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艺术成就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秦兵马俑有哪些艺术成就?~

秦兵马俑坑不仅是一座博大精深的军事宝库,同时也是一座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它的艺术成就可以从四方面来看:首先,俑阵的气势逼人。陶俑一般高180~200厘米;陶马高170厘米,长200厘米,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仿,且数量众多,场面恢宏,仿佛一声令下就会迎面冲杀而来,予人压倒一切的震撼。第二,风格写实性强。秦俑雕塑的形象逼真生动,比例匀称准确,面部刻画个个不同,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写实性味道。再次,俑身的彩绘绚丽。由于曾遭大火焚烧,以及两千多年的水土侵蚀,使得陶俑陶马原本绚丽多彩的颜色大都脱落。从部分秦俑身上的颜色残迹来看,颜料的成分为矿物质,以红、绿、蓝、赭为主,色调明快,对比强烈,充满凝重斑驳的美感。第四,塑俑匠工有娴熟的工艺技巧。秦俑的制作以塑形为主,再用推、捏、贴、刻、画等多种技法完成。具体说,陶俑的腿部以堆塑方法做成粗胎,表面再经刮削。躯干部位以泥条盘筑法塑形,再用贴、捏、刻等方法做出袍服与盔甲。头部的塑法比较复杂,一般是先用模具做出头形,然后再刻画五官细部、以避免出现千人一面,相互雷同的情形。烧制出来的成品绝大多数色泽纯、密度大、硬度高,可谓炉火纯青,即使今天进行的模拟烧制实验,也很难达到如此水准。古代精湛的陶艺技巧,着实令人叹服。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而它的发现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成就。它们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法国总统希拉克对它的“世界第八奇迹”的赞誉,使秦始皇陵为更多的世人所知。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为秦始皇陵更增光彩。

秦始皇陵工程之浩大为史所罕见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继位后不久,便开始在晒山营建他的陵墓,统一六国后,更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参加陵的修建。前后费时近40年,至秦亡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据史籍记载∶陵丘高五十余丈,周围五里有余,墓内建有各式宫殿,陈列各式奇珍异宝,工程之浩大为史所罕见。

秦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1974~1977年在秦始皇陵东l千米处,发掘出作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马俑坑。-号坑在南,东西长2l6米,宽62米,面积l3260平方米。二号坑东西长124米,宽98米,面积为6000平方米。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已发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佣800件,木质战车l8辆,陶马l00多匹。按兵马{甬现有排列形式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佣可能有7000件,战车l00辆,战马l00匹。由模拟的军阵,可以想见二干多年前横扫六国,统一全国,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陶佣身材高大,ˉ般在1.8米左右,形态各异,表情逼真。体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艺水平。


开古代帝王陵寝制度之先河
秦代以前,对先王的祭奠巳不在墓地进行,秦始皇首次将祭f巳用的寝殿建在墓地。秦始皇的陵园内有,两重城垣,平面呈回字形,陵丘位于内城垣中偏南侧。陵丘的西北50米处建有寝殿,现可见到的基址近方形,面积3500平方米,附近还有其他建筑遗址。在寝殿中,对秦始皇像进行供奉和祭祖。这种陵寝制度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以后历代帝王陵墓所效仿,直至明、清。这也是中国古代丧葬文化的一个发展。

陵园工程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大诗人李白笔下,它讴歌了秦始皇的辉煌业绩,描述了营造骊山墓工程的浩大气势。的确,陵园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当他13岁刚刚登上国王宝座时,陵园营建工程也就随之开始了。古代帝王生前造陵并非秦始皇的首创。早在战国时期诸侯国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风。如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还有平山县中山国王的陵墓也是生前营造的。秦始皇只不过是把国君生前造陵的时间提前到即位初期,这是秦始皇的一点改进。陵园工程修造了30多年一直至秦始皇临死之际尚未竣工,二世皇帝继位,接着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纵观陵园工程,前后可分为三个施工阶段。自秦王即位开始到统一全国的26年为陵园工程的初期阶段。这一阶段先后展开了陵园工程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工程的规模和基本格局。从统一全国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历时9年当为陵园工程的大规模修建时期。经过数10万人9年来大规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园的主体工程。自秦始皇三十五年到二世二年冬,历时3年多是为工程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从事陵园的收尾工程与覆土任务。尽管陵墓工程历时如此之久,整个工程仍然没有最后竣工。当时历史上爆发了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大起义。陈胜、吴广的部下周文率兵迅速打到了距陵园不足数华里的戏水附近(今临潼县新丰镇附近)。面临大军压境、威逼咸阳之势,二世这位未经风雨锻炼的新皇帝惊慌失措,召来群臣商讨对策。他一幅丧魂落魄的样子,向群臣发出“为之奈何”的哀求。这时少府令章邯建议:“盗已至,众疆,今发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二世当即迎合,并让章邯率领修陵大军回击周文的起义军。至此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园工程才不得不中止。
总之,陵园工程由选点设计、施工营造到最后被迫中止,前后长达37~38年之久,在我国陵寝修建史上名列榜首,其修建的时间比埃及胡夫金字塔还要长8年。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7000余件高大雄伟的兵马俑群像,在中国乃至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所占地位绝无伦比。那多彩多姿的艺术形象,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示着一代成熟发展的艺术。

1.秦俑的写实作风

面对秦俑坑遗址现场,人们首先感觉到的是“大、多、真”。“大”即陶俑、陶马的形体 高大,和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多”是指数量众多,和秦国的左、中、右三军相近,显示了一种恢宏的气概和巨大的力量。“真”则是形象记录了许多富有个性特征的秦国真实战士 ,是秦国军队的真实写照。

秦兵马俑严格地模拟实物,力求与实物相似。各类武士俑的高矮、胖瘦以及面型、须发的 样式等,在刻画上都十分严格、认真。陶俑高者约2米,矮者约1.7米,一般在1.8米左右 ,略高于当时一般秦人的高度。服饰、甲衣种类繁多,且有级别之分,连秦俑腰间系的革带 和带钩,头上束发用的发带,以及发丝、发髻、发辫,腿部扎的行滕、胫缴及靴、履,甚至连行滕上的绑带、鞋带以及鞋底的针线头等细枝末节都雕塑得一丝不苟,维妙维肖。

2.秦俑的形象塑造

秦俑不是自然摹拟真实人物进行形象塑造的,而是经过提炼概括,仅求其形似。它所注重 的是精炼地表现大貌。为了达到形象生动、传神的效果,都做了必要的艺术夸张和重点刻画。如表现须眉,作者就没有拘泥于刻画毛根出肉的真实,而是借用夸张手法,把须眉塑造得 有角有棱,特别是胡须,有的塑得飞动、竖起或翻卷起来。这种夸张使人并不感到意外和失真,反而有助于人物精神、气质的表现,使个性十分鲜明。有的陶俑头发的雕饰犹如瓜棱形 ,丘壑相间;有的就像绘画上的大泼墨,高高低低,波浪起伏。这样既使头发的蓬松质感增强,又把人物性格的豁达表现出来。

秦俑的造型表现了工匠在塑造人物的体、量、形、质等方面,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人体的 比例和形体结构的一般规律。除个别外,一般都搭配得适宜自然,比例大体合度,与民间画工所说的“行七坐五 盘三半”,“一肩挑三头,怀揣两个脸”,“横五眼,竖三停(庭)”,“一个巴掌半个脸” ,“三拳一肘”,“头脚一样大”等基本相符。所谓“皮肉明备,骨节暗全”,使人感到他 们身上的脉搏还在跳动。

不仅如此,秦俑造型还把外部形体与内在精神、气质融为一体,体现了“形具而神生”的 中国传统的审美要求。像那立如铁塔的武士俑,往往表现性格粗犷,气质勇猛;清秀型身材的 俑,则显得文雅、伶俐;身材魁梧的军吏俑,表情肃穆、威严、刚毅、自信,好像胜券在握 。秦俑不仅较成功地把握了整体,而且也注意到细节刻画,在技法上把圆雕、浮雕、线刻有机地结合,既表现出大的立体形象的体、量、形,也不排斥对某些细部做精细的刻画。如甲 片随着身子的扭转而动,右脚上的鞋子由于脚前掌的着地而折曲,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感,这些都标志着雕 塑艺术已进入了成熟期。

3.秦俑的神态刻画

秦俑比较突出的成就,是善于抓住不同身份、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着意刻画, 塑造了包括不同官阶的将吏;不同兵种,不同年龄,不同面容和性格的众多战士,以及来源于关中、西南、西北等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的各种人物形象。只要你站在一号坑前凝注片刻 ,那一列列、一行行神态万千、各具其情的勇士们,似乎都雄纠纠、气昂昂地迎面扑来,他们手执兵器,御驾战马,所表现的是一支训练有素,具有极强的作战力量的军队,这种形象 ,是当年作为战国七雄之首的秦人挥戈东进,策马驰骋,气盖山河,声震华夏,统一中国的雄姿的凝结,是用秦地的黄土塑就的秦之史诗。

4.秦俑的彩绘艺术

秦俑彩绘的特点一是色调明快、绚丽,二是运用强烈的对比色。秦俑衣着以大红、大绿、 粉紫、天蓝等色为主要服色,另外,也十分注意衣服的装饰,领口、襟边、袖口等都镶有彩色衣缘,鞋口沿、靴梁上也押着花边,鞋带、冠带也都是彩色的绦带。服色艳丽,色调热烈 。服装上下身的搭配自不必说,就陶俑铠甲来看,赭黑色甲片配着白色或朱红色甲钉、朱红色甲带,越显色彩鲜明,使军队的阵容威武而雄壮。在绘与塑的关系上,注意到二者互相补 充、配合,显示了绘塑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总之,秦俑艺术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它那既写实而又精于提炼和传神的艺术表现 手法,为后代所继承,可以说是我国古代雕塑史上的典范,也是世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兵马俑艺术成就视频

相关评论:
  • 19214022147简要论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能胃蚁答:①它将我国写实主义的艺术传统发扬光大,为后代的雕塑艺术起到了奠基的作用。②秦俑的洗练概括的艺术风格为后世汉唐所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国造型艺术中重要的艺术特点。③绘塑结合的技法为中国古代雕塑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拓宽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道路。

  • 19214022147秦兵马俑有哪些艺术成就?
    能胃蚁答:它的艺术成就可以从四方面来看:首先,俑阵的气势逼人。陶俑一般高180~200厘米;陶马高170厘米,长200厘米,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仿,且数量众多,场面恢宏,仿佛一声令下就会迎面冲杀而来,予人压倒一切的震撼。第二,风格写实性强。秦俑雕塑的形象逼真生动,比例匀称准确,面部刻画个个不同,栩栩如生,具有...

  • 19214022147秦兵马俑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能胃蚁答: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而它的发现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成就。它们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法国总统希拉克对它的“世界第八奇迹”的赞誉,使秦始皇陵为更多的世人所知。世界文化遗产的...

  • 19214022147狮子山兵马俑汉俑在艺术成就上的进步
    能胃蚁答:狮子山兵马俑作为汉代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它在艺术创新上展现了显著的进步。相较于秦朝兵马俑的写实风格,狮子山兵马俑更偏向于写意,注重情感的传达和复杂表情的表现,这标志着楚国雕塑艺术家艺术理念的提升。制作技术上,狮子山兵马俑采用了模制法,这是向模具化制作的一大突破,体现了工匠们的技艺精湛。研...

  • 19214022147秦兵马俑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能胃蚁答: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它们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反映了秦朝的繁荣和国力。这些陶俑坑的发现,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与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齐名,共同构成了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秦始皇陵的工程浩大,史所罕见。从秦始皇即位开始,直到秦朝...

  • 19214022147兵马俑艺术成就
    能胃蚁答: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增强人物形象的真实感,这些都标志着雕 塑艺术已进入了成熟期。3.秦俑的神态刻画 秦俑比较突出的成就,是善于抓住不同身份、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着意刻画, 塑造了包括不同官阶的将吏;不同兵种,不同年龄,不同面容和性格的众多战士,以及来源于关中...

  • 19214022147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是什么
    能胃蚁答: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是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艺术价值:这批兵马俑的艺术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脸部的表情更...

  • 19214022147秦始皇陵兵马俑有何文化和艺术价值?
    能胃蚁答:秦始皇陵兵马俑之所以震撼世人首推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几千件魁伟英武的大型陶塑艺术作品,以整体形象排列在将近两万平方米的空间里,气势磅礴,体现出秦人驾驭宏大艺术题材、追求整体气韵和艺术创造的卓越才能。秦俑千人千面、呼之欲出的人物塑造则从形体把握、神韵处理、色彩运用、细部刻画等方面表现出作者的...

  • 19214022147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能胃蚁答: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据史载,秦始皇为造此陵征集了70万个工匠,建造时间长达38年。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秦俑的写实手法作为中国雕塑史上的承前启后艺术为世界瞩目。

  • 19214022147论述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
    能胃蚁答:暂且不论它规模的宏大、编排的精细,就从艺术角度看,它体现出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堪称艺术精品.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它的高度写实性.秦始皇兵马俑坑所展现的军队阵容是完全按照当时秦军的实况设计的,所以其中的秦俑、陶马、车也是按实物大小制成.秦以前的雕塑以装饰性为主,而秦俑采用了写实的刻画方式...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