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中的宁古塔,究竟有多可怕?

来自:客安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宁古塔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生东部的海林和宁安。清朝初年,这里是与世隔绝的蛮荒之地,专门用来流放那些犯了重罪的人。

据《研堂见闻杂录》中记载:“按宁古塔,在辽东极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积雪,非复世界。中国人亦无至其地者。”

顺治十六年七月十一日,因“科场舞弊案”被流放的吴兆骞、方拱乾等八名举子以及家人,经过了一百二十天的艰难跋涉之后,到达了宁古塔,开始了生死未卜的流放生涯。

数十年后,对于在宁古塔地区的生活,吴兆骞在给友人顾贞观的书信中这样描述道:

“宁古寒苦天下所无,自春初至四月中旬,大风如雷鸣电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阴雨接脸,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尽冻。雪才到地即成坚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从这番描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宁古塔的自然环境有多么恶劣。而吴兆骞给顾贞观写这封信的目的,就是希望顾贞观能够施以援手,将他从这苦寒之地解救出去。

除恶劣的自然环境外,宁古塔的生活环境为极为简陋,据清代一些被流放到此地的犯人们描述,宁古塔被称为“石城”,当时“城内居民,寥寥数家,总管公署,均在其中。耕农之地,在城外十里,离城稍远处。却是耕者绝少,弥望无庐舍,长行数日,不见一人”。

当方拱乾这位曾经的荣华富贵的举人被流放到宁古塔后,他吃惊地发现,作为省级行政中心的宁古塔新城竟然还不如南方的一座小镇。在这片简陋的土地上,宁古塔新城枕河而居,一些短木头随意插在土里便构成了所谓的城墙,城门用碎石砌成,城内修建了几间破旧茅草屋,便是办公场所了。

官员的办公场所尚且如此,被流放在这里的犯人的生活,我们就不难想象了。

以上就是宁古塔的自然环境与生活环境,接下来我们就重点说一下为何一提起流放宁古塔,人们便会不寒而栗。

清朝仅次于死刑的流刑制度‍

“流刑”制度,又称流徙,是一种古老的刑罚。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但真正确定为一种常刑是在隋唐时期。唐代喜欢将犯人流放到炎热的岭南地区,而清代则喜欢把犯人流放到寒冷的东北,也就是宁古塔。

清代,将流刑作为五大主刑之一,分别是笞、杖、徒、流、死。也就是说,流刑是仅次于死刑的一种刑罚。

清朝初期,国家政权尚不稳定,南方的反清运动如火如荼,台湾的郑氏不时侵扰东南,西南的吴三桂又拥兵自重。对清朝统治者来说,安置流犯的不二选择就是他们的老家东北,最合适的地方就是当时的宁古塔。

因此,为了将流刑制度化,清政府先后制订了《三流道里表》《五军道里表》等法律文书。根据流放的远近,将流放的等级分为三级,后又改为五级,分别是流放2000里、2500里、3000里、3500里、4000里。

而从北京到宁古塔的距离,已经达到了流放的最远标准,即被称为烟瘴之地的4000里,从北京地区走起,到达宁古塔,费时需四五个月,以当时的险恶环境,很少有人能活着走到宁古塔。

根据清朝法律规定,犯人被判流放宁古塔后,必须在一个月内上路,每天行驶不得少于50公里的路程,由朝廷所派专人押送。在交通发达的今天,50里对我们来说不过是咫尺之遥,但在当时,一天靠双脚行走50里,且不论风霜雨雪,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古代封建制下,经常讲究的人“一人犯罪,全家株连”,倘若一人犯罪流放宁古塔也就罢了,但在古代的株连制度下,一人犯罪,陪葬的往往是一个家族。因此,对于大多数被流放到宁古塔的犯人来说,他们不是一个人上路,通常是整个家族一起被流放。

一个家族中,有男有女,有老人有小孩,那些身强力壮的男性还好说,最惨的往往就是女人和小孩以及老人,尤其那些自幼就养尊处优的女人们,必须依靠着她们的“三寸金莲”,一连几十天地行走在荒无人烟的古道和瘴气弥漫、虎狼出没的原始森林,时刻面临着失去生命的危险。

流放途中,犯人们必须一直戴着枷锁,直到流放地才能打开。这个过程中,倘若有点钱贿赂给押送人员,则会被格外照顾,至少和别人相比不会那么惨了,如果没有钱贿赂押送人员,那这沉重的木制枷锁就会一连几十天戴在脖子上,一旦淋雨,枷锁就会变得更加沉重无比。倘若行走于陡坡悬崖,密林山径,随时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险。

因此,对古代统治者来说,将作奸犯科的人处死固然很容易,但对民众的威慑力度却远远不如流放。因为,当被流放者沿途的悲惨遭遇传到民众的耳朵中时,他们对这种残酷的刑罚所产生的恐惧感,才是清朝统治者想要看到的!

流放到宁古塔以后的生活

对于许多被流放到宁古塔的人来说,当他们艰难跋涉几个月后,到达宁古塔后会发现,等待他们的不是苦难的结束,真正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一般而言,被发配到宁古塔的犯人,有两种去向可供选择,一是“为奴”,二是“当差”。为奴就是我们在看清宫剧的时候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与披甲人为奴”,所谓“披甲人”,即守边将士,也就是说,被发配到宁古塔的人要给这些人当奴隶。当差与为奴相比,则会好很多,最起码人身自由有所保障,而且表现好了,以后有机会可以出户为民。

但为奴之后,犯人就会丧失人身自由,他们的价值,甚至没有一头马一头牛重要。为了使这些犯人们“备尝艰苦,常受折磨”,清朝的法律对他们的后代做了种种规定,比如其他犯人可以赎身或者减刑,而与披甲人为奴的犯人们不仅自己不能赎身,其子孙后代也要时代为奴,不准出户为民。

除此之外,奴隶主对奴隶也拥有绝对的所有权以及控制权,奴隶主可以随意地打死或者处死奴隶,打死了报到官府后,官府根本不会追究奴隶主的责任。如此毫无人性的法律制度,激起了不少犯人们的反抗,有的选择逃走,有的选择杀死奴隶主,但无论何种,一旦他们被抓住,都将面临着凌迟处死的惩罚。



宁古塔处于东北边地,人烟荒芜,环境恶劣,被流放到这里的犯人,大部分都会饿死或者冻死。

宁古塔位于蛮荒边界地带,地理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差,还要做劳役,时刻面对着生命威胁。

特别可怕,这个地方天寒地冻,生活物资也是极度匮乏,在当时的条件下在那里生活简直生不如死。


“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中的宁古塔,究竟有多可怕?视频

相关评论:
  • 19365068756“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有什么典故吗
    柏寿叶宁古塔辖界在顺治年间十分广大,盛京以北、以东皆归其统.随着设厅,疆土逐渐减少.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黑龙江省东部的海林县,是三百多年前清廷流放人犯的宁古塔所在地.被遣戍宁古塔的流人,能生还的极少,大部分都客死该地.再说披甲人 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平时...

  • 19365068756清朝把人发送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披甲人是什么身份?
    柏寿叶经常看清宫剧的读者,对这么一个场景定不会陌生,每当朝廷查出贪官污吏时,在惩罚贪官时,坐在正大光明殿上的皇帝,就会对着群臣威风凛凛的说道:“来啊!将xxx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世不得入关”。“宁古塔”、“披甲人”,这二个词恐怕是清宫剧中在出现惩罚贪官污吏场景时,皇帝口中所用到的...

  • 19365068756“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中的宁古塔,究竟有多可怕?
    柏寿叶除恶劣的自然环境外,宁古塔的生活环境为极为简陋,据清代一些被流放到此地的犯人们描述,宁古塔被称为“石城”,当时“城内居民,寥寥数家,总管公署,均在其中。耕农之地,在城外十里,离城稍远处。却是耕者绝少,弥望无庐舍,长行数日,不见一人”。当方拱乾这位曾经的荣华...

  • 19365068756清朝处罚犯人,经常是发配打拉乌牲与披甲人为奴,是什么意思?求解_百度...
    柏寿叶宁古塔是清代最著名的流放地之一。清代的流放,或称“谪戍”,或称“发谴”,或称“充军”,虽然略有差异,其实质却都是把犯罪的人或其全家送往边疆地区给旗人官兵或非旗人官兵(也就是所谓的“披甲人”)作奴婢。发配的地方,主要是东北和新疆。《清史稿·刑法志》说:又有发遣名目,初第发尚阳堡...

  • 19365068756“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中的宁古塔,究竟有多可怕?
    柏寿叶宁古塔位于黑龙江海林和宁安地区,清朝初期是用于流放重罪犯人的荒凉之地。据《研堂见闻杂录》记载,这个地方荒凉至极,几乎与世隔绝。顺治十六年,一些因“科场舞弊案”被流放的举子及其家人到达宁古塔,开始了艰难的生活。宁古塔的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冬季漫长且寒冷,夏季则阴雨连绵。吴兆骞在信中描述了...

  • 19365068756古代被流放的官员多惨,死后都买不起棺材,流放的苏轼只能捡菜叶子吃...
    柏寿叶如清宫剧中所示,君王常云“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无人愿意移民的边远地区,便成为流放者的去处。今日东北地区的居民,其祖先即为百年前被流放到宁古塔附近的江南或中原士人、文人。作为罪人,他们往往无法得到公正的死亡,更别提棺材。苏轼,宋代文人,其流放应称为贬谪。与当时许多人一样,他被...

  • 19365068756令人震惊,清宫剧中的宁古塔真的是世外桃源吗?
    柏寿叶宁古塔在电视剧中是犯人被流放的地方,一般来说这种地方都是比较荒芜的,甚至很可能会有凶猛的野兽或者是什么不知名的野人出来袭击你,在我们的印象中宁古塔就好像是地狱一样,只要去了的人一定会受尽百般的折磨,没有人想去那个地方,但其实宁古塔是一座世外桃源。在宁古塔有披甲人的存在,说起这个名字...

  • 19365068756古代被流放的官员多惨,死后都买不起棺材,流放的苏轼只能捡菜叶子吃...
    柏寿叶清宫剧里出现流放情节时君王就会说“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国家有那么多边境荒凉废弃,没有人肯移民,那么就让流放者完成这个任务吧。所以今天的东北人,其祖先居然是百年前被流放到宁古塔附近的江南或中原士子文人等。一个为奴为仆的罪人,想必都不能得到一个公正的死法,哪里还有棺材呢。苏轼是...

  • 19365068756“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有什么典故吗?
    柏寿叶从顺治年间开始,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黑龙江省东部的海林县,是三百多年前清廷流放人犯的宁古塔所在地。被遣戍宁古塔的流人,能生还的极少,大部分都客死该地。再说披甲人 八旗制度“以旗统军,以旗统民”,平时耕田打猎,战时披甲上阵。想那披甲人便是最低级的满族兵众了吧!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