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的民族习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河南的传统风俗习惯~


在河南等地都有着这样一个过年的歌谣: “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儿,捏鼻儿(饺子);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人们置办年事儿就是按照这个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的,这首过年谣可以说是河南民间过年的大事记。



河南过年

“春节”是现代称谓,“过年”则在民间比较普遍。“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过年”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八”一直到正月十五,河南民间有“腊八祭灶,年下来到”的俗语,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过年”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过年”的风俗不仅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域特性使其又有明显的独特之处。

过年是百姓一年生活中的斗等重要节日,此时家家户户操办年事,富家杀猪宰羊、张灯结彩,贫者物质上不赶奢侈,但规矩是要面面俱到的。

过年从“小年”开始,即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小年又称灶神节、祭灶节。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是日,家家晚饭前为灶神设香案,供上灶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祭品,放鞭炮,称“送灶”或“辞灶”。祈求老灶爷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神圣。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和火烧。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大多人家自己动手,发面、炕制火烧,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腊八:农历腊月初八,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作为“年禧”即将到来的信号。作为传统,这一天要喝腊八粥,制作腊八蒜。参见腊八节
祭灶,就是小年送灶王爷上天
扫尘,
贴春联,贴年画,
请神,拜神,送神,
烧香,燃烛,
挂灯笼,灯笼里点蜡烛,烛焰蹿动,真好看.要是放一个电灯泡,可就逊色多了.
拜祖先,
敲锣打鼓,
年夜饭,守岁,
放鞭炮,
拜年,
压岁钱,
踩高跷,舞龙灯,
阖家团聚。出门在外学习工作的人要回家与父母团聚,一起过年。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 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 ,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暄 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 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 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 “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 “拜晚年”

礼仪食俗
  1.社交礼仪食俗
  南部待客用茶,中北部地区不产茶叶,城市居民待客用的茶叶是从市场
  上买来的。农村中招待客人也说喝茶,实际上喝的不是用茶叶泡的茶。有糖
  的人家,碗里放些白糖,用水冲给客人喝,叫糖茶。比较尊贵或远道来的客
  人,主人家便赶忙给打(煮)荷包蛋吃,叫做鸡蛋“茶”。这种荷包蛋不能
  只打两个,因为犯了“二蛋”的忌讳,不礼貌,一般是打三个或五个,这才
  显得待客厚道。饭后若饮茶也很有讲究,如果客人想继续喝茶,则要保留杯
  中的残茶,主人将继续倒水;如果客人不想再喝,就将杯中残茶泼掉,主人
  就不再倒水了。平日喝开水也是如此,不少外乡人因不知此俗,往往弄得欲
  喝不能。
  中原人民凡遇红白喜事都要宴请亲朋。宴席上很讲究座次,上席(即首
  席)要给长者或最尊贵的客人坐。一般北方为上席,但要坐得稍偏一些,因
  正北方是老天爷的位置,要留出来,东方为二席,其余为下席。有的看桌子
  缝,横向桌缝的内侧为上席,左为二席。也有看厨房坐向的,厨房门所对的
  右侧为上席。还有看椅子距墙远近的,距墙近的一方为上,远的为下等等。
  入席前,饭桌上要先摆上酒盅和筷子,筷子要放到酒盅的右侧。客人坐定后,
  依次上菜。每一道菜都要先放到上席的面前,尔后依次从上席往下轮。菜肴
  一般呈三角形摆放,最后摆成一朵花。每道菜上席宾客动筷后,其他人才能
  动筷。豫南地区,客人用完饭后放碗时,须双手将筷子横平托起,环视席间
  并说:“诸位请慢吃。”尔后将筷子放在左手一侧,以示吃饱(现在已不大
  讲究放筷子的位置了,多以语言代替)。陪客须等所有的客人吃饱后,才能
  放筷子。
  各地宴席的丰简,根据具体的经济条件而定。中、东部地区将席面分为
  “水席”和“参席”两种。水席的酒菜多是四荤四素,饭菜十大碗,一碗一
  碗陆续上。十大碗又称为“十大件”,一般由鱼、鸡、牛肉、羊肉、猪肉等
  料做成。
  以海参领头的席叫“参席”,酒菜要有六荤六素,饭菜要多至十几道或
  二十几道。豫南一带的喜宴多以红色粉丝点缀,头道菜必须上鱼,以示吉祥
  如意;丧事宴多有色粉丝这道菜,头碗菜必须上鸡,以示哀思。无论红白宴
  席,压桌菜均是丸子,以示事情圆满告成。中部地区喜事宴的头道菜饭是油
  炸糖包,以示生活甜如蜜,压桌菜是鸡汤。宴席无论好坏,禁忌八碗七盘或
  单数(过去说只有吹响器的才吃七个盘子八个碗)。烧大肠忌甜(因甜与“填”
  谐音,含有骂人之意)。
  开封等地的宴席上,如果有鱼,上菜时必须将鱼头对着长者或客人。鱼
  头对着谁,谁要饮酒三杯,然后大家方可动筷吃鱼,在豫南等地,有“鱼不
  让背”之俗。就是宴席上,鱼背不能对着客人,而要将鱼腹对着客人才合乎
  礼仪。这和一个历史故事有关。相传春秋时,吴国的姬僚窃取了王位,史称
  王僚。他终日担心姬光(王僚的近族兄弟)要向他争夺王位,于是总想找个
  机会除掉姬光。而姬光也看出了王僚的险恶用心,时刻谨慎地侍奉王僚。表
  面上他对王僚十分尊敬。暗地里想杀死王僚以取而代之。一天,姬光趁着王
  僚的两个弟弟和儿子都在楚国打仗的机会,请王僚过府吃鱼。姬光事先与勇
  士专诸密谋停当,将一把短剑藏于鱼腹之中。专诸将鱼献到王僚面前,为了
  不使王僚看到鱼腹中的秘密,特将鱼背朝着王僚。当王僚拿起筷子夹食时,
  专诸猛地从鱼腹中抓起短剑,将王僚当场刺死。从此以后,人们请客吃鱼,
  就将鱼腹朝向客人,以表示诚意。
  “割完麦子打罢场,小两口双双去看娘。”在河南农村,每年麦收后,
  出嫁的妇女都要带点心同丈夫一起回娘家去。中年夫妇往往不带点心,而是
  用篮子装上雪白的新麦面馒头回娘家孝敬父母。一般的人家要给爹娘送14
  至16 个,大伯和叔叔家各2 至4 个,这表示他家丰收了,并没有忘记娘家的
  亲人。临回,娘家还要让闺女带回2 至4 个馒头,叫“压盒”,表示来回都
  不空,两家都富有。
  豫北农村,至今还保留着一种“送羊”的风俗。民间流传有“收罢麦子
  打罢场,妇女们篮去看娘,看娘不光为看娘,还为给孩子去要羊”。在这
  里,闺女馒头去看娘,一是表示孝敬,二是给娘家送羊的信号。五月里闺
  女看了娘,进入六月,舅舅就该给外甥“送羊”了。所以,一进入六月,乡
  间道上就又热闹起来了,男男女女的送羊人,有的篮子,有的抬食盒,有
  的步行,有的驾车,欢声笑语不断。说“送羊”,实际上是送一种做成羊形
  的面食。婚后的第一次送羊最为隆重。用白面制成羊形面食24 个(其中大、
  中、小各八个),其他的小飞禽走兽数量不等。用食盒抬着,上插鲜花,盖
  着红布,送到男家。主家要设宴三顿招待“送羊”人。第一顿有鸡蛋、花生
  米、芹菜、豆腐、酒等(取吉、生、勤、福、久之意);第二顿有白馍和凉
  菜;第三顿是水饺、鸡蛋和豆腐汤。
  “送羊”习俗的起源也十分有趣。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夫妻,年过半百
  才得一子,十分娇惯溺爱。儿子长大成人以后依旧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不忠不孝,惹得老两口经常伤心落泪。孩子的舅舅知道这事以后,就牵着一
  只老羊和两只小羊羔来到他家,用“羔羊跪乳”教训外甥。从此,那孩子非
  常孝顺父母。母亲很感激孩子的舅舅,收过麦,便带上孩子,着满篮馒头,
  给娘家行礼。这事传开以后,人们便纷纷仿效,送羊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起初,人们送的都是真羊,后来就渐渐用面羊代替现在,人们除送面羊以外,
  还增加了各种各样面制的飞禽走兽和花鸟虫鱼,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食品工
  艺。“送羊”季节,是妇女们大显身手的时候,看谁家给外甥做的面羊好。
  “妗妗(舅母)不倒,送羊不了”。久而久之,在豫北出现了许多做“羊”
  的能工巧匠。她们做出的面羊和各种各样的面制动物,千姿百态,乖巧可爱。
  2.婚姻食俗
  婚宴是最隆重的宴席,要举行三天。迎娶当天,男方要设宴招待女方的
  送客和“歪脖客”(抬嫁妆的);第二天宴请媒人和送礼客;第三天,新娘
  回门,女方要宴请新郎。男方设的婚宴上,女方的主送客(一般是新娘的哥
  哥)要坐上座,男方不分老幼都为陪客。开宴前,端盘子的先端出“封子”,
  分放在歪脖客的面前,每人一包,三五元不等,这算是男方对抬嫁妆的人一
  路辛苦的酬谢。女方的主送客也拿出“封子”送给端盘子的人和厨师,也有
  酬劳之意,俗称“下厨礼”(第三天回门,新郎也要送“下厨礼”)。酒菜
  上齐(多为六荤六素,加果碟),在场者站起,端起第一杯酒,陪客中的长
  者用中指蘸酒在桌上点三下或将杯中酒倒在地上一点儿,以示先敬天、敬地、
  敬祖先,然后一饮而尽。客人也都像主人那样,这叫主不端,客下饮。宴请
  媒人时,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糖醋熘(或清蒸)鲤鱼,取鲤鱼跳龙
  门之意。俗说媒人吃了鱼尾巴,嘴快腿勤。宴间酒过三巡,新郎新娘由司仪
  领着(新郎执酒壶,新娘端酒杯,司仪提酒瓶)“看菜”。名为“看菜”,
  实力敬酒。自长辈开始,每人喝新娘三杯酒,谁都不能推辞不喝。豫中地区
  的婚宴,客人们一般都不让苹上完,当菜上到十之七八时,客人就要谢绝上
  菜,以示礼貌,也图个“富足有余”。如果等鸡蛋汤一端上桌,说明菜已上
  完。鸡蛋汤戏称“滚蛋汤”,“没趣汤”。鸡蛋汤一端上来,客人们一般不
  喝,就是说不能自讨没趣。
  豫东虞城等地办婚宴,还有一件有趣的事:第三天回门(也称“认亲”)
  的新郎,在酒足饭饱以后,趁人不备,要偷岳家宴桌上的一双筷子和一个“花
  子”(岳家准备好的专门让偷的小花馍),藏在袖筒或衣袋内带回家去。女
  方家就是有人发现,也视而不见。筷子,就是快得贵子之意;花子,是祝愿
  生孩子要花着生,男孩、女孩都有。这不过是新郎或者说是男女双方的一种
  美好的愿望罢了。
  3.生育食俗
  产妇的饮食与禁忌:妇女生孩子是一件大事,饮食极为讲究,禁忌颇多。
  将临产的妇女,一般都要多吃些大肉、鸡蛋等滋补身体。孕妇禁食驴肉、免
  肉。俗说吃驴肉会延长孕期,吃了兔肉将来生下的孩子会是豁嘴。有些地方
  还禁食鱼和辣椒。传说吃了鱼肉,生下的孩子身上会长鱼鳞相(蟒皮);吃
  了辣椒,孩子将来要得“烂红眼病”等。
  在虞城等地,临产前,孕妇的母亲要上米、糖之类的礼物去看望临产
  的闺女,谓之“送饱米”,实际上这是对有恐惧心理的孕妇的一种安慰。如
  果到了产期还未生产,孕妇的母亲还要再次去探望。这次去一定要带去一点
  面条,做熟后让孕妇吃,这叫“催生面”。
  婴儿落地后,产妇就吃煮鸡蛋或荷包蛋。林县等地农村还要让产妇喝艾
  水,并用艾水洗产妇的手心。俗说这可以避风寒,健筋骨。南阳等地吃米花
  (爆米花加红糖,甲沸水冲后食)。襄城等地产妇只吃荷包蛋,不吃煮鸡蛋。
  荷包蛋放红糖是产妇“月子”内的主食,每天要吃五六顿。刚生产过的产妇,
  一般还都要在荷包蛋里放点米酒(用小米加曲发酵而成,电叫黄酒,在妇女
  怀孕后期就制好的),吃起来味道酸甜,略带酒香,可以驱寒活血。产妇未
  满月,除鸡蛋外也吃些稀饭(面疙瘩)、面条等易消化的流质食品。农村产
  妇在月子里禁食肉类和水果(凡树上生长的都在禁食之列),还禁食五香调
  料和烧糊的稀饭。待别是糊饭、芹菜和花椒,绝对不可吃,说吃了就会回奶。
  另外,豫北一些地区,如果家里有产妇,一个月内忌烧干锅,做饭也不准油
  炸和烹炒,认为如要这样婴儿身上会起泡。若必须这样做饭时,可以在锅台
  上放碗凉水,这样就算“破了”。
  吃喜面和送米面:吃喜面的风俗主要流行于河雨中部。旧时吃喜面条的
  范围仅限于亲朋好友,而且是生了男孩才吃,生女孩一般不吃。现在,生男
  生女都为“大喜”,形成了:“一家得子,全村吃面”的风俗。婴儿出生第
  三天中午,得子之家即通知全村各家各户(每户派一到二人,多为老年妇女
  和小孩)去吃喜面条。面条都是擀成的,用大锅煮熟后捞出,再用凉水拔过,
  然后浇上臊子(多为萝卜丁、豆腐丁、肉丁掺和熬成)。不管大人小孩,像
  在自己家里吃饭一样,自己动手,吃多少捞多少。吃喜面的人进进出出,络
  绎不绝,多者可达几百口人。去吃喜面条,手不能空着,一般都带点红糖或
  鸡蛋,也有送小孩衣、帽、布料和钱的。
  吃喜面条的当天,得子之家要派人到小孩老娘(姥姥)家里报喜,去时
  带点油馍和点心一类的东西,当面议定送米面的日期。一般是男孩在第9 天、
  女孩在第12 天,外婆家亲友将小米、白面、鸡蛋、红糖、挂面、衣服、布料、
  玩具等物用食盒抬上或装在篮子里用车推上,热热闹闹去送米面。得子之家
  要设宴款待来送木面的客人。
  有些人家为显示娘家的“势力”,往往借送米面之机,跟去很多的人。
  因此,民间有“娶得起媳妇待不起米面客”的说法。
  开封一带生孩子的人家不吃喜面条。送米面(或其他贺礼)都在第9 天,
  俗称“做九”。邻居好友为产妇馈送礼品,没有时间规定,只要是在一月之
  内就可以。主人要为馈送礼品的亲友回敬煮熟的鸡蛋。鸡蛋涂以红色,视亲
  疏远近、礼品厚薄,送6 至10 个不等,以示喜庆,俗称“红喜蛋”。报喜是
  在生产的当天,如为男孩要煮鸡蛋6 到8 个(必须是双数),染红后在一端
  涂以黑点,表示“大喜”;若得女孩,鸡蛋仅染红色,5 至7 个(必须是单
  数),表示“小喜”,由女婿亲自送往岳父家。“做九”时,岳家送的生鸡
  蛋,男孩涂黑点、女孩则无。其余的米、面等贺礼须用红纸封裹。得子之家
  要大宴宾客,热闹一场。
  4.寿诞食俗
  小儿过生日,要为其煮鸡蛋,全家人都吃面条,俗称“嚼灾”。
  六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祝寿,是儿女孝敬长辈的一种表达方式。祝
  寿的方法和送给老人的寿礼也是多种多样的。河南农村,大都是把庆寿叫“做
  生儿”。自古以来,不分贫富之家,在老人寿辰之时,都要庆贺。民间有不
  到花甲不庆寿之说,即60 岁以后才可以庆寿。每逢庆寿,除自家所有成员聚
  会祝寿之外,女儿、女婿们都要用白面做成寿桃、寿鱼前来庆贺。时近中午,
  女儿和媳妇们就开始忙着和面擀面条。人们都尽可能把面和得筋道些。把面
  子切得又细又长,煮熟捞出,浇上一勺又香又软的臊子,由晚辈双手递给老
  人。这腕面称为“长寿面”。而后就是祝酒,儿女子孙们欢声笑语,热闹非
  凡。
  平时祝寿是吃长春面,而到了66、73、84 岁的父母。祝寿就特殊了。“六
  十六,娘吃闺女一块肉”。母亲66 岁的生日,出嫁闺女给母亲的寿礼,是一
  块肉。这块肉象征着女儿是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趁着六六大顺之年,女
  儿来报答母亲养育之恩,偿还母亲一块肉。买这块肉时,一不能和卖肉的讨
  价还价,二是要一刀下来,有多少是多少,不添不去,不能计较斤两,以表
  示孝敬母亲的诚意。卖肉的也都知道当地的风俗,只要听说是给母亲割寿肉
  的,便主动选择一块最好的,一刀割下来一大块,上秤称了,哈哈一笑放到
  你的篮子里,再多你也不能说不要。这个习俗是怎么兴起来的呢?相传以前
  有一位孝顺的姑娘嫁到了远方,多年没见母亲的面。母亲66 岁生日这天,姑
  娘特意割了一块肉赶回娘家。大家一见她这么远还带来一块肉给母亲祝寿,
  都夸她真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知道心疼娘。远村近邻出嫁的姑娘们知道了
  这件事,也都学着做。“吃到闺女一块肉,能活到百岁庆大寿。”当母亲的
  也都为能吃到闺女一块肉而感到荣耀。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传说老人到了这两个年龄,就
  是到了“难关”,是不祥之年。因此,河南的许多老年人们到了73 或84 岁
  就忌讳,故意把73 岁说为74 岁;把84 岁说成85 岁,意即闯过了难关。做
  儿女的要帮助老人度过难关,趁父母生日时,买条鲤鱼,让老人吃了。鲤鱼
  善“蹿”,这一蹿,老人就算过了难关,太平无事了。其他生日祝寿目的“面
  鱼”也有这种含义。
  不管是什么方式的祝寿,寿宴席上都不吃包子和饺子,意在害怕成为“气
  包”,平日在家里多与
  5.丧葬食俗
  河南民间有“老人入土为安”之说,故而也称之为“喜”。人死以后,
  丧家很注意挖墓坑的土工门的饮食,农村有“半响一小饮,开饭头把勺”的
  规矩。林县一带,待墓道挖成时,女儿、儿媳要身穿重孝,携带着炊具到墓
  地给土工们烙饼吃。埋葬那天,亲朋好友前往奔丧,左邻右舍也要送葬礼。
  中午,丧家要治办丧宴招待客人和前来帮忙的人们。丧宴一般没有婚宴丰盛,
  气氛肃穆。虽也备有酒,但一般都是“闷喝”,从不猜拳行令。大多数人家,
  除下酒的四荤四素菜以外,都是将肉、白菜、粉条等放在一起,用大锅煮了,
  一碗一碗端上,每人一碗。只要一桌坐够八人就端菜,吃完就走,这叫“流
  水席”。馍一般是烙馍或蒸馍,也有蒸花糕的。吃饭时,孝子由一位长辈领
  着,向众人一一叩头谢恩,这时,客人要放下筷子,双手将孝子扶起。
  旧时的流水席,是富豪之家为了炫耀富贵,装潢门面而特设的。丧事期
  间,不论认识与否,只要坐够八人就端上酒菜,此去彼来,川流不息。
  老人去世,以三周年和十周年为大祭之日,届时丧家一般都设比较丰盛
  的宴席款待客人,并在死者神位或遗像前摆设供案(一般供有花馍、瓜果、
  点心、烟、酒等),燃香焚纸钱祭祀。
6.节日食俗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 或“青龙节”。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月二这一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 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河南新乡一带的乞巧风俗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凑成一组(以应“七夕”之数),每人兑面兑物,为织女准备供品。有的要买葡萄、石榴、西瓜、枣、桃等七样瓜果,烙七张油烙馍或糖烙馍,包七碗小饺子,做七碗面条汤。除此之外,还要单独包七个大饺子,饺子馅由七样蔬菜做成,内包用面做成的七样东西,像针、织布梭、弹花槌、纺花锭、剪刀、蒜瓣或算盘子等。这七样东西,要能代表七位姑娘的心愿。 这天晚上,七位姑娘把供品摆在瓜棚下或清静的地方,焚香点纸,跪在月下向织女祈祷,念完祷语后,七个姑娘分吃水果和七碗小饺子。然后把七张油饼和七个大饺子放在竹蓝内,挂在椿树上。这天晚上,七个姑娘一齐守夜,看守竹蓝子。这种举动称为“守巧”,目的是防止爱开玩笑的男孩子偷嘴吃,把“巧”(大饺子)偷去。
七月七日清晨,天刚刚蒙蒙亮,七个姑娘闭着眼睛,在竹蓝内各摸一个大饺子。谁摸出的饺子内包有针、剪刀等东西,谁就是未来的巧手。
在豫北沁阳、孟县等地,现在还流传有“七夕”对歌的习俗。每到“七夕”这天,当地的少女们按村子,或按乡、县组成小组,每组七人,也可为九人、十一人,以单为巧数。民间讲究对歌人的数量,俗语有“当单不当对,当对拙一辈”。人们把对歌小组分成单数,都是为了能够获“巧”,希望本村的对歌组能够取胜。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民间俗称为:“鬼节”。中原农家也称这天为“牲口节”,此日有许多敬奉耕牛的活动。
在豫北林县等地,七月十五这天,家家都要蒸羊羔形的白面馍,中午蒸熟后供奉在案桌上,然后燃放鞭炮,庆贺槽头兴旺。凡有大牲口的农家,这天都要停止使役一天,把供奉后的羊羔馍送给大牲口吃,也有给牲口喂豆等精饲料的,以显示牲口节与平时不同。晚上,他们还要做一锅米汤给牲口喝。有民谣说:“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喝顿小米饭。”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河南的民族习俗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 或“青龙节”。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月二这一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 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节”,河南新乡一带的乞巧风俗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凑成一组(以应“七夕”之数),每人兑面兑物,为织女准备供品。有的要买葡萄、石榴、西瓜、枣、桃等七样瓜果,烙七张油烙馍或糖烙馍,包七碗小饺子,做七碗面条汤。除此之外,还要单独包七个大饺子,饺子馅由七样蔬菜做成,内包用面做成的七样东西,像针、织布梭、弹花槌、纺花锭、剪刀、蒜瓣或算盘子等。这七样东西,要能代表七位姑娘的心愿。 这天晚上,七位姑娘把供品摆在瓜棚下或清静的地方,焚香点纸,跪在月下向织女祈祷,念完祷语后,七个姑娘分吃水果和七碗小饺子。然后把七张油饼和七个大饺子放在竹蓝内,挂在椿树上。这天晚上,七个姑娘一齐守夜,看守竹蓝子。这种举动称为“守巧”,目的是防止爱开玩笑的男孩子偷嘴吃,把“巧”(大饺子)偷去。

七月七日清晨,天刚刚蒙蒙亮,七个姑娘闭着眼睛,在竹蓝内各摸一个大饺子。谁摸出的饺子内包有针、剪刀等东西,谁就是未来的巧手。

在豫北沁阳、孟县等地,现在还流传有“七夕”对歌的习俗。每到“七夕”这天,当地的少女们按村子,或按乡、县组成小组,每组七人,也可为九人、十一人,以单为巧数。民间讲究对歌人的数量,俗语有“当单不当对,当对拙一辈”。人们把对歌小组分成单数,都是为了能够获“巧”,希望本村的对歌组能够取胜。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民间俗称为:“鬼节”。中原农家也称这天为“牲口节”,此日有许多敬奉耕牛的活动。

在豫北林县等地,七月十五这天,家家都要蒸羊羔形的白面馍,中午蒸熟后供奉在案桌上,然后燃放鞭炮,庆贺槽头兴旺。凡有大牲口的农家,这天都要停止使役一天,把供奉后的羊羔馍送给大牲口吃,也有给牲口喂豆等精饲料的,以显示牲口节与平时不同。晚上,他们还要做一锅米汤给牲口喝。有民谣说:“打一千,骂一万,七月十五喝顿小米饭。”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白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河南的民族习俗视频

相关评论:
  • 15521171387河南特色是什么
    富劳岩2. 独特的自然景观:河南地处中原,地形多样,自然景观独特。拥有壮丽的黄河、秀丽的洛阳牡丹园等自然景观。其中,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河南流经多地,形成了独特的黄河景观。3. 地方文化习俗:河南的地方文化习俗丰富多彩,其中豫剧、豫东调等艺术形式闻名全国。此外,河南的端午节、中原民俗文化节...

  • 15521171387河南独特民俗文化有哪些
    富劳岩浚县古庙会、二月二、乞巧节、鬼节、祭灶节和炒面节是河南独特的民俗文化节日。1. 浚县古庙会:浚县每年举办的“正月庙会”声誉远播,被誉为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展现了原生态文化的魅力。一位德国民俗学者参观后,将其誉为“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2004年,该庙会被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

  • 15521171387河南有哪些民风民俗?
    富劳岩2. 端午节(五月初五):河南民间庆祝端午节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是纪念屈原,二是源于田文端午立新规。包粽子和吃粽子是节日中的重要习俗,河南的粽子主要是角粽。3. 过小年(六月初六):农历六月初六在豫东和豫南被视为过小年的日子,人们庆祝丰收并祈求来年丰收。这一天,人们会在家中、院内或麦场...

  • 15521171387河南的民俗都有哪些
    富劳岩2. 端午节(五月初五):河南的端午节有两个主要的起源说法,一是纪念屈原,二是源于田文端午立新规。这个节日有着丰富多彩的习俗。河南的传统是包角粽,有三个角或四个角的。端午节期间,河南人会唱着民谣:“五月五,麦子熟,包好粽子过端午。”这表明粽子是节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 过小年...

  • 15521171387河南有哪些民俗民风
    富劳岩传统节日庆典 河南人重视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十分盛行。春节期间,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营造喜庆祥和的气氛。元宵节,人们赏花灯、吃元宵,传递团圆之情。清明节,民间有祭祖扫墓的习俗,寄托对先人的哀思。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河南还有斗鸡、做五毒饼等...

  • 15521171387河南省的特有民俗风情是什么 河南省的特有民俗风情有哪些
    富劳岩4、乞巧节,河南新乡一带的乞巧风俗是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出嫁的姑娘七人凑成一组,每人兑面兑物,为织女准备供品。5、鬼节,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民间俗称为:“鬼节”。中原农家也称这天为“牲口节”,此日有许多敬奉耕牛的活动。6、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河南腊月...

  • 15521171387河南的民族习俗
    富劳岩河南的民族习俗 农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节” 或“青龙节”。这天,河南农村的妇女一般都不动剪刀,不做针线活,怕动了刀剪伤龙体。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到田野里采野菜,包饺子,煎煎饼,炒黄豆,煎腊肉,蒸枣馍,改善生活成为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月二这一天摊煎饼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

  • 15521171387河南省有什么民俗文化?
    富劳岩5、洛神传说 宓妃原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那时,居住在洛河流域的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洛氏。宓妃便加入到有洛氏当中,并教会有洛氏百姓结网捕鱼,还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 15521171387河南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
    富劳岩河南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中原地域特色。河南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河南地区形成了众多的民俗文化现象,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

  • 15521171387河南的清明节风俗传统有哪些
    富劳岩河南的清明节风俗传统有:踏青、踏青、放风筝、扫墓祭祖、插柳等。1、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2、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