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怎么想的”到“怎么想到的”

来自:知识屋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金秋十月,踏着京郊遍地金黄的银杏叶,深圳市光明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一行50人在首都师范大学附属顺义实验小学开启了为期五天的“儿童数学教育”浸润之旅。

      本期培训围绕“数运算”和“图形与几何”两个领域开展课例研修和专题讲座,可谓精彩、震撼!但是,我们时常感慨名师的课例“只可远观而不可模仿”,难以灵活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因此,本次学习我重在思考名师好课背后的价值,即我们向好课学什么。其中,给我带来触动最大的有这样的三个“镜头”。

一、乘法运算——“分与合”,早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整数的乘法运算分为四大阶段:表内乘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之后便有五大运算定律的学习。其中,乘法分配律因其包含了两级运算,模型更复杂、应用更灵活,成为了教与学的难点。在培训现场,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两位数乘两位数》、光明区实验学校梁艳老师执教《6的乘法口诀》,让我对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要尽早渗透“分与合”的思想。

      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学生具备迁移能力,习惯用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推导出新口诀,比如,如果忘记六七(  ),孩子们会借助“五七三十五”,在5个7的基础上在添上1个7。但如果总是只借用相邻口诀,学生的思考深度就不够。在《6的乘法口诀》课中,梁艳老师设计了“点子图”,让学生在看一看、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体会到,6个7还可以分成2个7和4个7,把“二七十四”和“四七二十八”加起来,也可以得到“六七四十二”。这个环节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原来,“乘法分配律”在二年级就来到了孩子们的身边!就在这“分与合”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本质理解,又渗透了乘法分配律。

      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中,吴正宪老师设计了12×14的点子图,帮助学生在圈一圈的过程中感悟算理,提炼算法,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指着14×12的竖式)我们明明在算14×12,乘就乘吧,最后为什么还要加呢?

生:因为我们把12拆开了。

生:对。我们把12个14拆成了10个14和2个14,最后就要把它们加起来,才是12个14。

师:那看看你们画的点子图,这个圈表示什么?

生:2个14。

师:这个圈呢?

生:10个14。

师:看来我们还得再怎么样?

生:画一个大圈,才表示加起来。

      在往常的教学中,我们通常只在点子图上画了两个小圈,却从没考虑过补上最后的“大圈”,这就相当于“只分不合”。而在乘法的运算教学中,“分与合”的思想是贯穿始终的,虽然此时我们还没有搬出“乘法分配律”的大名,但我们要尽早渗透这种思想,让学生感悟模型、建构模型。

二、除法运算——“分”是核心,细分单位

      还记得刚入职那年,教学四年级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有学生问我,“为什么乘法竖式从个位算起,除法竖式却从高位算起呢?”是呀,为什么呢?在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小数除法》一课中,我似乎找到了除法不得不从高位算起的理由。

      吴老师以“4个人吃饭,花了97元,AA制,每人要付多少元?”的情境引入,简单而又直接。面对“97÷4=24(元)……1(元)”的解答结果,许多孩子陷入了思考:AA制,这1元该怎么分呢?这就把孩子们的经验从“有余数的除法”对接到今天要学习的“小数除法”——把余数不停地往下分。余下的1元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不够1元,于是要把“元”这个单位“细分”,变成“10角”。10÷4=2(角)……2(角),余下的2角又不够每人分1角,于是要把“角”这个单位再“细分”。之后,吴老师又去掉“元角分”的模型,带领孩子们从小数的意义、位值、计数单位的角度出发,再次探索 “97÷4” 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了1不够除以4、就细分成10个0.1,0.1不够除以4、就细分成10个0.01的过程。

      我相信,虽然吴老师没有道破小数除法的本质,但是小数点是每当遇到不够除又必须继续除时的“定海神针”这一点,学生的感受是非常深刻的。

三、复习课——拒绝“冷饭”,推陈出新

      “复习课难上”,是许多数学老师一致的感叹。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把学过的知识再梳理讲解一遍,然后陷入“出题、做题、讲题、再做题”的题海怪圈。在上期培训中,北京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刘延革老师执教六年级的《几何形体的体积》复习课,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学生已学过的形体顺利对接到生活中常见的柱体、椎体,打通了几何形体体积的内涵及计算公式背后的意义,也让学员们感受到什么叫“温故知新”——既有对已学过知识的整理,又有新的内容和生长点,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本次培训中,首师大附小的蔡劲老师以一节五年级的《小数乘法复习课》,又一次印证了复习课“推陈出新”的重要性。蔡劲老师设计了我们熟悉的方格图(10×10),通过让学生自己确定每一格的单位长度,涂一涂、画一画,计算6个小方格的面积,把整数乘法和小数乘法勾联起来。同样是6个小方格,它可以表示20×30、2×3、0.2×0.3,……变的是计数单位,不变的是计数单位的个数,让学生体会到,小数乘法为什么要“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看乘数有几位小数,就在积的末尾数出几位小数”,前者是算计数单位的个数,后者是确定计数单位。

      像这样,既有对知识的巩固梳理,又有新旧知识之间的整体勾联,让学生在整理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收获,让认知结构又具备了生长活力。同样,《分数乘法》的复习课设计也呼之欲出了。

      五天的课程,呈现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好课。北京顺义区小学数学教研员张秋爽老师提到,在课堂上,我们经常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却很少追问“你是怎么想到的”,而偏偏后者是更为重要的。同理,教师观摩一节好课,也不能仅停留在看看“别人是怎么想的”,更要深入思考“别人是怎么想到的”。这几位老师是能想到这样设计教学,我认为,离不开他们对知识本质的深度研究和思考。因此,我们要从日常点滴做起,有意识地深入研究某个、某类知识的本质,整体把握知识结构,才能上出有思维深度的课。

(深圳市光明新区爱华小学  赖琪雯)


从“怎么想的”到“怎么想到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5746795406从“怎么想的”到“怎么想到的”
    广宁坚答:同理,教师观摩一节好课,也不能仅停留在看看“别人是怎么想的”,更要深入思考“别人是怎么想到的”。这几位老师是能想到这样设计教学,我认为,离不开他们对知识本质的深度研究和思考。因此,我们要从日常点滴做起,有意识地深入研究某个、某类知识的本质,整体把握知识结构,才能上出有思维深度的课。

  • 15746795406你会从什么想象到什么?
    广宁坚答:“透过天窗看到了一朵云,由此,想象到天空中有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 ,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这一切都源于丰富的想象,世界因此而变得多姿多彩,比所看到的一切更真切,更广阔,更复杂,更实在!”

  • 15746795406用从、想象到造句?
    广宁坚答:我从一朵花身上,想象到孩子美丽的笑脸,想象到人生的辉煌时刻,想象到美好的未来。

  • 15746795406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里想到现实标志分别是什么_百 ...
    广宁坚答:1、共产党宣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2、巴黎公社的成立,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进步。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

  • 15746795406由什么想到的 作文350
    广宁坚答:由口味想到的 有这样一则宣传广告:画面上是几个中国小孩嚼着饼干,喜滋滋地舔着嘴唇说:“真正美国口味,我们都爱吃!“广告是很平常的,但这其中所蕴涵的道理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了解到的。大家想想,一群中国小朋友吃着真正的美国口味饼干,这无疑表示着中国的饼干就不是真正口味的,这岂不是对自己...

  • 15746795406前人是怎么可以想到用a+bi来表示复数的,他是怎么想到达?
    广宁坚答:由于-1不能在实数中开方,就发明了i。于是接下来很自然的就想到用i和我们之前所知道的数(实数)做加减乘除等等代数运算,那么a+bi就是用i和实数做代数运算所能得到的数的最一般的形式,这就是复数了。至于用坐标来表达,也是很自然的,因为确定了a和b,那么复数a+bi自然就确定了,那么一个复数和...

  • 15746795406写一篇学习感悟。仔细想一想在雷锋的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把它写下来...
    广宁坚答:从没想过要先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现在,看了雷锋的故事,我想:我一定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做一个坚强的小学生,遇到困难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依靠别人,要有毅力,去做好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情,不能半途而废。 《雷锋的故事》阅读感想范文七 读完《雷锋的故事》已经许久,但直到现在我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令人为之...

  • 15746795406男孩从犹豫到点头,经过了一番思考,他可能想到了什么?
    广宁坚答:我认为男孩子从犹豫到点头,经过了一番思考之后,他可能想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笑着走出来了。

  • 15746795406形容他自己想的反而推到别人想的句子
    广宁坚答:【举例造句】: 陈诚为了诿过于人,把新五军被歼的责任推到将领不服从命令上去。【成语】: 冠冕堂皇 【拼音】: guān miǎn táng huáng 【解释】: 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四回:“他...

  • 15746795406人,怎么想能想出有用的东西?
    广宁坚答:想出有用的东西需要具备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几种思考方式,可以帮助您想出有用的东西:1 多方位思考。尝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可以帮助您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2 开放思维。不要局限于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要尝试接受和尊重不同的想法和观点,甚至是对立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