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巩固政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中央集权制度的的主要内容:
1、加强君主权力
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从两汉到唐朝,王国、豪强、士族、节度使都曾是威胁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大问题;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强化了皇权;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2、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都是加强思想控制的表现。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是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汉族地主与人民。
3、完善中央机构
秦始皇时期实行三公九卿制度;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明清时期废丞相,设内阁,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4、控制官吏的选拔
秦汉时期官吏由皇帝任免,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世袭,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5、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度,王国问题的解决,士族势力的消亡,藩镇割据势力的强大与解决,北宋削弱地方势力,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设三司,清朝设军机处直接控制地方官吏。

扩展资料
中央集权在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
秦朝开始确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这样,皇帝把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也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汉武帝时,推行"推恩令",进行削藩,削弱所有藩国的力量,从此汉朝的分封制度名存实亡;盐铁官营,使中央能对当时的稀缺战略性资源进行直接管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皇家唯一尊崇的思想。
隋唐时期加强中央集权上的措施有:中央政府组织形式为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草拟政令、审核政令和执行政令;六部是吏部、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别管理官吏考核任免、户籍财政、礼仪科举、军政、刑法、工程营造等事务。
北宋为防止藩镇割据局面的再度出现,在权、兵、钱、法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设左右丞相和多名参知政事分化宰相大权独揽的形式,军事上设枢密院代表皇帝单独掌管军事;民政上设三司掌管财政。这三个机构都向地方派出专门的监察官垂直管理数州、府的相关政务。
元朝在宋朝的基础上将地方负责政务、民政、军事、办案的职能合并为一个机构办理,名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它是后来我国地方省份制划分的基础。一省的主官由中央任命、派出。
明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罢丞相,由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后期设内阁协助皇帝管理)。又设厂、卫特务机构刺探官员隐私、社会动向。清雍正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担任军机大臣。军机处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内阁形同虚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央集权制度

首先嬴政为了加强对整个国家的控制,首次实行了皇帝这个称谓且自称始皇帝,可以说封建社会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真正的确立起来,而且为了方便管理下面的官员还在中央里面设置了丞相这个职位,要知道这个职位在之前是没有的。

其次为了管理六国的土地,把以前的分封制给取消了,并且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实行了郡县制。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异性再次称王的局面,极大地方便了秦始皇对六国土地的掌控,并且这种郡县制也被后续的朝代一直沿用下去,一直到今天我们还保持着这种县级的行政划分。

在抵御外族上面,秦始皇也采取了很多的手段,就比如说派遣蒙恬北上修筑长城以抵御匈奴,可以说在秦始皇统治的那几十年的时间里面,北方的边境再也没有遭受过匈奴的骚扰。此外秦始皇还调动了50万的大军驻扎在岭南那个地方,极大的加强了对岭南的控制。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统一了度量衡以及货币和文字,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要知道在战国的时期每一个国家的货币度量衡以及文字都是不一样的,就导致这些国家之间根本没有办法交流,所以这种手段从某种程度上也极大地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人们的融合。

不仅如此,秦始皇在立法上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调整,相比之前秦国的律法变得更加的完善。而且还下令进行了焚书坑儒,加强了对人们的思想控制。

1、建立: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为加强统治,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②确立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③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2、发展和演变:

西汉时汉武帝在汉景帝“削藩”的基础上,又颁布了“推恩令”;后来又陆续夺去大批王侯的爵位,彻底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除此之外,汉武帝宣传“大一统”思想,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并进一步巩固了政治上的统一。
隋朝时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继续采用,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另外,唐朝还进一步完备了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使门弟不高的一般地主可以凭借才学参加到政权中来,从而扩大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宋元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北宋时,宋太祖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教训,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了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并派文臣到各地作知州,管理地方政事;派转运使到地方管理财政;编选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等。通过这些措施,北宋政府把地方的军、政、财权都收归了中央,有力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防止了割据局面的出现。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管理。这样就使元朝政府有效地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为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明朝,在中央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机构,设立三司,分掌地方行政、司法、军政,三司直接隶属中央;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的临视和对人民的镇压;沿用科举制度选拔官吏等。清朝沿用明朝官制,后又增设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组成。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至此发展到了顶峰

中央集权制度的的主要内容:

1、加强君主权力

秦始皇确立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从两汉到唐朝,王国、豪强、士族、节度使都曾是威胁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大问题;宋太祖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强化了皇权;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2、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的八股取士、清朝的文字狱,都是加强思想控制的表现。从控制对象的范围看是由镇压反对派儒生,到控制官吏选拔,再到控制和镇压全体汉族地主与人民。 

3、完善中央机构

秦始皇时期实行三公九卿制度;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明清时期废丞相,设内阁,增设军机处,中央机构的设立和职权完全服从于专制君权的需要。 

4、控制官吏的选拔

秦汉时期官吏由皇帝任免,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士族世袭,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5、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度,王国问题的解决,士族势力的消亡,藩镇割据势力的强大与解决,北宋削弱地方势力,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明朝设三司,清朝设军机处直接控制地方官吏。

扩展资料

中央集权在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

秦朝开始确立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这样,皇帝把统治全国各地的权力也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汉武帝时,推行"推恩令",进行削藩,削弱所有藩国的力量,从此汉朝的分封制度名存实亡;盐铁官营,使中央能对当时的稀缺战略性资源进行直接管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成为皇家唯一尊崇的思想。

隋唐时期加强中央集权上的措施有:中央政府组织形式为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草拟政令、审核政令和执行政令;六部是吏部、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别管理官吏考核任免、户籍财政、礼仪科举、军政、刑法、工程营造等事务。

北宋为防止藩镇割据局面的再度出现,在权、兵、钱、法等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设左右丞相和多名参知政事分化宰相大权独揽的形式,军事上设枢密院代表皇帝单独掌管军事;民政上设三司掌管财政。这三个机构都向地方派出专门的监察官垂直管理数州、府的相关政务。

元朝在宋朝的基础上将地方负责政务、民政、军事、办案的职能合并为一个机构办理,名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它是后来我国地方省份制划分的基础。一省的主官由中央任命、派出。

明朝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罢丞相,由皇帝直接领导六部(后期设内阁协助皇帝管理)。又设厂、卫特务机构刺探官员隐私、社会动向。清雍正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担任军机大臣。军机处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内阁形同虚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秦朝首都咸阳及其附近关中平原由内史直接管理。
三公九卿: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掌政事。太尉掌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
法律:始皇采用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建议,以法治国,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是秦始皇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郡县: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皇室任免郡县的主要官吏,这些郡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确立

主要大概是:秦始皇废分封 改郡县 首创皇帝制度 隋三省六部制 宋设参知政事 分相权 明废丞相和中书省,皇帝直接掌管六部百司的政务 清雍正设军机处 大致这样 一些细节就不清楚了


为了巩固政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视频

相关评论:
  • 13827827767为了巩固政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严赖昨1、建立: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为加强统治,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②确立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中央和地方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③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2、发展和演变:西汉时汉武帝在汉景帝“削...

  • 13827827767中国历代为巩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分别实行了什么措施[地方和...
    严赖昨萌芽:理论上,韩非子最先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实践: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 “ 燔诗书而明法度”,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1、建立于秦朝: 内容: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并颁布秦律。

  • 13827827767北宋和元朝建立之初为巩固政权和加强中央集权所实施的措施?
    严赖昨元朝在建立之初,为了巩固政权和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以下措施:1. 确立行省制度:中央设置中书省掌管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地方上,设置十个行省,之下再设置路、府、州、县,以此来实现对地方的严密管理。2. 因地制宜地管辖边疆地区:元...

  • 13827827767如何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加强的原因?
    严赖昨所以他实施郡县制,把权利集中在中央,集中在自己的手中,这样自己的皇位才会得到巩固。而刘邦建国时,为了巩固自己手中的权利,先后找各种原因杀掉了可能对自己构成威胁的韩信,英布,彭越。就是为了防止自己手中的权利落到别人手里。到了景帝时(刘邦建国时采用分封刘式宗族的方法来替自己守基业),诸侯...

  • 13827827767从秦代到元代,我国封建社会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严赖昨汉初,采纳周朝和秦朝体制,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七国之乱,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大一统局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巩固。4、完善——隋唐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

  • 13827827767历史:谈谈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或专制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_百度知 ...
    严赖昨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确立于秦王朝的大一统时期。秦统一六国后,为了稳定形势,维护政权和自己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听命和辅助自己,以达到自己一人掌握中央权力的目的。在地方则推行郡县...

  • 13827827767汉武帝为了巩固政权在政治上,思想上,经济上和军事上采取哪些措施?_百度...
    严赖昨3、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

  • 13827827767古代中国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严赖昨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 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

  • 13827827767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严赖昨中国的历史悠久,古时帝王政权更替是极为频繁,被权臣,大将或者外戚所夺权的有:西汉,东汉,东晋等;被其它民族所攻灭的有:西晋,北宋,南宋等;被农民起义推翻的有:秦朝,隋朝,元朝,明朝等。因此,帝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防止权力的分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不断演变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可以说是...

  • 13827827767概述古代中国封建统治者为加强皇权,强化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_百度知 ...
    严赖昨中央集权制: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 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