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16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句子中的对比描写有什么作用?~

文章体裁属于回忆式文章。
文章运用了 首尾呼应、倒叙和对比的写作手法;文章是采用第一人称按照时间的顺序和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细节描写。
如:①“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通过对李大钊神态的描写表现了李大钊面对敌人时的坦然自若。
②“父亲立刻就会意了,接着说:“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乡下人。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地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地们没有关系。’父亲说完了这段话又望了望我们。”这里是对李大钊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他不为自己辩解,只是介绍家人的情况,尽力保护家人。“望了望我们”,既是对“我”的勇敢机智的赞许,也传递出对“我们”的关爱。

敌人荷枪实弹、阵容庞大、心虚残暴、凶神恶煞与父亲的泰然自若、大义凛然、处变不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法庭上,法官的“怒气冲冲”,气急败坏,与李大钊的镇静从容、沉稳平定作了对比。

文章简介: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回忆录,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素自然,既具有文学价值,又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当时距李大钊遇难16周年。作者写此文是为记述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在残酷的白色恐怖下坚持工作、不幸被捕,在敌人法庭上英勇斗争,最后壮烈牺牲的经过。 

内容简介:

这是一篇革命历史题材的文章。但与《狼牙山五壮士》等革命历史题材的文章比起来,《十六年前的回忆》是篇回忆录,却不像一般的回忆录,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更全面、更逼真,在具文学性的同时,更具史料价值。

从文章标题看,作为一位与父亲有深厚感情的女儿,在回忆父亲的文章题目中没有出现“父亲”二字,好像在情理上说不过去。“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个偏正式的向心结构,“回忆”是中心词,“十六年前”表示回忆的时间。作者既是革命者的女儿,又是一名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研究的工作者,她选择这一标题的唯一选择,显然不想把文章处理成一个纯私人的、纯粹父女情感表达的文本。

从语言表述看,有意识地注重叙事符合客观实际,用语很慎重。比如同样提到时间,写“4月6日”(李大钊被捕日)时,文章中写道“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

写“4月28日”(李大钊被害日)这个日期,文章又写道“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两个确切的时间,均写到了报纸,可见作者对文章中的具体时间的写作态度是相当审慎的。这反映出作者的另外一个写作基调:她对于父亲的回忆,态度是相当严谨的,有一种史传写作的味道。

显然,作者在这篇回忆录中,想向人们展现的不仅是一位坚强不屈的革命战士和令人敬仰的英烈形象,还是一个慈爱淳厚、和蔼可亲的父亲形象。此文主要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做到的。



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例如,父亲整理书籍、文件时对我的提问所表现出的含糊、敷衍的态度与平时的耐心形成对比;面对敌人,“我”的恐惧与父亲的沉着、平和形成对比。

被捕前”“被捕时”两部分内容,均采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例如,父亲整理书籍、文件时对我的提问所表现出的含糊、敷衍的态度与平时的耐心形成对比;面对敌人,“我”的恐惧与父亲的沉着、平和形成对比。

你是傻子啊


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视频

相关评论:
  • 18088132567十六年前的回忆有几个地方是呼应的?
    宓斌烟答:2、1927年4月28日和最后的4月28日呼应。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照应:“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他的胳膊上拴着绳子,被一个肥胖的便衣侦探拉着。”4、“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抽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往外走”。照应:“他们夺下了父亲的...

  • 18088132567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描写的手法
    宓斌烟答:文章简介:《十六年前的回忆》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回忆录,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革命者的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语言朴...

  • 18088132567《十六年前的回忆》历史背景
    宓斌烟答:本文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所以题目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开头提出十六年前的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结尾又强调母亲嘱咐自己要记住父亲被害的日子。这样首尾呼应,充分显示了敌人的凶残和革命者的英勇。时...

  • 18088132567《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有几段
    宓斌烟答:《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一共有32个自然段,五个大段,分别为:1、回忆;(第1自然段)2、被捕前;(第2——7自然段)3、被捕时;(第8——17自然段)4、被审时(在法庭上);(第18——29自然段)5、被害后家人悲痛万分。(第30——32自然段)第29段讲述的是我们收拾东西走出拘留所,...

  • 18088132567《十六年前的回忆》文章分几部分写的?
    宓斌烟答:十六年前的回忆分段分为五段如下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我”永远忘不了父亲被害的日子。 第二段(第2~7自然段):讲父亲被捕前在局势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仍坚持革命工作。 第三段(第8~18自然段):讲父亲被捕的经过。 第四段(第19~29自然段):讲父亲在敌人的法庭上非常坚定、沉着。

  • 18088132567十六年前的回忆文中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宓斌烟答:第三段(第8~18自然段):讲父亲被捕的经过。第四段(第19~29自然段):讲父亲在敌人的法庭上非常坚定、沉着。第五段(第30~33自然段):讲全家人得知父亲被害后的消息后无比悲痛的情形。29也是包括在法庭里面的,29是说离开拘留所的内容,所以应分到29.而第五部分是讲的李大钊被害后全家人无...

  • 18088132567十六年前的回忆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宓斌烟答:《十六年前的回忆》作品介绍 《十六年前的回忆》是先驱李大钊的女儿、中国现代作家李星华于1943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是回忆录,写了作为父亲的李大钊对家人的关怀、爱护,作为者的李大钊对事业的忠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回忆了父亲被害的全过程,内容真实可信...

  • 18088132567十六年前的回忆分几个部分
    宓斌烟答:课文分为五个大段,分别为: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1927年4月28日是父亲的被难日。第二段:第2-7自然段(从“那年春天一到“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讲被捕前父亲工作的情形。第三段:第8-17自然段(从“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到“我们被关在女拘留所里。)写父亲被捕的情形。第四段:第...

  • 18088132567《十六年前的回忆》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宓斌烟答:《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深情地描绘了李大钊先生作为父亲对家人的深情厚意,以及作为革命者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同时,文章传递出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敬仰和无尽的怀念之情。文章主要内容回顾:1. 在1927年的春天,李大钊先生表现出了一些异常行为,后来才得知是因为军阀张作霖即将来进行检查。2. 在一个平凡...

  • 18088132567十六年前的回忆写作背景
    宓斌烟答:在1943年,李星华同志撰写了一篇文章,因其发表时正值她父亲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故命名为《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在革命传统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一年,军阀张作霖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率军侵入关内,控制了河北、山东等地,对革命势力构成了威胁。他甚至下令追捕在北京继续进行革命斗争的李大钊,...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