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习作3(家乡的一种美味)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苏教版六年级习作三 写一种食物~

《美味的小笼包》
常听人们说小笼包美味可口,我却从没尝过,也不知是啥味道。这天下午,爸爸妈妈带我来到小笼包子店让我开开眼界,饱饱口福。那天终于如愿以偿了.小笼包一个个白生生,皮薄薄的,里面好象有一包汁水在,小笼包小巧玲珑,形似宝塔,呈半透明壮,晶莹透黄,宝塔顶上一阵阵香气随风四溢,形状也和包子差不多,难怪叫小笼包。小笼包以上一般都是一笼里面有十个,每个都是圆鼓鼓的像一个个小雪球似的,只不过上面有一个凹凸不平的地方,还没上来我就被这香气熏得如痴如醉了。真恨不得把整个蒸好的小笼包一口吞掉。 一笼小笼包上来了,我坐在椅子上,刚蒸完的小笼包发出了一丝淡淡的香气息。一闻到这种香气息,我就忍不住要去大口大口的吃它了。刚夹起一个 “小胖墩”塞进嘴里,它就开始反 抗。 我这时肚子正饿得咕咕叫,恨不得将嘴巴变大,把四笼小笼包一口吞下去。于是我就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夹起小笼包,因为轻咬了一小口,汁水就像千军万马往我嘴里奔跑。我把它沾一点醋,轻进我的嘴里,肉馅又松又软,只要一嚼,它的肉就一下子松了下来,鲜美无比 妈妈说:“吃小笼包应该先醮点醋,轻轻咬一个洞,把里面鲜美的汤汁吸干,再吃皮和肉。小笼包的美味精华就在汤汁里。我按照妈妈的方法吃,汤汁鲜、皮薄肉嫩,真是好吃极了。果然,小笼包一会儿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它的肉非常十足,咬一口鲜鲜的,浓浓的,咸咸的,让你吃了还想吃。于是我又缠着妈妈去买一客,当阿姨笑盈盈端来后,我又怎能放过呢?吃了一个又一个,在吃得满口流香,砸咂嘴,不住称赞道:“美!真是美味之极。”一眨眼,又被我消灭了,摸了摸鼓鼓的小肚子,舔舔嘴,余兴未了。 怎么样,心动了?心动不如行动,去吃吃你们家乡的小笼包吧! v。 想现写'没门!我也在抄
先采纳再抄'否则我删掉

'

蒿 子 粑

241300安徽南陵县籍山一小育才文学社 叶彩云

指导点评 叶光鑫


到了农历三月,野蒿一片嫩绿的时候,我便会带着剪子屁颠屁颠地跟着妈妈去田间地头采蒿子了。(“屁颠屁颠”一词,突出“我”将要采蒿子时那种迫切的心情。)

那时节,蝴蝶翻飞着,蜜蜂转悠着,还有星星点点的野花儿在眼前陪伴着,采蒿子便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儿。稍微采摘一些蒿子,手指上就会留下了蒿子那特有的清香味儿,好长时间都洗不掉。(只有深入生活的人,才能写出这么曼妙的文字。有靓丽的景色,有美妙的回忆,难怪小作者要写蒿子粑了。)

蒿子采回家,妈妈便忙开了。先得去掉蒿子的老茎和老叶子,再洗净,切碎,放在砧板上面锤。等锤匀了,再到水塘里淘洗一下。这时候,切点腊肉丁放锅里爆一爆,等肉油出来了,便用碗盛着。(“去”、“洗”、“切”、“锤”、“淘洗”、“爆”、“盛”,这一连串动词,做蒿子粑的程序一一道来,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现在轮到煮蒿子了。蒿子煮熟后,倒些糯米粉、食盐、味精、腊肉丁、葱、蒜之类的佐料,并加一丁点儿水,用锅铲搅拌,等蒿子跟米粉拌匀了,再用脸盆装着备用。

每到这个时候,蒿子的清香就直往鼻孔里钻。我心急得要命,催妈妈快一点儿做蒿子粑给我吃。再瞧盆里,简直就是松软的白雪夹杂着点点翠玉嘛。我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比喻巧妙精当!“松软的白雪夹杂着点点翠玉”,这跟简直就是艺术品嘛,亏得小作者能想出这么美的文字。)

你别小瞧这不起眼的蒿子,书上说,它能清热利湿,还可以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呢。又可口又养生,亏我们的老祖宗能想出这么妙的法子。

民间还有一个传说,到了农历三月三这一天,便会有许许多多的鬼魂弥漫在空气中。吃蒿子粑可以把自己的魂儿巴住,免得自己的魂儿,一个不小心,跟着那些鬼魂儿一块儿闹去,不知道家在哪儿了。因此,每年的三月三,妈妈都会郑重其事地做蒿子粑给我吃。(赋予了蒿子粑较深的历史文化内涵。有书面记载,有民间传说,吃蒿子粑不光能吃出健康的身体,还能吃出丰厚的文化积淀。)

蒿子粑终于熟了,瞧着一个个圆溜溜、黄灿灿、香喷喷(排比得妙!把蒿子粑的‘色’、‘香’、‘形’绘声绘色的描摹了出来。)的蒿子粑,我不由自主地伸出自己的小手。可是很快,我的手又缩了回来。这时候,妈妈往往会责备我,说我猴急,把手烫伤了,不值得。

虽说每年都要吃蒿子粑,可我却很难形容它是一种怎样的美味——软绵绵的糯米,很有嚼头的蒿子,不时咬住的腊肉丁……说着说着,我又要咽口水了。(*^__^*) 嘻嘻……

哎呦——不好!玉树临风的馋嘴小食王来了,快撤!(看到这样的文字,谁不馋涎欲滴?特别是文章的结尾,活泼、灵动,既突出了蒿子粑的味美,又展示了小作者担心“馋嘴小食王”吃了自己的蒿子粑那份焦急的心情。)

在这篇习作中,小作者细细描摹了蒿子粑从采集蒿子到做出蒿子粑的整个流程,即便不曾吃过蒿子粑的人,也能感受蒿子粑带给自己的那种强烈的视觉、味觉、触角上的冲击,还能“照猫画虎”做一做蒿子粑了。文中,小作者在用自己的妙笔向我们勾画蒿子粑“色”、“香”、“味”、“形”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有关蒿子粑的文化历史传承。某种意义上说,吃蒿子粑的人,是极有品味的文化人。



鸡 头 菜

241300安徽南陵县籍山一小育才文学社 胡玲玉

指导点评 叶光鑫

鸡头菜又叫鸡头苞梗子,我们乡下水塘有的是呢。它的叶儿圆圆的,有点儿像荷叶,但不能挺出水面。叶儿上面是绿色的,背面却是紫红色。你再瞧,叶儿上筋脉突起,纹络曲折,边缘上折,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它那白色或是紫色的花,有伸出水面的,也有些不出水面,它们都像睡莲那样日开夜合。(文章一开头,小作者便给我们介绍了鸡头菜的样子。让我们对这种叫做鸡头菜的美食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最具特色的是,它的叶、梗、苞上面满是尖尖的刺儿。因为它的果实是球形,顶部又像极了鸡头,鸡头菜便由此而得名。鸡头菜的有长达数米的嫩叶柄或花柄,撕去带刺儿的外皮,就成了可口的的鸡头菜。(介绍了鸡头菜名字的由来。)

夏秋季节,乘坐小船或是捕鱼盆进入水塘,用绑在竹竿上的镰刀割掉浮在水面上的叶子,再将刀伸向水底,齐根割断叶柄,鸡头菜就会立马横在水面。这时,你只要捡到盆里就行了。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鸡头菜是中空的,有气囊,底下一割断,它们就会自动浮出水面。(告诉我们采摘鸡头菜的具体方法。特别是其中关于鸡头菜为什么会横出水面的细节描叙,说明了小作者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真正做到了“做生活的有心人”。)

每次,我们家弄来鸡头菜,妈妈大多都会清炒着给我们吃。开始的时候,妈妈将鸡头菜折成一截一截的,用水清洗了之后,再用刀拍扁拍裂,然后加点盐稍稍捏一下。我问妈妈,为什么提前放盐,妈妈说,只有这样,吃起来才会又脆又嫩。

接着,妈妈往锅里倒些香油,等油烧辣了,再扔点辣椒丝、蒜泥爆一爆。然后,把鸡头菜翻炒一会儿,就可以装进盘子里。鸡头菜的味儿很美,甜丝丝的,清新可口,还带着幽幽的清香呢,那是来自水乡泽国的大自然气息啊!( “折”、“清洗”、“拍”、“捏”、“扔”、“炒”、“装”等动词,具体介绍了清炒鸡头菜的方法。让我们在享受视觉美感的同时,还可以亲手做一做。其后,关于鸡头菜味儿的描写,很见功底。“水乡泽国”、“ 大自然气息”,更能调动读过这篇文章的人,也想亲口尝一尝鸡头菜的冲动。写“美食”文字,能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易。)

要是割的鸡头菜挺多,妈妈便会腌制一些。腌制的鸡头菜别有一番风味,加点辣椒下锅一炒,脆脆的,辣辣的,好吃极了。

听老师说,鸡头菜的学名叫做“芡(qiàn)”,《红楼梦》里曾有用“芡”的果实——芡实熬粥的片段。难怪大观园里的一个个生得那么水灵,想必与吃鸡头菜这一类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有关。(结尾更增文章的份量。交代了鸡头菜的学名,联系到古典名著中有关“芡实熬粥”的记载。想必,喜欢在“红楼食谱”上面下功夫的厨师看了这篇文章,也要亲手做一做了。)

习作将我们带到了水乡泽国,带到了吃鸡头菜的季节。让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同时,还可以知道鸡头菜的形状及采集、烹饪的方法。关于鸡头菜的“色”、“香”、“味”、“形”,小作者虽着墨不多,却能调动我们的食欲。叠词的运用,给文章平添了几分姿色。

阳春面

阳春面名字挺好听,很高贵的样子,其实是江南老百姓最爱吃最便宜因而也最能爽气掏钱的大众面食。《上海的早晨》中资本家徐义德为了逃避公私合营装穷,叫小伙计送的午饭就是这个阳春面,可见,阳春面是属于劳苦大众的专利。至于为什么取这样一个阳春白雪的名字,可能是取其反义吧,但我敢肯定,取这个名字的人绝不是下里巴人。

二十多年前,舅舅一家好象特别喜欢吃阳春面,每到星期天,舅舅就必定带领全家到镇上的面馆去吃阳春面。两个表弟兴高采烈,但我却很不喜欢。阳春面上除了撒一些葱花就没有别的了,光溜溜的,一点味道都没有,吃了第一口就不想吃第二口。每次我都没有方法把一碗阳春面吃完,我总是旁敲侧击地提醒舅舅还是吃馄饨好,至少还有点肉味。但舅舅坚决不肯,说馄饨太贵,又不经吃,同样一角钱,阳春面吃得饱饱的,而馄饨却只能塞牙缝。舅舅的牙缝好大。不喜欢吃,但每个星期天都得陪舅舅全家去吃,因为这是他们的节日,整整六天他们都在等着这一天。镇上那家面馆都认识舅舅,每次一来不用吩咐,就很快端上阳春面来,然后,舅舅一家就开始埋头苦干,并制造出幸福的声响来。每当此时,我就望着面前的阳春面愁眉苦脸。

陆文夫在《美食家》里专门提到过阳春面,说第一锅的阳春面最清爽最可口,因此,很多人都赶早去吃头汤。我想,舅舅们吃得绝对不是这种阳春面。但不管怎么说,我对阳春面是没有兴趣的了,胃口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倒了。

光饼

光饼是福州的小吃。据说是记念戚继光而来的,总之和这位民族英雄有一定的关系。

小的时候总喜欢站在高高的桶炉前面,看师傅做光饼。做光饼的师傅到处都有,一个案板,一个炉子就是全部的道具。光饼师傅把袖子卷得高高的,把放了碱水和盐水的面团摔得啪啪作响,然后分成一个一个剂子,用手左右一拍,一个小圆饼就出来了,再用一根竹签往中间戳一个小洞,就势往桶炉内壁一贴,等着吧,不一会,炉内就飘出香味来。估计差不多了,光饼师傅就用小铁铲利索地一铲,焦黄的光饼就跳出来了。

这光饼硬梆梆、黄通通的,咬得很费劲,没有一口好牙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是对付不了它的,但一旦入口就越嚼越香,越香越嚼,最后总是吃了一块还想带走第二块。光饼耐嚼还耐储藏,放它十天半月没有问题,坚韧不拔,很有民族气概,可能这就是它和戚继光的关系吧。光饼很便宜,一分钱一块,那时经常光顾光饼炉,买上一两块,一路嚼着上学校。

冬天光饼师傅比较幸福,守着炉子暖烘烘的,夏天就苦了,赤膊上阵还是大汗淋漓,汗水滴在炉子上嗤嗤作响。我就不敢买了,因为那光饼里必定也有光饼师傅勤劳的汗水。

前段时间,在福建“老乡”处提到光饼,他们都说那玩意好吃而且对牙齿有利,经常嚼嚼绝对比“白箭”“绿箭”效果好。但不知现在还有没有了,都好多年没有吃过了。但愿,这光饼炉子还能在福州的某个街角看到。

芋头果

芋头果是福州的早点之一,也称三角糕。据说是把槟榔芋煮熟后剥皮碾成糊状,再掺入米粉揉合而成。然后,切成一块一块三角形状,放到油锅里去炸,直炸得两面焦黄,出锅。吃的时候,用一张纸包着芋头果的下端(因为很油),以一个角为突破口,咬一口,外焦内嫩(内色灰白),还有一股芋头的清香,嗯,味道好极了。

炸芋头果的摊子也是到处都有,每天一大早,就可看到街头巷尾支起的一个个摊子,烟雾缭绕,香气四溢,买芋头果的人端着碗或提着小竹篮,等着芋头果出锅。往往炸出一锅就买出一锅。但也有买不完剩下的,搁一两个时辰也不要紧,吃起来还是很香的,它不象油条,登陆不久就成了嚼不烂的老油条。所以,卖芋头果的摊主都很自得,有时候上午九十点钟了,还不见他们收摊子,慢悠悠地守着还没有卖掉的几块芋头果。他们知道总有肚子容易饿的人自会寻香而去。

福州的市民通常是一碗锅边糊外加一只芋头果就解决了早饭问题,既好吃也实在,吃完后,打一个饱咯去上班,这革命干劲足得没法说。

下面这个地址有苏教的单元作文。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习作3(家乡的一种美味)视频

相关评论:
  • 1311991647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三怎么写,写南京的小吃,或大城市的小吃,要写色...
    卓炭转南京的风味小吃 美丽的南京城是我的故乡。南京啊,谁都知道你有“石头城”的 美誉;谁都知道你有那丰富多彩的金陵文化;谁都知道你那悠久的 历史;谁都爱你那风光旖旎的美景,你是我们淳朴的南京人民的骄 傲,更是异乡人心中向往的大都市。南京的夫子庙全国有名,夫子庙的特色小吃更是南京的一大特 色。

  • 1311991647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3,400字左右!急急急~~~
    卓炭转无锡小笼包 俗话说“名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北京的烤鸭,苏州的豆腐干,城隍庙的五香豆……而我却对我们家乡的小笼包情有独钟。小笼包的样子定会让你垂延三尺。细胞嫩滑、白而透明的皮儿,仿佛轻轻一碰便会破开。就算十里之外的人也能闻到一阵包子的清香。小笼包不仅色泽诱人、香气...

  • 1311991647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习作3(家乡的一种美味)
    卓炭转阳春面 阳春面名字挺好听,很高贵的样子,其实是江南老百姓最爱吃最便宜因而也最能爽气掏钱的大众面食。《上海的早晨》中资本家徐义德为了逃避公私合营装穷,叫小伙计送的午饭就是这个阳春面,可见,阳春面是属于劳苦大众的专利。至于为什么取这样一个阳春白雪的名字,可能是取其反义吧,但我敢肯定,取...

  • 1311991647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三关于青岛的小吃
    卓炭转利群正对面 台东三路上。 最近评价一般。 25、小城故事 台东六路上,台东六路小学对面,评价一般 26、一品红 当代后面,跟台东三路交*的一条街上,跟知名的顺泰,毓聪等同处一处 烤鲤鱼不错 27、快可利天天家常菜 一品红正对面 家常菜,物美价廉 28、顺泰 台东六路跟威海路口的天桥进去,走到丁字路口就看到了,前面...

  • 1311991647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3的作文,《yao山西的美味》
    卓炭转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以面条为例,东汉称之为“煮饼”;魏晋则名为“汤饼”;南北朝谓“水引”;而唐朝叫“冷淘”……。面食名称推陈出新,因时因地而异,俗话说娇儿宠称多,面食众多的称谓与名堂,正说明...

  • 13119916473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习作3
    卓炭转过桥米线是用米线和鸡汤为主料制作而成,是云南地区的名食。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云南人常将过桥米线招待远方来的客人。凡到过昆明的人,在观赏红山花茶之余,都要去品尝一下过桥米线,许多人对这种名食名字的来历更是备感兴趣。相传古时滇南某地有一秀才,为了取得功名,奋发读书,夜以继日,废寝忘...

  • 13119916473求苏教版6年级语文上册习作3作文 要兰州拉面馆里有的,做法要写得通俗易...
    卓炭转一阵独特的浓香扑鼻而来,惹得我“口水流下三千尺”。师傅先取一大块柔轻有弹性的面块,面块在他们的手中变得那么听话,只见他们先把面块拉长,用力把长条向上甩,然后再对折,再甩……动作时那么轻盈,面上下翻滚就像跳舞,很快面快就变成了又细又长的面条,最后,一个潇洒的动作把面条抛进滚水的...

  • 13119916473六年级的苏教版语文所有作文题目!
    卓炭转第一学期习作1 选择假期中感受最深的一段生活经历,写一篇作文。习作2 向爸爸(或妈妈)说:“我爱你!”看看爸爸(或妈妈)会有什么反应,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习作3 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美味,向大家介绍一下,再写下来。写的时候要注意突出它的色、香、味、形。习作4 (有图的,无法...

  • 13119916473苏教版六年级习作3五百字
    卓炭转首先往杯子里倒入一些小苏打,再倒入一些洗涤剂,然后把报纸垫在玻璃杯下。 实验马上就要开始了,我往杯子里倒入一些醋,奇迹很快就出现了,刚刚瓶子里还只是一些小苏打和洗涤剂,它们安安分分的,怎么才过了几秒钟的时间就变成了泡沫呢?而且本来只是一点点的泡沫,现在不断地疯涨,才过了十几秒,就...

  • 1311991647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4,习作5,习作6作文。
    卓炭转如果你拿到三碗神水,并将村子变回了原样,但在50分钟内不回到我的身边,那你就会死在原地变成一座雪山。哈哈哈... ... ”喜马拉雅姑娘狠狠的瞪了一眼正在狞笑的雪鬼,转身把神水端走了。 她跑到村子里最高的山坡上,小心翼翼的将神水洒到村子里的每一个角落,顷刻间,村子又恢复了原来的风貌...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