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把棺材放在悬崖壁的山洞里,他们怎么弄上去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在古代怎样把棺材放到悬崖壁洞里?~

同天葬、水葬一样,悬棺葬是一种古老的丧葬形式。葬址一般选择在临江面水的高崖绝壁上,棺木被放置在距离水面数十至数百米的天然或人工开凿的洞穴中,有些则是直接放在悬空的木桩上面。武夷山九曲溪两岸的峭壁上,至今仍存有悬棺遗迹十余处。

经过碳14测定,白岩和观音岩保存完好的两具船棺距今已有三千多年,随葬的龟形木盘是具有商周青铜文化特征的遗物。

据考证,当年我国南方分布着大大小小许多部落,他们大多具有某些共同的文化特征,因而被今人统称为古越人。船是古越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把死者放入船形棺木是对死者的敬重。而出于对高山的崇仰,他们又把逝者安放在最接近“天神”的地方,以使他们不被世人打扰,从而更好地庇佑后人。

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是如何安放在悬空的绝壁上的呢?从棺木棺盖首尾两端凿有穿绳用的方孔推测为悬索吊下。在放置悬棺的峭壁背后或两旁一般地势较为平缓,人们先将棺木运上山,派工匠凿好洞穴或架好木桩,再将棺木吊装好。有时候,先沿崖壁凿出平行的一条通道,将棺木依次推进,可以集中放置一批棺木以省去许多麻烦。据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记载,当时浙江瑞安至福建连江一带的“安家之民”和“台湾土著”、“夷州民”在饮食起居、风俗习惯上非常相近,都有悬棺葬的习俗。而在台湾偏僻的小岛兰屿的雅美人中间,这种葬俗保留至今。

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西南的武夷山,方圆百里,溪谷环绕,有“奇秀甲于东南”的美誉。游客泛舟弯曲碧绿的九曲溪水,荡漾在赤黑斑驳的岩峰之间,便可仰见难以想像的天下奇观:峭拔百仞的悬崖石壁上,一具具年代久远、饱经风雨的棺木凌空悬置。这就是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关注的古老而又奇特的葬俗——悬棺葬。

民俗学将悬棺葬归为崖葬(亦即风葬)的一种形式,这种把死者遗体或骨殖放入棺中置于悬崖上使之风化的葬法,可分为利用人工楔入木桩或于天然岩缝悬置棺材、利用天然岩洞或人工凿岩为穴插入棺材使之半悬于外等几种类型。这些类型的共同特点在于一个“悬”字,所以后人便沿用南朝人顾野王对之的称呼,通谓“悬棺”。顾野王在游历武夷山时,曾见“半崖有悬棺数千”(《太平寰宇记》卷一○一),此为一千四五百年以前的壮观,现在所剩大约不满二十具了。惟悬棺葬并非武夷山所独有,据文献记载以及迄今所发现的,在江西、浙江、台湾、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许多地区,也都有此类棺葬存在。各地区的考古工作者对此进行了科学发掘与清理,经用碳14测定和陪葬物比较,认为这些悬棺的时代从商周起经汉晋直到明清都有,它应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流行的一种葬俗。

悬棺葬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题,其一个个具体项目,几乎都是悬案,所以也有人以“悬棺葬之谜”作为统称。这里简略介绍一个和民俗学研究关系最密切的问题:这种奇特的葬俗是怎么产生的?

生活在福建周宁、福鼎、柘荣、屏南等地区的畲族同胞,有一个关于悬棺葬由来的传说:上古时,畲族的始祖盘瓠王与高辛帝的三公主成亲,育有三男一女,全家迁居凤凰山狩猎务农。因盘瓠王是星宿降世,生不落地,死不落土,所以他去世后儿孙们就用车轮和绳索把棺木置于凤凰山悬崖峭壁的岩洞中。其后代代沿袭,形成了古代畲族人的悬棺葬习俗。畲族的“畲”字,古时写成“輋”字,也包含了这个故事的意思:在凤凰山,有位大人物去世后,用车轮把棺木悬挂在峭壁岩洞中安葬。

上述传说,点明了古人施行悬棺葬的用意,是为了“死不落土”。那么,这种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悬棺葬习俗是否也受同样的观念支配?就笔者寡见,目前似乎还没有人从这个角度探讨过。

相反,有人认为悬棺葬正是落土葬习俗的自然发展,具体而言,它与新石器时代的土葬墓有密切关系。当时我国的土葬墓遍及全国,包括文献记载的悬棺葬地区和考古发现的悬棺葬地区。青海乐都柳湾马厂类型墓葬的用木棍封门和齐家文化墓葬的独木舟式棺材都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已经出现洞室墓和独木舟船棺的萌芽。悬棺岩洞墓的出现,实质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变化。

还有人认为,悬棺葬与史前原始民族实行岩居有关,是人们洞处穴居生活的反映。人们生时既然住在岩洞里,死后当葬回原处。亦有人认为悬棺的形成实际上与战乱和科技水平有关,并无什么其他复杂的原因。但驳难者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资料表明这种葬俗的形成是与战乱有关。

也有人认为施行悬棺葬是“孝道”的表现或是为了追求吉利。如唐人张鷟《朝野佥载》记载古人的崖葬习俗,“弥高者以为至孝”,以至丧家争相挂高;元代李京《云南志略》则载土僚人死后,悬棺以“先坠为吉”。也有人认为古代越与濮及其后裔民族大多生活于高山僻壤中,把高山险峰、崇山峻岭视为生活的依托,或因其难以接近、难以触及而产生神秘感,进而把它作为神灵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顶礼膜拜,所以他们便把死者的灵柩置于高山峻岭的崖穴之间,这样不但使亡魂接近神仙天国,更重要的是使之易于皈附于神仙天国。如清人董天工《武夷山志》就记有西王母宴请武夷山众乡亲的传说,并称葬有悬棺的崖洞口附近架置棺材用的木条为“虹桥板”,认为众乡亲就是从这些“虹桥板”上跨空赴宴的。有学者便据此推测这些木条的真正用途是在于沟通道路,虹桥跨空,好让崖洞中的灵魂自由出入,归返天上。但亦有人否定这些看法,认为西王母是东汉以后道教中的女神,而生活于三千年以前的福建地区的古越人是不可能超越同一时期汉族社会的发展水平去崇拜道教中的“神仙天国”的;至于“图吉”、“至孝”、“尽孝”这类涵义,当是年代较晚的悬棺葬受到汉文化影响的结果,这反映了悬棺葬包含的宗教信仰的演变,但不是它原来的观念意识。

又有人从原始生殖崇拜观念入手探索悬棺葬的起源。如杨军、郑从武在论述四川古濮人的悬棺葬时,认为这种习俗的起因,可以在僰人(居住在今宜宾地区的濮人又被称为僰人)的传说中得到较为正确的解释。僰人民间传说集《悬棺之谜》里有则传说云:僰人受到病疫威胁时,祖先神母告诉他们,要逃脱病疫的死亡威胁,只有实行岩葬。可见僰人行岩葬的原因是岩石对他们有保护作用,这是石崇拜的一种表现。而僰人之所以崇拜石,一方面如他们传说的那样,是为乞求平安而把灵柩葬在崖上,另一方面则是希望石头能赐嗣于己,使自己的群体人丁兴旺。如《太平御览》卷五十三记载,马湖江南岸有“乞子石”,“僰人乞子于此有验”。很明显,僰人的岩葬包含有以石求子的文化因素——即对生殖的追求和崇拜。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纵观悬棺葬遗存的分布,几乎都在临江面水的悬崖绝壁上,表现出行悬棺葬的民族都具有“水行山处”的特点,而葬具形式则以船形棺和整木挖凿的独木舟式棺材为主,如果再结合置棺方式、葬制和葬式等各种情况综合分析,悬棺葬习俗当属原始宗教中在鬼魂崇拜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祖先崇拜观念的反映。这些习于水上生活并以善于造船和用船著称的民族笃信,祖先死后,鬼魂虽然到了人鬼相隔的另一个世界,但并未离开生前所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仍将与自己家人和后代长相厮守,并保佑他们繁荣兴旺。所以船形棺或独木舟式的棺具之主要涵义并不在于如有些人认为的是普渡灵魂回归故乡或驶向彼岸世界,而在于满足祖先在幽冥中的生活需要;至于将棺木高置于陡崖绝壁,则是尽量避免人兽或其他因素对尸骸的伤害,这样才能使祖先的灵魂得到永久的安息,并得到其在冥冥之中的赐福和保佑(陈明芳《中国悬棺葬》)。

比较各种见解,似以石崇拜说和祖先崇拜说的分析方法较为近理。但掩隐在云雾缭绕的峭壁之上的悬棺葬俗起源之谜,是否就因此揭晓了呢?仍无定论。

陕西商洛市,就有一个墓葬群,修在悬崖峭壁上。考古专家认为,这是汉代的墓,当时人们相信天人感应,认为死后葬在半空中,就可以和天人交流。而且棺材放在高处,能防潮保护尸体,防止野兽的袭击,还能防止盗墓贼的惦记。

其实悬棺有很多种,有的是放在悬崖上的天然岩洞中,有的是在崖壁上面凿出一个凹陷的地方,来放置棺材,有的则是在崖壁上固定两块木桩,直接把棺材放在木桩上。湖南常德有一处崖壁的洞穴里,发现5口沉香木做成的棺材,,当地老人说,这是在江水上涨的时候,用船将棺材运到洞穴中的。也有人认为,古人是利用长梯,绳子,将东西分批运送到悬崖的洞穴中。

古人是利用绳索,从山顶把棺材往下吊,运送到指定的位置。1989年,上海同济大学及江西等地的专家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美国学者合作,采用绞车、滑轮等机械装置,在江西贵溪县仙岩把一具重约150公斤的“棺材”吊进了一个离上清河水面约20多米的悬崖洞中。与从山顶上吊下棺木正好相反,还有一种说法是利用水位抬高,以船载棺木而将之运进预先看好的天然洞穴或人工凿成的崖窦里。

等水位降低后,便有了石壁悬棺下临绝壑的奇特景观。清朝的许瓒曾在《东还纪程》中记载,湖南常德沅江流域有一“倒水岩,石皆壁立水滨,逶迤高广”,壁上凿有10个洞穴,下临绝壑,其中有个洞穴内藏有5具棺材。具当地人说,棺木是趁沅江涨水时由“健鬼引絙而上”。

是在悬崖上凿洞,确定支点,然后在悬崖顶搭支架用绳子把棺材放下,而同时还有绳子直接挂在悬崖下让崖下的人用绳子控制棺材移动的方向。

在绝壁处造两个简易的类似卷扬机的东西,把棺材吊下去,先前在下面接应的人把棺材接住放入山洞

把尸体和木板背上去,再现作棺材。


古代的人把棺材放在悬崖壁的山洞里,他们怎么弄上去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7145296204古人是怎样把棺木挂在悬崖峭壁之上的?
    解闸菊古代大宁河地区的濮人、武夷山地区的越人、湘西五溪蛮人以及云南僚人都存在这种葬俗。唐代的《朝野佥载》提到“五溪蛮”将死者放在林外三年,然后在临江的高崖上凿石龛放置棺木,位置越高,表示孝道越尽。宋代的《溪蛮丝笑》描述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将死者先埋于土中,后再移至大树或岩穴。生居岩洞的人...

  • 17145296204悬棺是怎么挂在悬崖上的
    解闸菊唐张鷟《朝野佥载》中,曾记有古人在临江高山半山腰间开凿石穴安葬死者的情形,办法是从山顶上放绳索把棺木吊下来。1978年,福建省博物馆曾使用这种方法,用辘轳自山顶上放下钢绳,从武夷山白岩洞取下一具完整的船棺。但是,今人所实践的吊置棺木之法,并不能解决古人置放悬棺过程中的所有细节问题...

  • 17145296204古代的人把棺材放在悬崖壁的山洞里,他们怎么弄上去的?
    解闸菊是在悬崖上凿洞,确定支点,然后在悬崖顶搭支架用绳子把棺材放下,而同时还有绳子直接挂在悬崖下让崖下的人用绳子控制棺材移动的方向。

  • 17145296204中国有个山棺材都挂那里的那个是什么山在那里的
    解闸菊1. 武夷山的悬棺文化历史悠久,其名声远扬。在武夷山,数千年的悬棺吸引了无数探索者的目光。为什么古人要将棺材悬挂在险峻的悬崖之上,这一直是一个令人费解的谜团。2. 武夷山不仅自然风光秀丽,更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四千年前,这里就有先民们繁衍生息,逐渐孕育出了独特的“古闽族”文化,以及后来...

  • 17145296204古人所谓的“悬棺葬”,是如何把沉重的棺木放到悬崖边上呢?
    解闸菊所谓悬棺,就是将盛放有尸体的棺木安置于悬崖之上的做法,这其实属于崖葬的一种,是中国南方地区古代少数民族常用的葬俗之一。而在重庆地区的巫溪县共计发现棺穴274座,其中以巫溪荆竹坝悬棺群最为典型,分布于高出河面100-400米的悬崖边上,现存悬棺24具。这些棺木大多成组排列,直接搁置于岩壁狭窄而...

  • 17145296204古人是怎样把棺木挂在悬崖峭壁之上的?
    解闸菊当时的生产水平非常低下,为什么要费尽千辛万苦,把死者的棺木悬挂在这高不可攀的悬崖峭壁之上?又是怎样安放上去的呢?一种意见认为这是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据考证:古代大宁河地区的濮人,武夷山地区的越人,湘西五溪蛮人,以及云南僚人,都有此种葬俗。唐代的《朝野佥载》说:“五溪蛮”的父母...

  • 17145296204古时候为什么人把棺材放在悬崖上?
    解闸菊4. 有人推测,这种丧葬习俗可能源于农业社会时期的山区生活。为了不占用宝贵的耕地,僰人可能选择了将棺材放置在悬崖上。5.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将数百斤甚至更重的棺材放置在悬崖上,是一项艰巨的工程。需要在悬崖上凿洞放置横木,以支撑棺材,并保证其能承受风吹日晒而不折断,难度之大可想而知。6...

  • 17145296204古人是如何将棺材放到悬崖峭壁上?
    解闸菊他们把棺材要么放在悬崖垂直表面向外突出的横梁上,要么就放在悬崖的洞穴中,或者是坐立在山体的天然岩石上,这些各种形状的棺材大多都是用整块木头雕刻而成的。悬崖棺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有专家认为,古代人们在这些洞穴中放置棺材,是为了防止尸体被野兽夺走,也可以永远保佑灵魂,并且...

  • 17145296204古人为何要不辞劳苦将棺木高悬于绝壁之上呢?
    解闸菊悬棺葬是中国南方古时盛行的一种奇特的葬俗。它利用木桩或天然岩缝,将棺木置放在“人踪灭”“鸟飞绝”的万仞绝壁上,或深藏洞内,或微露穴外,如船头、似快艇。一条武夷山风景区的九曲溪, 沿溪两岸悬崖峭壁的洞穴里,散布着几十具悬棺,构成了独特的景。古人为何要不辞劳苦将棺木高悬于绝壁之上?之前...

  • 17145296204悬棺葬是怎么把沉重的棺木放到悬崖峭壁上的?
    解闸菊现在我们常说的木棺放在悬崖峭壁上面,不使用现代机器,完成这样的工程有3点可能的操作手段。第1个就是利用一个人先爬上悬崖峭壁,然后开始凿孔,把棺材的立足点给建立好之后再用滑轮,把棺材整个拉上去。这样的手法虽然是可以完成的,而且在很多的地方都在使用这种手法,但是这种方法太费时和费力。如果...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