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生活》与梵高出名的先后怎样?是他们相互成就?还是梵高因为这...

来自:流行资讯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梵高的<渴望生活>里面最有名的一段话是什么啊? 我忘记了~

  “痛苦便是人生。”这是名画家梵高的临终遗言,也是他那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文森特梵高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之一。这是欧文斯通写的前言。他曾给梵高写过一本传记,书名是《渴望生活——梵高传》。
  在《渴望生活——梵高传》中,美国著名传记作家欧文·斯通用一支神奇的笔勾勒了这位一代印象派巨擘那充满痛苦的悲剧人生。

  文森特梵高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之一。这是欧文斯通写的前言。 这个荷兰画家因为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最后开枪身亡。
  他在阳光充沛的田野上,对着自己的身体开了一枪,然后掩着伤口回到家里,拖了几天后死去。在他的弟弟提奥的怀里。

  只有提奥支持他的绘画。提奥定期给生活窘迫的梵高汇钱,让他能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继续创作。梵高则不断地写信给弟弟,告诉他自己创作的过程,对生活的信心和绝望。

  19世纪的印象派画家里,梵高是一个另类。他的画有点类似儿童的创作,线条和色彩大胆纯粹,醉心于风景,植物和贫苦大众的描绘。鸢尾花,向日葵,星空,麦田,苹果园,夜色中的咖啡店,吃土豆的农民,拾麦穗的妇人。
  画面中的每一个物体,都以独特的方式燃烧着它的生命力。
  它们已经不仅仅是一些静物。它们是凄艳的生命。
  没有一个画家的用色,会像梵高这样浓烈,明亮,无法控制般的亢奋。深红,铭黄,碇蓝,艳紫,苍绿。油彩有时候以凝固状态呈现在画布上,无法稀释和抹匀,好像一颗被揉搓的灵魂,把暗红的鲜血喷射在包容着无限向往的空白上。
  粘稠的血液因为激情,在丧失倾诉的寂静中,像混乱的手指,因为无法抓住空虚而扭曲。

  危险天空下的麦田。一种骚动激越的情绪纠缠在压抑而明丽的色彩中,令人不安的气息扑面而来。是暴雨之前的清新而寒冷的风。是灵魂无法突破的孤独。
  梵高终于发现,生命的疼痛滋长于自我挖掘的伤口。于是,他给自己开了一枪。

  破碎带来快乐。可以不再绝望……

凡高通过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求得了一份老师的工作。1876年4月,他来到英国的海边城镇拉姆斯盖特 ((Ramsgate),在斯托克斯先生(Mr.Stokes)办的学校当没有薪水的见习教师。7月,学校迁往艾勒沃斯(Isleworth),但试用期过后凡高仍没有领到工资。他开始另谋出路。这时,他有幸结识了当地的琼斯牧师(Mr.Jones),并在牧师所办的学校任助理教师,后来做起了助理牧师,甚至凡高有了自己的第一次传教。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因为在伦敦失恋后,就已经投身了宗教,并成了一名“宗教狂热分子”。 12月,凡高回家过圣诞节。此后再没有返回英国。具体原因不详。 1877年,又是在文森特伯伯的帮助之下,凡高到多德雷赫特(Dordrecht)一家书店当店员。但因为他全身心地投入了宗教,怠慢了工作,4个月后再次失去了工作。 1877年5月,经父亲同意,他来到阿姆斯特丹,住在当时是荷兰海军司令的约翰伯伯("Uncle Jan" Johannes van Gogh 约翰尼斯·凡·高 1817.8.19-1885)家准备神学院的入学考试。凡高的舅舅(Johannes Stricker 1816 - 1886)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给他找来了最好的老师。但因为急于从事实际工作和痛恨晦涩的拉丁文和希腊文,他放弃了继续学习。 1878年7月,又进入布鲁塞尔传教士学校学习,但还是没有取得毕业任命书。 同年12月,他毅然前往比利时博里那日矿区从事牧师工作。那是一个如地狱一般的地方,矿工们过着非人的生活,经常有瓦斯爆炸事故。为了给矿工们最大帮助,凡高与矿中们吃住在一样的破房子里,并把自己全部的食物和物品送给他们,后因工作过于“热情”,形象过于“丑陋”,教会认为他损坏了牧师的形象,把他解雇了。但凡高的行为得到了矿工们的尊重,有些人把他看作一位圣人。 三 再一次被解雇后的凡高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继续义务从事传教和救助工作。这时,他打算从事艺术了! 1880年10月,在朋友的推荐下,前往布鲁塞尔边学习边创作。 1881年4月,凡高返回父母居住的埃顿。他开始了绘画的学习和创作,而他的家人和亲戚已开始对他失望(其实一直都很失望)。可是此时,凡高深埋心底的对艺术的热情才刚刚开始燃烧。 在埃顿期间,他爱上了刚刚丧夫的表姐凯(就是曾帮助过凡高的牧师舅舅的女儿 Cornelia Adriana Vos-Stricker 1846.3.21-1918),他和凯很谈得来,但当他提出要和她结婚时,又一次被拒绝了!凯逃回了阿姆斯特丹。痴情的凡高到凯双亲的住处找她,但凯的父亲拒绝了凡高的请求,凡高将一只手放到点燃的蜡烛上,故意让火烧自己,凯的父亲最后不得不吹灭了蜡烛......凡高还是离开了。 又一次遭到打击的凡高来到海牙,他得到了已经很有名气的画家亲戚安东·莫夫(Anton Mauve 1838.11.18-1888.2.5 又译成毛威)的帮助,凡高在莫夫的指点下,绘画技法进步很快。他还得到了海牙古比尔分店经理特斯蒂格的支持。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凡高曾拒绝莫夫的建议:画石膏像。不过比较合理的说法是,因为凡高与妓女西恩交往,才最终与莫夫和特斯蒂格绝交。他的生活又陷入了困境。他只能靠弟弟提奥每月寄来的钱维持生活,而这种靠弟弟养活的生活一直持续到凡高自杀。 1882年2月,凡高结识了妓女西恩并同她同居。出于对其悲惨生活的同情,凡高决定和西恩一起过平静的生活。所有人都反对他们的结合,甚至是提奥。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 9月中旬,与西恩分手后的凡高,离开海牙前往荷兰北部的德伦特,开始了几个月的流浪与创作。 1883年底已30岁的凡高来到父母在纽南的新家。 第二年,邻居家的“老处女”玛高特( Margot Begemann 1841.3.17-1907.2.11)爱上了凡高 - 这可能是凡高一生中唯一一次被别的女人爱。虽然玛高特比凡高大了将近10岁,但他们还是有了结婚的打算。但双方亲属都不同意,尤其是女方家长。最终,玛高特在痛苦中服毒自杀,虽然没有死,但这件事使凡高很受打击。也由于这件事发生在一个牧师之家,所以凡高受到人们的指责,他一度十分消沉。

虽然梵高生前买不出画,可是梵高的弟弟提奥一直没有放弃支持、展览梵高的画。在梵高生病的最后一段时间,提奥甚至因此被降职还是失掉工作(这点记不清了)。这时,梵高的画事实上已经在画坛引起一定的关注,梵高生前卖出的第一幅也是唯一一幅画--那幅400法郎卖出的《红色葡萄园》,就能很好的说明,梵高开始逐渐被人们认可。以至于在他死后不久,他的画就轰动画坛,卖价奇高。
那欧文¤斯通写《梵高传¤渴望生活》,无疑就是在之后了。但是,作者的文笔和大量的真实资料,让我们深刻地了解了梵高的生活和创作状态,这对人们更好地了解梵高的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梵高的闻名。作家也因此书闻名世界。
可以说,虽然梵高出名在前,但他们在后来还是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的。

他还在圣雷米疗养院的时候,他弟弟提奥和另外一个人的一篇关于印象主义的文章在报上发表了。之前提奥一直争取在画店展出印象主义的画,为印象主义作宣传。但是那时学院派当道,提奥甚至因此被降职。所以,我认为,那篇发表的文章、那幅价格也不算低的画,都说明了梵高的画风已经开始被认可。
并且,从作传记文章这件事来说,传记是带有很强的私人性、个人性的,并且带有一定的教育、鼓励意义。如果不是已经成名、成功,作者有必要大肆搜集资料,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就只为给几个认识梵高的人看?不过不是梵高已经成名,那本传记写来有何用?那他不如写一本精彩的小说呢,还不用被梵高的经历限制。
最重要的一点,梵高的出名是因为他的画,他的画表现的东西。如果不是他的画,他的一生经历对人们来说有什么用呢?那些经历只是、仅仅是帮助人们更了解他的画。死的名人这么多,为什么人们还是记得梵高?要知道,一个人要想取得世界著名的成就,光靠死亡来搞神秘是远远不够的。


《渴望生活》与梵高出名的先后怎样?是他们相互成就?还是梵高因为这...视频

相关评论:
  • 17770201679《渴望生活》与梵高出名的先后怎样?是他们相互成就?还是梵高因为这...
    花录唯那欧文¤斯通写《梵高传¤渴望生活》,无疑就是在之后了。但是,作者的文笔和大量的真实资料,让我们深刻地了解了梵高的生活和创作状态,这对人们更好地了解梵高的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梵高的闻名。作家也因此书闻名世界。可以说,虽然梵高出名在前,但他们在后来还是起到了相互促进的...

  • 17770201679渴望生活*梵高传
    花录唯《渴望生活梵高传》是(美)欧文·斯通编著的一本书籍。《渴望生活——梵高传》是其年仅二十六岁时的作品。欧文·斯通认为,最能打动读者的不是名人深厚的成就和辉煌,而是他们追求和探索的过程。七十余年来,梵高悲惨而成就辉煌的人生震撼无数读者。这部作品也成为欧文·斯通的成名作,被译成八十余种文...

  • 17770201679《渴望生活--梵高传》
    花录唯阅读目的:感受梵高高尚的灵魂,汲取艺术创作的勇气与灵感。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欧文.斯通在1927年参观梵高画展后,完全被油画深切感人的艺术魅力征服,追随梵高的生活踪迹,历时六个月的时间四易其稿写成《渴望生活》。      当时画廊的墙上并排悬挂了...

  • 17770201679介绍画家凡高一生的电影
    花录唯有四部关于梵高的电影1.《渴望生活》1956年,好莱坞拍摄了这部根据小说《渴望生活》改编的同名电影。由美国著名影星 柯克·道格拉斯饰演凡高。2.《梦》 中文片名:梦 英文片名:Dreams 上映时间:1990 导演: 黑泽明 Akira Kurosawa 主演:(在“乌鸦”部分饰演凡高)马丁·斯科西斯 语言:日语\/法语\/英语 ...

  • 17770201679渴望生活梵高传目录
    花录唯阿尔,梵高在此地创作了《黄房子》和《向日葵》,与高更的冲突和对艺术自由的渴望达到高潮。在圣雷米的精神疗养院,他的创作虽然孤独,但精神互助会成为他的精神支持。最后一卷《奥维尔》,梵高在个人画展和精神健康问题中,继续他的艺术探索,直到生命的尽头。

  • 17770201679梵高传和渴望生活的区别
    花录唯《渴望生活:梵高传》是“美国传记小说之父”欧文·斯通的经典代表作。《渴望生活-梵高传》是像一本小说的形式,讲了梵高。与其当成一本人物传记,不如当成一本小说来读,可能会更加有意思。

  • 17770201679凡高怎么死的?
    花录唯文森特梵高是世上最孤独的人之一。这是欧文斯通写的前言。他曾给梵高写过一本传记。书名是渴望生活。 这个荷兰画家因为精神失常,割掉了自己的耳朵。最后开枪身亡。 他在阳光充沛的田野上,对着自己的身体开了一枪,然后掩着伤口回到家里,拖了几天后死去。在他的弟弟提奥的怀里。 只有提奥支持他的...

  • 17770201679《渴望生活:梵高传》(一)|梵高的初恋
    花录唯本书《渴望生活:梵高传》,将带着读者,走进梵高人生——从他偶遇的第一段爱恋开始,揭开梵高貌似平凡,但却真实不平凡的人生序幕。如果说梵高是平凡的,他的平凡来自于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生而为人要经历的情感中,梵高如同世上的普通人,尝尽酸甜苦辣的人生百味。如果说梵高是不平凡的,他的不...

  • 17770201679渴望生活梵高画作
    花录唯梵高的画作《星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强烈的色彩,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渴望与对宇宙的思考。而《向日葵》则以热烈的黄色,象征着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光明的追求。《吃土豆的人》则是对底层民众生活的深刻描绘,展现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同情。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的命运却充满了悲剧。1890年7月29日...

  • 17770201679渴望生活的创作背景
    花录唯原因都是因为他们认为,经济萧条时期,难以有人可以接受一个荷兰的默默无闻的画家的故事。直到1934年,作者将手稿删减十分之一后,作者的妻子琼投寄给英国的杜朗格林出版社,出版社的负责人勉强印制了5000册。最后的今天。《渴望生活》已经翻印成了80种文字,销出大约两千五百万册。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