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郡的历史沿革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襄阳城的历史沿革~

因为北津戍突出的交通地位,两汉(西汉、东汉)在此设县,北津戍治遂成为县治。又因汉水在洪水季节携带的大量泥沙使檀溪水道不断淤高,城西之水大约于秦汉时在雨季和洪水季节被迫改道襄阳城南诸山北麓转岘山东麓,最后从岘山南的观音阁北流入汉江,称之为襄水,于北津戍所设县因位于是水之阳而被改称为襄阳县,北津戍故城遂被称之为襄阳城。初平元年,刘表在襄阳城东北修筑了新的州城。通过对《水经注》、《梁书》等史籍记载的考证不难初步得出结论。 东晋太元三年,梁州刺史朱序镇守襄阳城,序母为御敌来犯,带领众婢和城中妇女,又于城西北角筑新城二十余丈,后人将此段称“夫人城”(光绪《襄阳府志·城池》和同治《襄阳县志·城池》载云)。南宋乾道五年,对城垣作了维修,乾道七年又修。   北魏末至唐前期襄阳城向东、向北迁移。唐代襄阳城内所立碑刻和文献记载知北魏后期至唐中期以前,刘表墓及其地面建筑从襄阳城东门外移到东门内,据此和其它文献资料可推定襄阳城于此间向东、向北迁移了里许。西城墙已迁到现今的位置,如今的夫人城已是城的西北角,东城墙约在城内的荆州街一线,荆州古治可能为城的东北角,昭明台前为城内的大十字街。神龙元年张柬之为襄州刺史,会汉水暴涨,他利用两汉襄阳县城和三国至唐前期襄阳府城垣于城西修筑了防洪大堤。文献记载唐宋元襄阳城周九里。南宋在襄阳城东南西三个城门上增建了瓮城,重要位置包砌了砖墙,在城垣上增筑了马面和看楼,在城的东北角和西北角新建了延至江边的雁翅城,与樊城东西角楼抵江边的两雁翅城相呼应,增强了襄阳二城的防卫能力。 明洪武初,又别拓城东北角,由旧大北门向东绕至长门,环南增建新城。明万历四年襄阳知县万振孙题额:东门曰阳春,南门曰“文昌”,西门曰“西成”,大北门曰“拱宸”,小北门曰“临汉”,东长门曰“震华”;(1993年,襄阳市政府在原址上恢复仲宣楼。双层重檐歇山顶,雄伟壮丽。)、魁星楼、狮子楼,均早已不存。明成化间(1465年-1487年)都督王信重建南门城楼弘始中(1496年左右),副史毛宪重建东、西门与大、小北门及东长门诸城楼及各面角楼。正德十一年(1516年)夏,汉水大溢,破城三十余丈,巡道聂贤捐俸补修。万历四年(1576年),知府万振孙为六门首题别称,题东门曰“阳春”,南门曰“文昌”,西门曰“西成”,大北门曰“拱宸”,小北门曰“临汉”,东长门曰“震华”。 崇祯十四年,张献忠率起义军攻占襄阳时,平毁城垛及警铺,城楼亦毁。其后御史袁继咸亲督标兵修复城垛如旧,都御史王永祚随之重建六门城楼。顺治五年(1648年),都御史赵兆麟檄副史苏宗贵重修西门城楼,知府冀如锡重建南门城楼,同知徐腾茂、张仲重建大北门、小北门城楼。知县董上治接着重建东门城楼后,又为各城门再题别称,题东门曰“保厘东郊”,南门曰“化行南国”,西门曰“西土好音”,北门曰“北门锁钥”。道光六年(1826年),知府周凯重修六门城楼。光绪元年(1875年),因久雨,城垣多处坍塌,知县吴耀斗领修。二年,知县劳庆藩接手续修,直至光绪七年,知县梅冠林接修完工。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日军对襄阳二城(襄城、樊城)进行过轰炸,为便于城内官民疏散,将西门南侧和南门西侧城墙连同西门、南门瓮城及城楼全部拆除。1948年夏,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驻守襄阳,又临时草草修复了1939年拆除的西门南侧和南门西侧的城墙。辛亥革命后,曾断续小修(建国前后,在襄阳城内数次发现刻有民国十六、十八年的城砖)。1933年5月,大北门城楼被飓风摧毁。1939年,日本侵略者对襄阳二城狂轰滥炸,为便于群众疏散,将西门南侧和南门西侧的城墙连同西门、南门月城及城楼拆除。1945年左右,因年久失修,长门城楼坍塌。1948年夏,国民党第十五绥靖区驻守襄阳,把1939年抗日期间拆出的西门南侧和南门西侧的城墙,临时加以垒筑,同时在城上夯筑城垛。建国后,有的单位忽视了对城墙的保护。1958年左右,扩建东街时将东城门拆除,襄阳城独存小北门城楼。 1949年后多次维修,1977年曾大修,为之一新,更显巍峨屹立。1970年,夫人城东侧被毁160多米。1974年左右,将南门两侧约860米的墙体拆除。1976年小北门东侧又被损坏120米。古城人民对城垣接连受损,无不为之惋惜。1978年以来,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已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并拨出专款进行维修。从1982年开始,逐年进行维修。

春秋战国时期,先为楚下邑,后又于今襄阳城置北津戍。秦,襄阳属南郡。西汉初年设襄阳县,辖汉水以南,中庐县以东,邔县以北的地区。境内万山以东属南郡襄阳县,万山以西属南阳郡邓县。武帝时属荆州刺史部南郡襄阳县。王莽时曾一度改称”相阳”,东汉光武帝时复称”襄阳”,仍属荆州南郡。献帝初平年间,荆州刺史刘表移州治于襄阳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置襄阳郡,郡治在襄阳城内。曹魏、西晋时,仍属荆州襄阳郡。东晋时以襄阳侨置雍州。 南北朝时期,宋元嘉二十六年(449年),襄阳从荆州划出为侨置雍州的实土,州治在襄阳城内。南齐沿仍。梁朝时萧詧以襄阳降西魏,西魏改称襄州,置总管府。属襄州总管府襄阳郡襄阳县。北周沿仍。隋文帝时属襄州襄阳县。隋炀帝时属襄阳郡襄阳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郡为州。贞观初年置山南道,治所在襄阳城内,属山南道襄州襄阳县。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山南东道(治所仍在襄阳城内)襄州(天宝时改州为郡,乾元时复称襄州)。五代时,属山南道(实即山南东道)襄州襄阳县。北宋时,属京西南路襄州襄阳县。宣和元年(1119年)属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县。南宋绍光五年(1135年),”省邓城,入襄阳”,襄阳县辖境扩展到汉水以北,仍属襄阳府。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属江北河南行中书省襄阳路襄阳县。明洪武初年,属湖广行中书省襄阳府襄阳县。洪武九年(1376年),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襄阳县。崇祯十五年(1643年),李自成一度改称襄阳为襄京。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属湖北布政使司襄阳府襄阳县。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襄阳府,初属安襄郧荆道襄阳县,后改属鄂北道襄阳县。民国三年(1914年)属湖北省襄阳道襄阳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直属于省。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湖北省鄂北行政公署襄阳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设行政督察区,属湖北省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襄阳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属湖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公署襄阳县。1948年7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区发动襄樊战役,随即攻克襄阳城。

周时为邓、卢、罗、鄢、谷等诸侯封地,后归于楚。
秦时分属南郡、南阳郡、汉中郡。西汉初置襄阳县,以县治位于襄水之阳而得名,辖汉水以南、中庐县以东、以北的地区。 在今襄阳古城西北筑襄阳城,襄阳开始建城设治。约东汉桓帝时樊城建城,城址现已淹没汉水中。东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荆州牧刘表将治所由武陵汉寿(今湖南常德)迁至襄阳。 。
西晋时,仍属荆州襄阳郡,东晋于襄阳侨置雍州,齐、梁沿习。西魏改雍州为襄州,襄阳郡属之。北周仍为襄州襄阳郡。隋初废郡存州,后复改襄州为襄阳郡。
唐时襄阳为山南东道治所,辖襄州。宋初为襄州,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升州为府。元时为河南省襄阳路。明代为湖广行省襄阳府。清代为湖北省襄阳府。民国初年为襄阳道,
1932年为湖北省第八区(1935年改为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襄樊战役,于16日攻克襄阳。1949年7月成立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1950年5月,析襄阳县襄阳城、樊城两镇组建襄樊市,隶属襄阳专区。专员公署驻襄阳城,襄阳县政府、襄樊市政府驻樊城。
1979年6月襄樊市升格为省辖市,1983年10月襄阳地区与襄樊市合并成立新的襄樊市,市政府驻襄阳城,实行市管县体制。1996年襄阳县人民政府迁出樊城市区,驻在樊城东北另建的新襄阳城。2010年11月26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湖北省襄樊市更名为襄阳市,原襄樊市襄阳区更名为襄阳市襄州区。
襄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保护遗存的主要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继承和发扬城市的传统文化,延续古城的风貌特色,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古城保护建设之路。
规划原则:
1.系统保护和重点保护相结合,分为重点文物保护、特定历史地段保护和整体环境保护;
2.挖掘传统文化,弘扬名城特色,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名城更具吸引力;
3.文物古迹与风景名胜保护并重,丰富城市景观,合理组织旅游网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内容包括:规定文物保护范围,保持外部形式的历史原貌,协调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史迹复建工程,增强名城历史文化氛围;保护修缮荆州北街、陈老巷等传统街区,划定建设控制区,与历史传统建筑相结合,构成襄阳名城传统风貌的内涵;强调襄阳古城整体风貌的保护,突出古城中心,明确轴线关系,整治古城环境,严格控制古城的轮廓线,强化传统风貌;做好以樊城商业会馆为代表的传统街区规划,体现"南城北市"的古城格局。
中文名称襄阳
外文名称Xiangyang, Сянъян ,양양,Lugar
别 名襄州、襄樊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湖北省
下辖地区3市辖区、3县级市、3县
政府驻地襄城区 檀溪路219号
电话区号(+86)0710
邮政区码441000
地理位置湖北省西北部
面 积19774.41平方公里
人 口559.1万人(2013年)
方 言西南官话-鄂北片-襄阳话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古隆中、襄阳城、中国汉城、鹿门寺、水镜庄、春秋寨等
机 场襄阳刘集机场
火车站襄阳站、襄阳东站、襄阳东津站等
车牌代码鄂F
地区生产总值3129.3亿元(2014年)[5]
市树、市花女贞、紫薇
建成区面积175平方公里(2013年)
高等院校湖北文理学院




襄阳郡的历史沿革视频

相关评论:
  • 18283758824罗姓郡望堂号
    湛筠庞长沙郡的历史同样悠久,早在周朝即存在,战国时期楚国设立,秦代承袭,治所位于今湖南长沙,管辖区域覆盖今湖南东部、南部及广西部分地区。西汉时期,长沙郡曾改为长沙国,东汉时期恢复为郡。襄阳郡源自东汉时期,由南郡和南阳两郡部分合并而成,治所在今天的湖北襄阳。其历史沿革复杂,曾是荆州治所,历经...

  • 18283758824襄樊市和襄阳市的区别?
    湛筠庞襄樊市和襄阳市的区别:是由襄阳、樊城两镇组建成的襄樊市,襄樊市后来又更名为襄阳市。1950年5月,复以襄阳县之襄阳、樊城两镇组建襄樊市,隶属襄阳专署。1952年改称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阳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称湖北省襄阳专员公署。1979年襄阳专区改称襄阳地区,襄樊市由省直辖。1983年8月撤销襄阳地区,...

  • 18283758824湖北的历史沿革
    湛筠庞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湖北大部属荆州刺史部;东汉(25~220年)沿置南郡、南阳郡、江夏郡以及汉中郡、庐江郡等。三国(220~280年)时期,魏、蜀、吴争夺荆州,后魏、吴分置江夏郡、武昌郡、南郡、宜都郡、建平郡、武陵郡、长沙郡、襄阳郡、南阳郡、南乡郡、义阳郡、魏兴郡、新城郡、上庸郡...

  • 18283758824远安县历史沿革
    湛筠庞远安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它作为楚国的封地。在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县治设立,因其位于沮水边而被命名为临沮县,隶属于南郡。这一名称沿用至东汉时期。三国时期,临沮县归属于襄阳郡。东晋隆安末年(公元401年),由于县城迁至旧县亭子山,得以避开沮河的洪水威胁,因此将临沮县...

  • 18283758824远安县的历史沿革
    湛筠庞春秋战国时远安属楚国封地。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置县,以其临沮水而得名临沮县,属南郡,直至东汉。三国时隶属襄阳郡。东晋隆安末(公元401年),因县城迁建于旧县亭子山上,改临沮县为高安县,仍隶襄阳郡。南朝宋初(公元420年)为汶阳郡治,齐梁因之。北周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取”永远...

  • 18283758824邓城的历史沿革
    湛筠庞前678年楚灭邓国在其地置邓县(治邓城);秦昭襄王元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邓,置邓县(治邓城),属南阳郡;建安十三年(208年)置邓城县,邓县和邓城县属襄阳郡,东晋沿袭之。刘宋大明末,割襄阳西界为实土,邓县属焉。齐梁因之。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冬,魏师攻取襄阳,得邓(城)县...

  • 18283758824中州文化·中州文化源远流长·疆域沿革
    湛筠庞豫州辖颍川郡、汝南郡、襄城郡(以郏县、舞阳为中心)、汝阴郡(汝阴、固始、新祭一带)和梁国(今商丘、鹿邑一带)。荆州辖义阳郡(今新野、穰县、邓州一带)和南阳国(南阳、博望一带)。另外,襄阳郡所辖的邓城、鄾亦在今河南境内。西晋时期的郡有缩小的趋势。 永嘉之乱后,晋朝南迁。北方出现五胡十六国的分裂局面...

  • 18283758824邓城历史沿革
    湛筠庞邓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78年,当时楚国灭亡了邓国,将其土地设立为邓县,治所在邓城。随后的秦昭襄王元年,名将白起攻下邓地,也在此设置邓县,归属南阳郡。汉代和三国时期,邓县的建置得以延续。西晋时期,邓县被分为邓城县,同时保留了邓县,二者均隶属于襄阳郡。东晋时期,邓城县的设置保持不变...

  • 18283758824远安历史沿革
    湛筠庞远安,一个位于湖北的山区小县,其历史沿革丰富多彩,自春秋战国时期起,远安便成为楚国的封地。自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临沮县正式设立,以其临沮水而得名。随后,临沮县经历了南郡、襄阳郡、汶阳郡、峡州等多个行政区划的变迁。三国时期,临沮县隶属襄阳郡。东晋时,因县城迁建于旧县亭子山上...

  • 18283758824躬耕地的襄阳争夺躬耕地引争议
    湛筠庞我们今天重辨这个问题时,应排除汉晋以后相关此事所有有争议的观点,让历史回归到没有争议的汉晋正史《后汉书》、《三国志》本身和此前的原始史料以及后世两说均认可的史料中去,根据其行政区划的沿革,确定南阳究系何处。襄阳设郡升格与南阳郡对等24年后,诸葛亮始写“躬耕于南阳”二问:诸葛亮《出师表》时已设襄阳...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