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灰雀这一课从什么和什么方面写出灰雀喜爱____________~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发展进程,是本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男孩的语言和行为已经告诉列宁,灰雀的消失与他有关;如何使孩子认识到将灰雀捉走是错误的从而自愿将小鸟放回来,需要循循善诱.列宁没有问孩子是否将灰雀捉走,也未进行任何说教,而是借助一句“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的感叹,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从而认识和改正自己的错误.在整个事件中,处处可以发现列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语、行动,既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又能使对方认识到错误的巧妙的教育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列宁对儿童人格的尊重和爱护.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要学生认识到列宁对儿童的爱护;二是要通过对人物语言和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学生还可以受到爱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本文的重点内容是列宁发现灰雀消失之后,通过耐心、得体的交谈使孩子放回了灰雀的经过.如何使学生透过他们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是学习本文的难点.

二、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三、教学建议

1.阅读、了解有关列宁的故事.

2.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5个,读音难点主要有“渣”(翘舌音)、“胸”(后鼻音).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前几册教材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生字.如,可以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通过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桦、婉、渣”,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结合身体部位学习“胸、脯”.

可以把要求会写的生字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胸、脯、渣、惜、低、诚”都属于“左窄右宽”的左右结构,然后把重点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导临写.有个别字的笔画需要特别说明:指导“渣、者、惜”时,要注意三者之间的联系,它们都有“日”,但其具体形状不尽一致;学习“散”时,还应联系“胸、脯”,指导学生发现同样的“月”字,在不同的位置,写法也不一样.在学习结构特征不是非常典型的“或”“者”时,要注意具体笔画、笔形的特点,落实到位.

3.本文通过列宁、孩子与一只灰雀的故事,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孩子的尊重、爱护之情,教师可以围绕列宁的这两种情感展开教学.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之情.首先是灰雀“惹人喜爱”,“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婉转地歌唱”,这是灰雀让人喜爱之处.其次是列宁的言语和行动表现了对灰雀的喜爱.他欣赏灰雀的歌唱,给它们带来食物.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每次”“都要”“经常”这几个关键词语,它们体现了列宁对灰雀喜爱的程度.当灰雀消失之后,列宁“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这表明他对灰雀的着急和担心.在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中,如“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它怕冷”和“可惜”这两个词语,可以体会到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关心.学生在朗读相关的词句时,一定要将这种感情读出来.

列宁和孩子的对话,耐心而又得体,表现了列宁对孩子的尊重和爱护.当列宁询问孩子是否见到灰雀时,孩子回答“没……我没看见”,从这种吞吞吐吐中,可以猜测到灰雀的消失与孩子有关.但是列宁没有去批评、斥责孩子,而是通过表达对惹人喜爱的灰雀的担心,使孩子内心受到震动、感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列宁与孩子的对话和神态体现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当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句子、段落,以及文中的提示,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1)列宁问孩子有没有见到灰雀时,男孩说:“没……我没看见.”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男孩说话时为什么要停顿一下呢?他心里会想到什么?孩子可能担心列宁知道是他捉走灰雀、想说又不敢说,还可以进一步提示学生“没……我没看见”应该如何读才能恰当地反映男孩的心理.

(2)列宁的两句话:“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进一步体现了列宁的担心和惋惜.这种担心和惋惜使男孩受到了震动,于是说出了“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的话.男孩说这句话时,他“看看”列宁,这个“看看”表明他下定决心鼓起勇气的心理变化过程.列宁已经知道灰雀的消失与男孩有关,但是他没有一句批评的话,而是通过自己对灰雀的担心来感染男孩,引导他认识了错误.

(3)当列宁问“会飞回来?”表明了他喜出望外的心情,要引导学生读好.列宁的喜出望外进一步感染了男孩,“肯定地说”“一定会飞回来”说明男孩决心改正错误的心理.

(4)当列宁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时,他为什么不问男孩,而是去问一个不会说话也不懂得人话的鸟儿呢?列宁在想些什么呢?这一方面表明了列宁见到灰雀之后的惊喜,另一个方面则表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护.

教师不必局限于上述的几个方面,还可以就列宁与孩子的动作、神态,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如:“列宁自言自语地说”“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这些神态动作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

本课课后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这一基础上,可以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引导他们讨论:为什么说“男孩是诚实的”?为什么列宁不直接要求男孩将灰雀放回来?使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确下面几个问题:

(1)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见到他着急、担心、惋惜的样子,内心受到了感染,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2)男孩肯定地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第二天,灰雀果然飞回来了.表明男孩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是个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3)送回灰雀以后,“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表明他仍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

(4)从列宁和男孩的全部对话中可以看出,列宁没有一点责怪男孩的话语,这体现了他耐心、巧妙的教育方法和尊重、爱护男孩的崇高品质.

4.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要将词语的注释直接提供给学生.如,对于“婉转”的了解,通过上下文,可以知道“婉转”指的是歌唱,又“惹人喜爱”,可见是用来形容好听的声音的,可以结合孩子听到的鸟叫,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引导.再如“仰望”,可结合“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灰雀是在“高大”的白桦树上,所以应该抬头看,“仰望”的意思就清楚了.

5.在朗读指导过程中,要把朗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朗读表达出作者的感情,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课后的第二题,要求学生在领会课文内容基础上,谈谈自己的发现.可以结合课文句段,可以通过语言、动作体会人物心理活动.除此之外,课后还引导学生进行词句的积累.教师对此不宜做固定的要求,允许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但要有检查,看看学生抄写情况.

课后还有两个学习伙伴的对话,引导学生搜集有关列宁和其他名人的故事.教师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途径和方式,使这项扩展活动落实,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做好准备工作.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班上组织爱鸟周活动,活动结束时举办一次报告会,谈谈自己对爱鸟的认识,或者举办一期有关鸟类的资料展.

四、参考资料

灰雀:小型鸣禽,体形如雀,羽色多样,鸣声悦耳,可以笼养观赏.群栖在河谷、溪流、树林中.食物为桦树、榆树、柳树的嫩叶和种子.本文中说的灰雀是红腹灰雀.在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乌苏里江一带和辽宁、河北等部分地区都能见到.

《灰雀》作者:阿列克谢耶夫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
文章从四点总结列宁对小男孩教育的过程:
(1)男孩听了列宁说的话,见到他着急、担心、惋惜的样子,内心受到了感染,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
(2)男孩肯定地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第二天,灰雀果然飞回来了。表明男孩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是个明辨是非、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3)送回灰雀以后,“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表明他仍在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惭愧。
(4)从列宁和男孩的全部对话中可以看出,列宁没有一点责怪男孩的话语,这体现了他耐心、巧妙的教育方法和尊重、爱护男孩的崇高品质。

扩展资料
列宁:(1870—1924)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领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创建人。
在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灰雀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

《灰雀》讲述的是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时,非常喜欢公园里的三只灰雀。可是有一天,有一只被一个小男孩捉走了,经过列宁的间接教育,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来了。表达了列宁对小男孩的关心和爱护。

kao


《灰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视频

相关评论:
  • 15278492603三年级语文灰雀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能莘婕灰雀》这篇课文讲的是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在公园里散步时见到三只可爱的灰雀。有一天,列宁发现灰雀不见了,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通过循循善诱,得体的交谈,巧妙地教育了男孩,说明列宁是一个善解人意,尊重爱护孩子的人;男孩受到感动,放回了灰雀,说明男孩是一个知错能改,诚实守信...

  • 15278492603灰雀表达了什么
    能莘婕三年级语文《灰雀》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三年级语文《灰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

  • 15278492603灰雀主要讲了什么道理
    能莘婕1、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2、通过语言和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事件的...

  • 15278492603《灰雀》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能莘婕《灰雀》这篇短文的作者是阿列克谢耶夫,目前入选小学三年级教材里,讲述了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在《灰雀》一文中,伟人列宁像一个...

  • 15278492603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能莘婕“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这句话出自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灰雀》。1、原文简介 《灰雀》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

  • 15278492603《灰雀》一文我感受到了列宁的什么?
    能莘婕《灰雀》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和天真。《灰雀》主要讲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课文首先描写一棵高大的白桦树上三只灰雀美丽、可爱、活泼,为冬日的公园增添美好、生气和活力,列宁十分喜欢它们。可是有一天一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

  • 15278492603《灰雀》一课从哪两个方面写出灰雀喜爱?
    能莘婕人喜爱之处.其次是列宁的言语和行动表现了对灰雀的喜爱.他欣赏灰雀的歌唱,给它们带来食物.特别要提醒学生注意“每次”“都要”“经常”这几个关键词语,它们体现了列宁对灰雀喜爱的 程度.一.《灰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

  • 15278492603灰雀课文讲列宁他有着什么样的优秀品质?
    能莘婕《灰雀》是李声权翻译的一篇短文,为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组第5课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寻找三只惹人喜爱的灰雀当中的一只时,遇到了将灰雀捉走的男孩,经过交谈,受到感动的男孩将灰雀放了回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善解人意,对男孩的尊重、爱护以及男孩的诚实...

  • 15278492603《灰雀》一文表现了列宁什么?
    能莘婕表达的男孩爱灰雀、列宁爱灰雀更爱男孩的情感,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有了深刻的认识,得到了人文精神的陶冶。《灰雀》一文,伟人列宁像一个普通老百姓一样跟小男孩交朋友,蕴涵着浓浓的人文精神。有着极佳的教学洞察力巧妙地借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再通过学生读书思考。劝导...

  • 15278492603《灰雀》这一课文中心人物是谁
    能莘婕《灰雀》是小语课本第五册第五组的一篇讲读课文.在该文中共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列宁,一个是小男孩.有些老师认为该文中描写列宁的笔墨很多,因此该文的中心人物应该是列宁,对于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我倒认为该文的中心人物应该是小男孩,理由是:一、从课文的主要内容看.该文主要叙述这样一个事件:...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