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的团长我的团》后让我们思考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看完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大结局是什么?~

进退维谷、奄奄一息的惨烈收场与穿越回现代的美好憧憬构成了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充满奇幻色彩的结局,虽然参加最终之战的大多数人都活着走到了最后,但活的生不如死。套用片中伪团座龙文章的那句口头禅:事情就是它本该有的样子,战争本该就如此惨烈。
《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结局是现实与梦幻的统一体。
在南天门,他们是在绝望中挣扎的残兵,是可以为大的占据牺牲的“炮灰”。
唐基一遍遍给虞啸卿讲该如何选择,其实此时的虞啸卿已然跟唐基成了同类人,只是他不愿意承认罢了。
第三十七天,在主力部队终于能腾出手的时候,终于相当了这帮残兵,也许主力部队是去给他们收尸的,却没想到这些“炮灰”的生命力如此顽强。

回到现代,成了一场梦幻。载誉者万人簇拥,而当年的这些杂兵却落得五湖四海,过着不好不坏的生活。剧里采用了闪回的手法,导演康洪雷这么说过:
我觉得这是能给他们唯一合理的可能的结尾……我觉得唯独这份平静,唯独这份孑然一身,唯独这份在南天门下的生活,让他们撑到了今天……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其实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烂尾剧”,正如它就是一部“胡编滥造”的战争剧一样。
它更像是一个仅存在于话剧舞台之上的“尤物”,以自说自话的形式,将一个个充满哲学意味的话题和盘托出,借助演员的嘴脸和形态进行激烈的辩驳,最后,再给出一个带有强烈情绪的模糊结果,这就是《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独特魅力所在。

我们总说艺术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的团长我的团》正是这样的存在,它以战争中的人为主题,将超出常人的认知和荒诞、夸张的表现方式,放在残酷无情、灭绝人性的恶劣环境中,任其放大、重构,最终成为虚无缥缈却历历在目的战争经历。
《我的团长我的团》太像一出舞台剧了,再加上天马行空甚至充满奇幻色彩的剧本,剧中每一名演员都得到了足够的施展空间,可以由着性子将鲜活立体的人物塑造出来。其中最带节奏的,要属龙文章这个人物。
团座龙文章的出现,就像天上掉下来的,剧中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带着变幻莫测的诡异味道,就像一个虚拟出来的人物。他就是俗称“不按套路出牌”的主儿。比如打仗是一件严肃的事,龙文章却总能以匪夷所思的方式,将战争引向不可思议的结果。

同时,他还是一个现实的人,他似乎精通各地方言,能将很多不相关的事融会贯通,甚至为了活命做一些不得已的脏活累活,始终处在一种折腾自己和别人的状态。
到了最后大家也看不明白,一个时而疯疯癫癫,时而冷静沉着的人,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也不想光耀门楣,不懂政治也不太懂军事,甚至关键时刻不惧生死,却在乎谁都没见过的家人。

谁不希望过太平日子,但战争就会把人逼疯。
战争中人的状态其实就跟龙文章一样,在极度自负和极度自卑中,被生存的巨大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成为一个身心矛盾的个体——在疯癫狂躁的放飞自我与谨小慎微的苟活人世中,不断寻找着生存的意义。
龙文章是一个纯粹的爱国者,清醒的军人,他要的不是胜利,而是生存,因为在强大的敌人面前,只要一息尚存,才有卧薪尝胆、绝地反击的机会。
就像《亮剑》中的那句台词:一支部队的气质和性格,与首任军事主官息息相关。龙文章带领的团,就是个鱼龙混杂的杂牌军,稀里哗啦的没什么战斗力,还鸟事儿不少,然而就凭一个龙文章,这样一个公认的炮灰团,愣是硬挺着坚守到最惨烈的战斗结束。

小太爷孟烦是唯一看懂龙文章的人。他本该是一介书生,却不得不拿起了武器,这绝非才子佳人报效祖国般的浪漫,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被逼入死角的无奈与叛逆。
正所谓一物降一物。龙文章的滑稽、夸张背后,是一颗充满赤城的心,这一点孟烦早就看透了,所以,他虽然是个总是嘴下不留的、损人不利己的怪胎,却对龙文章始终保持着谨慎的尊重和信任。因为,读过书的他清醒的认识到,在一片灰暗的人生中,寻找到哪怕一点光明和希望,是多么弥足珍贵。

《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可贵之处,在于将真实的人性,摊开来让观众去品头论足,与其说,它是反战争、反英雄的影视作品,不如说,它回归到人性最光明和最黑暗的所在。战争本就如此,人性本就如此。

从第一次远征,英军邀请中国军队入缅参战开始到退回云南的大撤退,再到第二次远征的大反攻,演员们出色的演绎那段悲壮的历史,剧中士兵的军装 武器 人们的精神状态都真真切切的反映那时那地的情形。剧中描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是一段发生在缅甸的中国军队和英美国军队失败的合作,由于当时的协调和战略的不同,再加上错误指挥,造成了第一次远征的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日本军队的追击 杀戮,热带原始森林中的隐形杀手,没有统一指挥,缺粮少药,几万士兵把年轻的生命留在异国他乡,但是坚定的回家的信念,让多半的士兵回到了云南,并在云南重新整编,为第二次远征作准备的过程。这是近年来内地影视剧,第一次正面的 公正 客观的反映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做出的贡献,给那些把生命和热血献给抗战的先烈们迟来的证明,是对真实历史的真实的演绎,没有加入任何政治的成分,甚至我们在整个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见过任何一位“染红“的军人,最多只见过进步青年,过去游击队员几乎代表共参党,但是这次代表的却是爱国抗日的民间武装,大概只有这样的一句“国军兄弟你们保重,把武器留给我们一些.”让我们隐约的感到似乎不同,但也仅仅是不同,所有的表演机会都留给国军将士。龙团长的兵痞子们身经数次生与死的洗礼,战争已经让这些年轻人变得古怪,他们用刻薄的语言来表达失去战友的痛苦,用疯子似的胡闹来面对死亡,靠戏弄战友来取乐,用揭别人的伤疤来安慰自己,但是当敌人来的时候,他们从不缺乏勇气,绝不会丢下自己的战友,胸中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从来不会失去对生命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简单的理想,平淡的外表,这与我们在地雷战和地道战那些革命前辈的形象格格不入,现实中的一些普通的民族英雄,让我感觉到战争中的英雄其实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离我们很近,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没有了党派的分别,只用共同的敌人,公正的反映历史。已经被观众认可的士兵突击的原班人马的强大演职阵容,国内战争影片少见的好莱坞式的打斗 近战场面,给人以视觉的享受,作为军迷我尤其注意但此剧在武器方面的细节处理。抗战时期著名武器此剧中都出现了,而且每一种武器的特点 如何使用都被完美的表现出来,比如捷克式轻机枪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这款抗战时中国军队使用最多的火力支援武器,从龙团长端着出场,后来迷龙使用它在守卫飞机场的时候,他换枪管的动作,还有豆饼背一个箱子给他作助手,这样的场面在过去的影视剧中根本就没见过,先说说捷克式轻机枪的特点,他的枪管可以更换,而且非常简单,这样可以避免枪管过热而不能使用的问题,此款枪械的自重很大,所以机枪手携带不了太多的弹夹,必须要有一个副手拿弹夹和备用枪管。在这部影片里这些细节都被刻画出来。还有就是龙团长的两件武器,英国李式步枪和毛瑟自动手枪,先说英国李式半自动步枪,它的最大的优势是不用每一次发射都需要拉动枪栓的,这在那时候是非常先进的,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根本就比不了,所以龙文章一直带着他。再说德制7.65毫米的毛瑟自动手枪,可单发和联射,它的木制枪盒可以和枪把相连,作为枪托使用以防止联射时的抖动,是一把完美的微型冲锋手枪,现代的微型冲锋枪的功能也未必就比它强,不要忘记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是非自动的,每次都要拉枪栓的,在近战的时候谁有这把枪,它就是杀人魔王了。再有德制的这种手枪做工精细,简直就是工艺品,士兵缴获了是要作为礼品上缴的。所以在整个团剧中只有龙文章佩戴过这种手枪。我想也是烦了认为他是团长的一个原因。相信在川军团里也未必有几把德制7.56毫米的毛瑟自动手枪。也许要提一下龙文章出场时挨不辣的那一枪,不辣用的是缴获的三八式步枪,直接贯穿龙团长的左肩,而龙文章简单包扎以后就没有问题了,这就是三八式步枪的最显著的特征,三八式步枪是小口径非自动步枪,优点是性能稳定 射程远 初速高,穿透力强,缺点是威力小 射数慢,子弹击中人体只能是一个洞,不击中要害是不会造成战斗减员的,这些都在树堡的争夺战中表现的很好,日军无法造成对突击队的有效杀伤,近战中日军没有92重机枪的掩护就是活靶子,三八式步枪无法提供足够的突击火力,只能在突击队的美制武器的枪口下一排一排的倒下,却始终无法突进树堡,这件武器的水平一般,甚至可以用落后来形容,战争不仅需要勇气和战略,更需要先进的武器。要是当时不辣用的不是三八式步枪,而是中国部队的中正式步枪,那龙文章必死无疑。不过也有一些不太理解的地方,我个人感觉就是为什么虞师长只给龙团长一个少校的军衔,阿熙是少校营长啊,即使是付团长他俩也不应该是一样的军衔。还有就是既然已经是穿军团了,这个团里就有三个领导,少校团长 付团长,还有中尉副官烦了,川军团再没有其他的领导了,若大的一个团就有三个领导,应该是一个失误的。《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部很优秀的影片,它预示着中国的战争影片正在走向理性 走向市场,反映真实的故事情节

安逸,才是这部剧的主题。算的上是目前最有深度的战争题材作品。这是一部无关党派的中国军人抗日纪录片。不再是脸谱化的炮灰,而是有了想法的炮灰。

光是活着就够费劲了,我们为了活着,默认陌生人都是坏人,先圣虽然没有这样说过,可是祖宗这样说呀。

哪怕一直在演绎被迫的死亡,也能让你看到对生的希望

哪怕一直再演落魄的败仗,也能让你看到绝望中的血脉喷张


就这样,我们光是为了活着就耗去了大半的精力,消耗了大半的信任。于是我们只想着安逸了,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不重要,只是不要引火烧到自己就好,于是我们冷漠而麻木,像围观见义勇为的人被险恶之徒伤害一样,用冷漠来守卫自己的安逸。可这时候我们还有嫉妒,就算是事儿成了,功劳也都是这位见义勇为的人的,我们只是新闻里的“群众”二字而已,犯不着拼命。


可难保不会有一天你自己遭遇可这样的事,这时候你安逸不成了,然后去怪那些只想着自己安逸的冷漠的人,你愤怒地发声,可有什么用呢。

大家都只想活着,安逸的活着而已。  





看完《我的团长我的团》后让我们思考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3925022647看完《我的团长我的团》后让我们思考的?
    黄看俊哪怕一直再演落魄的败仗,也能让你看到绝望中的血脉喷张 就这样,我们光是为了活着就耗去了大半的精力,消耗了大半的信任。于是我们只想着安逸了,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不重要,只是不要引火烧到自己就好,于是我们冷漠而麻木,像围观见义勇为的人被险恶之徒伤害一样,用冷漠来守卫自己的安逸。可这...

  • 13925022647《我的团长我的团》观后感
    黄看俊抗战时期中缅边境一些被打散遗弃了的兵渣子们被一个妖孽团长带回家又再次赴死的故事。请原谅这稍显夸张的解释,因为实在太虐了。至于最后两个老爷爷。一个是老年的孟烦了与老年的虞啸卿,老了的虞啸卿故地重游去悼念他曾经无法拯救的袍泽弟兄和挚友,孟烦了看到并认出了他却没与他相见,我个人认为虽然...

  • 13925022647《我的团长我的团》写出你的观后感
    黄看俊人类的渺小与伟大,似乎这一瞬间所诠释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革命烈士的无比崇敬,留下给我们更多的是思考。看完全集,脑海中会时不时的与现在社会相对比,你会发现我们失去的太多了...

  • 13925022647《我的团长我的团》真实的让人感觉可怕,这是为什么?
    黄看俊《团长》这部剧应该算是国产抗日剧的翘楚之作,尤其是在塑造反面对手方日军方面,比起其他神剧,没有刻意的做作、夸张和丑化(丑化敌人就是丑化自己),除了真实还是真实。团长会告诉我,不要听天由命,不要安逸。少年中国有希望,不要让我们的先辈成为了最后的英雄。真实 《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主角们...

  • 13925022647看完由张译主演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你对此剧有何感受?
    黄看俊《团长》说的是一群溃兵,在一个骗子的带领下,做出了当时一个中国人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毕竟是军人,不想一直失败,所以听说成立远征军时,哪怕是最怕死的炮灰,也会心里有波动,想上去试试。当心中的这份希望再次被不靠谱的英军和上司浇灭后,活着又成了唯一的希望。当真正活着到了江对面,见惯了...

  • 13925022647《我的团长我的团》 看完觉得怎么样?
    黄看俊《我的团长我的团》以独特的视角,讲述60年前中国各地军民联合抗击日本侵略者、承受战争苦难的历史,突出了中国军民的民族大义和豪迈正气。2009年3月5日,在江苏、云南、东方三家卫视同步上星播出。这些名字的来历,要麻,他是四川兵,喜欢麻辣;而不辣(邓宝)是湖南兵,能吃辣;孟烦了,烦恼了却嘛...

  • 13925022647看完由张译主演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你对此剧有何感受?
    黄看俊4. 《我的团长我的团》讲述了一群溃兵在一位骗子的带领下,做出了当时一个中国人能做到的最好的事情。这些军人虽然害怕失败,但当他们听说成立远征军时,哪怕是最怕死的炮灰,也会心里有波动,想去试试。当心中的希望再次被浇灭后,活着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5. 当这些军人真正活着到达江对面,他们...

  • 13925022647《我的团长我的团》为何真实的让人感觉可怕?
    黄看俊从战争学的角度上来看,《我的团长我的团》并不十分真实,比起那些污辱人智商的抗日神剧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抗战佳作。本人上过军校,也经历过两山轮战,从战术的角度聊上几句这部电视剧欠缺的地方:一是南天门阻击战,前半部分龙文章打得可圈可点,但到了后撤渡过怒江时就差劲了许多。后撤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打...

  • 13925022647关于《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感悟》,写300字的文章
    黄看俊《我的团长我的团》里虽然一支部队里同时出现德国、日本、法国、美国的钢盔,没出现解放军的钢盔就谢天谢地了。《我的团长我的团》里虽然一支部队里同时出现中正、汉阳造、汤姆逊、三八大盖,只要没出现AK47我就心满意足了。国产电视剧我们还能要求什么呢?但有一点让我最不能忍受,就是盗取其他影视...

  • 13925022647我的团长我的团剧情,看完剧情介绍我无法淡定
    黄看俊有意思的是,《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出品方华谊兄弟的总裁王中军,2009年接受采访时还曾批评过《我的团长我的团》:剧本不成熟、剧情拖沓。对此导演康洪雷回应:只是增加了一些情绪留白,来做渲染。康洪雷说戏 不过现在来看,这样的留白很有必要,可以让我们更多的去体会那些灵魂的悲怆。文艺评论家李准这样...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