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怎么理解是非难分的事情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佛学如何看待是非?~

我们一般人要想真的想“看破、放下”是非,是很难很难的,但起码要学会“忍”,学会“转念”。当下要提醒自己,不要再执着是非了,如此下去如何脱离六道轮回的苦难呢,我们生生世世这样互相报偿,何时得了,我们更要发真心来忏悔我们过去生中对这些众生的伤害,自己要坚信“这一切都是 生死业缘,果报自受”,然后老老实实、死心塌地地一声声“阿弥陀佛”…… 祝愿同修们都早日破迷开悟,离苦得乐!!!

佛教的是非观与世人的是非观不尽相同。
世人的是非观是以能生存并能活得愉快健康为目的;佛教的是非观是以能否有利于自己和他人解脱为目的的。
人生观不同则遇事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有利于自己和他人解脱的理和事,就是“是”,不利于自己和他人解脱的理和事就是“非”了。
所以,佛教中大开悟的高僧可以开五戒而用杀盗淫妄酒等外在形式助人,就是依据这种是非观了。
比如,禅宗有个公案,有人欲进方丈问佛法,老和尚却关门掩断了对方的腿,使他悟道;另一个公案是老和尚问小和尚如何是道,小和尚竖起一指,即被老和尚用剪剪断,使小和尚当场悟道。这是开杀戒使人悟道(助人获得解脱)的形式。
另有开其他四戒使人悟道的公案也是很多,散见于佛教经典和记载。
只是,利用开戒形式(也即违反世人是非观的处理方式)来使人悟道,一定要是大开悟的过来人。没有证道的普通人看不出自己和他人的“跟脚(或称因缘、前世等等),轻易开戒会为自己和他人造下天大业障,不管主观是否想有助于自己和他人悟道,绝大多数的案例中是客观上为自己为他人增添了无尽业障。
所以,一般佛教中人,还是按世间法中的是非观来为人处事的。
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哦,世事常变迁,所以解释也在发展,标准是没有绝对的,十善只是劝人行正道的法,这里有十善和六道轮回的依据http://www.fjtp.net/uploadfile/upload_2007311174712.jpg,你看懂这张图就行了……

另外,正因为世事在变迁,所以佛是不会以世事为佛法的依据的,佛说的是宇宙的真理所在。我们要认识的不是人心,而是“识心”,这个才是宇宙的本源。从识心来看,宇宙间是没有什么对错与善恶的,所以无论善人,恶人都能成佛。而一心向善的因为心明净,能迅速看透识心的本源,所以能成就佛道;而一心向恶的,心不明就看不透世间万物,识心的本源更是无法认识到,所以成佛就难了……

根据佛经的理解

看的是一个人的发心,如果发心很善很博大,那也不会在乎一时的对错。因为世间本没有绝对的对错,但却有内心的善恶区分。当我们遇到争端(一时难辩对错真伪)时、遇到混乱无头绪的问题时、遇到人心惶惶难以冷静应对的问题时,应以大局为重,以更广泛的利益为重,以真善为重,最终总是能找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路径的,过程中不怕小小的挫折与失误,最后终将皆大欢喜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啊!

一切都是因缘和合。

善与恶或对与错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是儒家思想吗?是人类千百年来思想的发展与总结?还是人们在不知不觉的一种共识?
从生物学来看,人类是动物。和猪,狗,马。。。。。一样。它们会不会也有善与恶,对与错的划分呢?
-----------------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思考。
自然界没有真正的对于错。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划分。
而所谓的对与错,只在一种共识,而这种共识形成的依据很多,可以是一种思想(如儒家思想)熏陶,也可以是人们对实际情况的总结,也可以.....。对与错的划分是在变化着的。
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也在变,一切随缘。
我想:我们只要真正认清事物的本质,做到无愧于心就好!


佛教怎么理解是非难分的事情视频

相关评论:
  • 17072093871佛教怎么理解是非难分的事情
    柏光生从识心来看,宇宙间是没有什么对错与善恶的,所以无论善人,恶人都能成佛。而一心向善的因为心明净,能迅速看透识心的本源,所以能成就佛道;而一心向恶的,心不明就看不透世间万物,识心的本源更是无法认识到,所以成佛就难了……

  • 17072093871...那么菩萨加持、弥陀的临终接引等说,又如何解释呢?
    柏光生第一,临终接引不是佛教借用其他宗教的方式,而是从佛教创立之初就有了,是释迦牟尼佛亲口说的法门,并不是中途学习其他外道而形成的法门。 第二,其他宗教漏洞百出,但不是毫无可取之处。很多宗教的教主是万能的,学过逻辑的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不可能有万能的事情,上帝能造出连自己都抬不起来的石头吗?不管能不能造的...

  • 17072093871佛教经典禅语佛家悟道语录
    柏光生22、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23、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24、佛是众生药,病生病除,药亦无用。病(病字头里面一个 " 差 " )药除佛魔俱扫。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 25、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夺于如来藏,而如来藏随为色空,周遍法界。 26、佛说:...

  • 17072093871南传佛教不承认大乘,大乘说南传自了汉,这样相互非难难道是佛陀想看到的...
    柏光生如果我们把佛教当作一个整体,比喻成一条大河,南传上座部佛教就犹如上游,清澈而简朴;汉地的大乘佛教就犹如中游,奔腾而多姿多彩;藏传密乘佛教,就犹如下游,浩荡而庞杂、繁多。所以,当我们现在看到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其实大家不用感到奇怪,它们都是属于佛教的大河里的一份子,它们呈现出佛教...

  • 17072093871佛教问题:请问一下像秦始皇这样的人死后,从佛教的轮回论来说会被打 ...
    柏光生切,什么人都有,杀人如麻还有理,真正了悟佛法的理解应该是:不管是什么人,哪怕是佛祖本人,造了杀业一样要自已承受果报,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无法超度减免,这是定业来的。因果律就是宇宙的回力镖,你按什么方式抛出去,它必将按什么方式飞回来,在轮回中让你感同身受,直到你身体里的灵魂学懂...

  • 17072093871佛教名言格言大全
    柏光生7、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8、做工夫全仗精进之力,真正办道人,无剪爪之工。 9、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10、于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 11、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 12、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

  • 17072093871佛教禅语图片
    柏光生佛教禅语精选 1. 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欲识佛去处,只这语声是。苟能念念不忘,心心弥陀现前,步步极乐家乡,何必远企十万亿土。2. 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3. 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4. 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虚豁豁地。事来则随时拔置,如...

  • 17072093871佛教自省名言
    柏光生1、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法,总在心源。2、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3、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4、一件事,想通了是天堂,想不通就是地狱。5、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6、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7、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

  • 17072093871佛教,各教派禅语?那位知道谢谢了
    柏光生始于此大事因缘有少分相应。 86.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87. 欲得一如,但佛与众生一时放下,则无了无不了。 88. 但于事上通无事,见色闻声不用聋。 89. 是人知得世间有为虚妄不实底道理,及至对境遇缘,蓦地撞在面前,不随他去,否则被伊穿却鼻孔定也。 90. 佛说:汝以色空相倾相...

  • 17072093871佛教感悟人生句子
    柏光生27 、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28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29 、当你的邻居在深夜两点弹钢琴是你别气恼,你可以在四点钟时叫醒他,并告诉他你很欣赏他的演奏。 30 、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佛教感悟人生句子2 1、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