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花鼓的艺术特色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荆州花鼓是上升剧种吗~

真佩服您的能力,是的,在广东那边它是上升剧种,相信很快就普遍起来了。坚信你自己的眼光哦!(请给我最佳答案)

艺术的相对来说西门中学好点 分数好像也不高 380到420之间
西门中学就是靠艺术支撑的 每年艺考考中的几率也很大

花鼓戏充满浓郁的地方情调,其唱腔悠扬、甜美、悦耳;表演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湖乡生活和湖乡风貌,又具有浓郁的汉族民间生活气息。它的唱腔主要来源于当地民歌、小曲和渔鼓、道情音乐,很多唱腔渗透着民歌音调,有些仍保留着民歌原形。同时也吸收了某些楚剧、汉剧、汉滩小曲的音调和曲牌,丰富了本剧种的唱腔。其声腔有高腔、圻水、打锣、四平四大主腔和九十多种小调,戏剧台词不用韵白,而是采用当地人民的口头语 、歇后语。具有主动、明快、幽默的艺术风格。
它的表演形式是汉族民间歌舞和地花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沔阳地势低洼,水灾频繁,故有“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之民谣,旧时百姓深受水灾之苦,只得背井离乡,靠敲碟子、拍鱼鼓、打莲湘、玩莲花落、唱民歌小调乞讨谋生。这些艺术形式也在艺人们实践中得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有人物装扮,有简单的故事情节的表演形式,唱的多是恭喜之词或爱情生活小故事,如《十枝梅》、《思凡》等。这就是当时人们称为的“沿门花鼓”、“地花鼓”。后来艺人门借鉴其他剧种不断得到丰富、完善,把过去只清唱改为唱作兼重,把男扮女装改为女扮女装,使其表演更贴近生活,而又有一定艺术性。如原沔阳花鼓戏剧团知名艺人程兰亭琢磨的“六步”、“八段”、“十神”的摘花表演,形象地表现了看、闻、听、摘、刺、攀、打、放、扎等姿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塑造任务讲究真实,敢于突破,不拘一格,极大地丰富了剧种的表现力,表现了沔阳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音乐属打锣腔系。唱腔分主腔和小调两大类。主腔属于板腔体。唱词多为七字、十字句。传统的演唱形式为“一唱众和、锣鼓伴奏”。唱腔高亢朴实,曲调音域宽阔,旋律进行中大跳较多;男女唱腔都用“本音”和“假嗓”相结合演唱,加上“唱、帮、打”三者紧密配合,形成了花鼓戏独有的演唱风格。主腔有高腔、悲腔、圻水腔、圻水败韵、四平腔、打锣腔、还魂腔等。高腔,因其唱腔高亢粗犷而又俗称“骷髅腔”。该唱腔男腔粗犷、豪放,女腔婉转柔和,且字句安排和行腔处理均较为灵活,可塑性也很强,演员和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和剧中人物思想感情的需要灵活安排,因而是荆州花鼓戏最有代表性的唱腔之一,一般多用于本戏中唱腔的演唱。由于高腔善于抒发悲怨深沉的感情,在许多剧目中被用于重点唱段。如《三官堂》中秦香莲的长段唱词就用高腔转接悲腔处理,其唱腔婉转凄切,如泣如诉,较好地表现出剧中人物的情感。 小生:多扮演青年男子。唱念均用大嗓。其饰演的角色如以唱见长的剧目《白扇记》中的胡金元、文雅书生戏《访友》中的梁山伯;武功戏《戏蟾》中的刘海等。
生角:多扮演正直、豪爽、刚毅、洒脱,以及爱打抱不平的人物。如《告经承》中的张朝宗、《乌龙院》中的宋江等。
正旦:主要饰演端庄贤淑、性格刚强的中青年女子。如《三官堂》中的秦香莲、《秦雪梅》中的秦雪梅等。
花旦:又称“铁扁担”行当,多扮演泼辣的中年妇女和活泼伶俐的小姑娘。其表演步法轻快灵活、动作细腻、道白清脆。所饰角色如《辞店》中的卖膳女、《乌龙院》中的阎惜姣等。
丑:此行当戏路较宽,多饰演雇工、书童、教书匠、店家、恶少等。其所饰人物或机智敏锐、诙谐风趣;或奸诈狡猾、刁钻圆滑。如《张先生讨学钱》中的张先生、《阴审》中的判官等。




荆州花鼓的艺术特色视频

相关评论:
  • 17667609642荆州花鼓戏有哪些艺术特征?
    韦阳风荆州花鼓戏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民间锣鼓的戏曲化:荆州花鼓戏吸收了民间锣鼓的元素,将其融入戏曲中,形成了独特的打击乐伴奏。这种伴奏不仅丰富了表演形式,也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二、马锣的独特运用:马锣是荆州花鼓戏中一种特殊的乐器,演员们运用这种乐器展现了高超的演奏技巧,如将...

  • 17667609642湖北花鼓戏艺术特色
    韦阳风打击乐方面,吸收了民间采莲船、高跷、车水锣鼓等元素,如草钹、乱劈柴等锣鼓点子,独具特色。早期剧团的乐队以武场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小型民族乐队伴奏,如二胡、京胡、琵琶等,甚至增加了西洋木管和铜管乐器,丰富了表现力。行当方面,荆州花鼓戏主要分为小生、小丑、小旦等角色。随着剧目的演变,行当角...

  • 17667609642荆州花鼓戏有哪些艺术特征?
    韦阳风荆州花鼓戏主要艺术特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民间锣鼓戏曲化;二是马锣的运用;三是当地民歌的戏剧化。 俗话说:“丑花鼓、锣鼓多。”这一方面说明花鼓戏击乐丰富;另一方面说明了“击乐”是荆州花鼓戏音乐唱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民间马锣在武场的使用,是民间锣鼓戏曲化的鲜明体现。通常京、汉等皮黄大剧种...

  • 17667609642荆州花鼓的艺术特色
    韦阳风具有主动、明快、幽默的艺术风格。它的表演形式是汉族民间歌舞和地花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沔阳地势低洼,水灾频繁,故有“沙湖沔阳州,十年九不收”之民谣,旧时百姓深受水灾之苦,只得背井离乡,靠敲碟子、拍鱼鼓、打莲湘、玩莲花落、唱民歌小调乞讨谋生。这些艺术形式也在艺人们实践中得到发展,逐步演...

  • 17667609642荆州花鼓戏简介
    韦阳风荆州花鼓戏源于民间,源自明末的三棒鼓、踩高跷和采莲船等传统演唱活动。它在发展中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技巧,尤其在江汉平原地区广为流传,并逐渐扩展影响至邻近的鄂南和湘北地区。这种乡土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湖北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展现了地方特色和...

  • 17667609642湖北花鼓戏的艺术特色
    韦阳风特别是其音乐曲调与语言声调的密切结合,使唱、念浑然一体,十分协调,这是荆州花鼓戏具有浓郁的江汉平原风格的重要因素。专用曲调主要用于小戏,有一戏一曲、单曲变唱、多曲联唱诸调。插曲是剧中作戏中戏时插入演唱的时调小曲、地方曲艺及其他剧种的曲调,主要起丰富唱腔色彩的作用。荆州花鼓戏的打击乐,...

  • 17667609642荆州花鼓戏的历史渊源
    韦阳风荆州花鼓戏发端于清代沔阳州,即现今的仙桃、天门、潜江一带。闹年的花鼓、采莲船、莲花落、敲碟子等民间歌舞与“一人唱,众人和”的薅草歌为主流的田歌和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共同构成了荆州花鼓戏的源头。这种民间艺术形式随着历史的演变以及民俗文化的延续,逐渐形成一种谋生手段,农民在农闲...

  • 17667609642荆州花鼓戏的发展简史
    韦阳风后来艺人门借鉴其他剧种不断得到丰富、完善,把过去只清唱改为唱作兼重,把男扮女装改为女扮女装,使其表演更贴近生活,而又有一定艺术性。 清道光年间,花鼓子从田园走出,成为初具戏剧形态的花鼓戏,谓之花鼓的“草台时期”。草台时期”的荆州花鼓戏剧目逐渐丰富起来。从“单篇戏”发展成“对子戏”和有小生、小旦...

  • 17667609642荆州花鼓戏
    韦阳风各种形式的曲调,都具有粗犷、爽朗的特点。 表演特点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仍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步法和身段比较丰富,长于扇子和手巾的运用,拥有表现农村生活的各种程式,诸如划船、挑担、捣碓、砍柴、打铁、打铳、磨豆腐、摸...

  • 17667609642荆州花鼓戏的打击乐器有哪些
    韦阳风帮腔与伴奏锣鼓紧密结合,体现了剧种一定历史时期在演唱形式上的艺术特征。马锣是荆州花鼓戏特色最浓的乐器之一,直径约15厘米,沿无孔,左手姆指与食指握锣沿,余三指轻托锣底,右手执小木锤。敲击时,左手随之相应放松,有时为突出其音,敲击后,左手将锣顺势向空中抛掷,音色明亮悠长。马锣常与堂鼓夹...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