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

不长吧是为了减少两束相干光源的相位差,两束光相位差较小时,干涉现象比较明显,干涉环很清晰,当相位差大到一定值时,干涉现象就不是很明显了。
在干涉仪分光板后面渡有半反镜,光源打出的光束在半反镜处一分为二,一束被反射,一束透射。两束光又都被平面镜反射,重新汇聚,并相干。但是反射光比透射光多一次在分光板玻璃中的往返过程,这个过程会带来较大的光程差。这时如果加一个和分光板材料相同,厚度也相当的玻璃板,让透射光也往返于玻璃种,这样玻璃就不会引起较多额外的光程差,使干涉现象更加明显

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要校正读数系统的原因是,转动微调鼓轮时,粗调鼓轮会随之转动,但在转动粗调鼓轮时微调鼓轮并不随之转动。因此在读数前必须校准零点。方法如下,将微调鼓轮沿测量方向旋转至零, 然后转动粗调鼓轮, 使之对齐读数窗口中的某一刻度线, 以后测量时微调鼓轮只能沿该方向转动.。

迈克尔逊的干涉仪实验

1880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逊进行了证明“静止以太存在”的著名的迈克耳逊干涉仪实验。实验光路如图2所示。光源S发出光,经半透明的45度玻片A的镀银面,分成相互垂直的两束光1和2。透射光束1经反射镜M1反射,返回A后再反射到望远镜T中;反射光束2经反射镜M2反射后也反回A,再穿过A到达望远镜T。两束光在望远镜中发生干涉。B是与A相同的补偿玻片。

由于以太是绝对静止的,所以以太相对干涉仪的运动速度(或地球的速度)就是干涉仪(或地球)相对以太空间的运动速度,方向相反。设干涉仪的绝对运动速度为,与l1臂平行,与l2臂垂直,则光束1从A经M1回到A的过程中所需时间为

由于干涉仪在绝对空间中向左运动,光束2,实际所走路线如图3所示,为ab1a,因此,从A经M2再回到A,所需时间为

两束光到达望远镜的时间差为

如果将整个仪器旋转90度,时间差变为

时间差的改变将导致干涉条纹移动个条纹。如l=l1=l2,则

迈克耳逊根据已知数据(地球轨道速度为30km/s,v/c=10-4,λ=6×10-7米,l=1.2米)估算干涉条纹移动0.04个条纹。然而,实验结果却出乎迈克耳逊的预料,条纹移动远比预期值小。由此迈克耳逊认为:“结果只能解释为干涉条纹没有位移。可见,静止以太的假设是不对的。”③1887年迈克尔逊与莫雷合作,进一步改进干涉仪实验,提高了实验的精度,可实验结果还是一样。
在迈克尔逊的干涉仪实验以前,对以太的运动属性存在着两种认识,一种是菲涅尔在1818年提出的,他认为地球是由多孔的物质组成,地球的运动对以太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只有着极其微弱的曳引作用,可以把地球表面的以太看作是静止的。由于菲涅尔静止以太说成功地解释光行差现象,因而人们普遍认同这一观念。迈克尔逊的干涉仪实验也是以此作为理论前提。另一种是斯托克斯在1845年提出的,他认为地球表面的以太完全受到地球运动曳引,因此地球表面的以太与地球有着相同的运动速度。显然,迈克尔逊的干涉仪实验和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结果否定了菲涅尔的以太部分曳引观念。至此,物理学家们开始倾向于斯托克斯的完全曳引观念。从斯托克斯的观念出发,必然会引出一个结论,即在运动物体表面有一速度梯度的区域;如果靠的很近,总可以观测到这一效应。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洛奇设计了一个转盘干涉仪,用来观测由于梯度原因依然会存在的以太“漂移”。但是,该实验同样获得的是微不足道的条纹移动。因此,完全曳引以太的观念也被否定。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迈克尔逊的干涉仪实验判定完全曳引理论。在迈克尔逊的干涉仪实验中,以太在地球运动的方向上受到完全曳引,所以,以太在此方向的漂移速度等于地球运动速度,或者说以太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为零;那么光束1从A经M1回到A的过程中所需时间应为t1=2l/c。而在与运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并不存在以太的曳引运动,所以,以太在这一方向上的漂移速度为零,或者说它相对地球的运动速度为地球的运动速度,那么光束2从A经M2再回到A,所需时间依然为

因此,在以太被完全曳引的前提下,实验应该能够观测到0.02条干涉条纹的移动,但是,实验结果也远比此值小。显然,迈克尔逊的干涉仪实验本身就能同时否定了部分曳引和完全曳引以太两种观念。
洛仑兹长度收缩理论及长度收缩机理
迈克尔逊的干涉仪等实验使静止以太绝对空间理论及绝对空间变换公式出现了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的理论必须得到修正。洛仑兹的修正是以迈克耳逊干涉仪实验结果为基础提出了收缩假说;爱因斯坦的修证是以收缩理论为基础否定了以太及静止以太绝对空间的存在。
洛仑兹认为:物体在绝对空间的运动方向存在着尺度收缩,收缩的物性机理原因是分子力作用;并且,他根据实验中光程相等,所用时间必须相等(即:t1=t2)的前提设定推导出长度收缩公式。
长度收缩现象的物性机理可以用以太形变理论进行阐释:静止的空间以太具有荷主形变(光);具有荷主形变的以太与物体碰撞作用必然产生形变;作用使物体产生形变量的大小与以太荷主形变量和物体运动速度成正比。由于长度收缩量总是与物体在绝对空间中的运动速度一致,并且正好抵消了物体绝对运动造成的观测距离的变化,所以迈克耳逊干涉实验不可能产生干涉条纹的移动。同时,这也是在地球上测量光速必然相等的原因。

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原理是一束入射光经过分光镜分为两束后各自被对应的平面镜反射回来,因为这两束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相位差恒定(即满足干涉条件),所以能够发生干涉。干涉中两束光的不同光程可以通过调节干涉臂长度以及改变介质的折射率来实现,从而能够形成不同的干涉图样。干涉条纹是等光程差的轨迹,因此,要分析某种干涉产生的图样,必需求出相干光的光程差位置分布的函数。

大学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演示操作过程。





需要想有关的人士去咨询一下才知道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视频

相关评论:
  • 19654741712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
    潘疫屠迈克尔逊的干涉仪等实验使静止以太绝对空间理论及绝对空间变换公式出现了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的理论必须得到修正。洛仑兹的修正是以迈克耳逊干涉仪实验结果为基础提出了收缩假说;爱因斯坦的修证是以收缩理论为基础否定了以太及静止以太绝对空间的存在。洛仑兹认为:物体在绝对空间的运动方向存在着尺度收缩,收...

  • 19654741712等倾干涉条纹的定域面能用什么方法验证?
    潘疫屠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薄膜干涉实验。1、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观察等倾干涉条纹的形成。当两个反射板平行时,经相同角度反射回来的相干光是平行的,交汇处是无穷远。只有使用凸透镜才能使其汇聚在有限的距离内,或是用眼睛直接观察才能看到环形条纹。2、薄膜干涉实验:通过薄膜干涉实验,了解...

  • 19654741712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步骤
    潘疫屠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 (1)开启纳光灯。(纳光灯窗口有一毛玻璃,表面刻划一个十字叉丝)(2)目测反射镜M1、M2到G1的距离近似相等。通过旋转粗调手轮移动M1,使M1调整至适当位置。(3) 判断两束光是否相遇。首先观察光源中的十字叉丝经M1、M2的反射像,两叉丝像重合说明两束光相遇,则需调节M2...

  • 19654741712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等倾斜条纹有何特点
    潘疫屠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产生的等倾干涉,干涉条纹的特性会随着入射到镜子上的倾斜角度而变化。通过调整仪器,可以观察到等厚干涉或等倾干涉的模式,这对于长度和折射率的测量至关重要。例如,当干涉条纹移动一个完整周期,即M2动臂移动了半个波长λ\/2,意味着空气膜厚度相应地改变了λ\/2。在...

  • 19654741712迈克尔逊最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做什么
    潘疫屠1881年他在柏林大学亥姆霍兹实验室工作,为此他发明了高精度的迈克尔逊干涉仪,进行了著名的以太漂移实验。他认为若地球绕太阳公转相对于以太运动时,其平行于地球运动方向和垂直地球运动方向上,光通过相等距离所需时间不同,因此在仪器转动90°时,前后两次所产生的干涉必有0.04条条纹移动。迈克尔逊用最初...

  • 19654741712迈克尔逊干涉仪迈克尔逊干涉仪
    潘疫屠1887年,迈克耳孙与爱德华·威廉姆斯·莫雷联手进行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实验——迈克耳孙-莫雷实验。他们利用的就是这种干涉仪,实验结果直接否定了以太存在的假设,对物理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精确的光路调控和干涉现象的观察,他们得以验证了当时的科学理论,展示了迈克耳逊干涉仪在科学研究中的强大威力和...

  • 19654741712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及数据处理(纳光波长)
    潘疫屠实验仪器:迈克尔逊干涉仪(20040151),He-Ne激光器(20001162),扩束物镜。数据处理:可通过逐差法求He-Ne激光的波长 2、定义:迈克尔逊干涉仪(Michelson interferometer),是188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合作,为研究“以太”漂移而设计制造出来的精密光学仪器。它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

  • 19654741712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原理
    潘疫屠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实验原理基于双光束干涉。一束入射光经过分光镜分为两束后,各自被对应的平面镜反射回来,因为这两束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相位差恒定,所以能够发生干涉。这两束光的光程可以通过调节干涉臂的长度以及改变介质的折射率来实现,从而形成不同的干涉图样。干涉条纹是等光程差的轨迹,要分析...

  • 19654741712哪些实验用到了迈克尔逊干涉仪
    潘疫屠迈克尔逊干涉仪,在大学物理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测某一给定光波的波长,主要使用到光的等倾干涉。在等倾干涉的基础上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也可以观察到光的等厚干涉现象。等厚干涉时,所分的两束光的光程差为0。而在其中一条光路上加一透明介质使这个位置上光的折射率改变,从而改变光程,就会引起光程差...

  • 19654741712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实验实验原理
    潘疫屠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调整水平:首先,确保干涉仪的水平,这可以通过调整底部的水平螺丝来实现。2、光源准备:使用单色光源,如氦氖激光器,通过扩束镜扩束后,激光会通过分光板分成两束。3、调节反射镜和补偿板:调节反射镜和补偿板的微调螺丝,使两束光线的路径重合,...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