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大钊废寝忘食的故事

来自:大全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名人故事~

忠于革命说明了李大钊起早贪黑 废寝忘食,还有李大钊对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方面的统一
第一回答

李大钊的故事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李大钊,出生是十分的凄楚:他尚未来到人间时,父亲李任荣就因患肺病逝世;刚过周岁,母亲周氏又因感伤过度而病逝。因此,李大钊是“在襁褓中即失怙恃,既无兄弟,又鲜姊妹,为一垂老之祖父教养成人”。其祖父李如珍,平时管教李大钊甚严,不准他外出去看赌博,更不许他骂人、打架,否则就要他接受大热天上房顶举着沉重的木杈翻麻等处罚。如此严格的家教,对李大钊的成长影响很深。
李大钊自己做父亲后,从祖父的家教中受到启发,同样对子女加以严格的教育。扫雪、教歌就是他教子实践中的两则小故事。
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院子里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棉絮。李大钊对他的女儿和儿子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拿着扫帚到院子里去扫雪。要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也好。”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小外孙:“天这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可怎么办?”李大钊笑着说:“孩子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身体经常活动,也会增强抵抗力。呆在家里不动弹,就更怕冷了。”说完,他和孩子们拿了簸箕与扫帚,走到院子里。他一面扫雪,一面对孩子说:“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不劳动,谁就没有饭吃!”孩子们边扫雪,边听父亲讲新奇的故事,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是越扫越有劲……
孩子们渐渐长大,上学了。李大钊又非常注重用音乐来陶冶孩子的心灵,用歌曲寓理于情,寓教于乐,使孩子在愉悦中受到教育。夏天的一个晚上,他稍有空闲,就将儿子李葆华、女儿李星华喊进书房,先要他俩将当时在学校学的歌唱给他听,孩子们高兴地唱起了喜欢而又熟悉的《校歌》:“啊,我们亲爱的孔德,啊,我们的北河沿!你永是青春的花园,你永是美丽的王国……”李大钊听完歌,没有一句夸奖,只是幽默地说:“北河沿是一条又脏又臭的水沟,我天天到北大去,都从那里经过,里面常泡着死猪、烂狗,臭烘烘的,怎么能说是孩子们青春的花园、美丽的王国呢?这个歌子太不现实了,这不是培养孩子们睁着眼睛撒谎吗?”接着,他就教孩子们唱《国际歌》。他一边弹琴,一边用低沉的声音唱着。他说,声音不能太大,让街上警察、暗探听见,他们会把我们逮起来的。他不仅教孩子会唱,还把歌词大意讲解给孩子听,并且用家乡一位穷苦大伯一年辛苦到头,全家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

国民党一些派系的要人也出钱捐助,如汪精卫一人就捐了1000元。他们或与李大钊生前系“同志”(陈公博曾是中共“一大”的代表、戴季陶则曾参与了中共的创建),或曾是“盟友”(汪精卫则是国共合作时的国民党“左派”领袖),这些善款都由北大会计科代收,留有收据。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和其他二十位革命者在北京西郊民巷京师看守所内被奉系军阀张作霖秘密绞杀。执刑者为了折磨李大钊,竟绞了他三次,历时28分钟。李大钊死后,他的家人无力为其下葬,北大为李大钊发起公葬,北大教授及李大钊的一些友人纷纷捐款,就连汪精卫都捐了1000元。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胡家坨乡大黑坨村。父亲因病去世六个月后李大钊才出生,一岁半时母亲又不幸病故,祖父将他抚养成人。1899年,十岁的李大钊与16岁的邻家姑娘赵纫兰结婚。1907年,李大钊到天津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1913年毕业。后又赴日本东京留学,入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回国后,1918年1月经章士钊向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推荐,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
1918年冬,李大钊参与主编《新青年》,还与陈独秀等人一起创办了《每周评论》,广泛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1920年3月,共产国际派远东局局长维金斯基等人到中国,找到李大钊。随后,李大钊又介绍维金斯基到上海去见陈独秀,由此开始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壮举。
1926年4月,在直、奉系军阀的联合进攻下,冯玉祥的国民军败退南口,张作霖占领了北京。张作霖占领北京后不久,就以“宣传共产赤化”的罪名杀害了《京报》主编邵飘萍和《社会日报》社社长林白水。
1927年4月6日清晨,李大钊、赵纫兰以及他们的两个女儿被逮捕。
李大钊绞刑历时28分钟
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在狱中关了共22天。4月28日,李大钊和其他二十位革命者在北京西郊民巷京师看守所内被张作霖秘密绞杀。1927年4月29日的北京《晨报》披露了李大钊遇难的详细过程:
前日方传军法会审尚未正式开庭,而昨日下午党人20名已被绞杀决矣……
当日看守所马路断绝交通,警戒极严。军法会审派定东北宪兵营长高继武为监刑官,在所内排一公案,各党人一一依判决名次点名,宣告执行,由执刑吏及兵警送往绞刑台。闻看守所中只有一架,故同时仅能执行二人,而每人约费时18分始绝命,计自2时至5时,20人始处刑完毕。首登绞刑者,为李大钊,闻李神色未变,从容就死。
李大钊就义前留下的遗照,目光和悦,泰然自若,宛如平日。李大钊第一个从容走上绞刑架,凶残卑鄙的敌人为了折磨李大钊,竟绞了他三次,历时28分钟。
图片说明:绞死李大的绞刑架
对于李大钊受刑时间还有其他说法。《北洋画报》的报道说李大钊受刑时“二十分钟始绝”。据有关人员回忆,李大钊受刑的时间可能是“二十分钟”的两倍,约有四十分钟。
“大钊死后,他的七窍流血。他生前一个姓周的好友,找了医生,为他擦去血迹,还仍是面貌如生。” 李大钊在受刑时说的话语已无从考究,但“力求速办!”,很可能是他最后留下的声音。李大钊的同乡好友白眉初收养的女儿白汝漪生前曾多次讲过,李大钊牺牲后,脖颈上勒有三道深深的血痕。
李大钊下葬筹款 汪精卫捐1000元
李大钊遇难时年仅39岁。他被害的当天傍晚,赵纫兰母女三人被释放回家。当时她们还不知道噩耗。次日晨,李大钊的舅舅周玉春上街买报纸,看到了李大钊遇害的消息,哭着回到家中。《晨报》记者记述:“李妻闻耗,悲痛号泣,气绝复苏者数次,病乃愈加剧,以致卧床不走。小儿女绕榻环立,其孤苦伶仃之惨状,见者莫不泪下。”
李大钊的灵柩停放在浙寺整整六年后,1933年4月初,当年被北洋军阀赶回老家的赵纫兰带着儿女从乐亭返回北京,准备安葬李大钊的遗体。此时,赵纫兰疾病缠身,家中儿女年龄幼小,既无钱也无力操办丧事。赵纫兰带着儿女,登门拜见李大钊昔日同事沈尹默、周作人、胡适、蒋梦麟等,请求北京大学代办安葬。
蒋梦麟、沈尹默等北大13位教授伸出援手,为李大钊发起公葬。13位发起人每人捐款20元,另外,北大教授李四光、郑天挺每人捐10元,马寅初等每人捐20元,梁漱溟等每人捐50元。外地故友鲁迅捐50元,戴季陶捐100元,陈公博捐300元。国民党一些派系的要人也出钱捐助,如汪精卫一人就捐了1000元。他们或与李大钊生前系“同志”(陈公博曾是中共“一大”的代表、戴季陶则曾参与了中共的创建),或曾是“盟友”(汪精卫则是国共合作时的国民党“左派”领袖),这些善款都由北大会计科代收,留有收据。
4月23日,在北平地下党组织的安排下,李大钊出殡成了声势浩大的政治示威。送葬队伍最前面是用白纸黑字写的一副巨大挽联,上联是“为革命而奋斗,为革命而牺牲,死固无恨”,下联是“在压迫下生活,在压迫下呻吟,生者何堪”,横批是“李大钊先烈精神不死”!
李大钊后来安葬在北京的万安公墓,那是蒋梦麟校长出面购置的墓地(并为烈士的夫人预购了穴地),墓碑则是刘半农撰写的。

李大钊视死如归,为革命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大无畏精神。
李 大钊被捕后,不放过一切斗争机会,他领导被捕的难友进行狱中斗争;他向监狱的看守进行革命宣传。一个看守同情革命,李大钊争取了他,让他帮助传送消息。一天傍晚,这个看守悄悄地塞给李大钊一封信。他打开一看,是党组织写来的。信里说,北方铁路工人知道他被捕后受了毒刑,义愤填膺,强烈要求组织一支武装,化装潜入北京,打进京师警察厅看守所,营救他和同志们出狱。党组织来信征求他的意见。李大钊感到无限欣慰,因为工人同他心连着心。但他毅然拿起笔,借着从铁窗透进来的暗淡光线,写了回信。信中写道:

“……这种行动自然是工人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对我的爱戴,但今天完全没有可能实现这种计划,拘留所处于重重武装戒备之中。我个人为革命为党而牺牲是光荣的,这已经是党的损失了。我不能再要同志们来作冒险的事业,而耗费革命力量。”当党组织把李大钊的意见转告给铁路工人的时候,工人们都为自己领袖的高尚品德而感动得落泪。

4月28日,敌人用绞刑杀害李大钊等二十位革命同志。

李大钊的故事: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院子里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棉絮。李大钊对他的女儿和儿子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拿着扫帚到院子里去扫雪。要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也好。”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小外孙:“天这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可怎么办?”李大钊笑着说:“孩子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身体经常活动,也会增强抵抗力。呆在家里不动弹,就更怕冷了。”说完,他和孩子们拿了簸箕与扫帚,走到院子里。他一面扫雪,一面对孩子说:“将来谁也不能当寄生虫,谁要是不劳动,谁就没有饭吃!”孩子们边扫雪,边听父亲讲新奇的故事,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是越扫越有劲……

李大钊没参加一大,是因为他到政府前带领学生请愿,被打伤了,一大期间正在养伤.

复制的哼看了好多遍
楼主,故事就那么点,要不然我现编给你啊?


关于李大钊废寝忘食的故事视频

相关评论:
  • 17698634540关于李大钊废寝忘食的故事
    宣雷信李大钊就义前留下的遗照,目光和悦,泰然自若,宛如平日。李大钊第一个从容走上绞刑架,凶残卑鄙的敌人为了折磨李大钊,竟绞了他三次,历时28分钟。 图片说明:绞死李大的绞刑架 对于李大钊受刑时间还有其他说法。《北洋画报》的报道说李大钊受刑时“二十分钟始绝”。据有关人员回忆,李大钊受刑的时间可能是“二十分钟”的两倍...

  • 17698634540李葆华与李星华:继承李大钊遗志,却有不同人生,后人获七一奖章
    宣雷信用尽各种刑罚手段的反动派,对于李大钊已经束手无策了,他们知道,再也没办法从他的嘴里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于是决定将其杀害。 1927年4月28日上午,敌人使用新从西欧进口的绞刑机杀害了李大钊同案一行加人,对李大钊特别使用“三绞处决法”以延长痛苦。 临刑时,李大钊第一个走上刑台,他像平日一样,仍旧穿着那件灰棉...

  • 17698634540用一两句话来赞美李大钊小时候学习专心
    宣雷信李大钊同志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大钊同志和其他无数先烈光荣地倒下去了,但是他们的牺牲没有使中国革命停止,相反,中国革命在牺牲者的血泊中继续前进,直至获得伟大的...

  • 17698634540十六年前的回忆的课后习题的答案
    宣雷信(1)“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说明李大钊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在外面为革命事业奔忙。(2)“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李大钊同志即使受过苦刑,仍保持着对革命事业坚定的信念和对人民深沉的爱。(3)“他脸上的...

  • 17698634540画线句子是对父亲的什么描写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内心感受
    宣雷信可以体会出李大钊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在外面为革命事业奔忙。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档案”,“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埋头”指工作很专心,体会出李大钊在家里也在紧张的工作,看出局势越来越严重,怕党的机密档案落入敌人之手。表明他忠于党的事业。 2.你还有哪些词语、句子不理解找...

  • 17698634540名人读书的故事
    宣雷信有了灯油,沈约更是废寝忘食,日夜攻读。 母亲担心儿子身体,劝其休息无效,便只准他每晚用一盏灯油,不许再添。后来母亲仍嫌他睡得太晚,即使一盏灯油也要一点一点地给他减少。 沈约理解母亲的心情,无论母亲怎样做他都无怨言。于是他便在每晚油尽灯熄前,抓紧学习一些新知识,灯灭之后,躺在床上再在脑中复习和背...

  • 17698634540古今中外勤奋成才事例
    宣雷信“悬梁”的故事:孙敬到洛阳太学求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继续读书学习。从此,每天晚上读书时,他都用这种办法,这就是孙敬“悬梁”的故...

  • 17698634540关于劳动的议论文素材精选
    宣雷信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

  • 17698634540人教版语文6年级复习资料
    宣雷信一拥而入(蜂拥而至)欣喜若狂(手舞足蹈)游手好闲(好逸恶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司空见惯(屡见不鲜)暖烘烘(暖洋洋)六、 反义词 空虚(充实)徘徊(果断)聪明(愚蠢)特别(普通)枯萎(旺盛)笔直(弯曲)柔软(僵硬)喧哗(安静)薄弱(坚固)渺小(巨大)团结(分裂)娴熟(生疏)充足(缺乏)热闹(冷清)压抑(张扬)朴实(华丽...

  • 17698634540从什么词语体会到李大钊的爱国精神(只要三个)
    宣雷信废寝忘食,起早贪黑,忠于革命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