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留给后主什么话,本来可保蜀国长盛不衰,却被阿斗记错了?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给刘禅留下了“亲贤臣,远小人“,这句话在我们现在看来没问题。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诸葛亮说的如此含糊,他没有对刘禅说哪个是蜀汉政权里的贤臣,哪个又是蜀汉争权的小人。他把这些留给我们的刘禅自己去思考,这就闹了了一个乌龙。刘禅把谁是贤臣,谁是小人搞混掉了。

其实我们现在人对于刘禅的评价比古代好多了?在古代人眼中,刘禅就是一个因为贪图享乐而导致亡国的君主。在刘禅身上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就是乐不思蜀。其实这个在古代的价值观里面,皇帝向别人投降就是亡国之君,是不值得提倡的。

但在我们现代人眼中,这何尝不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对象,安稳过一生,没有战争,只有安宁的生活不好吗?至少在那个战火不断的古代而言,能够安稳的活下去就已经是一种幸福。话又说回来,刘禅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至少在文化上面。他可能并不输于其他人,要知道刘禅在小时候就是诸葛亮教导,诸葛亮是一个忠臣,对于刘禅的教导,他也是极为严格的。你想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刘禅,他能会笨到哪里去?

只不过诸葛亮哪都好,就是到刘备死去托孤的时候,他可能有些专权,就是朝堂上只有他一个人的发言。这种直接导致了刘禅得不到锻炼,始终躲在诸葛亮的庇护之下。久而久之,刘禅也就已经习惯了诸葛亮的庇护,等到诸葛亮死的时候,他突然有些不习惯。他可能心中也清楚哪些是小人哪些是贤臣,只不过他不想去真的纠结哪个是,哪个不是。只要顺着他心意的就是贤臣,不顺他心意就是小人。蜀汉的亡国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就是敌人太强,两家联手都不一定能打得过魏国。内部因素就是蜀汉政权没有杰出的人物来力挽狂澜。



像这些本来就是传说,如果诸葛亮真有变化,肯定当时就拿笔记下来了,而且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根本就不会让阿斗一个人听着呗,别人都不知道

诸葛丞相丞相死前留下的六个字,是出自《出师表》:“亲贤臣,远小人。”这六个字的含义就是,陛下你要亲近贤臣,远离小人。


诸葛亮留给后主什么话,本来可保蜀国长盛不衰,却被阿斗记错了?视频

相关评论:
  • 15157493662刘备临死之前说了什么话?
    戎盛京诸葛亮集载先主遗诏敕后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汝...

  • 15157493662诸葛瞻遗言“吾内不除黄皓,外不制姜维”,除黄皓可理解不制姜维是何...
    戎盛京诸葛亮就写下了著名的一句话。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这句话的目的就是告诫自己的儿子,一定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才能够做好任何事情。诸葛瞻慢慢的长大了,虽然是非常的厉害,但是却没有了好的脾气,诸葛亮一般遇到事情都非常的冷静,可是诸葛瞻就非常的冲动,就算拥有再好的天赋也没有什么...

  • 15157493662诸葛亮建议刘备称帝
    戎盛京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

  • 15157493662诸葛亮在死之前说了一句什么话
    戎盛京三国人物遗言 诸葛亮:姜维入帐直至孔明榻前问安孔明曰: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原重兴汉室;奈天意此吾旦夕死吾平生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百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吾遍观诸无人授独汝传我书切勿轻忽维哭拜而受孔明又曰:吾有‘连弩’之法曾用得其法矢长八寸弩发十矢皆画成图本...

  • 15157493662诸葛亮《诫子书》
    戎盛京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现在的“淡泊”、“宁静”求清静,不是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

  • 15157493662刘封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诸葛亮为何建议刘备赐死他?
    戎盛京那么,问题来了,关羽死后,刘备为什么要赐死刘封这位猛将呢?在刘备做出决定前,诸葛亮发现了什么,为何建议刘备赐死刘封?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作为刘备的养子,刘封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因此,在很多人看来,刘备不应该除掉刘封,毕竟蜀汉本来就人才匮乏。刘封武力过人,...

  • 15157493662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戎盛京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人物生平 躬耕陇亩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

  • 15157493662后出师表中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戎盛京一、《后出师表》中“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这句话说明:诸葛亮想为刘备打下天下而感激他的识遇之恩,但是又唯恐自己能力不足,不能担负重托。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译文是:我接受这命令的时候,睡觉不觉得席子安稳,吃饭不觉得味道美味。 二、《后出师表》原文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

  • 15157493662三国演义中,蜀汉后期,诸葛亮出祁山,为何要写出师表
    戎盛京封建社会,臣子出行,是要向上报告的。诸葛亮再怎么说也是臣子,向外出征,自然要向皇帝报告,说明理由以及必胜的决心。注意“表”是古代臣子向皇帝写的一种奏疏,诸葛亮出兵,怎么可能不写表给皇帝?走街亭,不走走子午谷,原因有几个:1,路线相比变长了!物资供给就难以跟上,蜀国国力本来就落后,...

  • 15157493662从出师表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戎盛京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采纳数:19205 获赞数:92583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一、从出师表可已看出,诸葛亮是一个忠心耿耿,有抱负有爱国精神的人,也体现出诸葛亮是一个非常聪明考虑周到的人。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