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十四部小说写作的背景???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金庸14部小说的写作年代?~

金庸武侠小说总共一十五部。
《书剑恩仇录》(写于1955年2月8日到1956年,在《新晚报》整整连载了一年。这是他第一次以“金庸”为笔名而写作的武侠小说。XP:当初创作《书》时,只是因为报纸原本连载的梁羽生的小说已经连载完了,新小说还没出来,主编才让金庸临时写一部顶上。初登时反映平平,一个月后才轰动香港,金庸从此名声大振)
《碧血剑》(写于1956年元旦,在《香港商报》连载。XP:这部小说是在《书》连载未完的情况下,应《香港商报》请求而作。)
《射雕英雄传》(写于1957年,在《香港商报》加载。XP:这部小说确立了金庸在武侠小说作家中至高无上的王者地位。)
《神雕侠侣》(写于1959年,连载于《明报》创刊号。)
《雪山飞狐》(写于1959年,连载于《新晚报》。)
《飞狐外传》(写于1960年,连载于《武侠与历史》。)
《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均写于1961年,连载于《明报》。XP:这时是金庸办报最困难时期,有时甚至要同时刊登两部武侠小说。)
《连城诀》(写于1963年,连载于《东南亚周刊》。XP:六十年代是《明报》堀起的黄金时代,1963年,《明报》与《大公报》就中国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展开了笔战,从而抬高了《明报》的身价。到笔战结束,《明报》的销量已经高居《大公报》之上。这时的《明报》已经是人才济济,现今有名的亦舒等名作家均在其中效力。)
《天龙八部》(于1963年开始在《明报》连载。)
《侠客行》(创作于1965年。XP:这个时期金庸将《明报》从日报改成月刊,就是连载在《明报月刊》上。)
《笑傲江湖》(创作于1967年,即文化大革命爆发那一年。)
《鹿鼎记》(创作、发表于1969年,结束于1972年。XP:是为金庸封笔之作。)
《越女剑》(写于1970年。此后开始整理之前写作的武侠小说。)

1、《书剑恩仇录》——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创作年代:1955年。历史背景: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2、《碧血剑》创作年代:1956年。历史背景:崇祯六年—崇祯十七年或顺治元年,公元1633年—1644年
3、《射雕英雄传》此为“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创作年代:1957年—1959年。历史背景: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公元1199年—1221年
4、《神雕侠侣》——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创作年代:1959年—1961年
历史背景:南宋理宗绍定五年或六年—开庆元年,公元1232年或1233年—1259年
5、《雪山飞狐》——《雪山飞狐》《飞狐外传》是金庸现实主义最强的小说
创作年代:1959年。历史背景: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
6、《鸳鸯刀》——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创作年代:1961年。历史背景:约公元1644年—1796年
7、《白马啸西风》——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创作年代:1961年。历史背景:清初顺治年间
8、《飞狐外传》——《雪山飞狐》前传
创作年代:1960年—1961年
历史背景: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9、《倚天屠龙记》——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创作年代:1961年
历史背景:南宋末—元末明初。公元1262年—1363年
10、《连城诀》
创作年代:1963年
历史背景:清朝,由书末“反清复明”推知
11、《天龙八部》创作年代:1963年—1966年
历史背景: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或绍圣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12、《侠客行》
创作年代:1965年
历史背景:明朝中叶
13、《越女剑》
创作年代:1970年
历史背景:春秋末年吴越争霸时期
约公元前473年—前463年
首发连载杂志:明报
14、《笑傲江湖》创作年代:1967年
历史背景:明朝
15、《鹿鼎记》——金庸封笔之作,亦是他的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创立“反武侠”情节,被称为“中国的《堂吉诃德》”,武侠史首次以诙谐、反讽、批判观写作的巨著,代表了金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创作年代:1969年—1972年
历史背景: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
公元1669年—1687年
附:其中《白马啸西风》《鸳鸯刀》《连城诀》《侠客行》《笑傲江湖》在小说中没有指出明确年代(表示没有历史背景,类似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这几部小说年代是从书中的一些细节推断的。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十四个字分别提到了金庸先生的十四部武侠小说: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
  《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
  《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
  《倚天屠龙记》《侠客行》《碧血剑》《鸳鸯刀》
  写作顺序:
  1955 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金庸」笔名首次出现
  1956 《碧血剑》开始在《香港商报》连载
  1957 写《射雕英雄传》连载于《香港商报》
  1959 《神雕侠侣》开始在《明报》创刊号连载
  《雪山飞狐》连载于《新晚报》
  1960 为《武侠与历史》杂志撰写《飞狐外传》
  1961 《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开始在《明报》连载
  1963 为《东南亚周刊》撰写《连城诀》
  《天龙八部》开始在《明报》连载
  1965 创作《侠客行》
  1967 创作《笑傲江湖》
  1969 创作、发表巅峰之作《鹿鼎记》
  1970 写《越女剑》。开始修订全部武侠小说作品
  1972 《鹿鼎记》连载完毕,宣布就此封笔不写武侠小说
  注:金老的《越女剑》不属于武侠小说。
  先来说《飞狐外传》
  时代背景
  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公元1766年-1769年)
  书开篇时,胡斐是个"十三四岁"的男孩,而胡苗决斗在"十三年前"。由下面《雪山飞狐》的考证可知,苗人凤胡一刀决斗。胡斐出生均发生于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的腊月,则此时为乾隆十八加十三等于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由此可知,胡斐此时应该是13岁而不是14岁(此时显然未到腊月,胡斐还没到14岁生日)。
  而全书结束时提到"……十年前乾隆皇帝在杭州微服出游,曾为红花会群雄设计擒获,囚于六和塔顶……",又说"……香香公主十年忌辰……",则由《书剑恩仇录》的年代背景可知,此时应为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
  这样说来,全书结束时胡斐才不过16岁,汗……看书里那复杂的感情描写,还以为都二十出头了呢;就精神层面上说,这家伙比韦爵爷都早熟……
  雪山飞狐
  时代背景:
  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三月十五
  这部《雪山飞狐》的起讫应该是金庸武侠小说中最确凿无误的了:整部小说就发生在"……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这一天里——从早上 "东方红日甫从山后升起……"一直到"……月亮正圆……"。
  而苗人凤胡一刀决斗。胡斐出生是在"二十七年前",也即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的腊月。
  连城诀
  时代背景:明中前期
  论据1:书中的"知县。知府"等官名和"荆州府。江陵县"等建置,都是明清两朝所有的。
  论据2:丁典追忆凌霜华所述时提到"……承圣三年,魏兵攻破江陵,杀了元帝。但他聚敛的财宝藏在何处,却无人得知……几百年来,这秘密始终没揭破……"梁元帝死于公元554年,既然说的是"几百年后",则至迟不能晚于公元1554年——其时尚在明中叶。
  因此《连城诀》的时代背景应为明而不是清,且极可能是在明前期,至迟不晚于明中期。
  天龙八部
  年代背景:公元1090年――――公元1094年
  北宋哲宗元祐五年-元祐九年/绍圣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天龙八部》一书的起始终结本来是很清楚的,只是书中出现了几处BUG,使考证者容易迷失方向。《天龙八部》开始于大理天祐年间(第六回中说"保定帝在位十一年,改元三,曰保定、建安、天祐,其时正当天祐年间……"),但具体是哪年仍不清。
  这是因为目前史学家们只知道保定帝是从宋元丰五年到绍圣元年在位,但保定、建安、天祐这三个年号到底各占了几年,迄今尚无佐证。
  这样我们就只能另找时间线索了——幸好,乔峰任帮主的时间可以给我们一个明确的时间坐标。
  书中第十五回中写乔峰"执掌丐帮八年……",而汪帮主那封信"……下面注的日子是'大宋元丰六年五月初七日'乔峰记得分明,那正是自己接任丐帮帮主之日……",则可知乔峰是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当的帮主,以此推算,杏子林中商略平生意之时乃是北宋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
  而此时是三四月间,推算回去全书开始时应是上一年的秋冬季(拈花寺里的景象是黄叶飘落,考虑到大理气候偏暖,应是秋冬季,从开始到鸠摩智劫走段誉经过了十八天,之后"这般走了十余天,料想已出了大理国境……又行了二十余日……这一日终于到了苏州城外……这时正是三月天气"),因此《天龙八部》开始于哲宗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
  关于结束,书中出现的可参考历史事件就是太皇太后高氏去世。哲宗亲政改元。史载此事发生于哲宗元祐九年/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之后最多二三月时间("如此过了月余,那四名说客竟毫不厌烦……",且提到要渡黄河,则显然未到封冻季节)萧峰自尽。全书结束。
  所以《天龙八部》就结束于元祐九年/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
  只是这样一来,书中就有了两处时间上的矛盾了(史实上的矛盾例如大理国皇位继承的顺序与时间等就不去管它了,这里说的是时间上出现的自相矛盾的情况)。一个是钟灵这小姑娘的生日,第一回写的明明是钟灵"十六岁",可第二回和第九回都写了钟灵生于"己未年十二月初五丑时",则算一下干支可知,钟灵应是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生人,全书开始时才11岁……这个,汗……另一个是段誉的年龄,书中第一回和第四回两次提到当时段誉已经19岁了("钟灵道:'十六!你呢。'段誉道:'我大你三岁。'……段誉插口道:'嗯,你十八岁,小我一岁。'"),可是第四十八回中却说段誉生于"大理保定二年癸亥十一月廿三日"也即公元1083年,则全书开始时7岁。再汗……
  不知为何金庸先生把生日都写得那么清楚了,却没有算对年头……
  射雕英雄传
  年代背景:公元1199年――――公元1227年
  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左右(公元1199年-1221年左右)
  开始的时候,张十五明确提到:"……光宗传到当今天子庆元皇帝手里,他在临安已坐了五年龙廷……"。
  所以故事开端于南宋宁宗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而郭靖杨康生于1200年。
  全书结束于成吉思汗辞世,如按史实则发生于南宋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
  但考察一下《射雕英雄传》的时间流程——郭靖18岁烟雨楼之会后,大约只过了两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全书结束(……这一找就是半年,秋去冬来,冬尽春回……又过月余……军行十日,已抵撒麻尔罕城下……两人如此在石屋中一住月余……又过数月,眼见金风肃杀,士饱马腾,成吉思汗又兴南征之念……缓缓南归,天时日暖,青草日长……)。
  尽管到底经过了多少年并不非常肯定,但由下面《神雕侠侣》的考证(杨过应生于1219年而《射雕英雄传》结束时杨过还是个婴儿)可知,说是两三年不会有太大误差,则此时最多也就是1200+18+3=1221年。
  白马啸西风
  时代背景:清初
  论据1:书中明确写了此时距高昌灭国(高昌麴氏王国立于北魏景明三年辛巳/公元501年,灭于唐贞观十四年庚子/公元640年)已有"千余年了",则最早也得是1640年以后,即顺治即位之后。
  论据2:书中出现了山西镖局("……在山西省太谷县开设了晋威镖局……")。据卫聚贤《山西票号史》考证,镖局一行约起于明末清初,盛于康乾,最早为山西人创办。依书中所描绘情形看,镖局业显已相当兴盛,则至少应在清建国一段时间后。
  由上述论据看,《白马啸西风》的历史背景至早是清初顺治年间,而实际上最可能是与后面的几部书一样,发生在康雍乾时期。
  鹿鼎记
  时代背景: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69年-1687年)
  《鹿鼎记》一书虽无明确提到年月,但通篇系依历史事件贯穿而成,因而就以历史史实为年代依据。
  全书开始时陈近南救几位名士一事发生于何时殊难确定,就马马虎虎地认为是和第二回的内容同时发生好了。而第二回开始的韦小宝历险记则是发生在擒鳌拜之前的数月(最开始赴京城花了一些时间,后来"韦小宝和小玄子两个月斗了下来……",再后来学大慈大悲手又"……这么半吊子的学上两三个月……")。史载擒鳌拜一事发生在康熙八年五月,那么我们也就省点事,不再跨年份了,姑且认为全书也就开始于康熙八年年初好了。
  结束时的标志性历史事件自然是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此事发生于康熙二十六年。全书结束于韦小宝隐居,此时距协定签署最多不过数月时间(从尼布楚回京约一月余。之后就是茅十八被捕和法场换"子"。再隔一个"冯锡范失踪了十多天"就是离京回乡。然后途中在舟上决意隐居),所以当仍在康熙二十六年。不过,这样算来,此时我们韦爵爷的岁数……书开始时是"十二三岁",再加上十八年——已经是过三张儿的人了啊……
  笑傲江湖:
  明中叶(公元1500年后)
  论据1:书中祖千秋评酒具时提到过"元瓷",本朝之人当不会用此口吻叙述本朝之事,由此可知《笑傲江湖》的时代背景当晚于元,在明或清。
  论据2:文中所提到的官职。地名。县府建置均为明清两代所特有。
  论据3:《鹿鼎记》中有"……前朝有令狐冲……"之句,则为清代之前无疑。
  结合前三条论据可知,《笑傲江湖》发生在明代。
  论据4:根据长江三侠《笑傲江湖年DK》一文中对华山派师承的分析,则穆人清约为令狐冲徒孙一辈。《笑傲江湖》当发生于明中叶1500年左右。
  论据5:文中提到"其实百余年前,这教派的真正名称便叫作五毒教,创教教祖和教中重要人物,都是云贵川湘一带的苗人……"此时五毒教被称为"五仙教",而在《碧血剑》中则又恢复为五毒教的称呼,一教名称的变更当有一两代的时间才是;另从何红药等人的师承关系看,看作蓝凤凰的徒孙或更远一辈也较妥帖,这也与穆人清是令狐冲徒孙大致相称。
  论据6:文中提到"峨嵋……立派数百年……",则至少当在郭襄建派200年后。郭襄是中年后建立峨嵋,则此时至早是公元1500年以后。
  由上述三条可大致确认,《笑傲江湖》一文的时代背景当在明朝中叶的公元1500年以后。
  关于“河北”。明朝时河北称为“北直隶省”,清朝时称为“直隶省”,直到1928年才称“河北省”。所以根据小说中“河北”的称呼就判断是清代显然是错误的。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作是小说家与历史学家的不同吧!
  关于“日月神教”。如果是在清代,为什么不公开叫“明教”呢?而且日月神教明显是江湖教派而非政治组织,所以反清复明是说不通的。合理的解释是,朱元璋依靠明教的势力当上了皇帝,但鸟尽弓藏,开始清洗明教势力。而明教本来就是一江湖组织,所以只好避讳改名为“日月神教”,把总舵藏在黑木崖上(光明顶已经呆不下去了),行事也就越来越古怪了(躲避官方追捕)。而它发源于西域,又与go-vern-ment关系非同一般,所以与中原各大门派格格不入,累世结为仇敌。
  笑傲江湖发生在明代的基本考证
  元朝末年张三丰还健在,而笑傲中的冲虚是张三丰的n传弟子。可见,笑傲肯定发生在元代之后。在鹿鼎记第二十三回中澄观曾道:“古人说道,武功到于绝指,那便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听说前朝有位独孤败大侠,又有位令狐冲大侠,以无招胜有招,当世无敌……”。可见,笑傲发生在清代之前。因此,笑傲的基本背景是明代。
  笑傲江湖的具体起止时间
  1、明朝的起止时间为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到公元1644年(崇祯上吊)。
  2、笑傲中写到:八十余年前,日月教几名高手长老夜袭武当山,将宝剑连同张三丰手书的一部‘太极拳经’一并盗了去。明教与武当渊源很深,不但有张无忌这层关系,还有杨不悔这层。杨不悔的父亲杨逍是张无忌的继任教主。因此,在张无忌和杨不悔活着的时候,日月教绝不可能夜袭武当山。《倚天》一文有比较可靠的历史背景和时间推算,倚天结束时的时间是1358年,张无忌22岁,杨不悔约16岁。两人的影响力比较合理的估计是55年,此时无忌近80岁:即使他已经避世海外多年,以他对明教的震慑力,日月教至少也要到这个时候才敢对武当不敬;杨不悔此时70岁出头,可能会去世了。当然,更可靠的估计是55年-65年。这样,笑傲最后一章魔教归还武当书剑的时间约为1358年后的140年到150年,也就是1498年到1508年之间。
  《碧血剑》中华山的风祖师,神态飘逸,应该就是风清扬了。因碧血剑完成较早,金庸写作笑傲之时,对华山剑派的设计已经考虑到碧血剑中的华山派了,所以他设计风清扬这个名字的依据显然是“风祖师”。风清扬自己是不会重建华山派的,合理的解释是令狐冲为了重建华山派,不让华山剑法和内功失传,后来收了徒弟。为了不给自己套上羁绊,也为了纪念风清扬,所以奉风为祖师。那么,穆人清应该是令狐冲的几传弟子呢?考虑两点:一,华山派的门规有许多,以令狐的个性是不会定什么门规的,所以传到穆人清至少也要三代;二,穆人清说“本派剑法更是博大精深,加之自历代祖师以降,每一代都有增益”,可见穆人清至少也是令狐冲的三传弟子。
  在明亡同年华山派召开门人大会(1644年)。当时袁承志二十多岁,约与冯难敌的儿子冯不摧、冯不破同年。冯难敌的师父黄真乃穆人清之徒弟;以每代二十来年计,穆当年已九十高龄了。如果穆人清的师傅的师傅是令狐冲的弟子,同样以每代二十年计(但按令狐冲40岁收徒),令狐冲应该比穆人清大80岁左右。这样,令狐冲的出生年在1470年左右。
  看一下笑傲中关于年龄的细节问题。
  文章开篇为第一年。第一年春天,灭门,林夫人39岁,属虎。
  第一年,令狐冲出场。令狐此时28岁。
  第二年夏天,令狐冲被囚。
  第三年三月十五,五岳剑派并派。
  第三年,日月神教归还武当书剑。
  第六年,令狐与盈盈成亲。
  第七年暮春,故事结束。
  第一年林夫人39岁属虎,可以推断这一年是蛇年,查万年历,结合2,可知当年为公元1497年或1509年。再结合3,推断为1497年。令狐冲生于1469年。
  书剑恩仇录
  时代背景:
  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开始即明确点出是"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之后的主要情节都发生在两年时间里,从乾隆二十三年李可秀赴浙江任开始,九月黄河渡夜战,初冬周绮结婚,转过年来黑水营之围(这与史载兆蕙征讨回部在乾隆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相合),同年全书结束。
  神雕侠侣
  时代背景:(公元1232/1233年――――公元1259年)
  南宋理宗绍定五年/六年-开庆元年(1232/1233年-1259年)
  《神雕侠侣》开始的时间可以由杨过的年龄推算:窑洞前出场时杨过是"十三四岁少年";
  而由《射雕英雄传》中的相关情节可知,穆念慈是烟雨楼之会那年也即1218年在铁掌峰上受孕的,加上十月怀胎的时间,则杨过应出生于1219年。
  由此可知,《射雕英雄传》一文的最后郭、黄遇到穆、杨母子时,杨过2岁左右;
  而《神雕侠侣》则应开始于1219+13/14=1232/1233年。
  《神雕侠侣》结束那年是风陵渡相会的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这年郭襄16岁。
  同年杨过飞石击毙蒙哥(这与史载蒙哥死于1259年7月也相合,尽管地点和死因纯属虚构),而华山论剑就在其后不久,当在同一年。所以《神雕侠侣》就结束于公元1259年。
  顺便说一句,此时镇守襄阳的郭靖已经是59岁的高龄了……
  侠客行:
  明末清初(17世纪30-50年代)
  论据1:史婆婆曾提到"……但张三丰祖师是数百年来武林中震烁古今的大宗师……",则至少是在《倚天屠龙记》二。三百年之后——其时已在明后期或清初。
  论据2:书中的地名显是明清两季所有。
  论据3:由下文《白马啸西风》的考证可知,镖局一行约起于明末清初,盛于康乾。则《侠客行》中既已提到镖局之事("渝州西蜀镖局"等),则至早也应发生在明末。由此可知,《侠客行》应发生在明末或清朝。
  论据4:书中提到了一个具体年代的干支:"……只见簿面上写着'河北通州聂家拳'七字,打开簿子,第一行触目惊心,便是'庚申五月初二,聂宗台在沧州郝家庄奸杀二命,留书嫁祸于黑虎寨盗贼',第二行书道:'庚申十月十七,聂宗峰在济南府以小故击伤刘文质之长子,当夜杀刘家满门一十三人灭口。'……"
  干支之数每六十年一转,由此我们可大致估量一下其时的年代。明末清初的庚申年有1620年、1680年、1740年、1800年、1860年、1920年……
  不过真要扯到闹八国联军的年头上去,只怕是不大合金派小说的味道(一般是不倾向于将金派小说置于晚清或更后的年代)。所以也就是1620年、1680、1740、1800这几年比较相象(小说中的年代比那个"庚申"年还要晚十到三十年,所以1860年也显得晚了)。
  而在这个"庚申"年前后的三十年里,少林的大师先有妙谛。后有普法,由此可知决不能是康熙年间(《鹿鼎记》中少林僧是晦。澄。净。华各辈),也不能是乾隆年间(《飞狐外传》里少林掌门是大字辈,而《书剑恩仇录》中同时期的南少林中也有大字辈,因而我们可大致猜测南北少林当是使用同样的用字来排辈,则依据《书剑恩仇录》中南少林的辈份可知北少林在乾隆年间也是天。大。元等辈),即使是嘉庆朝的1800年也躲不开排辈问题(妙谛是第一拨赴岛的,则其执掌少林还要在"庚申"年前的二三十年,但1770年左右的《飞狐外传》时代还是大字辈居尊,何况后面还有个元字辈呢)。这样一来,这个"庚申"就几乎不可能是在清朝了——实在是排不开了。
  因而《侠客行》当发生于明末清初的163X年-165X年(1620年+10年~30年),至迟不晚于顺治朝;尽管这样与镖局业的兴盛有些时间不合,也只能将就了。
  倚天屠龙记
  时代背景:公元1262/1263――――公元1358年
  南宋理宗景定三年/四年-元顺帝至正十八年(公元1262/1263年-1358年)
  开篇郭襄遇到张君宝时张"十六七岁",而"元顺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时张三丰90岁,则倒推可知小说开始时应为公元1262/1263年,即南宋理宗景定三年――四年。
  另外,开篇明确提到"郭襄……三年来没得到他二人半点音讯……于是禀明父母,说要出来游山玩水,实则是打听杨过的消息……自北而南,又从东至西,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原……",因此郭襄上少林应在华山之别后3。4年间。
  由上面《神雕侠侣》年DK可知,也就是在公元1259年后3。4年,正是1262/1263年间。
  由上可知,《倚天屠龙记》开始于1262/1263年。
  关于结束时间,有两条渠道。一是按历史事件推算,《倚天屠龙记》结束时可参考的历史事
  件就是韩山童战死,而史载韩山童被捕遇害是在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这与书中的时间流程明显不符。因而用历史事件来定标行不通,还需要从另一渠道来考察——这就是张无忌的年龄。
  《倚天屠龙记》一书虽然有着明确的历史背景,但除张三丰的年龄和历史纪年有明确的对应外,其它具体年月并不清晰。这就需要有一个推算的渠道——张无忌与张三丰之间的年龄对应关系就是一个可资参考的标准。我们将通过考察无忌在全书结束时的年龄来推算其时张三丰的年龄,并由已确知的张三丰年龄与历史年代的对应关系得到《倚天屠龙记》结束的时间。
  我们知道公元1336年时,张三丰90岁,且其生日为四月初九;就在这一年,张殷相识。谢逊现身。仙舸北渡。而张三丰百岁时即公元1346年的四月初九时,按书中所述张无忌"十岁"。但他是刚满十岁还是即将满十一岁呢(这牵扯到后来的年代推断)。
  这涉及到张无忌的出生月日,这一点书中交代得并不十分清楚。不过我们还是可以看出殷素
  素怀孕应该是在到岛上不久之后——"忽忽数月,有一日……张翠山一怔之下,大喜过望,叫道'你有孩子啦。'……"
  ——故而应还是在1336年,且由下面一段可知,至迟不会晚于秋季。
  "天候嬗变,这时日渐短而夜渐长,到后来每日只有两个多时辰是白天,气候也转得极其寒冷。殷素素有了身孕后甚感疲懒,但一切烹饪。缝补等务,仍是勉力而行。这一晚她十月怀胎将满……"由这一段并不能准确断定分娩发生的时间,但大致可以推断应在冬末或转年的春季,也即张无忌生日在冬末或初春。而无忌离岛时也是冬季("……每年黑夜最长之时,总是刮北风,数十昼夜不停……说不定你们便可回归中土……"),则1346年4月张三丰百岁时,
  张无忌应为刚满十岁(此处当是按虚岁计,即以出生为一岁,故九年多十岁)。
  这之后,又有几次提到年龄与时间。
  "谷中安静无事,岁月易逝,如此过了两年有余,张无忌已是一十四岁。
  "他在这雪谷幽居,至此时已五年有余,从一个孩子长成为身材高大的青年。
  但真正对推断年代有价值的是张无忌出谷遇蛛儿时的对话:"……蛛儿道'你几岁啦。'张无忌道'二十一岁。'……"
  在这之后再未明确提过无忌的年龄,故此时的具体年月确认就很关键了,但遗憾的是这时恰好又是冬季("次日续向西行,走出百余里后,已是正午,赤日当头,虽然隆冬,亦觉炎热……")。则张无忌说他"二十一岁"时是刚过生日还是已近下一个生日仍然不明。不过从经历的时间长度(蝴蝶谷时14岁多,赴西域后在朱长龄家过过一个新年,应视为已15岁了,又在谷中5年有余)来看,笔者较倾向于此时刚过21岁生日,则无忌此年21岁。数月后的八月十五,蝴蝶谷聚会,无忌仍然21岁。转过年来的三月十五,张与周的婚礼。同年的数月后就是全书高潮的端阳屠狮大会。韩山童战死。全书结束。由于是在九月九端阳后,故张肯定已经是22岁了。
  故《倚天屠龙记》结束时,无忌22岁。根据张无忌与张三丰的年龄对应关系可知,时年张三丰应为112岁,故当在公元1358年。
  碧血剑
  时代背景:明崇祯六年-清顺治元年(公元1633年――――1644年)
  《碧血剑》一书的起讫时间比较确定。书开始于"(其时正是)崇祯六年……",
  而结束于闯王兵败离京。李岩自尽的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
  鸳鸯刀
  时代背景:清中前期
  论据1:明确点明了是清朝。
  论据2:文中提到了全国18省,则年代当在顺治朝之后,光绪朝之前。
  论据3:民间的反清活动在乾隆朝后已渐趋势微,因此如书中所写的萧半和的父叔辈与满清血战而死。萧半和自己甘做太监图谋行刺之类的举动,
  也以发生在清前期较为相称。另外文中提到的当今皇上在做贝勒时就广派密探寻访武林至宝的举动,虽不能说就此断定,但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
  那位雍正爷……

金庸的十四部小说写作的背景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社会背景:金庸的小说运用了大量的历史、武术和民间传说元素,反映了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2.文化背景:金庸的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等多个方面。3.历史人物:金庸的小说中涉及了许多历史人物,如郭靖、黄蓉、张无忌等,背景也包含了多个历史事件,如南明时期、清朝时期等。4.武术文化:金庸对武术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对江湖文化、武侠小说等的了解,这些对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5.个人经历:金庸的经历也影响了他的小说写作,如曾经担任过香港《明报》的主编,对香港文化有深入了解。总之,金庸的十四部小说的创作背景非常广泛,包括社会、文化、历史、武术、个人经历等多个方面,这些都为他创作出经典的武侠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宋元明清

百度一下,各种介绍!


金庸的十四部小说写作的背景???视频

相关评论:
  • 13060409596金庸的十四部小说写作的背景???
    谷是儿答:金庸的十四部小说写作的背景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社会背景:金庸的小说运用了大量的历史、武术和民间传说元素,反映了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2.文化背景:金庸的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包括儒家、道家、佛家等多个方面。3.历史人物:金庸的小说中涉及了许多历史人物,如郭靖、黄蓉、张无忌等,背景也包含...

  • 13060409596金庸的小说背景年代分别是?
    谷是儿答:1、《越女剑》:公元前五世纪前叶。2、《天龙八部》:公元1094年前后。3、《射雕英雄传》: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怀胎到铁木真逝世)。4、《神雕侠侣》:公元1239年-1260年(杨过出场到蒙哥归天)。5、《倚天屠龙记》:公元1337年-1360年(张三丰90岁到张无忌22岁)。

  • 13060409596金庸一系列武侠小说背景年代
    谷是儿答:1、《书剑恩仇录》——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创作年代:1955年。历史背景: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2、《碧血剑》创作年代:1956年。历史背景:崇祯六年—崇祯十七年或顺治元年,公元1633年—1644年 3、《射雕英雄传》此为“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创作年代:...

  • 13060409596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为何大多设定在宋代以后?
    谷是儿答:但是金庸武侠小说的时间轴虽然清晰,但是除《越女剑》之外的十四部小说的历史背景都设定在了宋朝以后,不免让人心生好奇,金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安排呢,有何深意?首先,唐朝和宋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分界线,秦到宋之前是中古史,宋到鸦片战争是近古史,虽然时间上相差不远,整个社会状态却发生了...

  • 13060409596金庸15部武侠小说各属于哪个朝代?
    谷是儿答:金庸小说年代排序——一.春秋时期 1.《越女剑》:公元前五世纪前叶 二.北宋后期 2.《天龙八部》:公元1094年前后 三.南宋中后期 3.《射雕英雄传》: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怀胎到铁木真逝世)4.《神雕侠侣》:公元1239年-1260年(杨过出场到蒙哥归天)四.元朝末期 5.《倚天屠龙记》:公元1337...

  • 13060409596金庸的十五部小说分别是哪一年写的?写的是哪个朝代??
    谷是儿答:连城诀/笑傲江湖/白马啸西风/侠客行/鸳鸯刀:没有明显时代背景 天龙八部:宋,没有明显历史事件。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宋。前两部主要是讲宋朝末年,爱国志士奋力抵抗元朝入侵。射雕英雄传中讲到了成吉思汗一生的伟大功勋。后面一部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大明。鹿鼎记:康熙...

  • 13060409596金庸的小说中哪一部背景是在宋代?
    谷是儿答:1、《越女剑》:公元前五世纪前叶。2、《天龙八部》:公元1094年前后。3、《射雕英雄传》: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怀胎到铁木真逝世)。4、《神雕侠侣》:公元1239年-1260年(杨过出场到蒙哥归天)。5、《倚天屠龙记》:公元1337年-1360年(张三丰90岁到张无忌22岁)。

  • 13060409596金庸的十四部作品的故事背景的时间顺序是什么?
    谷是儿答:1、书剑恩仇录 2、碧血剑 3、射雕英雄传(原名《大漠英雄传》)4、神雕侠侣 5、雪山飞狐 6、飞狐外传 7、倚天屠龙记 8、鸳鸯刀 9、白马啸西风 10、天龙八部 11、侠客行 12、笑傲江湖 13、鹿鼎记 著名科幻、武侠小说家倪匡先生是金庸先生的好友,曾把金庸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第一个字联成一首对联...

  • 13060409596为何金庸武侠小说的历史背景,很多都在宋代以后?
    谷是儿答:“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句金庸武侠的精髓也只有在动荡的局势下,在国难家仇的环境下才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天龙八部》及“射雕”系列是金庸用史用得最出色最传神的几部小说,以宋辽金元的历史背景为依托,金庸成功塑造了萧峰那样的大英雄、郭靖那样的儒家之侠、杨过式的道家之侠和张无忌般的“佛侠”...

  • 13060409596笑傲江湖叙述的背景年代,最好能把金庸所有小说的背景年代都能按顺序排列...
    谷是儿答:该篇对人生寓言性与舐犊之情描写最甚,亲情性最强。创作年代:1965年历史背景:明朝中叶首发连载杂志:明报《越女剑》(附录:三十三剑客图)——《越女剑》写于《鹿鼎记》连载中途短篇小说,因此金庸最后一部小说是《鹿鼎记》而非《越女剑》。出版时附在《侠客行》之后。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