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竺可桢一生的座右铭是什么?~

竺可桢不但学习上勤奋,还非常爱动脑筋。
竺可桢一生的座右铭是水滴石穿”。因为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一滴水没有什么,但日久天长,坚硬的石头,也会被水滴击穿。他从中也悟出学习的真谛:只有勤奋,坚持不懈才能学之有成。所以要用它来做座右铭,在百科文书中帮您找到了答案希望采纳

科普工作是竺可桢矢志振兴中华、毕生用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他一直认为,科学研究的提高与普及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越是高级研究人员越应带头向群众进行科研成果的科普宣传。长期以来,他坚持带头进行科普工作,在他一生的300多篇论文著作中,科普作品多达150篇,并且内容涉及面很广。在地理方面,如何谓地理学,中国地理环境,地理对人生之影响,地理与文化之关系等。在气象方面,如介绍气象发展史和气象科学内容,气象学与人生、农业、战争的关系,具体介绍台风、冰雹及水旱灾害等科学知识。除地学以外,还涉及生物、天文、医学、航空、历史上的科学家等许多方面。著有《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远东台风的新分类》、《东亚天气类型的初步研究》、《中国气流之运行》、《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气候与人生及其他生物的关系》、《论我国气候的若干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的生产关系》、《论新月令》等。他运用浅显、简练、生动的语言和为人喜闻乐道的事例,破除迷信,宣扬科学精神,对提高人民的科学素养,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竺可桢字藕舫,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1890年3月7日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一个小商人家庭。童年起,竺可桢学习勤奋,1905年以各门功课全优的成绩从小学毕业,当年秋季入上海澄衷学校。1908年春,因同学要求撤换不称职教师举行罢课,学校一度停办,竺可桢乃于暑假后转入复旦公学学习。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土木工程,学习成绩居全班第一。次年,竺可桢考取第二期留美庚款公费生,他因中国是以农立国,遂选入伊利诺伊大学农学院学习。毕业后,即转入哈佛大学地学系,潜心研读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气象学。

在哈佛,竺可桢参加了中国科学社《科学》月刊的撰稿、编辑工作,成为该社的重要骨干。1915年竺可桢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后,留在哈佛继续深造。这期间,他先后发表了《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台风中心之若干新事实》等多篇论文,于1917年被接纳为美国地理学会会员,并获伊麦荪奖学金。1918年,竺可桢以论文《远东台风的新分类》获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随即怀着一腔报国为民的激情,于秋季返回阔别了8年的祖国。

带着“科学救国”的热情和“贤哲政治”、“学术自由”的幻想,竺可桢回到祖国,谢绝了到海关任监督的邀请,应聘去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地理和气象学。1920年,他转到南京高等师范任地学系主任。1925年,因不满校长卑躬屈膝逢迎江苏督军齐燮元,竺可桢辞去教职,去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翌年,又转到天津南开大学教授地理学和气象学。1927年,蔡元培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竺可桢被聘为气象研究所所长。

1928年初,竺可桢任气象研究所筹备处主任,他利用一年时间,建立起一座当时先进的设备完备的气象台,矗立于北极阁之巅。此外,还相继开展了地面和高空观测、日射观测、空中电位观测、物候观测、微尘观测、天气预报、气象广播兼及地震测量等业务和研究工作,1930年元旦起我国有了自己发布的天气预报和台风警报。

为创建我国气象事业的基础,竺可桢将推动建立我国自己的气象台站网列作首位任务,他于1928年提出了《全国设立气象测候所计划书》,而后坚持加以推行。为适应各地建立台站需要,竺可桢领导气象研究所先后4次举办培训班,并亲自授课,培养了近百名业务骨干,他还编写出版了《测候须知》、《国际云图节略》等多种业务指导用书,并以各种方式向各地积极提供帮助。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到抗日战争前夕,全国的测候所、雨量站已发展到300余处。在这一进程中,竺可桢为整顿和统一全国气象业务,曾拟出《全国气象观测实施规程》,通过政府颁令全国实施,还在1930~1937年间连续主持召开过3次全国气象机关联席会议,使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逐步走向统一规范化的轨道。竺可桢还将气象资料的整理、出版视为气象事业的一项基础工作,予以重视。他领导气象研究所编纂了《中国之雨量》、《中国之温度》等巨著,还将气象资料按月、季、年定期出版,开展了经常性的气象资料服务工作。

1936年4月,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提出以“求是”二字为校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带领浙大师生历尽艰辛,将学校先迁建德,又迁江西泰和,1938年夏再迁广西宜山,一年后又迁到贵州遵义。这时全校设有文、理、工、农、医、法及师范7个学院,拥有许多专家和学者,学术空气浓厚,被英国著名生物学家和科学史家李约瑟称誉为“东方的剑桥”。抗日战争胜利后,浙大于1946年迁回杭州。在反内战、反饥饿斗争中,他支持学生正义行动,严厉谴责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浙大学生自治会主席于子三的罪行。杭州解放前夕,国民党教育部一再促他赴台,他为避免纠缠而避往上海。

上海解放不久,竺可桢应邀到北京参加全国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随后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科学院成立后,任副院长,他着手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并担任地理学会理事长。曾先后主持完成划分中国自然区划和制定国家大地图集。1955年至1960年间,竺可桢不顾年事已高,经常到西北黄土高原、新疆、内蒙古等地考察,其作风和事业心,深受广大学者推崇。1962年6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根据他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建议,设立国家科委领导下的自然保护委员会。1950年在北京定居后,他坚持天天观察记录物候变化,直到临终前一天,还用颤抖的手在病床上记下了当天天气情况。1974年2月7日在北京逝世。




竺可桢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视频

相关评论:
  • 19588556642竺可桢为社会做出的历史贡献
    邵咳胁答:前两天过世的曼德拉,和甘地、昂山素季、刘小波等人,都是立德的典范,一生确立明确的信念,并持之以恒的坚持她,付出自由、生命的代价亦不易其志。立德之人有强大的感召力,很多时候,他们如同俗世间的基督、佛陀,能给人以力量。 在我看来,竺可桢对于浙江大学,做到了立言立功立德三不朽。立言来看,他确立了“求是”作为浙...

  • 19588556642老照片|竺可桢在遵义
    邵咳胁答:碓窝井,背靠杨柳街,面临湘江河,林木扶疏,庭院深深。这里有条小巷通紫荆街,出北门,另一边由经历司街到小十字。1937年,抗战爆发,竺可桢临危受命,率领浙大师生,举校西迁,冒着日机的狂轰滥炸,历尽战乱的艰难险阻,千里跋涉。1938年夏天,次子竺衡,夫人张侠魂均感染菌痢,因缺医少药,短短10来...

  • 19588556642胡适:活到60岁寿宴上给你叩头,竺可桢拼命锻炼,活到84岁
    邵咳胁答:虽然 妻子和孩子病危 ,竺可桢却因为肩上的重担而抽不出身去照顾,直到自己的儿子死亡他也没能见到最后一面。看似仅仅半个月的时间,竺可桢却接连经历了两次与至亲生离死别的撕心裂肺的痛苦。虽然悲痛欲绝,可是竺可桢深知自己还有使命没有完成,于是他强忍悲伤,振作起来之后又立即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去了...

  • 19588556642被胡适预言短命,竺可桢活到84岁,还将浙大建成“东方剑桥”,为何呢?
    邵咳胁答:公忠坚毅,天下己任的爱国精神 1890年,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在这个粮商家庭排行老六,名曰兆熊。后因5岁读书,私塾先生认定他日后定能成国家栋梁之才,便建议取“桢”的能堪重任之意,遂改名为竺可桢。至1974年去世,回顾竺可桢的这一生,84年,经历了国家动荡、社会沧桑巨变,他始终保持振兴中华的...

  • 19588556642竺可桢两个问题的回答
    邵咳胁答:我长大后想做个什么样的人呢。毫无疑问,一个对祖国有贡献的人。我想,竺可桢爷爷曾教导他的学生“我们人生的目的在服务,而不在享受”,同样也是告诉其他千千万万个中国少年的。他是这样教的,更是这样做的。1918年,竺可桢爷爷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竺可桢的人物经历:竺可桢(1890年3月7...

  • 19588556642竺可桢手抄报
    邵咳胁答:竺可桢手抄报如下:竺可桢手抄报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竺可桢的生平简介:在手抄报的开头部分,可以简要介绍竺可桢的生平,包括他的出生日期、出生地、家庭背景、教育经历以及主要成就等。竺可桢的科学成就:作为著名的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竺可桢在天文学、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等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可以...

  • 19588556642竺可桢全集内容简介
    邵咳胁答:《竺可桢全集(第19卷)》收录了竺可桢在1968年至1969年间的日记,这段时期正值“文革”时期,科研领域经历了动荡,包括“革命大批判”、清查阶级成分、“五七干校”的建立,以及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中苏之间的珍宝岛冲突,中共“九大”召开,社会进入“斗批改”阶段,工人宣传队深入到“上层建筑”领域...

  • 19588556642竺可桢具有怎样的品质
    邵咳胁答:浙大校歌开头两句写道“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这是竺可桢等老一代浙大人开放精神的一个写照。竺可桢是一位办学思想非常开明的教育家,他既有早年接受儒家传统文化教育的经历,又留学美国接受了现代科学和民主思想的熏陶,形成了“包容、开放、民主”的办学理念。他坚持民主办学,...

  • 19588556642竺可桢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邵咳胁答: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他告诫学生“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要成为“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显然,竺可桢所要培养的不是一般的实用人才,而是栋梁之才。这种人才固然要有广博的知识,但必须具备“求是”的品质。...

  • 19588556642如何写《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
    邵咳胁答:《中国科学家的故事》的读后感可以根据自己读完的感受,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一谈对自己的影响,例如:假期里,我读了《中国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里面有古代科学家、近代科学家。这本书里我喜欢很多故事,最喜欢的故事是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和气象学奠基人竺可桢。毕升小事有家里很穷,上不了学,他...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