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北乡村生活半个月是种什么样的体验,陕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有一档综艺节目明星去陕北乡村体验生活的是什么?~

《囍从天降》里面有朱丹,贾玲,林志玲,as,范文芳,黄琦珊,马丽,王茜,等等。

陕北生态环境的变化,使得这方土地上的生命也在开始新的构成。当陕北黄土高原形成初期的农业文明被森林草原替代后,陕北开始了人烟绝少的时代,从而成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牧地。而随着匈奴势力的扩大,他们经常由此进出而骚扰侵犯汉民族。于是秦代大将蒙恬率军到此抗击匈奴,并屯田戍边,筑城守固,迁徙内地罪人移居陕北。从此,陕北又开始了由畜牧之地向农耕的转移。但是在这以后的数百年里,陕北不断有内地人的移入,陕北也不断在进行着匈汉两族的你争我斗,而最终和平共处,杂居相生,两个民族在陕北黄土地上实现了彻底的融合同化。匈汉两族人的血脉的糅化溶合,从而就有了陕北黄土高原这块地域中的新的陕北人。所以,就陕北人种而言,到这时,他们的身体里流动着匈汉两族人的血液,这样就使陕北人在人种上呈现了一种新优势:男性多壮实剽悍,女性多窈窕娟秀;男性多倔强豪强,女性多心灵手巧。  陕北人从土著“陕北人”到多民族融合同化后的新一代陕北人,使得陕北人在人种上有了一种新优势。而且,这种地理环境下的特有的生产方式和文化精神,造就了陕北人特有的心理性格和精神气度,这就是守的耐性与走的冲力的不协调的统一,忍让时本分与反叛的倔强的不协调的统一。这样,也就使得陕北男性多表现一种外静的内热、厚重木讷的秉性,陕北女性多表现一种情真意切、热烈似火的风韵。陕北人的这种特点,也正是延安人的特点。

“黄河在黄土高坡中穿行,山涧里传来陕北人特有的高亢山歌……”,这个画面一直在我心里,挥之不去。终于找到机会,到陕北直接住到当年红军驻扎的王宿里,与黄土高坡上的陕北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非常难忘的一段时光。

陕北独具一格,而清涧县则是这方广袤的黄土地上一个神奇的地方,是全国罕有的由皇帝御赐县名的县,因“南通关洛、北连榆塞”,自古是全秦要户。无定河、黄河在这里交汇,黄土高原、晋陕峡谷在这里绵延。从西安到清涧县,经铜川、延安,距离近450km。车驶出西安城不久便拐进了高速公路,原本还可以看见的民房几乎彻底消失在视野中,替代的是延绵起伏的黄土丘和一片片的绿油地。有些地里种着成片园子的夏苹果,一簇簇的小苹果挂满了枝头,青红相接。过了不久,出现在视野中的已不再是一簇簇的苹果,而是一簇簇的桃子。许多桃子都掉在高速路边的水沟里,烂在地面上,怪不得陕西有资本说自己盛产桃子,底气足于此可见一斑。 当陷入一阵沉思时,车已经过了黄陵县,往延安方向开去。从黄陵县到延安,途中,挺拔的白桦树和浩瀚的苹果园,茂密的柿子林及披盖了绿色植被的山丘,满目的苍翠似乎是在有意识地粉碎着我脑海里关于黄土高坡的种种臆测。或许是因了七月的夏季,或许是因了风沙隐去,或许是因了防护林工程卓有成效,才可以显出如此盎然的生机,让人感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陕北。 不知何时,车已经驶入延安的山区小镇。但当第一时间意识到车已进入延安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一股震颤,忍不住地把眼睛紧紧地贴着窗向远方眺望,虽然知道不大可能看到传说中的宝塔山和延河水,但还是绷紧了神经眺望着。曾经吸引着几代热血青年的延安,已经近在几尺了。多想脚踏一下那片革命的圣地,多想亲手摸一下那条孕育了红色革命的圣河,多想走进曾经接纳了无数革命战士的土窑洞,看看那个魂萦梦绕延安。当看着窗外不远处一口口的窑洞时,脑中已按捺不住演绎着曾经的峥嵘岁月,听人讲的,书上读的,影视中看的,统统都跳了出来。 慢慢地,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已经进入了陕北。原本平坦的原野变得沟壑纵横,道路两旁的山坡横截面都是裸露的黄土,黄土表层只有稀疏发黄的杂草。数分钟的车程内便会经过一座横跨山谷的大桥,十公里内便会进入一条长长的隧道穿山而过,有时候一条隧道需要几分钟才能走完。黄土高坡的山谷处已明显地看到种上了茂密的林木,但山坡植被依然十分脆弱,裸露的山体随处可见,斑驳而菱角分明。只有当坐在不断地行走在数十米高的大桥和穿行于看不到尽头的隧道时,那一刻才能真正体会到陕北交通的困境。古语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然而,陕北人却一直生活在需要遁天入地才能出去的地方,此地之难,丝毫不亚于蜀道之难。

车往北走,到陕北腹地,先前还能或多或少看到的旷原已经看不见了,出现在窗外的只有一道接一道的沟沟壑壑,绵延到天边。黄土坡里一簇一簇的枯草包裹不住整片的黄色,几乎没有树,就更难看到人和羊群。偶尔可以看到一些鸟,从低空掠过,不知道他们靠什么生活。一座连着一座的高坡,一道连着一道的沟壑,似乎把大地分成无数的模块。然而,远眺天际,却仿佛天地相接,而且相接得那么辽阔,那么紧密。远边的天那么蓝,看起来那么近,似乎伸手便可摸到飘浮着的白云。火车行走在沙塬上,我们似乎已经忘了自己乘坐的是现代工具,仿佛自由奔驰在洪荒时代。从西安乘坐的大巴经过近六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之后,终于进入了榆林市清涧县的县城。没有高耸入云的高楼,没有气势宏大的大厦,也没有宽阔洁净的大道,只有夹道两旁略显破旧的两三层平房民居和多处抢修的简单双向水泥路。似乎一切都在向我们这些外来人表明着它的状况,什么也不想隐瞒。 没有在清涧县城做过多的停留,直接找了辆微客,直奔玉家河镇。这段路,用惊心动魄来形容虽说有些夸张,但不过分。多是盘山路,没有护栏,对面驶来的车几乎是擦身而过,车行到尽头就是急转弯。

在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和充满陕北旋律的山间飞车后,等我们真正缓过神来时,车已经穿过重重高坡,来到了山谷中的玉家河镇。车经过一座小石桥,迎面而来的就是当地的镇政府,一幅巨大的胡锦涛主席画像和他的“八荣八耻”印在瓷砖贴在墙上,旁边还有计划计划生育和生产致富的口号。经人介绍,我们在当地的一间红枣加工厂稍作休息。加工厂后面是一座陡峭的山坡,对面也是一座山坡,但高度更高,山上也种满了枣树,连一些极为倾斜的坡体都被农民开发种上了作物。山脚下流淌着一条非常清澈的小溪,水很浅,深处不过膝盖,布满石块。晚饭第一次吃了陕北地道的面条,主人非常好客,给我们准备了特大的馍馍,由于不惯粗粮,没有多吃。晚饭后,第一次站在小石桥上,感受着陕北山谷的幽幽清风,细听着桥下徐徐的流水和山间稀疏的几声鸟鸣,一直梦想中的陕北就在身边,闻得到它的味道。 这个乡镇,处在几道从沟壑隆起的狭长山脊所围成的山谷中。山脊最窄处不过五十来米,村民宅院、乡政府等一律是石窑洞平板房,零零星星掩映在不太茂密的树丛中。乍一看,桃、杏可爱无比,杨、槐生机盎然,沟谷下塞满一蓬蓬高大的毛头柳。在如此干旱荒凉的山谷中能有如此多的树,这着实使我惊讶。树多,自然鸟儿多。成群的麻雀像苍蝇一样密密麻麻地站在政府大楼前的槐树上,一阵风过,它们就全部飞落到前面的路面上,人一走近便再成群飞起。夜,静静地流入了这个山谷,原本安静非常的小镇顿时显得鸦雀无声。当地人平常很少洗澡,索性连浴室也不建了。不过当地确实凉爽干燥,寻常即便小跑也几乎滴汗未出。于是,我们也得入乡随俗,免去了洗澡的环节,对于生长在湿热南方的我来说,这也算得一次难得的体验了。 第一顿陕北农家早餐,主人家给我们端上了一锅的高粱稀饭和一大盘子的包子。高粱稀饭没有米粥的粘稠,水和高粱粒可谓泾渭分明,喝下有一股清香,过后舌根后还留下淡淡的甘甜。主人家每天早饭几乎都这样吃,口淡时便切一条黄瓜凉拌。主人家不种地,原先分配的地送人种了,儿女在外工作,不常回,平常两人吃得就随意了。由于王宿里村可以入住的农户未沟通好,我们临时决定去袁家沟和黄河边走走。饭后一会儿,联系的微型客车到了,一行九人便简装出发了。 以前听着信天游,光想象就觉得陕北的山路不好走。当车沿着几乎不足两车道宽的山路往上爬时,半米外就是没有护栏的悬崖。陕北民歌中有唱到:“山道道那个十八弯……”如今看来,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黄土坡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延绵不断,宛如一条盘桓曲折的巨龙。由于有些村庄在山顶,而一些村庄在山谷,连接村与村的盘山公路就是沿着山体从山顶挖到山底的。车行其中,恍如车在云中走,人在天上飞的感觉。尤其是下坡时,走快速地往下飞驰,眼看着车已经开到尽头,几乎要掉下悬崖,突然在尽头处减速大幅度拐弯,继续前行。人家说,心脏不好的人,是不能走陕北的山路的。之前流行过一部由日本漫画改编的电影《头文字D》,里面的赛车在秋名山上急速下坡漂移急转的镜头,让无数人大呼刺激。然而,与这里的山路司机相比,那些车手也就只能算得上是花拳绣腿了。 车行走在盘山山路上,向窗外望去,山坡延绵起伏,或陡峭高耸,或平缓低矮,沟壑纵横,梁峁起伏。车内的司机,嘴中不断地哼着信天游的小调,兴至高处,甚至唱了起来。我发现,似乎每一处的山都是不同的。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山总会给人传递不同的东西,而让你迷恋,让你沉醉,让你感慨,让你回味无穷……




在陕北乡村生活半个月是种什么样的体验,陕北视频

相关评论:
  • 18075826997在陕北乡村生活半个月是种什么样的体验,陕北
    严帜承从黄陵县到延安,途中,挺拔的白桦树和浩瀚的苹果园,茂密的柿子林及披盖了绿色植被的山丘,满目的苍翠似乎是在有意识地粉碎着我脑海里关于黄土高坡的种种臆测。或许是因了七月的夏季,或许是因了风沙隐去,或许是因了防护林工程卓有成效,才可以显出如此盎然的生机,让人感受到一个完全不同的陕北。 不知何时,车已经...

  • 18075826997陕北乡村田园的生活写作文
    严帜承乡下人家,总爱在田野和房前屋后的小自留地里种上一些庄稼,或种玉米,或种向日葵……有些人家还在门前搭上一个棚架,种上大串大串的葡萄。那晶莹透亮的葡萄,真像一颗颗珍珠。每到丰收时节,高粱妹妹羞红了脸,棉花姐姐露出洁白的牙齿,大豆粒粒饱,柿子娃娃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枝头,忙着收获的人们都笑得乐开了花!

  • 18075826997陕北蛮婆、蛮汉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他们是「 ”吉普赛人”?_百度...
    严帜承陕北有群「 ”吉普赛人” 郭峰(书房记特约作者) 民国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陕北的偏远村子里生活着蛮婆、蛮汉,被称作「 ”蛮婆家”。 蛮婆、蛮汉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 他们不事稼穑,赶着羊群,拖儿带女,驴骡驮着行李,举家出动,每到一个村子,找一口烂窑住下。「 ”蛮汉”在家喂牲口、看...

  • 18075826997梅梅在陕北是哪个县
    严帜承该人物在米脂县。梅梅是一位网络博主,主要在陕北地区从事农业工作。自媒体账号梅梅在陕北以视频形式记录了陕北农村的平凡生活。这些视频展示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农活、乡村美食、农村风土人情等等。通过镜头,人们能够了解到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农民们的朴实和热情。梅梅的视频深受许多网友的喜爱,...

  • 18075826997读《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有感
    严帜承那简单而生活化的歌词,让我每每看到,都会被一种亲切、质朴的快乐所感染。我想,也许这就是陕北乡村里人们的生活态度,没那么多欲望,烦扰,苦就是苦,甜就是甜,没什么大不了,想不通的时候就来一首信天游吧。这种潇洒的生活态度,着实令我欣赏。牛,在文中是一个不可取代的角色。作者对于清平湾...

  • 18075826997周麦狗与穆禾禾的结局是什么?
    严帜承1. 周麦狗和穆禾禾的结局是走进了婚姻的殿堂。2. 麦狗最终选择留在陕北大窑村,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他和穆禾禾在那里共同生活,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并育有子女。3. 最初,麦狗并非有意成为教师,他的到来是因为被遣返回国后,投奔了周万顺。4. 在陕北,麦狗遇到了穆禾禾,两人之间迅速产生了深厚的...

  • 18075826997陕北说书生活现状
    严帜承在陕北的乡土文化中,每逢庙会、祭祖、生日、满月或节日庆典,说书艺人的表演总能为喜庆的气氛增添一抹独特的色彩。昔日,说书大多是由盲人执掌,他们手弹三弦,腿绑甩板,或是击鼓打板,另一人弹弦伴奏,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如今,这种传统逐渐焕发新生,一些年轻人也加入到了说书的行列,他们组成...

  • 18075826997描写优美的结尾
    严帜承答案:①窗花中往往蕴藏着动人的人生故事;②窗花是陕北人的精神食粮;③窗花折射出剪纸人的生活及其丰富的想象力;④窗花表现了鲜活的大千世界。(6分;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4.文章结尾,作者想象一位老人在炕上剪窗花的情景,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 18075826997陕北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
    严帜承这部剧以陕西农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菊香在家庭中努力奋斗、逐渐当家作主的故事。通过菊香的经历,观众们看到了妇女们在家庭和社会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也体会到了她们积极乐观、勇敢坚持的精神。10、人生电视剧以改革初期陕北地区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讲述了农村知识青年高加林在人生道路以及感情上的...

  • 18075826997急!请问路遥《人生》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色?
    严帜承《人生》的主题应该是交叉的,是从一个主线辐射开来反映了时代生活的各个方面。路遥:这方面的争议多半集中在高加林身上,这是很政党的。对高加林这个人物,老实说我也正在研究他。正因为这样,我在作品中没有简单地回答这个人物是个什么样的人。谈到作品的主题,过去把主题限定在狭小的范围内,总要使人一眼看穿,有点...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