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的资料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有关竺可桢的资料~

竺可桢(Chu Kochen)(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又名绍荣、烈祖、兆熊,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今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1905年进入复旦公学中学部学习(未毕业)。1909年进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预科土木工程系学习。1913年毕业於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18年到1920年任教於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
1920年到1925年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1925年竺可桢转任商务出版社编辑。1926年8月,竺可桢到天津,被张伯苓聘为私立南开大学教授,讲授地学、气象学[1]。1929年到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1936年到1949年,他担任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在此期间,养成优良学风,广揽名师,特别是延揽了众多中国科学社和前学衡社的成员,使浙江大学迅速崛起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时人称浙大为「东方剑桥」。在浙大的发展历程中,担任校长达13年之久的竺可桢先生可谓厥功至伟。他被公认为「浙大学术事业的奠基人,浙大「求是」精神的典范,浙大的灵魂」。校训「求是」即是由他提出,校歌亦是他请著名国学家马一浮作词、音乐家应尚能谱曲作成。
1949年10月16日,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4年2月7日,因肺病在北京逝世。


位於浙大玉泉校区的竺可桢铜像
言论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麼?第二,将来毕业後做什麼样的人?」
「大学教育之目的,在於养成一国之领导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讨专门智识,而尤重於锻炼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确,独立不阿,遇事不为习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从潮流,惟其能运用一己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学教育之富於常识也。」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二十周年校庆演讲,《国风月刊》第8卷第1期
「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作育後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的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
「科学的目标是在求真理。真理所在,虽蹈危履险以赴之,亦所不释。」
「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据吾人的理想,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一)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三)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研究科学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并非专重应用。但应用科学方法,利用厚生,至国家之富强之境,固亦不可忽视。」
重要著作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桢公费留美学习,1918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34年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4月,他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竺可桢是中国物候学的创始人。

学术成就:
历史气候学的奠基人
竺可桢是历史气候学的创建人、奠基人,其中历史气候变迁是他用力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个领域,蜚声国际科学界。竺可桢在历史气候学上另一大贡献是历史物候学。竺可桢曾经在国内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测量站的中国气象观测网。[12] 他一方面重视物候的观察记录,自1921年留学回国的第二天直到1974年逝世的前一天,他每天观察并记录物候和天气;另一方面广泛收集历史物候资料,他与宛敏渭合撰的《物候学》一书中收集有丰富的历史物候资料和研究成,这在其他国家的物候著作中是少见的。
现代气象科学的贡献
作为中国现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始终关注并“尽毕生之力”开展气候变化研究,他关于气候变化的一系列奠基性研究,对于人们今天认识这一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基础的科学意义。
在历史地震学上的贡献
竺可桢在历史地震学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和李四光共同领导的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所组织编制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及有关研究工作。
在自然科学史研究上的贡献
竺可桢毕生领导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发掘事业,目的在于阐明中华民族在世界科技发展中的杰出贡献,以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研究历史上的中外科学文化的交流,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他本人也在天文学史、气象学史、地理学史、科学通史等方面进行研究,发表过许多论文。
“可持续发展”思想贡献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先行者,竺可桢始终从科学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他不仅在学理上大力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问题,而且知行合一,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倾力躬亲,从世界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进程看,他的这些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科学家较早地、独立地关注并研究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是中国科学界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前瞻性的早期探索。

教育成就:
竺可桢明确提出大学要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领袖人才。
在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的13年之中,浙大从原来文理、工、农三个学院 16个系的规模,发展到文、理、工、农、师、法、医七个学院25个系(最多时达30个系)、10个研究所,教授也由原先的70余名发展到200余名,在校学生也由原来的500余人增至2000千余人。先后成为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浙大学生(诸如钱人元、程开甲、胡济民、叶笃正、谷超豪等)也达3500余人。换言之,这些人才后来几乎全是新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
为纪念竺可桢校长,后人于2000年5月成立了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

政治成就:
竺可桢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修改者之一。

文学成就:
竺可桢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就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下来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约800万字,这对中国近现代科学史特别对中国科学院院史的研究有很大的价值。
竺可桢一生著作繁多,如果不算其日记的话,他一生的著作是300万字左右。从1966年起,他就差不多没有专门的学术论文问世了,在八年之中他的文字几乎只有信函。这是其主要文学作品。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当代闻名的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1890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上虞。竺可桢1910年公费留美,入伊利斯诺大学农学院学习。1913年夏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1918年以题为《远东台风的新分类》(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HOONS OF THE FAR EAST)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7年任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33年4月,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发出成立中国地理学会的倡议,学会于翌年成立。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1949年,为了婉拒蒋介石赴台湾的邀请,而辞去了浙大的所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始终从科学的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觉先行者。
  1973年6月19日,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还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中发表文章《大自然的语言》,现被编入中学教学范文中。竺可桢其他主要论著包括:《中国气候区域论》(1930)、《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1934)、《中国气候概论》(1935)、《物候学》(和宛敏渭合著,1963、1973)等。发表的《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论文,阐明了我国优厚的气候资源和开发利用的正确途径。《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一文,基本上解决了国际上100多年的争论,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
  竺可桢一生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地从事科学普及工作,他一直认为科学普及事业是整个科学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经常在各种场合提出:科学研究的提高与普及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越是高级研究人员,越应带头向群众进行科普宣传;一个科学家从事科普工作的成绩,应该计入他对科学事业的贡献内。自1916—1974年的半个多世纪中,他坚持带头进行科普工作,撰写科普讲稿、书籍约160余篇,内容除地学、气象学、物候学外,还涉及天文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等许多学科,读者对象从科学技术人员到少年儿童多个层面。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当代闻名的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1890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上虞。竺可桢1910年公费留美,入伊利斯诺大学农学院学习。1913年夏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1918年以题为《远东台风的新分类》(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HOONS OF THE FAR EAST)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7年任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33年4月,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发出成立中国地理学会的倡议,学会于翌年成立。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1949年,为了婉拒蒋介石赴台湾的邀请,而辞去了浙大的所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始终从科学的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觉先行者。
1973年6月19日,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还在《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中发表文章《大自然的语言》,现被编入中学教学范文中。竺可桢其他主要论著包括:《中国气候区域论》(1930)、《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1934)、《中国气候概论》(1935)、《物候学》(和宛敏渭合著,1963、1973)等。发表的《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论文,阐明了我国优厚的气候资源和开发利用的正确途径。《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一文,基本上解决了国际上100多年的争论,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

竺可桢(1890—1974),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当代闻名的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1890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上虞。竺可桢1910年公费留美,入伊利斯诺大学农学院学习。1913年夏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地理系专攻气象,1918年以题为《远东台风的新分类》(A NEW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HOONS OF THE FAR EAST)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20年秋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7年任东南大学地学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33年4月,竺可桢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发出成立中国地理学会的倡议,学会于翌年成立。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1949年,为了婉拒蒋介石赴台湾的邀请,而辞去了浙大的所有职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他还当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于1962年光荣地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始终从科学的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觉先行者。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绍兴上虞人,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

1890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上虞东关镇。
1909年进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
1913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
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1918年到1920年任教于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今武汉大学)。
1920年到1929年任南京大学(从南京高师、国立东南大学时期到国立中央大学时期)地学系主任。在此期间,筹建气象测候所,进行气象观测研究,是中国自建和创办现代气象事业的起点和标志。
1929年到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
1936年到1949年任国立浙江大学校长。在此期间,养成优良学风,广揽名师,特别是延揽了众多中国科学社和前学衡社的成员,使浙江大学迅速崛起成为一流大学,时人称浙大俨然重振了“东大雄风”,又誉其为“东方剑桥”。
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9年10月16日,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肺病在北京逝世。
~~


竺可桢的资料视频

相关评论:
  • 13515561219竺可桢怎么读
    倪点怀答:竺可桢的读音是:zhú kě zhēn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又名绍荣、烈祖、兆熊,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今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竺可桢1909年进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预科土木工程系学习。1913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191...

  • 13515561219竺可桢简介中国现代科学巨匠
    倪点怀答:竺可桢(1890年8月22日-1974年)是中国现代科学巨匠之一,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竺可桢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回国后,他在清华大学担任物理系主任和校长,为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竺可...

  • 13515561219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是
    倪点怀答: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毕业于哈佛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他是历史气候学的创建人,曾在中国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测量站的中国气象观测网。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去世,享年84...

  • 13515561219竺可桢爷爷的资料简介
    倪点怀答: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现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1]学习土木工程,1910年,竺可桢公费留美学习,191...

  • 13515561219竺可桢有几个孙子?
    倪点怀答: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 13515561219竺可桢的资料
    倪点怀答:竺可桢(1890.3.7—1974.2.7),又名绍荣,字藕舫,汉族,浙江上虞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74年2月7日竺可桢因...

  • 13515561219竺可桢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倪点怀答:他领导气象研究所编纂了《中国之雨量》、《中国之温度》等巨著,还将气象资料按月、季、年定期出版,开展了经常性的气象资料服务工作。1936年4月,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提出以“求是”二字为校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带领浙大师生历尽艰辛,将学校先迁建德,又迁江西泰和,1938年夏再迁广西宜山,...

  • 13515561219竺可桢的资料
    倪点怀答:地理学家竺可桢(1890—1974年) 竺可桢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他先后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和中央大学,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第一任副院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

  • 13515561219竺可桢有那些著作?
    倪点怀答:竺可桢的著作有《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气象学与农业之关系》、《大自然的语言》、《物候学》、《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等。1、《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1961年他撰写了《历史时代世界气候的波动》,依据北冰洋海冰衰减、苏联冻土带南界北移、世界高山冰川后退、海面上升等有关文献资料...

  • 13515561219竺可桢的小故事
    倪点怀答:竺可桢的小故事: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开始,竺可桢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又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其间竟然一天未断,这些日记页页蝇头小楷,一笔不苟,共计800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在...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