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都县历史沿革

来自:比较好的东西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关于望都县的历史资料~

望都县古名庆都,是“三皇五帝”之一尧帝之母庆都的出生地。望都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西枕巍巍太行,东望万里平川,北邻古城保定,距首都北京187公里、天津170公里,南距省会石家庄98公里。全县总面积370平方公里,辖3镇5乡,147个行政村,总人口26万。耕地34万亩,其中汉族人口占99.8%,少数民族中有回、满、蒙古等14个,仅占人口的0.2%。

县名由来
望都又名庆都,尧母以此而得名,为帝尧放勋诞生之地,汉代以前称庆都,汉代改名为望都,到唐代又称名为庆都。直到清代乾隆皇帝巡游五台山,回驾路过庆都谒尧母陵,因县名与尧母同名又改为望都县至今。
隶属沿革

望都县
《帝王纪》载“尧母北登尧山,南望都山,故名望都”。望都古属冀州,为尧帝受封故土,故名庆都。周属并州,秦朝置郡;汉武帝封中山靖王为广望候,因此改为望都县;晋宋皆为县;北齐划入北平;唐武德四年复又置县,属定州;泰和六年隶中山府;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庆都县属保定路。
清乾隆十一年(1749)十月,高宗巡幸五台,车驾至此,因庆都为尧母之名,故又改为望都。
抗战时期,曾先后改为新望县,晓峰县,旋即改为云彪县。迄战略相持阶段,日寇重兵压境,为打破敌人细碎分割的“囚笼”政策,顺平(完县)、唐县、望都、定州重新划界,在平汉路东成立望定县,路西为云彪县。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望定县撤销,恢复云彪县建制,不久改为望都县。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地市合并后隶属于保定市。
人文历史
相传,在原始社会未期,该县(原名庆都)居住着华夏民族最古老的一个部落,部落首领系黄帝四世曾孙帝喾第三妃陈锋氏女以地氏为名曰庆都,于三阶前丹陵生尧,故称尧母。
尧十二岁受封于陶为诸侯,十五岁改封于唐,十六岁从诸侯为天子,号陶广广氏。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所说的唐尧虞的帝尧。据文献记载:尧曾制定历法,以日月星辰的变化规律确定民间农时播种季节,对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尧身为天子生活检朴,穿粗衣、食粗饭,很受群众爱戴。他在后期实行了禅让给受群众拥护的人,他到处访贤,选定舜为接班人。曾对舜进行三年考核,命舜摄政,他死后由舜继位。
尧幼时随母寄居伊祁山,被尊为天子后,伊祁山改为尧山,后人称伊祁山为太子庵,张晏《汉书》注云: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尧母登尧山,望都(孤)山曰望都,望都县以此得名。三阿,太子庵在我县西北四十里唐县固城村北一进而,现录属完县,古代庆都邑幅广阔三阿、太子庵、固城、都山都是庆都域。固城原为望都!曰望都。县地原系庆都一隅尔,曰名成阳,尧母殂落于此故有尧母台,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使使都祀尧母於成阳灵台,号曰:"灵台大母。从此以后,历代尧母陵,建尧母祠连续重修不断,到明清时代最为兴盛。[1]

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642042.htm

概况北杨村乡(Beiyangcun Xiang)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城西北7千米。面积29.5平方千米,人口2.52万人(2002年)。辖1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北杨村。博(野)温(仁)、博(野)望(都)公路过境。 沿革1962年建北杨村公社,1983年改乡。1997年,面积29.5平方千米,人口2.5万人,辖北杨村、窝头、南祝、北小王、芦村、东章、北邑、邓庄、南邑、北彦、北堤圈11个行政村。 130637201:~200北杨村 ~201北堤圈村 ~202北彦村 ~203东章村 ~204沃头村 ~205南祝村 ~206北小王村 ~207南邑村 ~208北邑村 ~209邓庄村 ~210芦村

望都县历史悠久,传说五千年前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孙帝喾生活在县域西北,帝喾第三妃庆都生尧于丹陵(现顺平界伊祁山、尧山),尧被封为唐候后筑城奉母居住,并将此城命名为庆都城。 夏、商、周三代庆都城属冀州。战国时期赵国置庆都邑。 秦王赢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灭六国,析庆都邑为二县,北部为曲逆县,南部为庆都县。庆都县治故县(今固现村),属恒山郡。西北以伊祁山与曲逆县为界,地域包括今唐县、顺平县一部及望都县大部,人口约3万户12万人。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改置望都县。望都县名的由来是根据古传说:尧居尧山(伊祁山),其母庆都居都山(孤山),两山相距10余里,尧常登山眺望母亲,谓之“登尧山望都山”,故有“望都”之称。西汉时县与候国并处,东南有中山靖王子刘盖封地柳宿夷候国(柳絮村),西南有中山靖王子刘嘉封地新处候国(古城镇),东南有中山靖王子刘应封地安险候国(今属定州市),东有中山靖王子刘忠封地广望候国(今属清苑),望都县与唐县、曲逆(今顺平)、上曲阳(今曲阳)为邻,县治仍在故县(今固现村),属冀州中山国。汉初人口只有2万,到西汉末发展到3.7万。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诏令全国郡县更名,望都县更名顺调县,取雨顺风调之意,属常山郡。东汉刘秀称帝后,建武元年又诏令郡县恢复原名。望都县仍属冀州中山国。三国、两晋时期依然如故。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大乱,望都县先后属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后燕诸国,由于动乱,造成经济破坏,人口锐减,县不足万人,属中山郡。公元439年北魏拓跋氏统一了北方,社会相对稳定,人口归业,户口增多,望都县为北魏辖地,属安州(今定州),人口约2万。北魏后期至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天下继续动乱。北齐天保三年(公元552年)望都县废,地域并入北平(今满城)。隋文帝杨坚取得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励精图治,析州置县,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分北平县复置望都县,属定州。二十年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四月又将望都县废,复入北平,初属博陵郡,继属高阳郡。 唐朝建立后改郡为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分安喜(今定州)、北平二县部分地域,置武定县,县治暂时定于安险(今定州),不久复称望都县。因故县(固现村)县治经战乱久废,于今县治处开池筑城,贞观八年望都县城竣工,县治迁入至今。唐时境域广阔:“南以跟县治42里之唐水(唐河)与定州为界,东有阳城淀,北有尧山,西北有倒马故关,西有中人亭(唐县雹水),左人亭(唐县都亭),东南柳宿划入境内,疆域超过前代。”唐开元年间人口增多,达6500户41340人。安史之乱后户口大减,到德宗贞元年间人数减少84%,只有6600人。 宋初望都县制如故。政和三年定州改称中山府,望都县为其所辖。北宋中叶,望都有户6千,达2万人。北宋末金朝铁骑南侵,河北尽为金军占领,民多逃亡,田园成为狩猎场。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望都县更名海山县。大定十三年(公元1173年),金太子完颜允慕来保州、定州一带射猎,见新建成的县衙屋瓦鲜亮,南有荷花池,北有尧母陵,甚是壮观,想到尧母本名庆都,生于斯葬于斯,史曾称庆都县,回朝后向皇帝金世宗奏明,金世宗遂下诏改海山县为庆都县。南宋时县域已成为金朝后方,户籍制度渐趋完备,社会相对安定,人口明显增多,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县内人口约8万。 蒙古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七年(公元1212年)南下灭金得中原州郡,庆都县制如故,初隶真定府。太祖十一年(公元1216年)隶属恒州。太宗十一年(公元1239年)改属中书省顺天路。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顺天路改保定路,庆都县随变更属之。元朝统治者在南下灭金灭宋过程中,采取了大肆杀戮、疯狂掠夺的民族压迫政策,“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马羊畜席卷而去,城廓屋庐顿成邱墟”,庆都县人口降至历史上第二个最低点。据至元十二年记载人口推算,庆都县民户不满2千,人口3600人。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保定路为保定府,庆都县隶之。明初由于元末战争和“靖难之役”,县内“民户十不存一”,山西等地大量往中原移民,庆都县为接受移民的重点县份。永乐后人口增长,至弘治朝有居民2200户,人口25300余人。 清军入关后庆都县制如故。清兵进入中原,杀戮众多。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9年)十月七日清兵陷庆都城,屠杀无算,劫掠一空,尽焚全城。据康熙年间《庆都县志》载,顺治年县编社四,编屯六,1111户,8369丁.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出巡正定滹沱河,回銮路过庆都县,谒尧母陵,认为以尧母之名称县不恭,应该避之,回京后颁诏,复称望都县.乾隆年后人口上升很快,到清末光绪三十年,县内计民户12000,71127人。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望都县仍为保定府所辖。民国3年(公元1914年)置保定道,望都县归属亦随之。民国17年(公元1928年)置河北省,废道级行政建制,望都县直属河北省。民国26年(公元1937年)河北省划为17个行政督察区,望都县隶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民国时期望都县设3区97乡123个村,民国23年(公元1934)人口92090人。 民国26年(公元1937年)日寇侵占望都县,国民政府官员南逃,望都城遂被日军占领,日军成立伪政府以维护其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在艰苦的环境下建立了抗日政权。1938年4月望都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1940年7月改属边区第四专署。 1941年敌后抗日战争形势紧张,为使望都县有一块巩固的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决定将唐县之高昌、山阳、连颐等37个村庄,完县之郭村、任疃等6个村庄,满城县之大十五计、南北李各庄等3个村庄划归望都县抗日民主政府。1942年1月边区决定撤销望都县,以平汉路为界,路西建新望县,后为纪念三地委组织部长郗晓峰牺牲称晓峰县,6月为纪念逝世的晋察冀骑兵团团长刘云彪改称云彪县。云彪县辖寺庄、黑堡、山阳及完县的下叔4个区153个村。路东建立望定县,辖贾村、白陀及定县的清风店、留早等4个区共132个村。两县抗日政权属边区第四专署。1944年6月改隶边区第三专署。1944年望定县撤销,清风店、留早两区及固店、北合、二十里铺、南合营、于合营、赤灰、南阳村、北阳村等8个村划入定县,余者划入云彪县,仍隶边区第三专署。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国民党军队沿平汉铁路大举北上,国民政府强行接管县城。中共领导的军民坚决保卫胜利果实。11月,下叔区27个村及庄里、坛山、李各庄、张各庄等村回归完县,云彪县辖5个区172个村。1947年1月望都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县国民政府逃亡覆灭。 1946年5月云彪县撤销,恢复望都县名称。1947年12月隶属晋察冀边区北岳区五专署,1949年1月改属察哈尔省易水专署,8月隶属河北省保定地区专员公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望都县辖5个区,172个村,人口12.4万。1951年10月,固店、北合等8个村由定县划入望都县。1952年庄里村回归望都。1954年8月,高昌、山阳、连颐等37个村回归唐县,望都县辖144个行政村。 1957年12月,清苑县付家营、沈百户等12个村划给望都。望都县辖156个村。1958年6月望都县与唐县合并,称唐县,县治望都镇,贾村乡划入安国县。1962年1月恢复望都县原建制,属保定专署,辖16个人民公社,147个行政村,人口15.6万。1970年保定专署改为保定地区,望都县属之。1994年12月保定地区与保定市合并称保定市,望都县仍属之,时辖1镇15乡,147个行政村,人口25.2万。1996年并乡扩镇,县辖1镇7乡。2002年固店乡更名固店镇。2003年底辖2镇6乡,147个行政村,人口26.1万。


望都县历史沿革视频

相关评论:
  • 13985438823望都县历史沿革
    井柱贴望都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其名称源于古老的传说。古称庆都,因这里是帝尧放勋的诞生地,其母尧母在此地得名。在汉代之前,县名为庆都,到了汉代,为了纪念这一历史,县名被改为望都。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唐代,再次称为庆都,直到清代乾隆皇帝的一次巡游改变了这一传统。乾隆皇帝在巡游五台山后...

  • 13985438823关于望都县的历史资料
    井柱贴隶属沿革望都县 《帝王纪》载“尧母北登尧山,南望都山,故名望都”。望都古属冀州,为尧帝受封故土,故名庆都。

  • 13985438823望都县历史沿革
    井柱贴西汉时县与候国并处,东南有中山靖王子刘盖封地柳宿夷候国(柳絮村),西南有中山靖王子刘嘉封地新处候国(古城镇),东南有中山靖王子刘应封地安险候国(今属定州市),东有中山靖王子刘忠封地广望候国(今属清苑),望都县与唐县、曲逆(今顺平)、上曲阳(今曲阳)为邻,县治仍在故县(今固现村),属冀州中山国。 汉...

  • 13985438823望都县历史沿革
    井柱贴西汉时县与候国并处,东南有中山靖王子刘盖封地柳宿夷候国(柳絮村),西南有中山靖王子刘嘉封地新处候国(古城镇),东南有中山靖王子刘应封地安险候国(今属定州市),东有中山靖王子刘忠封地广望候国(今属清苑),望都县与唐县、曲逆(今顺平)、上曲阳(今曲阳)为邻,县治仍在故县(今固现村),属冀州中山国。汉初...

  • 13985438823望都县人民法院历史沿革
    井柱贴望都县人民法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九五零年,其起源可以回溯至一九三八年十月,当时望都县抗日民主政府设立了最初的司法科,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司法服务。一九四五年五月,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望都县成立了人民法庭,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的司法体系建设。然而,一九五零年春,随着政权的调整,原司法科和人民法庭被...

  • 13985438823尧帝的故里到底在哪里?
    井柱贴望都山一名都山,一名孤山,今属唐县。尧封唐侯后,其母便移居都山,尧思念母亲常登上伊祁山,故《汉书·地理志》云:“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望都山,故以为名”。望都县名即以此而得。望都县早期名庆都县,清初时仍名庆都县。《望都志》记载:“至乾隆八年十月十日,高宗巡幸五台而归,晓以庆都县谕“...

  • 13985438823保定22个县有哪个县?
    井柱贴截至2021年3月,保定市共下辖15个县,分别为:涞水县、阜平县、定兴县、唐县、高阳县、容城县、涞源县、望都县、安新县、易县、曲阳县、蠡县、顺平县、博野县、雄县。保定市:河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介于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

  • 13985438823保定市所辖市、县、区
    井柱贴市区清苑区竞秀区莲池区满城区徐水区县望都县唐县蠡县顺平县博野县易县曲阳县涞源县涞水县高阳县安新县雄县容城县阜平县定兴县县级市安国市涿州市定州市高碑店市经济开发区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白沟新城历史沿革1948年,保定市成立,作为冀中行政公署所在地。随后,河北省人民政府在1949年设立,保定成为省会...

  • 13985438823保定顺平县保定顺平县属于哪个区
    井柱贴顺平县的历史? 建置沿革 编辑 夏及商代,今顺平县为一诸侯国,都逆_邑(安阳乡境内)。 春秋战国时置县,名曲逆县,治在大王、子城,属燕国。 此后由于征战交错,朝代更替,县名更动频繁,曰县,曰军,曰州。 西汉平帝元始五年(5年),王莽改曲逆为顺平县。 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又将顺平县改为曲逆县。 东汉章和...

  • 13985438823我们定州市南边河沙河上是唐县西边是什么县?
    井柱贴历史沿革:1. 公元前2360年,帝尧被封为唐侯,治所在阳邑,也就是今天的唐县,这里被称为古唐侯国。2. 在春秋时期,唐县属于燕地和中山地。3. 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2年),唐县设立,因其曾为唐侯国而得名,隶属于冀州刺史部中山国。4. 北齐时期,唐县被撤销,并入安喜县(今定州城东南)。5...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