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简单原理探秘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探索板块构造奥秘的艰辛历程~

1.大陆固定不变的困惑
公元前的古希腊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广袤的大海上漂浮着一只巨大的海龟,它用坚硬的龟壳托起了整个大地,而人类就生活在这块被托起的大地上。人类居住的地球,就是宇宙的中心,这就是“地心说”的开始。“地心说”从亚里士多德到托勒密长达1500年之久。“地心说”后来被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取代。但是,大陆固定、海洋永存的观念一直没有被改变。人们对地球的研究从没有间断过,地质学从矿物研究开始,到岩石是水成(沉积成因)还是火成(岩浆冷却成因)的大辩论,到地质图的绘制,到地质年代时间表的确定,以及后来山脉的形成和地球表面的脉动,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然而,地壳是固定的,它的运动主要为升降运动的观念作为一个定论被延续和继承,并且得到了地球冷缩说的支持。地球冷缩学说是把地球比喻为一个放皱了的苹果,皱起的是山脉,凹下的是海洋,平坦的是陆地。这一轻描淡写的比喻,对于地壳固定、主要为升降运动的观念,支持力度是毋庸置疑的。
尽管当时的观念是错误的,但是地质学家对于地球的观察研究一直在不停地进行,艰辛积累起来的资料,是人类认识史上一笔难能可贵的财富。值得一提的是,地质学思想中的循环论观点,不断演变一直延续到今天。包括古代中外有关宇宙认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地质学的火成派思想家赫顿,地质学的奠基人赖尔,以及进化论学派、地球冷缩学派,一直到今天的多旋回学说。应当说,循环论思想在地质学的思想领域中具有经久不衰、独具特色的魅力。
随着15世纪航海的大发现,大地是球形的观点得到承认,利用新的测绘学投影法——圆柱投影法,绘制出了新的世界地图。新世界地图以大西洋为中心,新大陆美洲与旧大陆非洲、欧洲分列于两边的新内容,为大陆漂移思想的出现提供了机会,魏格纳提出大西洋两岸拼接的设想(图1-2-1)。
曾经也有学者研究过当时新旧大陆的地图,发现非洲西部的大陆轮廓和南美洲东部的海岸线非常吻合,也有过大陆移动的猜想,但很快就破灭了。世界在等待新的地质理论的出现,提出让人更加信服的说法。
2.魏格纳,一个灵感与执著的人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Wegener,1880~1930),德国人,气象学家。魏格纳是一个具有非凡探险精神的人,知识渊博并且对新知识充满好奇,精力充沛,思维敏捷。1910年,魏格纳生病住院了。他看到墙上的世界地图,发现非洲大陆西部和南美洲东北角可以重合。之后他开始收集资料,于1912年提出“大陆水平位移”的科学假设,1915年出版了《海陆起源》一书,这是地质学史上划时代的一部著作。他认为地质历史中的古生代,地球上只有一块巨大的陆地,称为联合大陆,周围是大洋。中生代以来,联合古陆开始分裂、漂移,逐渐成为现代大陆、岛屿和大洋海域。为了支持该学说的理论,他收集了当时的古气候、地层、古生物、构造等方面的证据,从而动摇了大陆固定说理论。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魏格纳的《海陆起源》一书引起了地质学界的震荡,科学家围绕大陆漂移发生过规模很大的争论。魏格纳认为地球上的大陆2.25亿年前是连在一起的整体,到中生代开始分裂和漂移,逐渐形成了现代大陆和大洋的格局(图1-2-2)。之后,一些当时的名人,以各种理由拒绝魏格纳参加各种地质学会议。1930年,魏格纳死于格陵兰岛的探险。魏格纳去世后,大陆漂移学说失去了最有力的倡导者,加之所收集的大量证据定量不够、定性不足,也由于“大陆漂移的动力”不能令人信服,大陆漂移学说一度沉寂,甚至在大学的教科书中都很少提到。
自然界的客观真理不会永远被历史的尘埃掩盖。20世纪50年代,在几个不相干的领域,即研究古代地球磁场的古地磁学、大洋底地貌学、洋底地球物理学等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科学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
3.大洋考察的惊人发现
(1)海底地貌的奇异现象。人们发现了环绕全球的海底中央山脉系统,山脉中间沿轴向有“裂谷”,被命名为大洋洋中脊。沿大陆架有深海峡谷,延伸向海底平原,被命名为深海沟。大洋洋中脊被平行的断层断开,称之为错断带。还发现一些特殊的水下平顶山,很像火山口,称之为海底平顶山。这4种现象的关系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都有洋中脊,并且绵延几万千米。深海沟和洋中脊大致平行。错断带垂直切割洋中脊。海底平顶山则按时代顺序由新到老在垂直洋中脊的方向上排列成行,远离洋中脊,则地质年龄越来越大(图1-2-3)。
(2)海底古地磁奇特的“斑马纹”条带。科学家发现,炙热的岩浆上升到地表慢慢冷却后,岩浆中的磁性矿物在地球磁场作用下获得磁性,而且一直保留到现在。这些磁性矿物记录的就是当时地球磁场的方向。耐人寻味的是,地球磁场会发生倒转。磁场倒转的现象表现为,地磁场在经历10万~20万年后就会改变方向,即北极的磁场方向变为南极的磁场方向。然后再经过10万~20万年又变回来了。也就是说,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多次存在地磁南北极的反向交替现象。这种现象在大洋洋中脊不断涌出又冷却的火山岩中被记录下来,称之为古地磁条带。把古地磁的正向磁异常条带用黑色表示,把古地磁的负向磁异常条带用白色表示,填制出了洋底地磁条带图,称之为古地磁“斑马纹”(图1-2-4)。
地磁“斑马纹”图说明岩浆从洋中脊的深处流出,在海底冷却,重复发生,形成新的地壳,被打上古地磁的印记。通过洋底全面的古地磁测量,发现洋底全部都有地磁条带,地磁各带在洋中脊两边是对称的,可以互相对比。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大洋洲、南极、北极海域都发现了类似的地磁条带。这一现象只存在海洋底,当接近大陆时就消失了。根据古地磁磁场的反向时间表分析,得出了洋中脊两边的扩张率大概为2厘米/年,也有人计算出不同的大洋扩张速度(图1-2-5)。
(3)海洋地震与神奇的消减带。从中国古代地动仪的发明,一直到1855年意大利科学家设计出第一台现代地震仪,大量的地震和地震波传播机理的记录被保存并分析研究。20世纪40年代贝尼奥夫(或译为毕鸟夫)(H.Benioff)将1906~1942年的地震震源投影出来,发现它们大部分集中在大陆与海洋交接处的一个长4500千米的斜坡上,浅震发生在海沟一带,深震发生在离海沟较远的大陆深处,从而形成一个平均45°的斜面,称为贝尼奥夫带,同时解释大洋地壳沿着贝尼奥夫带斜插入大陆壳下面,并与大陆地壳摩擦而引起地震。此后,1954年美籍德国人谷登伯格(B.Gutenberg)等人对全球地震活动带进行研究,全球地震带有一种与大陆、大洋分布结构有关联的规律分布,这就是下面提到的板块构造的边界,地震活动的主要地带——贝尼奥夫带的特点,见图1-2-6。
(4)年轻的海洋地质。通过海洋石油地质钻探发现,海洋地壳岩石类型简单,洋底基本上没有比中生代侏罗纪(约1.5亿年)更老的沉积岩石。与大陆46亿年的岩石比较起来,简直不可比拟。可见洋底的岩石处在不断地更新状态之中。海洋沉积岩石的沉积年龄、厚度与距洋中脊的远近成正比,洋中脊两边地层是对称的。
4.“海底扩张学说”问世
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中有对流层。地幔高温的流动岩浆从洋中脊的裂缝上升,使两旁的板块分裂开来,并向两侧运动(图1-2-7)。洋脊中的岩浆冷却,并向两边扩张,不断生长成为新的海洋地壳。扩张的海洋地壳碰到大陆地壳发生下沉、俯冲并且最终钻入地幔之中,大陆地壳的前缘被挤压抬升形成山脉和岛屿。由于海洋地壳不断更新,海底没有比中生代更老的地层。海底扩张的证据:一是上述海底古地磁“斑马纹”条带的发现及其研究结果;二是大洋沉积物厚度小、年代短,并且在洋中脊两边对称分布;三是大陆边缘俯冲带的存在等。
5.板块构造理论崛起
(1)板块的概念。它可以这样简单表述:“由于海底分裂、扩张、板块间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全球板状地质构造。”
(2)板块构造理论。它可以不复杂地描述成这样一段文字:岩石圈的基本构造单元是板块,板块是位于地壳之下软流层之上的刚性块体;板块边界是洋中脊、转换断层、俯冲带和地缝合线;由于地幔对流,板块在洋中脊分离扩张,在俯冲带和地缝合线消减;全球被分为欧亚、美洲、非洲、太平洋、印度、南极洲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全球地壳构造运动的基本原因是板块的相互运动;板块强度很大,但板块的边缘是运动最强烈的地方,变形最大。
(3)岩石圈板块构造划分。由于绵延数万千米的洋中脊的存在,以及深海沟(负重力异常、贝尼奥夫带)、转换断层等深大断裂的存在,整个地球的地壳被分割成几个巨大的块体,被称为(岩石圈)板块。1968年,法国人勒皮雄(LePichon)将全球划分为欧亚、美洲、非洲、太平洋、印度、南极洲六大板块。后来,英国人麦肯齐,在六大板块基础上将美洲板块和欧亚板块又划分为若干小板块。
(4)板块边界的类型。板块的边界归纳为3种(图1-2-8):其一为分离边界,指洋中脊,这里产出新的海洋地壳。其二为聚敛边界,表现为或是两板块碰撞形成年轻的山脉(缝合线),或是海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而形成海沟(俯冲带)。其三为转换边界,即为转换断层,这里无新地壳产生,也无消亡。
(5)板块运动的特点。板块自身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的具有一定方向的水平运动。但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则不完全相同,其运动分3种类型。一是分离型运动,即两板块沿洋中脊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留下的空间不断被地幔上升的物质充填,形成新的洋壳,促使板块不断增长。二是汇聚运动,两板块作相向运动,表现为板块的对冲、汇聚、拼合、碰撞、挤压,主要发生在板块边界处。三是平错运动,指两板块沿转换断层作相互平行、方向相反的水平错动(图1-2-9)。
(6)板块构造与地震。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或人为因素引起的地球表层快速震动的现象叫地震。世界地震主要分布在4条巨大的地震带上,分别是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活动带、大洋中脊地震活动带和大陆裂谷地震活动带。世界上有记录的强地震,有明显的规律可循,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界上(图1-2-10)。
(7)板块构造与火山活动。岩浆是地下深处形成的一种高温熔融物质。岩浆由地球深部上升至喷出地表的过程叫做火山活动。火山爆发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自然现象之一。据统计,全世界的活动火山共有500余座,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和大洋中脊带。这些活火山与地震活动、现代构造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其分布与板块构造边缘的分布有密切关系(图1-2-11)。
(8)板块构造与山脉隆起。海洋和山岭都是引人入胜的风景区,海洋给人以辽阔的感受,巍峨的山岭给人以挺拔的景象。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死亡与新生是古海洋的闭合,使深深的海盆、海沟连同其中的海岛,竟然会抬升、成长为山脉。地球上山脉的分布,是宇宙物质不灭永恒定律的反映,板块构造学说已印证,即大洋消失了,地壳缩短了,但物质不灭,隆起成了山脉。
那么,使山脉隆起的构造力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现在有确切的证据说明,山脉的形成是由两个板块互相碰撞所产生的。
根据板块构造演化的研究,全球中—新生代造山带的形成有3种模式(图1-2-12)。
第一种模式是洋壳对陆壳俯冲形成造山带,以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为典型。这种造山带的俯冲带称之为B-型俯冲带。B-型俯冲带,要有巨大的贝尼奥夫带,并且发育深海沟和岛弧带,伴生强烈的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
第二种模式是陆壳对陆壳俯冲形成造山带,以阿尔卑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为典型,将其称之为A-型俯冲带。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研究讨论大陆与大陆板块碰撞产生山脉过程的最好的例证。尽管关于喜马拉雅山与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现在观点还不尽一致,但大多数地质学者对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过程则认识相对统一。
第三种模式是陆块拼结形成陆地之后,因为陆内岩片的俯冲形成造山带,以中国大陆西部最发育,新疆天山最为典型(图1-2-13)。中国学者将其中的俯冲作用称之为C-型俯冲带。C-型俯冲带对陆内造山带的作用提出一种新的动力学模式。新的动力学模式研究指出,C-型俯冲带对中国西部陆内造山带的形成能起到三重作用:一是由于早期板块碰撞作用力未消失,后续C-型俯冲作用继续加强,这是陆内俯冲的驱动力。二是C-型俯冲带沿盆地边缘向造山带腹部地壳俯冲,导致造山带浅部岩层剧烈抬升,并向盆地推覆和重力滑脱。三是C-型俯冲带常常具有韧性剪切性质,摩擦产生的热力熔融地壳,形成火山岩体。
(9)板块构造和矿床。板块构造学说诞生之后,卓有成效地解决了岩石系列和岩石组合的成因问题,但最初没有人去想把具有很大经济效益的矿床的形成与板块构造结合起来。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矿床学家才开始把成矿作用与板块边界联系起来。最初大量研究的是斑岩铜矿。斑岩铜矿的成矿作用被认为是,与成矿有关的主要是岩浆的火山作用和侵入作用。成矿的斑岩为中酸性浅成和超浅成形成的岩石。矿体产在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矿体常受侵入体的形态、产状及环状断裂等所控制。铜矿化以细脉和浸染状矿石为特征。目前已有斑岩铜矿、斑岩钼矿、斑岩金矿及斑岩铜钼矿、斑岩铜金矿等。通过对这类矿床的研究,发现主要分布于板块碰撞带或与碰撞有关的挤压断裂带当中,尤其是时代较新的斑岩铜矿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的大陆边缘构造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侵入岩带内(图1-2-14)。
(10)板块运动的驱动力。这是一个尚在争论和悬而未解的问题。但目前大多数人认为,地幔对流是驱动板块的动力。因为,上地幔软流圈中的物质具有可塑性,可以流动,当地幔下部物质受到地核加热后膨胀上升,形成对流,地幔上升热流物质使大洋壳隆起裂开,部分地幔物质涌入大洋中脊轴部冷凝形成新的洋壳,并推挤两侧的板块使其扩张运动,而其他大部分则沿岩石圈板块底部呈水平方向流动,同时以载运方式带动其上部的岩石圈板块运移。地幔物质在水平流动过程中逐渐变冷、密度加大,到海沟、岛弧处则形成下降流,并引起板块俯冲、消亡。1971年,摩根(W.J.Morgan)认为,地幔深部物质的柱状上涌体,直径可达150千米。地幔柱上升到岩石圈底部后向四周扩散,从而推动板块的运动。在地质历史上,地幔柱的位置相对固定而长期活动,其顶部引发火山活动而形成火山链。这种火山链由老到新位置的迁移指示板块运动的轨迹。也可以把它当作板块运动的参照系。另外,关于地幔内部温度升高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来自放射性元素蜕变释放的能量和地幔的重物质向地核汇集过程中由重力转化出的热能(图1-2-15)。板块驱动力的假说目前依然在争论中。
6.大洋盆地自生自灭的变迁
威尔逊(J.T.Wilson1968)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即大洋盆地形成和构造演化旋回,划分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和遗痕期6个阶段(图1-2-16)。①胚胎期:地壳上拱,岩石圈破裂,形成大陆裂谷,如东非裂谷。②幼年期:地幔物质上涌、溢出,岩石圈进一步破裂,开始出现新的洋壳,孕育新的大洋,如红海和亚丁湾逐渐开裂,为其代表。③成年期:洋盆不断扩大,洋中脊形成,出现成熟的大洋盆地,大西洋是其典型代表。④衰退期:随着大洋盆地不断扩张,洋盆一侧或两侧出现海沟,俯冲消减作用开始进行,洋盆逐渐开始缩小,边缘发育海沟-岛弧体系,太平洋为其实例。⑤终了期:随着俯冲消减作用的进行,海盆两侧的大陆靠近、发生碰撞,盆地边缘发育年轻的造山带,造山带之间残留有狭窄的海盆,地中海即处于这个阶段。⑥遗痕期:海盆两侧的大陆直接碰撞,海域完全消失,形成年轻的造山带,喜马拉雅山是其代表。威尔逊认为一个大洋的演化周期可以在2亿~3亿年完成。后来的学者研究海陆复合动态演化时限可以长达5亿~6亿年。这个大洋盆地演化旋回的理论主宰了地球表层构造活动和演化的全局,是板块构造理论的精髓。
7.板块构造理论曲折发展的启示
板块构造理论在地质学史上的地位犹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论,是“地质学的一次革命”。它和化学元素周期表、达尔文的进化论、原子物理模型、宇宙大爆炸理论,被称为人类认识世界的5个里程碑。板块构造理论发展的经历:一是“初期阶段”认为板块构造学说“知海不知陆”,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二是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该学说得到了很大发展,既研究了大陆又研究了海洋,同时还研究了成矿作用,使大地构造研究从静态步入动态研究。三是板块构造学说步入新的发展时期。由于板块学说动力学机制存在问题,近十多年来各种各样的“非板块”大地构造学研究开始兴旺,有人甚至提出现在已经到了“后板块构造时期”的观点,许多问题特别是关于板块学说的动力学机制问题恐怕一时还难以解决,还需要一个进一步研究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吸取板块构造精华的同时,随着新事实的不断发现,有的重大问题不得不进一步思考。板块构造理论发展的启示是(任纪舜院士,1993):①认识到各板块及其内部各地区构造运动的准同时性和差异性。②在大地构造演化中既有量的渐变也有飞跃式的质变(突变),非均变、多旋回分阶段演化应是地壳-上地幔构造演化的基本规律之一。③必须辩证地分析切向(水平方向)和垂向的物质运动规律,才能正确把握构造运动之全貌。④和大洋壳一样,大陆壳也有其生长、发展和消失的循环过程,促使我们在大地构造研究中,不仅要寻找消失的大洋,还要寻找已经消失的大陆。⑤在地球动力学研究中,不仅要考虑地球本身的各种因素,还要考虑宇宙因素的作用和影响,特别是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运动对地球的影响。

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单元的划分原则

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原则,历来取决于所遵循的学术思想。全球构造活动论或板块构造论者,认为“大陆地台”及其周围的大陆边缘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这个整体在发展和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同其他单元相互拼合、碰撞形成统一的大陆,也可张裂、分离形成若干陆块。因此,活动论者重视大陆边缘构造发展历史的研究,特别是其碰撞前的构造位置和拼合碰撞界线的研究,并以此作为划分一级单元(古板块)的依据。

一般认为“一个古代的大陆板块”有一个或几个比较古老的大陆核心(大陆区),围绕古陆(大陆区)的是陆缘区,两个板块之间为大洋所分隔(现已消失,仅保留其部分残片——蛇绿岩),因此大陆区及其陆缘区构成了板块构造的一级单元(板块)。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板块边界,如新疆及其邻区按古生代末以来可划分出:西伯利亚板块、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塔里木板块、青藏板块和印度板块。它们之间的缝合带正是曾经分隔上述各板块之间的大洋消亡带。而大陆区和陆缘区分别构成其二级单元(在不可能划分微板块时)。

有时,有的板块具有很不规则的陆缘区,存在着许多漂移于大洋中的中间地块,随着洋盆的消亡,形成中间地块被褶皱带环绕的镶嵌状图案,这些中间地块及其陆缘构成了板块构造的二级单元——微板块,隶属于各一级单元。如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虽然有的学者认为不必单独划出,但考虑到上述原则,它实属具有多个古陆区的板块,总体上具有相同的发展演化历史,因此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划分出来是有必要的。

2.陆壳板块构造单元的涵义

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可进一步划分出两个微板块,以北天山主干断裂为界,以北为巴尔喀什-准噶尔微板块,以南为穆云库姆-伊犁微板块。前者有巴尔喀什-准噶尔-吐哈古陆及其周围的陆缘,后者有穆云库姆、伊塞克、伊犁等地块及其周围的陆缘。中间地块及其陆缘分别构成了板块构造的三级单元,如准噶尔北缘古生代活动陆缘、巴尔喀什-准噶尔-吐哈地块等。尽管目前对准噶尔和吐哈盆地是否存在有前寒武纪基底的问题尚有争议,但赛里木湖及邻区的巴尔喀什及其西部的莫英特等一带前寒武纪基底的存在是肯定的。

陆缘区有时简单(被动陆缘),有时复杂(活动陆缘)。板块的俯冲可发育不同时代的边缘(弧后)海、岛弧-海沟体系和由于拉张在大陆区或早期固结的基底上形成裂谷、裂陷槽、上叠盆地等四级单元。如伊犁石炭纪—二叠纪裂谷,博格达、觉罗塔格等裂陷槽,阿尔泰诺尔特上叠盆地,东准噶尔巴塔玛依内山上叠盆地等。

3.板块及板块俯冲-碰撞期构造单元的涵义

(1)大陆区(大陆地台)。指在震旦纪前就已固结稳定达到成熟的大陆地壳区(古陆)。显生宙褶皱区中的“地块”或“中间地块”是指位于褶皱带中的在前震旦纪就已存在的大陆地壳块体。其鉴别标志是震旦纪前固结的大陆基底上常为古生界盖层所覆。

(2)陆缘区。指大陆边缘,即大陆与大洋相连接的边缘地带。大陆通过大陆边缘逐渐过渡为大洋。大陆边缘一般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陆隆)三部分组成。随着大洋的发展、扩张和俯冲,大陆边缘复杂化,进而可分为被动大陆边缘和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也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其特征是陆架较宽(30~300千米),其上有巨厚的冒地槽型沉积,陆壳与洋壳之间没有海沟,缺乏火山活动与地震活动,属拉张环境下形成的。如新疆的喀纳斯-可可托海古生代岩浆弧在早古生代即具有被动大陆边缘的基本特征。

(3)活动大陆边缘。又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可进一步分为西太平洋沿岸的岛弧型大陆边缘和东太平洋沿岸的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前者发育岛弧-海沟系,与大陆之间有边缘海,因此大陆架较宽阔;后者边缘海仅靠大陆分布,大陆边缘狭窄。

活动大陆边缘是在大洋板块进行俯冲、消减的挤压环境中形成的。大陆边缘的不同类型,实际上是大陆边缘发展演化的不同阶段,当大洋壳开始俯冲时,原来的被动大陆边缘即可演化为活动大陆边缘。

陆缘区的地壳性质,正同它所处的位置一样,介于陆壳与洋壳之间,故多属过渡型地壳。新疆境内,古生代以来可以鉴别出的活动陆缘主要分布在南阿尔泰、北准噶尔、塔里木北缘等一带。它们多由不同时代的岛弧、弧前盆地、弧后盆地、岩浆弧等组成,而单独的海沟体系,由于后期的强烈改造已很难识别区分。

(4)岛弧。在俯冲带上,俯冲板块的前端由于温度升高发生部分熔融,熔融后的岩浆中较轻的物质沿着俯冲板块的裂隙上升,或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岩或侵入到上覆地层中形成侵入岩,这些钙碱性侵入体或火山岩成带分布。当俯冲带与大陆边缘存在一定距离时,这些喷发的物质在海洋中形成火山岛,并成弧形分布,即为岛弧。如新疆境内的萨吾尔山晚古生代岛弧、塔巴尔哈台-阿尔曼泰早古生代岛弧等。如果俯冲带紧靠大陆边缘,则称为火山弧或山弧。岛弧与大陆之间常有一个边缘海盆,称为弧后盆地,而大陆边缘的火山弧则无弧后盆地。

(5)弧后盆地。在空间上多靠近大陆边缘,另一侧靠近岛弧,靠近大陆一侧多陆源碎屑沉积,近岛弧一侧多钙碱性火山岩及其碎屑岩。弧后盆地常有局部扩张,因此在拉张环境下可形成细碧-角斑岩及蛇绿岩,不过这种蛇绿岩中斜辉橄榄岩不如大洋蛇绿岩中发育。如新疆境内的克兰泥盆纪—石炭纪弧后盆地。

两岛弧之间有时可形成弧间盆地,岛弧与海沟之间可形成弧前盆地。前者如三塘湖晚古生代弧间盆地,分隔了萨吾尔晚古生代岛弧和塔尔巴哈台-阿尔曼泰早古生代岛弧,显然它是在早古生代岛弧边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者如新疆北部邻区的西卡尔巴石炭纪弧前盆地,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缝合带北缘,近洋一侧为浅海盆地,其特征是岩浆活动不发育,盆地内堆积了早石炭世富含炭质的细碎屑岩和碳酸盐岩,中-晚石炭世出现陆相磨拉石及部分玄武岩。

(6)板块缝合带。指两大板块之间的大洋完全消减、两大板块碰撞缝合的特殊构造带。两大板块的聚合碰撞,从时间上看是漫长而又参差不齐的,碰撞的作用力是巨大的,因此必然引起强烈的构造变动,形成极其复杂的构造带,这一特殊的构造带决非一条线所能表示。

总体上讲板块缝合带包括了弧前和海沟增生带的三大构造岩系:混杂岩带、蛇绿混杂岩带和高压低温变质带。其组成物质十分杂乱,既有源于地幔的洋壳残片,又有被“抬升”“卷入”的已经“壳”化了的前震旦纪古老基底岩石及古生代不同的岩石块体,由于分布零乱,很难用地层层序学去加以研究;在变形方面,常有变质程度高、变形层次深的片麻岩、混合岩、糜棱岩和变质较轻的岩石块体,韧脆性断裂发育,线性构造明显,逆冲推覆常见,总之它是一个反映两大板块之间大洋消亡、板块聚合、碰撞的复杂构造带。

有些保存不好、分布面积较小的岛弧或岩浆弧也混入缝合带中而难以区分。如木扎尔特-红柳河板块缝合带中的那拉提志留纪岛弧,科希斯坦-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中的科希斯坦岛弧及岩浆弧等。

4.后碰撞新陆壳稳定化阶段构造单元的涵义

(1)裂谷。指地壳上延伸很长、切割很深的张裂带。它具有两个主要的特征,一是规模大,所发育的断裂可以切过岩石圈;二是处于拉张环境,从而区别于其他切过整个岩石圈的大型断裂。裂谷是由地壳拉张、岩石圈变薄、地幔上隆、岩石圈破裂而形成的。不同学者对裂谷的分类提出了不同的方案。

我们所指的裂谷,主要是指发育于大陆基底上的大陆裂谷,由古老陆壳基底的拉张而形成的岩浆活动带。裂谷中的火山岩组合多种多样。在成熟的大陆裂谷中为强火山活动型,多以双峰式火山岩组合为特征,或是玄武岩-流纹岩组合或为粗面玄武岩-粗面岩组合,当裂谷进一步发展演化可出现拉斑玄武岩;在不成熟的裂谷区表现为弱火山活动型,主要是碱性玄武岩或钾质碱性玄武岩,裂谷中的沉积岩组合以厚度大、相变迅速为特征,沉积物包括陆相、湖相、海相等。如中天山南缘和伊犁盆地石炭纪—二叠纪具大陆裂谷特征。

(2)裂陷槽。指裂谷进一步拉张发展,出现拉斑玄武岩及少量二辉橄榄岩、碧玉岩等深水相沉积,但尚未进入初始洋盆的发展阶段者称为裂陷槽。新疆境内发育在显生宙褶皱基底之上的裂陷槽主要分布在博格达山、觉罗塔格山等一带,并以石炭系为主体。早—中石炭世早期局部有较强的火山活动,似属碱性玄武岩-粗面岩-(碱)流纹岩组合;中石炭世晚期—晚石炭世则以浅海碳酸盐-陆源碎屑沉积为主,其上为晚石炭世晚期的磨拉石建造所覆,说明拉张始于早—中石炭世,中石炭世海域最广并有火山喷发,晚石炭世开始封闭;觉罗塔格裂陷槽早石炭世拉张最强并有强烈的火山活动,形成细碧角斑岩建造,石炭纪—二叠纪有镁铁—超镁铁杂岩的侵入。

(3)残余洋盆。指早古生代新生陆壳形成时尚未固结的软弱地带,有的直接发育于早古生代洋壳之上,如唐巴勒及邻区哈萨克斯坦的伊特木伦德、捷克图尔玛斯等,主要由晚古生代深水相沉积组成,由于局部扩张也可出现蛇绿岩。

达拉布特地区以石炭系为主体,下部为残留洋壳(枕状玄武岩)及其远洋沉积(泥质凝灰岩、紫色硅质岩)夹灰岩透镜体;中—上部均为火山浊积岩,在邻区的哈萨克斯坦,泥盆系出露较多,该区志留纪—泥盆纪艾菲尔期为硅质页岩建造,吉维特期为复理石建造,吉维特—杜内期为远洋硅质岩建造,维宪期—中石炭世为水下磨拉石,说明残余洋盆开始封闭。残余洋盆主要发育于巴尔喀什湖一带,为哈萨克斯坦马蹄形构造的中心。四周无法与其他大洋相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封闭性特征,向东延入我国新疆的达拉布特及北天山的伊连哈比尔尕一带。

(4)上叠盆地。一般指显生宙固结的新生陆壳之上形成的坳陷或断陷盆地,常见陆相磨拉石、陆源碎屑沉积和碱性岩浆活动。如诺尔特-乌列盖泥盆纪—石炭纪上叠火山沉积盆地、巴塔玛依内石炭纪上叠火山-沉积盆地等,它们均发育于早古生代固结的新生陆壳之上,并可跨越不同的构造单元。

(5)陆缘火山岩带。为1959年苏联著名大地构造学家博格丹诺夫以发育在哈萨克斯坦的泥盆纪火山岩带为原型所提出的概念。指形成于稳定陆壳边缘和大陆解体阶段的火山-深成岩带,而不与任何俯冲或造山过程相关。何国琦等(1994)称之为火山型被动陆缘。

邻区哈萨克斯坦泥盆纪陆缘火山岩带,是发育于早古生代固结的哈萨克斯坦-北天山地块边缘的火山-深成岩带,它标志着从泥盆纪开始又进入了新的强烈拉张与沉降阶段。早、中泥盆世发育过拉张型过渡壳(这一时期的火山岩及相伴的深成岩,某些陆相磨拉石等均属此期的产物);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又向挤压型过渡壳或新成熟的陆壳发展,重新固结作为一条在加里东(或前加里东)与华力西陆壳区的边界构造保存下来,即所称的泥盆纪陆缘火山岩带。

上述的裂谷、裂陷槽、残余洋盆、上叠火山-沉积盆地、陆缘火山岩带等构造单元,均属新生陆壳稳定化阶段的产物,与板块构造模式中的沟弧盆体系有本质上的区别。




板块构造简单原理探秘视频

相关评论:
  • 15228545270板块构造简单原理探秘
    常阀庾一般认为“一个古代的大陆板块”有一个或几个比较古老的大陆核心(大陆区),围绕古陆(大陆区)的是陆缘区,两个板块之间为大洋所分隔(现已消失,仅保留其部分残片——蛇绿岩),因此大陆区及其陆缘区构成了板块构造的一级单元(板块)。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板块边界,如新疆及其邻区按古生代末以来可划分出:西伯利亚板块...

  • 15228545270探秘山脉的形成历程:地质学视角下的自然奇观
    常阀庾山脉形成的地质学原理山脉的形成主要源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地球内部由岩石圈、地幔和核心组成,这些层次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板块构造理论为我们解释了山脉形成的机制。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表面由几块相互独立的板块组成,这些板块在地球内部的对流运动中不断相互挤压、碰撞或分离。

  • 15228545270消失的板块之Nazca板块俯冲与安第斯山脉形成:来自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
    常阀庾在洋内俯冲带的深处,隐藏着Nazca板块的神秘故事。它并非一个单一的板片,而是由深潜的Farallon板块和两个深度异常的板片组成,这些揭示了中生代可能存在的额外构造活动,挑战了我们对板块运动的理解。俯冲的精确时钟:通过精确的三维层析成像,科学家们计算出Nazca板块消失前的面积,约为26×106 km2。他们...

  • 15228545270异星探险家地心探秘:揭秘地心的奇妙之处
    常阀庾地核外面是地幔,地幔由固态的上地幔和部分熔融的下地幔组成。地幔的温度和压力较高,使得地幔中的岩石呈半固态状态,可以流动。地幔的运动导致地壳的板块构造,形成了地球上的山脉、海洋和地震等地质现象。地壳是地球的外部部分,包括陆地和海洋地壳。陆地地壳主要由硅和氧等元素组成的硅铝质岩石构成,海洋...

  • 15228545270去凤阳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旅行,你获得了哪些心得体会?
    常阀庾例如,一些由地壳运动造成的断裂带、褶皱等地质结构模型,让我对地壳板块的运动有了直观的理解。这些自然奇观不仅美丽壮观,更蕴含着地质学上的科学原理。我在这里学到了许多关于地质构造和地质作用的知识,这些知识让我对地球的构成和演变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在博物馆的互动体验区,我还有机会亲手触摸岩石...

  • 15228545270作文白武明教授讲座800字
    常阀庾从地球活动的角度讲述板块运动和地震、火山等自然现象的关系。大陆漂移的假说源于人们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观察、海底扩张的模型得益于对海底地形的测量、地幔对流的理论受到了物理学实验的启发,板块构造学说则是集这些观察、实验、分析和研究结果之大成。“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几十亿年的地球生命中...

  • 15228545270什么是海洋地理学,它包括哪些内容和研究范畴?
    常阀庾5.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 海底扩张说解释了大洋底地壳的新老差异,而板块构造学说则描绘了地球表面的动态拼图。四大洋的划分和太平洋的成因假说,展示了地球历史的复杂变迁。6. 海洋深度与海岸线 从世界最深海沟到全球大陆的起源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自然奇观。比如北冰洋的寒冷,大西洋的排挤动态,以及海岸...

  • 15228545270书单| 8本“科普思维”儿童读物,寒假养出小小“科学家”
    常阀庾从宏观的宇宙大爆炸学说建构,到微观的夸克粒子理论创立;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到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诞生;从莱尔地质渐变理论的形成,到板块构造学说的完善;从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提出,到人类基因工程的实施;从冰川理论的出现,到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探讨…… 引领我们进入天地万物的深处,欣赏大千世界的神奇与美妙。 推荐...

  • 15228545270北纬30度探秘初见端倪
    常阀庾当我们探讨北纬30°所隐藏的自然奥秘时,我国地震局的贺传松博士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见解。他认为,这些神秘现象可能源于地球的深层结构。青藏高原,作为全球地壳隆起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每年以几至十毫米的速度在不断升高。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平均地壳厚度仅为35公里,而青藏高原的厚度却达到了惊人的70公里,...

  • 15228545270地球也有伤口吗?
    常阀庾揭开这一“地球伤口”的神秘面纱。科学界对这一海底巨坑的成因有两种看法。其一,在地球板块分离过程中,地幔不是以液态岩浆而是以固态形式产生;其二,由于某种力量作用,地壳向四周裂开,只剩下地幔覆盖着巨坑。也有人认为,这个海底巨坑的形成可能是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