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三次西征噶尔丹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初次亲征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五月,噶尔丹借口追击喀尔喀,率兵3万(一说2万)自库楞湖(今呼伦湖)沿大兴安岭西麓南下,兵锋指向北京。清廷命理藩院尚书阿喇尼率兵抗击,失利于乌尔会河(即乌拉桂河,在今内蒙古乌兰浩特西)。准噶尔军乘势南进至乌珠穆沁(今属内蒙古)地区。

七月初,清廷发兵10万,采取分进合击的方略,命福全为抚远大将军率左路、常宁为安北大将军率右路,分别由古北口(今北京密云东北)、喜峰口(今河北宽城西南)出击;又令盛京(今沈阳)、吉林将军出兵西进,协同主力作战。

康熙帝玄烨亲率禁旅进驻博洛和屯(今内蒙古正蓝旗南)督军。常宁部进至乌珠穆沁,清军粮食给养缺乏,情况恶劣,与准噶尔军遭遇,交战失利南退。准噶尔军遂长驱追击,渡过沙拉木伦河,与福全部逐渐接近。

康熙帝于七月十九日急令右路军会同左路将准噶尔军阻于高凉河(沙拉木伦河上游支流)北,令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移师归化(今呼和浩特),断其归路。七月二十九日,福全侦知准噶尔军屯于乌兰布通,整军前往。准噶尔军列营于山坡上,因东西两翼无屏蔽,噶尔丹命将万余头骆驼缚足卧地,背上加箱笼,蒙以湿毡,构成"驼城",士兵依托箱垛,发射弓矢、火器,进行阻击。

清军及时调整部署,以火器兵为前列,步兵继后,骑兵为两翼。八月初一,清军集中火炮轰击,自晡至暮,大破准噶尔军的"驼城",随后步兵正面冲杀,骑兵从左右迂回夹击,杀伤了非常多的准噶尔军士兵。噶尔丹见势不利,遂行缓兵计,遣使向清军乞和,旋乘夜率部渡沙拉木伦河北撤,沿途焚烧野草,以迟滞清军追骑。福全中计,致使噶尔丹逃逸。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十月初,福全所派侍郎等人传信给噶尔丹,逾月未归,他估计噶尔丹早已出边逃循,且当时军中粮草不足,只能维持几天,鉴于此,便自作主张,下令回师。部队归至康熙帝军中,康熙帝对福全不请示就自行撤回十分不满,决定先回京再议罪。

康熙帝先行回京,福全等留后。福全又将侦察噶尔丹行踪的情报送交康熙帝过目,叛敌确实出边,也一一认了罪。康熙帝当即命福全还师京城。

再征破敌

准噶尔军在乌兰布通之战中兵败之后退据科布多(在今蒙古国西部),招集旧部,求援沙俄,图谋再举。为防御噶尔丹再次进攻,康熙采取了以下措施:调整部署,加强边境守备;巡视漠北诸部,稳定喀尔喀蒙古上层,将逃居漠南的喀尔喀蒙古分为左中右三路,编为37旗;设立驿站和火器营,沟通内地与漠北地区的联络,专门训练使用火铳火炮。

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清廷诏噶尔丹前来会盟,噶尔丹抗命不至,反而遣兵侵入喀尔喀,康熙遂决定诱其南下一战歼之。为使此次作战顺利进行,清军在战前做了充分准备:调集兵马,征调大批熟悉情况的蒙古人为向导,随军携带5个月口粮,按每名士兵配备一名民夫四匹马的标准,组成庞大的运输队,备有运粮大车6000辆,随军运送粮食、器材;筹备大量防寒防雨器具,准备大批木材、树枝,以备在越过沙漠和沼泽地时铺路。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九月,噶尔丹率骑兵3万,东掠位于克鲁伦河流域的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然后沿河而下,进驻巴颜乌兰(今乌兰巴托东南)以东地区,扬言借俄罗斯鸟枪兵6万大举攻漠南。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廷发兵约10万,分三路出击:东路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兵9000越兴安岭西进;西路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振武将军孙思克率兵4.6万分别由归化(今呼和浩特)、宁夏(今银川),越过沙漠,于翁金河(今蒙古国德勒格尔杭盖西)会师,尔后北上;康熙帝玄烨亲率中路军3.4万出独石口(今河北赤城北)。三路大军约期于克鲁伦河一带歼灭准噶尔军。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五月初,中路军先抵克鲁伦河,逼近准噶尔军。噶尔丹遥望清军势众,遂弃庐帐、器械,乘夜西撤。康熙帝即命马思喀为平北大将军,坐镇巴颜乌兰地区;令费扬古西路军截准噶尔军退路,设伏袭击;命内大臣纳兰明珠尽运中路军之粮以济西师。旋自率前锋追击三日,至拖诺山(巴颜乌兰东)而返。

准噶尔军退至特勒尔济(今乌兰巴托东南)时,仅剩万余人。五月十三,清军西路进抵昭莫多,距特勒尔济30里扎营。费扬古以逸待劳,将东阵兵陈于山上,一部沿土拉河布防于西,骑兵主力隐蔽于树林中,以孙思克率绿营兵居中,旋派400精骑至准噶尔军营地挑战,诱其入伏。

噶尔丹果然将万余骑全部出击,追至昭莫多,即向清军阵地猛扑。清军居高临下,依险俯击,弩铳迭发,藤牌兵继之,每进则以拒马木列前自固。准噶尔军初战受挫,乃下马力攻,冒矢铳鏖战,伤亡甚众,仍不退兵。

费扬古见其后阵不动,知为妇女和驼畜所在,即令一部迂回横冲,一部袭其后阵,准噶尔军顿时大乱。扼守山顶的清军乘势奋击,上下夹攻,斩杀3000余,俘获数百人。噶尔丹之妻阿努可敦等被击毙。最后,噶尔丹只带了几十名骑兵脱逃。

三征决胜

经过两次大战,噶尔丹集团土崩瓦解,康熙帝要噶尔丹投降,但是噶尔丹负隅顽抗。隔了一年,即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又带兵渡过黄河亲征。这时候,噶尔丹原来的根据地伊犁已经被他侄儿策妄阿拉布坦占领;他的左右亲信听说清军来到,也纷纷投降,愿意做清军的向导。噶尔丹走投无路,就服毒自杀。




康熙皇帝:三次西征噶尔丹视频

相关评论:
  • 19130042087康熙皇帝:三次西征噶尔丹
    羊威念经过两次大战,噶尔丹集团土崩瓦解,康熙帝要噶尔丹投降,但是噶尔丹负隅顽抗。隔了一年,即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又带兵渡过黄河亲征。这时候,噶尔丹原来的根据地伊犁已经被他侄儿策妄阿拉布坦占领;他的左右亲信听说清军来到,也纷纷投降,愿意做清军的向导。噶尔丹走投无路,就服毒自杀。

  • 19130042087康熙西征经过
    羊威念经过两次大战,噶尔丹叛乱集团土崩瓦解。面对康熙帝的命令,噶尔丹并未屈服,继续顽抗。时间过去了一年,康熙帝决定再次亲征,这是他第三次的亲征行动。此时,噶尔丹的根据地伊犁已经被其侄子策妄阿那布坦占领。他身边的重要亲信听说清军到来,纷纷投降,愿意为清军提供向导。噶尔丹陷入了绝境,最终选择了服毒...

  • 19130042087康熙和准格尔打过哪几战?
    羊威念3、公元1696年康熙帝再次亲征,兵分三路大军进攻。噶尔丹连连惨败,撤退到昭英多时又遭遇重创,仅带着身边的几十个人仓惶逃命。随后,康熙皇帝派人前去劝噶尔丹投降,但是他负隅顽抗,死不改悔。第二年,康熙皇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所到之处,叛军纷纷偃旗息鼓,自动归降,噶尔丹山穷水尽,走投无路...

  • 19130042087康熙为何要三征噶尔丹,如此穷追不舍?
    羊威念康熙第三次讨伐噶尔丹的时候,他已经成了没人支持的头目了,其他人都想要投降,而沙俄也不再愿意帮助他了,然后噶尔丹便在众人面前自刎了。

  • 19130042087噶尔丹实力十分强大,为什么《康熙王朝》中他很容易就被康熙打败了?
    羊威念康熙御驾亲征三次才勉强剿灭葛尔丹,受了很大的苦头。满清鞑子在军力上是蒙古准噶尔葛尔丹的十几倍,满清鞑子很无赖,以多胜少。陕西,甘肃是当时清朝的防务重镇,康熙一直很重视那些地区,着眼漠北,对东北地区,漠南地区的部落都下达命令出兵。葛尔丹到达乌兰木通,和满清福泉的军队相遇,两边打了好几天,...

  • 19130042087成吉思汗由哪里扬鞭横扫亚欧,康熙也亲征该地剿灭准噶尔叛军?
    羊威念朱日和,800年前天之骄子从这里率领蒙古铁骑,挥鞭西征,威慑欧洲大陆;300年前,康熙大帝率领满清大军,三次亲征噶尔丹,终将其击败。由此,朱日和又被称为胜利之地,名传四海。蒙古西征,最初源于一次商贸交易的失败,估计谁也未曾料到,一次生意,竟然从此给欧洲带来战火,对欧洲的封建社会造成极大的冲击...

  • 19130042087康熙亲征葛尔丹
    羊威念康熙帝派使者去邀请他来讲和,订立盟约。噶尔丹不但拒绝南来,还将使者杀害了。他带着三万骑兵,并扬言从俄罗斯借了鸟枪兵六万要再杀向北京,争夺皇帝的宝座。他的奸细还潜入漠南,制造谣言,煽动叛乱。 康熙帝于是决定第二次亲征噶尔丹。他率大军十万,兵分三路:东路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西路由大将军费扬古率领,任务...

  • 19130042087清代初年频发自然灾害,康熙大帝反而成就了一番伟业!
    羊威念在对噶尔丹的战争中,康熙三次御驾亲征。他在自己1696年第一次西征噶尔丹的“工作日志”中写道:在第一次噶尔丹战役中,我在拂晓前已是第五次起来观察,骑马行走,越过营地。这一天,他回来宿营的时间大概是晚上11点,于是只吃了点白天的剩饭。此外还有爆发于1673年的“三藩之战”(三藩者,吴三桂、...

  • 19130042087康熙跟太监聊家常,能聊什么呢?
    羊威念这些谕旨以"谕顾太监"开头,其实并没有遵守谕旨的格式,写起来很随意;内容更是无关宏旨,都是家长里短的小事,甚至是没什么事的唠嗑。与其说是"谕旨",倒不如说是书信更恰当。我们以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期间,4个月的时间,写给顾问行的17封信为例,分析一下他跟太监都聊了什么。第一...

  • 19130042087康熙皇帝真是被雍正害死的吗
    羊威念从雍正即位后,民间就一直有人说康熙皇帝不是寿终正寝的,他是被雍正皇帝害死的。真的是这样的吗?让我们回头来看看历史。从康熙晚年言行来看,他的建嗣计划中培养的对象是胤禵而不是胤禛。康熙早年曾三征噶尔丹,以平定西北疆土。但几十年来,其部族的分裂野心不死。五十四年春,清朝作出西征准噶尔...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