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古代皇帝信奸臣的话而不信忠臣的话的句子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形容君不变,却开始不信任忠臣的话~

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不希望自己的臣下是忠臣,唯独唐太宗例外。他希望大臣为良臣,不为忠臣,这同传统观念大相径庭,怎麼回事呢?
原来唐太宗重用从前的政敌魏徵,引起一些权贵的嫉妒和不满。他们到处散布流言蜚语,造谣中伤魏徵,并向唐太宗进谗言,侮蔑魏徵包庇自己犯法的亲属。太宗听信了谗言,心中十分恼怒,认为魏徵辜负了自己的重托和信任,立即派温彦博去查办此事。不料温彦博对太宗信任魏徵也颇有微辞,便马上去调查魏徵的“劣迹”。他捕风捉影,道听途说的搜集一些材料送给太宗,并且添油加醋的向太宗进谗言。太宗命温彦博去训斥魏徵,魏徵并不与之争辩。第二天一早,魏徵面见太宗,君臣二人进行了一番饶有趣味的对话:
魏徵向太宗说道:“我听说君主与臣下一条心,这才叫君臣一体,哪有抛开大公无私的精神,只在检点行为上下功夫的贤良之臣呢?如果君臣上下都注重细枝末节,谨言慎行,我看国家的兴亡祸福就无法预料了。”
唐太宗大吃一惊,但他毕竟聪明过人,马上反问魏徵:“你说这些话,到底是甚麼意思?”
魏徵不正面回答太宗的提问,向太宗叩头请求说:“希望陛下让我做良臣,不要让我做忠臣。”
唐太宗饱读经史,从未听说有人说过这样的话,不解的问:“难道说忠臣,良臣有甚麼不同吗?”
魏徵说:“像历史上的稷、契、咎陶就是良臣;夏朝的龙逢,商朝的比干,就是忠臣。所谓良臣,就是能给君主提出许多好建议,且被君主采纳,因而身得美名,与君共享富贵,流誉青史的大臣。所谓忠臣,虽然能给君主提出许多好建议,并敢於规劝君主,对君主忠心耿耿,但最後被君主杀戮,国家灭亡,只落个忠臣的空名。这就是二者的区别。”
太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继续问道:“你讲得很对,作为君主怎样才能明智,怎样才会昏暗呢?”
魏徵回答说:“君主能够听取各方面意见,就明智;君主偏信谗言,就昏暗。”他又列举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偏听偏信,被奸臣蒙蔽,死到临头还蒙在鼓裏的实例,进一步阐明这个道理,引起太宗的高度警觉。太宗诚恳的对魏徵说:“我接受你的劝诫,努力去做一个明君,你也要大胆进谏,无所顾忌和隐讳,做一个流芳百世的良臣。”魏徵见太宗以做明君为己任,非常高兴,立即向太宗保证:“你做明君,我一定做良臣,决不辜负陛下的厚望。”从此以後,君臣相知,凡有说魏徵坏话的人,唐太宗一概不听,甚至严加痛斥和惩办,使那些爱进谗言、陷害正直大臣的小人销声匿迹,不敢为所欲为。

名词崇祯皇帝听信奸臣的话,在景山上吊自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
出师表里面的😂

1. 皇帝听信谗言,疑忌忠良,致使国家陷入困境。
2. 皇帝被奸臣蒙蔽,对忠臣的劝谏充耳不闻,导致国家走向衰败。
3. 皇帝偏听偏信,一味倚重奸臣,将国家命运押在错误的方向上。
4. 皇帝被奸臣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对忠臣的肺腑之言置若罔闻,最终导致国家的动荡不安。
5. 皇帝被奸臣的谗言所蒙蔽,无法辨明是非黑白,使国家的道路越来越偏离正轨。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形容古代皇帝信奸臣的话而不信忠臣的话的句子视频

相关评论:
  • 18926416364形容古代皇帝信奸臣的话而不信忠臣的话的句子
    匡琦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出师表里面的😂...

  • 18926416364骨鲠之臣是什么意思?历史上哪些人能用这个成语评价?
    匡琦凝骨鲠之臣最早是宋朝的时候所发言的一个成语故事,因为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叫做鲁宗道的官员,他非常嫉恶如仇,正直且善良,对那些奸臣权贵毫不留情,然后也因此得到了皇帝的重视,所以他也被百姓称为古梗之城。这个成语是形容那些为人正直且敢于进谏的古代官员,因为要知道在古代另一个统治体系之下,君王一人...

  • 18926416364古代皇帝不听奸臣告良臣用什么话比喻
    匡琦凝亲贤臣远小人

  • 18926416364古代的哪个皇帝不听忠臣的良言听了奸臣了谗言而自杀的请写具体
    匡琦凝名词崇祯皇帝听信奸臣的话,在景山上吊自杀。

  • 18926416364巫蛊之祸中,汉武帝为何选择相信奸臣江充,而不相信自己的儿子?
    匡琦凝有人可能会说,汉武帝之所以不召儿子来,是因为他听到的话,是儿子要造反。汉武帝是一个非常留恋权位的人。他梦想长生不老,梦想一直当皇帝,特别害怕别人夺了他的皇位。尤其是害怕他的儿子刘据,因为刘据是最有可能夺取他皇位的人。所以,他一听说刘据要造反,就特别警惕。因此不给刘据申辩机会。不错...

  • 18926416364巫蛊之祸中,汉武帝为何选择相信奸臣江充,而不相信自己的儿子?
    匡琦凝未央宫在长安,也就是今天的西安,而甘泉宫在关中北部的甘泉山中。汉武帝晚年宠信的是钩弋夫人,别说刘据,就是皇后卫子夫也根本见不到皇帝,刘据与汉武帝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因此在巫蛊之祸中越来越缺乏信任。而在长安,江充作为汉武帝的宠臣,一心想要把太子拉下马,对汉武帝声称在太子宫中发现了很多...

  • 18926416364为何汉武帝刘彻会相信谗言却不相信太子刘据是被诬陷的?
    匡琦凝刘据不愿身负谣言,于是向江充等人发起了进攻,这时的汉武帝则陷入了深思,这次起兵的目的是不是造反呢?当汉武帝疑虑之时,身旁的人再多说上几句刘据的坏话,这也就坚定了汉武帝派兵的决心。事实上,还是因为汉武帝本身不够信任刘据。后来,汉武帝为了纪念刘据,建立了归来望思之台。

  • 18926416364皇帝为什么喜欢奸臣
    匡琦凝奸臣是人治社会、专制社会之癌,割之而又生,不割则家国速亡。专制制度赖奸臣而发达,奸臣因专制制度而生存,奸臣会察言观色,阿谀奉承,会投其所好,会攀附权贵,套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表面上听话,从而来得到个人的目的。试想在封建社会,皇帝作为绝对权威的时代,皇帝发出来的话,即使是错的,只...

  • 18926416364古代帝王应该说是很睿智的,为何总被奸人蒙蔽?
    匡琦凝俗话说得好“忠言逆耳利于行”,奸臣是不会说出“忠言逆耳”这些话的,更可况在古代大多数皇帝都是不想听“逆耳”的话,而谗言一般都是甜言蜜语,善于阿谀奉承,尽挑好的说,会察言观色,投其所好,哄皇帝开心,也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时间久了皇帝自然爱听他说话,也容易相信他说的话,时间久了,...

  • 18926416364哪代皇帝听奸臣而斩忠良?
    匡琦凝有很多商超纣王听信谗言 挖了他叔叔比干的心秦二世 胡亥 轻信赵高 秦王朝灭的更快了唐玄宗李隆基宠信杨贵妃听信奸臣杨国忠闹的安史之乱 宋高宗,以秦桧为相,杀岳飞几乎每个朝代到末期都会有这样的现象以上几个只是代表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