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战士的雅称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古代士兵的称呼~

正一品: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兵制主要种类
1、兵农合一制
在西周、春秋以前,是寓兵于农的。所谓寓兵于农,就是以农器为兵器。古代兵器是铜做的,农器也是铜做的。兵器都藏在公家,临战才发给,即所谓授甲、授兵。
兵器只能供给正式军队用,乡下保卫团一类的兵,是不能给与的。但是,当敌人打过来时,又不能随便拿着个农器就自卫,所以《六韬》中说,教民将某种农器当某种兵器。
2、全民皆兵制
到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对抗的加剧,开始出现了全民皆兵制。春秋时,各国用兵,最多不过数万。至战国时,却阬降斩级,动以万计。
根据《左传·成公二年》记载,齐顷公鞍战败北逃回去的时候的情形可知,其时正式的军队虽败于外,各地方守御之兵仍在。
而《战国策》载苏秦说齐宣王之言,说“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竟不守;战而不胜,国以危亡随其后;”可见各地方守御之兵,都已调出去,充作正式军队了,这是战国时兵数骤增的原因。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全国皆兵的,怕莫若此时了。所以战国后期,秦楚皆带兵百万,而其他五国军队人数也在30-50万之间。
3、征兵制
即征招义务兵。征兵制在中国古代广泛存在,几乎各朝都有,比较明显的三代、春秋、战国、秦、汉、三国。
西周建立后,正式组织了六军和八师,但六军和八师是平时生产,战时打仗的半常备军,而且六军基本由关中的周人,八师基本由被周迁到洛阳附近的殷人组成,还带有部落兵的痕迹。
早在西周,诸侯就拥有了一旅(约500人)到三军(约37500人)的武装,到了春秋又有扩大,但基本和西周差不多,只是部落兵痕迹慢慢消退。
到了汉代,中央政府基本建立了普及义务兵役制度,但复员制度还不健全,所以有了汉乐府中所说的“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现象。三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征兵的数量更大,如曹操曾一次“收青州黄巾百万,择其精壮三十万号为青州兵”,吴国还迫使山越出山为兵,见于史书的就有十几万。
三国以后的各个朝代有的实行军户制,有的实行募兵,但征兵制一直存在,特别是在发生大规模战争时,为满足战争需要,朝廷都为大量征兵,如隋炀帝为征高丽“在山东增置军府,扫地为兵”;杜甫诗中写到“夜宿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再把中男行”,都说明唐政府为平安史之乱,连老人和十四五岁的少年都不放过。
4、军户制
所谓军户制,就是把军籍与民籍分开,列入军户籍的人家世世代代要出人当兵,而民户则只纳租调,不用服兵役。中国历史上采用这一制度的大体上是南北朝、隋、唐、明。
军户的来源很多,有本身为军被指为军户的,有因战争被俘或被掠为军户的,有因犯罪被没入军户的。
在各朝称谓也不同,隋唐府兵帛,隋设折冲府、鹰扬府等,唐设六卫,又分左右,各设大将军,为十二位大将军。在明为卫所,全国卫所成百上千,卫所有军田,军队自给自足。抗倭名将戚继光家就是世袭登州卫都指挥佥事。
5、团结兵制
在武后时期,地方上出现了团结兵制度。首先在河南、河北道实行,后又扩展到关内道,其大意是挑选丁户殷赡、身体强壮者充任团结兵,免其征赋,平常要练习弓矢。到代宗时更明确地规定,春夏归农,秋冬集合,并由官府发给兵器、资粮。团结兵是地方兵,主要负责地方治安等事务。
6、民兵制
宋朝王安石变法时实行的兵制。王安石民兵之法,是和保伍之制连带的。他立保甲之法,以十家为一保,设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设大保长。五百家为一都保,设都保正副。家有两丁的,以其一为保丁。其初日轮若干人儆盗。后乃教以武艺,籍为民兵。
7、募兵制
募兵制也就是雇拥兵役制度,我国历史上实行募兵制最典型的例子是北宋、南宋以及元、清。
宋代的募兵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使兵无常将,将无常兵,目的是不再出藩镇割据的局面,而且为了防止人民反抗,在发生灾荒的地方,把灾民募为兵。
然而募兵大大加重的宋政府的负担,而且应募的多是泼皮无赖,没有组织纪律性,而灾民为兵又老弱无战斗力,这也就难怪为什么北宋对外战争负多胜少了。到了南宋,情况更坏,军队座食而不能战还侵扰百姓,军官吃空额当本钱做生意,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武备最废弛的时期了。
8、卫所制
明代的卫所制和元朝的军户制大体相同,兵籍也是可以世袭的。明制:以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一百十二人为千户所,一百十二人为百户所。什伍之长,历代都即在其什伍之人数内,明朝则在其外。
每一百户所,有总旗二人,小旗十人,所以共为一百十二人。卫设都指挥使,隶属于五军都督府。兵的来路有三种:第一种从征,是开国时固有的兵。第二种归附,是敌国兵投降的。第三种谪发,则是刑法上罚令当兵的,俗话谓之“充军”。从征和归附,固然是世代为兵,谪发亦然。
身死之后,要调其继承人,继承人绝掉,还要调其亲族去补充的,谓之“句丁”。这明是以元朝的兵籍法为本,而加以补充的。五军都督府,多用明初勋臣的子孙,也是模仿元朝军官世袭之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兵制

秦汉时期:
材官:步兵
骑士:骑兵
轻车:骑兵
楼船:水兵
材官蹶张:使用蹶张弩的步兵
候:曲一级指挥官
校尉:部一级指挥官,部由若干曲组成
千人、司马:部一级指挥官的助手
将军:军一级指挥官,军由若干部组成
大将军:总司令,下辖若干军
在汉朝,卫士是皇室禁卫军,负责警卫皇帝、皇后、太后、太子所居宫殿及离宫别苑、帝王陵寝、宗庙、中央政府朝廷各官署。其中警卫皇宫的部队最为重要,设若干屯驻扎,各设司马、侯统领;昼夜巡察,警卫宫城诸门,盘查出入人员,由公车司马令、卫士令管理;精选一部分精锐战士,作为机动,应付各种意外事故,由旅贲令统领。
一般汉朝军队番号常用“前后左右中”
比如“左部前曲”之类的,
如果大将军出征,其他将军的称号往往也是“前后左右中”将军,也有用材官将军轻车将军这类名号

古代对战士的雅称根据级别不同,称呼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一品雅称:将军、都统、提督。

二品雅称:副都统、总兵。

三品雅称:指挥使。

四品雅称:云麾使。

五品雅称:守备。

六品雅称:长官、百户。

七品雅称: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八品雅称:委署骁骑校。

九品雅称:百长、土舍、土目。

相关来源:

“战士”这个称呼始自先秦时期,是一种身份的标志、勇敢的象征和荣誉的体现。这个时期,贵族如果参加战争,被称为“士”,“士”既参军也作战,所以叫“战士”。战士是高贵的、体面的、有尊严的,也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

无论是国君、大夫,还是一般的士人,只有上阵,才是战士。好男要当兵,当时一个贵族男子如果不从军,就是奇耻大辱;相反,如果平民成为战士,则是极大的荣耀。

“战士”是军人的第一身份,不管你是军官还是士兵,置身于战场、担起战斗的使命,是成为战士的第一步;置生死于度外而英勇拼杀于战场,才是真正的战士。



有说虎贲的,有说王师的,也有说执金吾的。


古代对战士的雅称视频

相关评论:
  • 18277187204古代对战士的雅称
    闵楠风古代对战士的雅称根据级别不同,称呼有所不同,具体如下:一品雅称:将军、都统、提督。二品雅称:副都统、总兵。三品雅称:指挥使。四品雅称:云麾使。五品雅称:守备。六品雅称:长官、百户。七品雅称: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八品雅称:委署骁骑校。九品雅称:百长、土舍、土目。相关来源:“战士...

  • 18277187204古代风尘的雅称
    闵楠风7、金戈铁马:指勇猛有力、英姿勃发的武士,常用来形容战士和将领。

  • 18277187204古代对英雄的雅称有哪些
    闵楠风5、铿锵玫瑰:是对哪些报效祖国,女战士的一种尊称,她们意志力坚强,具有非常强大的作用;6、半边天:在一个家庭中,她们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一般将她们称之为半边天;7、大侠:在古代的时,人们一般家将哪些侠肝义胆,忠贞的人称呼为大侠;8、壮士:这是对哪些具有勇气、义气的人的一种尊称,...

  • 18277187204古代对英雄的雅称有哪些
    闵楠风在古代,对于女英雄的雅称体现了其英勇与豪迈,如:1. 女中豪杰:用以赞美女性的英勇与胆识,她们通常具备男子气概,性格豪爽。2. 侠女:这些女性行走江湖,仗义扶危,以其仁慈和正义被人们尊称为侠女。3. 女侠:专门用来称呼那些侠义心肠的女性,她们不拘小节,大气豪迈。4. 巾帼英雄:这是对为国家事...

  • 18277187204中国古籍中对战争的称谓有哪些?
    闵楠风4、征收:征税。5、征用:征地。6、征求:征稿。7、证明;证验:文献足征。8、表露出来的迹象;现象:征候。四、伐 1、砍(树):伐木。2、攻打:征伐。3、姓。4、自夸:伐善。五、兵 1、战士;军队:当兵。2、军队中的最低等级:上等兵。3、武器:兵工厂。4、关于军事或战争的:兵书。

  • 18277187204形容退休的雅称有哪些?
    闵楠风形容退休的雅称有:1.解甲归田。解甲归田,汉语成语,拼音是jiě jiǎ guī tián,意思是脱下军服,回家种地,指战士退伍还乡,亦引申为下岗。出自《清宫外史》。2.挂冠解绶。解绶,汉语词语,拼音是jiě shòu,意思是解下印绶;辞去官职。《汉书·薛宣传》:“游(谢游)得檄,亦解印绶去。”3...

  • 18277187204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芸藿罢, 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 更值夜...
    闵楠风处士,古代对隐居民间而有方法之人的敬称。 诗的头两句主要写诗人在耕作一天之后的晚归途中,与王处士相遇。诗人引“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为同调,归隐后也从事农耕。“兆场”、“东皋” 二词表示其劳作地。“芸藿”、“刈黍”分别指给豆除草和割谷子等具体的农活。地点和农事活动的变化,暗含着自然风光的不断...

  • 18277187204退休回家的雅称叫什么
    闵楠风1. 解甲归田:这个成语形容战士退伍还乡,也用来比喻下岗。它的意思是指战士脱下军装,回到农村生活。这个成语出自《清宫外史》。2. 告归: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描述官吏因年老而请求退休回乡,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请假回家。它也可以理解为告别原来的职位,回到家中。

  • 18277187204护士的雅称有哪些
    闵楠风白衣天使、生命的守护者、白衣战士。1、白衣天使:这个称呼描绘了护士纯洁、无私、关爱生命的形象。护士身着白色制服,犹如天使降临人间,为患者带来希望和治愈的曙光。这个称呼充分表达了护士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以及对护士辛勤付出的敬意和感激。2、生命的守护者:这个称呼强调了护士在保障人们生命健康...

  • 18277187204白衣在古代的雅称
    闵楠风白衣在古代的雅称有“素衣”,它通常代表着平民。在佛教文化中,白衣是对俗人的一种称呼,这是因为佛教徒常常穿着简朴的白色衣物。在古代诗歌中,白衣的意象有着多样化的含义。例如,杜甫在其诗作《可叹》中写道:“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在这里,白衣指的是白色的衣裳。而后来,“白衣苍狗...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