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届科举进士的名单?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清朝历届科举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单?~

最年轻的状元:莫宣卿。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封川县文德乡(属现在封开县)出了个“岭南首魁状元”。
中国科举历史最年轻的进士之一:朱珪
最年轻的秀才:张居正,12岁中秀才
历史上连中三元者共有15位。
唐:2人,崔元翰、张又新
宋:6人,孙何、王曾、王庠、杨置、王岩叟、冯京
金:1人,孟宗献献。
元:1人,王崇哲。
明:2人,黄观、商辂。
清:3人,王玉壁、钱檠、陈继昌

扩展资料:
科举
《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膳生员,有一定名额,由政府提供津贴和生活日用的学员;其次是增广生员,也有一定名额,为候补廪膳生之属;新“入学”的称为附学生员,为增广生之预备。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
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参考资料:科举制度_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状元(殿试第一名)_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探花(词语概念)_百度百科
参考资料:榜眼_百度百科

顺治三年丙戌科(1646年)
郭士衡,山东章邱。
顺治六年己丑科(1649年)
金抱一
顺治十二年乙未科(1655年)
于国柱
顺治十五年戊戌科(1658年)
刘炎,浙江山阴。
顺治十七年庚子补行已亥科(1660年)林本直,江苏上元
顺治十八年辛丑科(1661年)
霍维鼐,山东济宁。
康熙三年甲辰科(1664年)
吴三畏
康熙六年丁未科(1667年)
秦藩信,顺天宛平.
康熙九年庚戌科(1670年)
张英奇,直隶深州。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1673年)
郎天诈,浙江山阴。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1676年)
荀国梁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1679年)
罗琪,浙江会稽。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1682年)
王继先
。雍正元年癸卯科(1723年)
李埃
雍正二年甲辰科(1724年)
曹国琼,汉军镶白。
雍正五年丁未科(1727年)
王元浩,山东胶州。
雍正八年庚戌科(1730年)
齐大勇,直隶昌黎。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1733年)
孙宗夏,陕西镇安。
乾隆元年丙辰科(1736年)
马负书,汉军镶黄。
乾隆二年丁已科(1737年)
哈攀龙,直隶任邱。
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年)
朱秋魁,浙江金华。
乾隆七年主戊科(1742年)
贾廷诏
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年)
董孟,汉军正黄。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年)
张兆潘,江苏泰兴。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年)
张大经,山西风台。
乾隆十七年壬申科(1752年)
哈廷梁,直隶献县。
扩展资料:
清朝科举形式介绍: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清末,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1、杨瑄。字玉符,一作玉斧,号楷庵,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洛北村人。清朝进士。其遗著有《楷庵诗草》(一作《楷庵集》),又作《楷庵诗略》、《塞外草》。

2、王煜,字綗斋,滁州乌衣人,清朝道光年进士。于道光二十二年请假回原籍。被江苏都督陆建瀛举荐主持南京钟山书院。清咸丰二年去世。著有《笔耕书屋诗赋草》传世。

3、王沆,王鼎之子。清道光二十年进士,翰林院编修。王鼎自缢尸谏后,他以不能成父志而为王鼎门生及陕甘同乡所鄙弃。自感愧恨,终生不出。

4、刘光三。嘉庆十九年(1814年),刘光三考中进士,起初授职吏部主事,后升任员外郎。刘光三任职吏部,才德兼优,吏部准备举荐他任知府。刘光三认为居官应为民造福,忠臣当为国除害,就选择了考取监察御史。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

扩展资料:

清朝时期一个人考中了进士,虽然也能象明朝那样,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供职,领一份工资。但是就整体而言,清朝虽然号称完全继承了明朝的制度,但事实上做了一定改变,

尤其是大量的满洲人不通过考试就可以直接进入官僚体系,等于挤占了原由进士们垄断的官僚体系,从而造成进士们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下降。

而到了清朝中期以后,在翰林院供职的进士们收入无法保证基本生活的事情越来越多。到了晚期,他们甚至到了只能依靠地方实力派才能过活的地步,进士的意义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

这是中国科举时代最腐朽落后的时期,也就是说,即使朝廷不取消科举制,也必须开创其它的制度来对进士们进行二次淘汰,来选任合适的官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杨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光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进士



历科榜运,其盛衰各不相同,故谚有响榜哑榜之说。顺治三年丙戌,为本朝第一次举行甲科,其间位跻卿相者甚夥。阮亭《居易录》内,曾历举其姓氏,以为美谈。近有客问道光以来,何科最盛?余以壬辰、乙未、丁未三科答之,而问者欲知其详。因自道光初迄光绪末,凡甲乙科中官至一二品者,备记之以觇榜运(凡降调及由文职改武职者,仍依前官书之)。

道光辛巳恩科举人,大学士一(英桂),布政使一(瑞元。凡已成进士者,皆入甲榜,此专记由举人出身者,各科同)。

壬午恩科进士(进士以甲第名次为序),大学士二(翁心存、文庆),尚书三(李菡、李棠阶、恩桂),侍郎二(罗文俊、温葆深),总督一(陆建瀛)河督一(杨以增),巡抚三(曾望颜、李僡、邹鸣鹤),布政使五(陈嘉树、岳镇南、王庭兰、王藻、郭熊飞)。

壬午科举人,侍郎一(关圣保)。

癸未科进士,协办大学士一(杜受田),尚书二(王广荫、孙瑞珍),侍郎三(黄爵滋、和色本、雷以諴),内阁学士一(李品芳),镇边大臣三(海朴、赫特贺、吉明。凡镇守边疆,如办事帮办参赞诸大臣,皆入此类),总督二(刘源灏、王懿德),巡抚五(管遹群、常大淳、史致蕃、梁宝常、冯德馨),布政使七(周开麒、卞士云、王成璐、郭梦龄、刘裕鉁、万贡珍、周起滨)。

乙酉科举人,尚书一(何汝霖),布政使一(张光第。又是科拔贡中,尚书一,陈孚恩。侍郎一,吴廷栋。巡抚一,胡兴仁。布政使一,王宪)。

丙戌科进士,大学士二(贾桢、柏葰),协办大学士一(麟魁),侍郎二(德诚、黄琮),巡抚三(黄恩彤、徐继畲、陈士枚),布政使二(王笃、武棠)。

戊子科举人,尚书一(齐承彦),将军一(固庆)。

己丑科进士,大学士二(全庆、倭仁),尚书一(王庆云),侍郎一(孙葆元),内阁学士一(朱兰),总督三(罗绕典、杨霈、易棠),巡抚二(李嘉端、徐有壬),布政使六(汪本铨、张集馨、司徒照、林扬祖、何俊、朱艧)。

辛卯恩科举人,尚书一(爱仁)。

壬辰恩科进士,大学士三(朱凤标、单懋谦、瑞常)。协办大学士一(骆秉章),尚书二(花沙纳、桑春荣),侍郎五(吴钟骏、戴熙、阿彦达、善焘、王茂荫),总督六(季芝昌、潘铎、庆祺、舒兴阿、劳崇光、李星沅),漕督二(邵灿、李湘棻),巡抚三(郭柏荫、陆应谷、赵长龄),布政使三(严良训、贾臻、崔侗)。

壬辰科举人,大学士一(左宗棠),内阁学士一(载庆。又副榜中,布政使一,翟诰)。

癸巳科进士,尚书一(谭廷襄),左都御史一(汪元方),侍郎二(车克慎、博迪苏),内阁学士二(叶觐仪、海龄),都统一(法福礼),总督一(福济),巡抚四(杨文定、邓尔恒、黄赞汤、毓科),布政使四(宋延春、杨培、韩椿、温予巽)。

甲午科举人,总督一(张亮基),布政使一(吴春焕)。

乙未科进士,大学士二(叶名琛、彭蕴章),尚书二(郑敦谨、罗惇衍),侍郎三(吕贤基、杜<乔羽>、孙铭恩),内阁学士二(何裕承、吴式芬),守陵总兵一(景霖),总督二(黄忠汉、何桂清),河督二(苏廷魁、乔松年),漕督一(袁甲三),巡抚七(张芾、陶恩培、陈庆偕、许乃钊、赵德辙、蒋霨远、罗遵殿),布政使三(张云藻、马秀儒、钱炘和)。

乙未恩科举人,总督一(吴棠),巡抚一(韩超)。

丙申恩科进士,尚书一(沈兆霖),侍郎六(张锡庚、王发桂、李道生、彭久余、李清凤、梁瀚),镇边大臣一(毓检),总督一(慧成),巡抚五(林鸿年、何冠英、胡林翼、吕佺孙、徐之铭),布政使二(杨能格、李本仁)。

丁酉科举人,总督一(耆龄),漕督一(苏凤文),巡抚一(江忠源。又是科拔贡中,侍郎一,胡肇智)。

戊戌科进士,大学士三(灵桂、宝鋆、曾国藩),左都御史一(童华),侍郎二(吴存义、石赞清),总督二(熙麟、毛鸿宾),巡抚四(恽光宸、晏端书、曹澍钟、陈阡),布政使六(江国霖、段大章、胡大任、王德固、恩麟、祁宿藻)。

己亥科举人(按是科无由举人官至二品者)。

庚子科进士,尚书二(董恂、万青藜),侍郎六(廉兆纶、卓枟、匡源、黄倬、和润、殷兆镛),内阁学士一(王祖培),巡抚二(翁同书、贾洪韶)。布政使三(庄受祺、椿寿、范梁)。

庚子恩科举人,侍郎一(胜保),巡抚二(唐训方、严澍森),布政使一(陈景亮)。

辛丑恩科进士,大学士一(载龄),尚书二(贺寿慈、毕道远),左都御史一(胡家玉),侍郎六(潘曾莹、杨式谷、文瑞、宝珣、锡龄、苏勒布),内阁学士一(俞长赞),都统一(麒庆),镇边大臣一(联捷),巡抚五(刘昆、陈启迈、青麐、杨重雅、郑元善),布政使五(龙启瑞、卢定勋、刘齐衔、吴鼎昌、姚锡华)。

癸卯科举人,尚书一(曹毓瑛),布政使四(姚觐元、厉云官、王大经、李元度)。

甲辰科进士,侍郎六(何彤云、龚自闳、富呢雅杭阿、宋晋、杜翰、煜纶),内阁学士二(王之翰、周玉麒),巡抚三(冯誉骥、文格、李福泰),布政使五(边浴礼、萧浚兰、邓廷楠、李宗焘、崇保)。

甲辰恩科举人,侍郎一(薛焕),总督一(涂宗瀛),河督一(勒方琦),布政使一(蒯德标)。

乙巳恩科进士,大学士二(阎敬铭、文祥),尚书二(阜保、毛昶熙),侍郎四(胡瑞澜、宜振、何廷谦、奎章),内阁学士一(周寿昌),总督二(张凯嵩、李鹤年),巡抚四(蒋志章、恽世临、吴昌寿、张兆栋),布政使二(贡璜、林寿图)。

丙午科举人,巡抚一(钱鼎铭),布政使一(长赓)。

丁未科进士,大学士二(张之万、李鸿章),协办大学士一(沈桂芬),尚书二(庞钟璐、徐树铭),侍郎三(郭嵩焘、刘有铭、广凤),内阁学士三(许彭寿、袁希祖、伍忠阿),总督四(李宗羲、沈荷桢、何璟、马新贻),巡抚一(鲍源深),布政使五(孙观、黄彭年、林之望、李孟群、刘郇膏)。

己酉科举人,左都御史一(崇厚),总督一(英翰),巡抚二(潘鼎新、唐炯),布政使一(李元华。又是科拔贡中,尚书一,钱应溥。总督二,李瀚章、刘长佑。巡抚二,任道镕、陈士杰。布政使一,袁开第)。

庚戌科进士,大学士一(徐桐),尚书一(崇实),侍郎八(钱宝廉、袁保恒、邵亨豫、成琦、杜联、常恩、载肃、清安),内阁学士一(钱桂森),总督一(许应騤),巡抚三(王凯泰、曾璧光、高崇基),布政使三(孙衣言、杨庆麟、张瀛)。

咸丰辛亥恩科举人,侍郎一(朱智),内阁学士一(庆麟),总督一(卞宝第),巡抚二(陈宝箴、邓华熙),布政使二(张梦元、游智开)。

壬子恩科进士,大学士二(王文韶、额勒和布),协办大学士一(李鸿藻),尚书四(潘祖荫、景廉、魁龄、志和),侍郎五(绵宜、衍秀、张沄卿、兴恩、桂清),内阁学士一(景其浚),将军一(继格),镇边大臣一(豫师),河督一(梅启照),漕督二(周恒麒、文彬),巡抚五(倪文蔚、李庆翱、卫荣光、杜瑞聊、李文敏),布政使三(庞际云、孙翼谋、李榕)。

壬子科举人,侍郎一(兴廉),布政使一(张岳年)。

癸丑科进士,大学士一(麟书),尚书一(瑞联),侍郎四(黄钰、夏家镐、恩棠、讷仁),内阁学士二(孙如仅、马恩溥),镇边大臣一(李慎),总督一(丁宝桢),漕督一(卢士杰),巡抚一(张煦),布政使四(许应钅荣、梁肇煌、王思沂、李廷箫)。

乙卯科举人,都统一(安定。按都统属八旗者,入京秩,其在外者,则列于将军之次,副都统同),侍郎一(成林),总督一(崧蕃),巡抚一(彭祖贤),布政使二(方汝翼、增寿)。

丙辰科进士,协办大学士一(翁同龢),尚书五(孙毓汶、延煦、绍祺、薛允升、乌拉喜崇阿),侍郎一(夏同善),内阁学士三(霍穆欢、爱廉、全顺),将军一(铭安),镇边大臣一(锡缜),总督一(谭钟麟),巡抚一(沈秉成),布政使五(傅庆贻、员凤林、何枢、程豫、孙长绂)。

戊午科举人,内阁学士一(铨林),巡抚一(崧骏),布政使二(沈葆靖、易佩绅。又副榜中,布政使一,龙锡庆)。

己未科进士,大学士二(孙家鼐、福锟),尚书一(广寿),侍郎一(李文田),巡抚一(于荫霖)。

己未恩科举人,尚书一(徐用仪)。

庚申恩科进士,尚书三(阿克丹、祁世长、松氵桂),侍郎五(惠泉、沈源深、徐致祥、宝森、孙诒经),总督一(刘秉璋),巡抚四(黎培敬、徐延旭、谭继洵、吴元炳),布政使一(李希莲)。

辛酉科举人,巡抚一(邵友濂。又是科拔贡中,侍郎一,徐承煜。布政使一,陈燏)。

同治壬戌科进士,大学士二(昆冈、鹿传霖),协办大学士一(徐甫阝),尚书二(许庚身、陈学棻),侍郎五(游百川、张家骧、龙湛霖、周德润、耀年),守陵总兵一(桂昂),巡抚五(陈彝、刘瑞祺、黄槐森、谭钧培、马丕瑶),布政使一(孙凤翔)。

壬戌恩科举人,镇边大臣一(文海),巡抚二(饶应祺、吴重悳)。

癸亥恩科进士,大学士一(张之洞),尚书三(廖寿恒、奎润、李端棻),左都御史一(吴廷芬),侍郎六(黄体芳、白桓、铁祺、李端遇、景善、文澄),内阁学士一(冯尔昌),将军一(延茂),守陵总兵一(景瑞),总督一(边宝泉),巡抚二(许振祎、王毓藻),布政使一(李嘉乐)。

甲子科举人,巡抚二(恽祖翼、夏旹)。

乙丑科进士,尚书三(崇绮、松森、启秀),都御史一(张英麟),都统一(崇勋),侍郎四(汪鸣銮、刘恩溥、杨颐、文治),内阁学士一(温绍棠),巡抚一(胡聘之),布政使五(唐景崧、黄毓恩、张端卿、吴承潞、李用清)。

丁卯科举人,尚书二(溥颋、吕海寰),侍郎一(杨儒),将军一(堃岫),布政使二(英瑞、萧韶)。

戊辰科进士,尚书三(锡珍、徐会澧、嵩申),侍郎五(洪钧、宝廷、梁仲衡、许景澄、李培元),副都统一(陈宝琛),内阁学士一(联元),总督二(张人骏、陶模),巡抚二(吴大澄、陈启泰),布政使四(邵积诚、高万鹏,刘春霖、沈镕经)。

庚午科举人,布政使一(瞿廷韶)。

辛未科进士,协办大学士二(李殿林、瞿鸿禨),尚书二(唐景崇、贵恒),侍郎五(恽彦彬、王文锦、李绂藻、英煦、良弼),内阁学士二(李联芳、陈秉和),总督一(丁振铎),巡抚二(廖寿丰、张曾扬),布政使四(李岷琛、王廉、季邦桢、文光)。

癸酉科举人,巡抚二(恩铭、胡建枢),布政使二(荣铨、松堮。又是科拔贡中,布政使二,俞钟颖、李有棻)。

甲戌科进士,大学士一(陆润庠),尚书二(张伯熙、赵舒翘),侍郎七(华金寿、林绍年、凤呜、宝昌、乌拉布、胡燏棻、李昭炜),内阁学士一(黄卓元),都统一(祥麟),镇边大臣一(尚贤),总督二(赵尔巽、锡良),巡抚三(陆元鼎、恩寿、胡廷干),布政使二(张廷燎、张绍华)。

光绪乙亥恩科举人,大学士一(世续),提督一(秦炳直)。

丙子恩科进士,大学士一(裕德),协办大学士一(戴鸿慈),尚书一(廷杰),都御史一(陆宝忠),侍郎四(吴树梅、张仁黼、陈邦瑞、会章),副都统一(顾璜),内阁学士一(冯文蔚),将军一(裕祥),镇边大臣一(庆恕),巡抚一(曹鸿勋),布政使二(李绍芬、许涵度)。丙子科举人,侍郎一(顾肇新),副都统一(文哲珲)。

丁丑科进士,尚书一(陈璧),侍郎三(吴郁生、刘永亨、长萃),内阁学士二(杨佩璋、许泽新),镇边大臣一(讷钦),布政使七(余联沅、濮子潼、何福堃、樊增祥、胡湘林、继昌、陈灿),己卯科举人,将军一(台布),巡抚一(杨文鼎),布政使一(吴引孙)。

庚辰科进士,尚书一(溥良),侍郎四(郭曾炘、于式枚、萨廉、长麟),内阁学士三(崇宽、福楙、徐琪),将军一(志锐),副都统一(钟灵),巡抚一(庞鸿书),布政使二(陈夔麟、崔永安)。

壬午科举人,侍郎二(李经方、杨士琦),总督二(升允、端方),布政使一(郑孝胥。又副榜中,将军一,恒寿)。

癸未科进士,尚书三(寿耆、葛宝华、清锐),部务大臣二(严修、沈家本。按各部大臣,即尚书之改称,惟未为尚书而径授此职者,兹分别书之,副大臣同),侍郎五(朱祖谋、秦绶章、绵文、张亨嘉、恩顺),正卿一(定成),副都统一(志钧),守陵总兵一(准良),巡抚二(柯逢时、冯汝騤)。

乙酉科举人,大学士一(那桐),将军一(凤山),总督一(岑春煊),巡抚一(沈瑜庆),布政使一(王芝祥。又副榜中,侍郎一,寿勋。又是科拔贡中,副大臣一,曾鉴。布政使一,周儒臣)。

丙戌科进士,大学士一(徐世昌),协办大学士一(荣庆),尚书一(邹嘉来),侍郎一(景厚),副都统一(伊克坦),镇边大臣二(阔普通武、瑞洵),总督二(杨士骧、陈夔龙),巡抚一(冯煦),布政使三(吴品珩、王树楠、王人文),民政使一(张元奇)。

戊子科举人,侍郎二(胡惟德、姚锡光)。

己丑科进士,尚书一(绍昌),侍郎二(熙瑛、王垿),正卿一(刘若曾),内阁学士一(文海),守陵总兵一(希廉),巡抚四(周树模、陆钟琦、丁宝铨、余诚格),布政使二(李盛铎、毛庆蕃)。

己丑恩科举人,侍郎一(汪大燮),副大臣一(梁启超。又副榜中,巡抚一,何彦升)。

庚寅恩科进士,内阁学士一(载昌),副都统一(儒林),布政使二(王庆平、王乃徵),民政使一(赵渊)。

辛卯科举人(按是科尚无有由举人官至二品者)。

壬辰科进士,侍郎三(宝熙、唐文治、熙彦),副大臣一(张元济),将军一(贻谷),巡抚一(朱家宝),布政使二(连甲、尚其亨)。

癸巳恩科举人(与辛卯同)。

甲午恩科进士,部务大臣二(张謇、达寿),侍郎二(李家驹、沈云沛),副大臣一(刘廷琛),内阁学士一(毓隆),巡抚一(陈昭常)。甲午科举人,将军一(朴寿),总督一(张鸣岐),布政使一(高凌霨),总兵一(徐绍桢。又副榜中,副大臣一,周自齐)。

乙未科进士,巡抚一(齐耀琳),布政使一(凌福彭)。

丁酉科举人(与辛卯同)。

戊戌科进士,布政使一(钱能训)。

此后如壬寅恩科举人、癸卯恩科进士、癸卯科举人、甲辰科进士,均尚无有官至二品者。

清朝历届科举进士的名单如下:
* 1646年(顺治三年)己丑科:吕宫、刘应进金榜,共试子92人,取进士20人。
* 1647年(顺治四年)庚寅恩科:魏藻德、戴名世、汪绎振、汪惟平、汪惟乔、汪惟勤、邵弥、李瑾、沈斌、华时亨、杨宛、汪懋麟、朱世福、唐孙华、张玉书、任良弼、汪时中、钱开宗、熊伟、戴移孝、刘谨、陈三接、徐元文、熊伯龙、陈启泰、孙致弥、杨廷鉴、杨廷麟、吴伟业、项煜、徐乾学、黄志焕、王敬铭、孙冶人、钱以垲、戴心亨、刘应遇、冯云鹏、崔急剧、陈元龙、杨雍建、吕宫、刘应进、周折彝。
* 1648年(顺治五年)辛卯科:王式丹、层煊、胡任与、孙承恩、杨名时、姚文然、史大成、刘应遇、许三礼、高学礼、李蟠、王启疆、赵熊诏、崔急剧、杨廷鉴。
* 1650年(顺治七年)癸巳科:韩菼、王云凤、李敬方、姜宸英。
* 1651年(顺治八年)甲午科:王原祁、周兰秀。
* 1659年(顺治十六年)己亥科:吴兆骞。
* 1738年(乾隆三年)戊午科:杭世骏。
以上就是一些清朝历届科举进士的名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清朝历届科举进士名单都写完的话估计这个回答的字数已超出了,其它的几个回答估计都没回答完整,刚好前些时间我也对清朝科举比较感兴趣,收集了一些清朝科举的资料,这些资料记录了清朝的所有进士名单,而且还有乡试、会试、不同省份的进士名单都有详细记载
然后在不这里不得不说这些出自 古籍阁 的清代科举资料的齐全
清代科举进士名单资料:
《大挑年谱 (咸丰3年癸丑科) 》
《福建乡试录(乾隆17年壬申恩科)》
《各省乡试同年齿录 道光5年乙酉科》
《国朝历科馆选录 2卷》
《国朝两浙科名录 (顺治3年[1646]丙戌科至咸丰5年[1855]乙卯科)》
《国朝两浙科名录, 第 1-2 卷》
《湖南乡试录__(道光29年己酉科)》
《会试同年齿录 (道光24年甲辰科) 》
《会试同年齿录 道光15年乙未科》
《会试同年齿录 同治10年辛未科》
《会试同年齿录 同治4年乙丑科》
《会试同年齿录 同治7年戊辰科》
《明经通谱__(道光29年己酉科)》
《明经通谱__(道光5年[1825]乙酉科)》
《十八省乡试同年录 咸丰5年乙卯科》
《十八省乡试同年录-光绪二年丙子科》
《十八省乡试同年全录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科》
《十八省乡试同年全录-光绪二十七年癸卯恩科》
《顺天拔贡同年齿录 (道光29年己酉科) 》
《顺天乡试同年齿录 咸丰5年乙卯科》
《乡试同年谱 (嘉庆24年[1819]己卯科)》
《辛巳各省同年全录_道光元年,_第_1-4_卷》
《直省同年录 (道光8年[1828]戊子科)》
《直省同年全录 (道光23年[1843]癸卯科)》
《直省乡试同年齿录 咸丰5年[1855]乙卯科》
《直省乡试同年全录 (道光15年[1835》


清朝历届科举进士的名单?视频

相关评论:
  • 18533311966清朝历届科举进士的名单?
    能贝庙1、杨瑄。字玉符,一作玉斧,号楷庵,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洛北村人。清朝进士。其遗著有《楷庵诗草》(一作《楷庵集》),又作《楷庵诗略》、《塞外草》。2、王煜,字綗斋,滁州乌衣人,清朝道光年进士。于道光二十二年请假回原籍。被江苏都督陆建瀛举荐主持南京钟山书院。清咸丰二年去世。著...

  • 18533311966清朝进士考试时间表,包括恩科,加科的。
    能贝庙清朝一共进行科考112科,取状元114名。西历 中历 姓名 生卒年 籍贯 备注1646年 顺治三年 傅以渐 1609年-1665年 山东省东昌府聊城县人 1647年 顺治四年 吕宫 1603年-1664年 江南省常州府武进县人 加科1649年 顺治六年 刘子壮 1609年-1653年 湖广省黄州府黄冈县人 1652年 顺治九年 麻勒吉 -1689年 正黄旗满洲...

  • 18533311966清朝历代进士名录是什么?
    能贝庙朱绍凤,施维翰,李延矩,徐士吉,朱锦,叶映榴,朱延,施惟讷,王镐,蔡嵩,宋宗淑,朱鉴,蔡兆昌,马严,唐班,朱良裘,叶承,黄槐,吴世贤,吴省钦,施润,徐继达,朱紫佐,王保健,顾成天,吴省兰,唐明扬,金玉谟。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

  • 18533311966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进士名单
    能贝庙共3名 刘春霖 - 朱汝珍 - 商衍鎏 第二甲 赐进士出身 共120名 张启后 - 林世焘 - 颜 楷 - 朱文劭 - 王 赓 - 张茂炯 - 麦鸿钧 - 翁兆麟 - 郑 言 - 贺维翰 黄瑞麒 - 徐 潞 - 林志烜 - 庄陔兰 - 何景崧 - 熊 坤 - 宋育德 - 陈 震 - 杜 严 - 张成栋 谷芝瑞 - ...

  • 18533311966清朝历代武进士名单
    能贝庙哈攀龙,直隶任邱。 乾隆四年己未科(1739年) 朱秋魁,浙江金华。 乾隆七年主戊科(1742年) 贾廷诏 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年) 董孟,汉军正黄。乾隆十三年戊辰科(1748年) 张兆潘,江苏泰兴。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1751年) 张大经,山西风台。 乾隆十七年壬申科(1752年) 哈廷梁,直隶献县。

  • 18533311966雍正时期的科举制度?每届的状元,榜眼,探花都为何人?
    能贝庙雍正时期的科举制度与整个清朝的科举制度一样,没什么太大改变。每科的状元、榜眼、探花、传胪分别为:雍正元年癸卯恩科:于振、戴瀚、杨炳、张廷珩(张廷玉之弟);雍正二年甲辰科:陈悳华、王安国、汪德容、汪由敦;雍正五年丁未科:彭启丰(康熙十五年丙辰科状元彭定求之孙)、邓启元、马宏琦、邹一...

  • 18533311966清朝科举中有哪些人是在22岁之前就中三甲或进士的?
    能贝庙不得了哦~蒋溥(1708-1761),江苏常熟人。廷锡子。雍正八年(一七三○)传胪(二甲一名),乾隆十八年(一七五三)仕至大学士。——二十二岁的进士,名次也不低~张若霭(1713-1746)字晴岚,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廷玉子。雍正十一年(一七三三)传胪(二甲一名),官礼部尚书,袭伯爵。谥文僖。

  • 18533311966清朝历届科举状元,榜眼,探花的名单?
    能贝庙中国科举史上最年轻的进士之一:朱珪。最年轻的秀才:张居正,他在12岁时就取得了秀才的学位。历史上连中三元者共有15位。唐朝有两位:崔元翰和张又新。宋朝有六位:孙何、王曾、王庠、杨置、王岩叟和冯京。金朝有一位:孟宗献。元朝有一位:王崇哲。明朝有两位:黄观和商辂。清朝有三位:王玉壁、...

  • 18533311966谁知道康熙未年和雍正年间的进士名单?都有哪些人?有没有山西的?
    能贝庙卓 越 号乔郎,坊廓都(今陆丰市蚝潭)人,清雍正元年(1723年)癸卯科恩贡生,清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举人。 k^s7s{ 黄德星(?—1759年),字聚东,坊廓都(今陆丰市大安镇石寨)人,克承父训,诗礼传家。清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科举人,历任广西南宁府隆安县、永福县、雒容县、...

  • 18533311966谁知道清朝嘉庆年间进士名单
    能贝庙清朝嘉庆年间的进士名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士:在嘉庆十三年的进士榜中,我们可以看到吴信中、龚以镗、郭仁图、李桂林、王道行、陈赓元、吴兰荪、陈肇英、何弈簪、杨滨海、萧元桂等人。而在嘉庆十四年的恩科进士榜中,则有董正芳、廖鸿荃、廖鸿藻、叶申芗、江志鹏、余廷珪、郭尚先、陈池养、陈云章、孙珩...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