
    朱琰晓出自:明·徐渭《英烈传》第七十一回,原文为“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的意思是将领的好坏在于打仗用谋略而不是勇猛,士兵打仗是要精干而不是靠质量取胜。打仗既要讲究如何带将,还要讲究如何带兵。一员大将,有勇而无谋,必是莽夫,有谋而无...

  • 15257052123“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是什么意思?
    朱琰晓出自:明·徐渭《英烈传》第七十一回:“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字面意思:将领的好坏在于打仗用谋略而不是勇猛,士兵打仗是要精干而不是靠质量取胜早听说孙子关于“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的带兵治军的名言,但很久以来却未曾给予足够的注意。前几天偶然看到易中天在“百家...

  • 15257052123兵不在多贵在精是谁的话
    朱琰晓周瑜

  • 15257052123兵在精而不在多是什么意思
    朱琰晓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拼音 bīng zài jīng ér bù zài duō。出处 《五代史平话·周史》:“凡兵在乎精,不在乎多。”造句如下:1, 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2,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不在勇。3, 虽说500匹少了点,但兵在精而不在多嘛。4, 兵在精而不在多,足...

  • 15257052123诸葛亮为什么认为兵在精不在多?
    朱琰晓为啥诸葛亮说兵贵精不贵多呢?环境的原因。蜀汉政权偏安西南,丢了荆州这个富庶之地后,更是只能依靠蜀中这块地方的招募兵丁人员。这时候你肯定不能要求兵卒多多益善,因为没有那么多人。众多的人口都在中原和江南,被曹家和孙家控制,所以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才说,曹操占天时,孙权有地利。而勉强有人和...

  • 15257052123兵在精而不在多造句
    朱琰晓【解释】:兵士在于精壮而不在乎众多。也比喻要求质量而不能只讲数量。【出自】:《五代史平话·周史》:“凡兵在乎精,不在乎多。”造句: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他感觉属下人员虽多,却没有一个精干可以委以重任的,让他很头疼,深觉兵在精而不在多。他了解到,对方人虽多,但...

  • 15257052123兵在精而不在多历史典故
    朱琰晓"兵在精而不在多"是一句古代典籍中的格言,出自《孙子兵法》。这句格言的意思是,战斗中的关键在于兵力的精练和素质的高强,而不仅仅是兵力的数量多少。《孙子兵法》是一部古代兵法经典著作,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理论著作之一。书中强调了战争的艺术和策略,并提出了许多兵法原则和战术思想。“兵在...

  • 15257052123孙武提出“兵不在多,在精”韩信又说“多多益善”这不是冲突吗
    朱琰晓这肯定要根据现实情况来说的,比如说偷袭。突袭什么的就是兵不在多,在精。正面碰撞的话还是多多益善,起码气势上赢了

  • 15257052123兵法上说,兵在精而不在多,韩信为何要说多多益善了呢?
    朱琰晓刘邦又问:“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多多益善。”刘邦笑了:“既然你带兵多多益善,怎么会被我逮住呢?”韩信见说错话了,连忙拍马屁:“陛下虽然带兵不多,但有驾驭将领的能力啊。”韩信情商确实不高,但他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在古代名将中能排到...

  • 15257052123“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在于深而不在于广”?
    朱琰晓“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在于深而不在于广”由冯梦龙的“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演绎而来。释义 “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在于深而不在于广”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在于追求其精华而不是追求数量的多少,(对于事物的认识)重要的是认识的深度而不是是了 解的范围广泛的。2...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