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详细介绍以及防传染措施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介绍几种乙肝的食疗方法~

1.茵陈粥

茵陈,加水,取汁,入粳米,加水,煮至米烂汤稠,加白糖少许,稍煮一沸即可。每日2-3次,7-10天为1疗程。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出现身目俱黄,尿黄如浓茶,恶心、乏力,舌红苔黄腻患者。

2.田基黄煲鸡蛋

田基黄,鸡蛋,同煲,饮汤吃蛋。治疗急、慢性肝炎。

3.黑木耳汤

黑木耳,煎汤代茶,加糖适量,可小量长期食用。用于恢复期无湿热者。

4.泥鳅粉

泥鳅烘干,焙末,饭后服。用于慢性肝炎。

5.玉米须茵陈汤

玉米须、茵陈、车前草,加水,浓煎去渣,加白糖适量,每次服200ml,每日3-5次。用于淤胆型肝炎。

6.枸杞鸡蛋羹

鸡蛋,去壳,加枸杞,精盐少许,加水适量搅匀,隔水蒸熟后食用。用于:慢性肝炎。

7.鸡骨草蜜枣烧猪肉

鸡骨草、蜜枣、瘦猪肉,加适量水及佐料煲烂熟,1-2天1次,可用于重症肝炎患者,具有解毒退黄扶正护肝作用。

8.泥鳅炖豆腐

泥鳅、豆腐,泥鳅洗净去肠煎熟炖豆腐,每周1-2次。用于慢性重型肝炎,有退黄利水的作用。

9.苡仁绿豆粥

薏苡仁,绿豆,粳米,洗净,加水,文火煮1小时后食用。本方健脾益气,清热化湿,用于急、慢性肝炎脾虚兼湿热者。

10.醋梨

雪梨,洗净切片,泡入米醋中,放置4小时,口服,每日3次,每次5片,用于急性传染性肝炎。

11.金针猪肉汤

金针菜、瘦猪肉,加适量水煮,吃肉、菜,喝汤,每日2次,每次1料,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12.柳叶葶荠汤

柳树叶、荸荠,加水微火煮1小时,吃荸荠喝汤(当茶喝),每日2次,每次1料,治急性肝炎。

13.荸荠煲猪肚

猪肚,荸荠,微火炖至熟烂,每日1次,每次1小碗,治疗慢性肝炎。

14.鸡胗萝卜煲

鲜鸡胗,萝卜,陈皮,生姜,共放入砂锅中,微火炖至熟烂,连汤带渣服用,治疗慢性肝炎。

15.贯众乌梅汤

贯众,乌梅,先将乌梅打碎,与贯众共放锅内,加水500ml,慢火煎至250ml,捞出药渣,再加冰糖,溶化后分次服用,每日1剂,治疗慢性肝炎。

16.芝麻母鸡

母鸡、黑芝麻、陈皮,将鸡去掉毛,洗净内脏,用干净纱布将黑芝麻、陈皮包好,置入鸡腹内,放入砂锅内炖至烂熟。治疗慢性肝炎。

17.蘑菇银耳焖豆腐

鲜蘑菇、银耳、豆腐,将蘑菇洗净,削去根部黑污;银耳用清水浸发后去蒂,豆腐切小块。超油下锅,下豆腐煎至微黄,加少许清水,下蘑菇、银耳,文火焖透,调入盐、糖、味精、酱油、麻油等,下芡粉煮沸即可。随量食用。治疗慢性肝炎属脾虚阴亏者,表现为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咽干口干,伴有烦热。

18.红萝卜芹菜车前草
红萝卜、鲜车前草、鲜芹菜,三物共洗净切碎捣汁,加蜜糖适量调服。治疗慢性肝炎属肝热脾虚者,表现为胁肋胀痛,口苦吐酸,心烦易怒,饮食减少,体倦乏力,面色萎黄,小便短

(1)乙型肝炎的病原体是乙肝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活细胞中,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进行繁殖.(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分析题意可知,服务行业修脚所用的器具严格按规定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等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乙型肝炎患者及其病毒携带者不能献血,则属于控制传染源.(3)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灭活的、低毒的病毒,接种到人体后作为抗原起作用,不会使人发病,但会刺激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提高人体的抵抗力,预防某种传染病.这种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4)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小明接种过乙肝疫苗,他认为自己体内有抗体,不会患上艾滋病.他的这种想法不对.因为一定的抗体只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或抗体具有专一性).故答案为:(1)活细胞(2)C;AB(3)疫苗;抗原;抗体;特异性(4)不对;一定的抗体只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

乙型肝炎又称为血清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因其可能通过性生活传播,国际上将其列入性传播疾病。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在某些地区感染率达到35%以上。据有关资料,肝炎检测阳性的患者已经达到1.89亿,而应就诊未就诊人数(携带者)将近4亿。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乙肝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发展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少数病人可转变为原发性肝癌。

病理

HBV是嗜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属于DNA病毒,是一种复合体,直径为42毫微米,分核心及外壳(包膜)两部分,核心直径27毫微米,内含环状双股DNA和多聚酶,其外是脂蛋白外壳。HBV抵抗力很强,在60℃经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中均不能使其灭活。煮沸10分钟后,感染性消失,但仍有抗原性。包膜上的蛋白质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在肝细胞内合成并大量释放于血液循环中,其本身并无传染性。核心部分含有环状双股DNA、DNA聚合酶、核心抗原(HBcAg)和e抗原(HBeAg),是病毒复制的主体。乙肝病毒的抵抗力很强,能耐受60度4小时及一般浓度的消毒剂,煮沸10分钟或高压蒸气消毒可以灭活。
HBV具有三种抗原抗体系统:
表面抗原抗体系统(HBsAg,抗-HBs):HBsAg存在于病毒颗粒的外壳部分。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指标,但不是乙肝诊断的唯一依据。HBsAg能激发人体产生抗体(抗-HBs)
核心抗原抗体系统(HBcAg,抗-HBc):
e抗原抗体系统(HBeAg,抗-HBe):

传播途径

乙肝的传染源是多样化的,有急慢性患者,也有隐性感染者与带病毒者,其中以慢性患者与带病毒者最为重要。急性患者的传染期从起病前数周开始,并持续于整个急性期。HBsAg阳性的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的传染性与HBeAg、抗-HBc是否阳性有关。凡血清中HBsAg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以上者,称为迁延性HBsAg携带者。国内的迁延性HBsAg携带者中,绝大多数同时HBeAg阳性,在数量上占人群的10-15%,因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排出体外,并通过注射或非注射途径进入易感者体内。注射途径包括输血及血制品、集体预防接种、药物注射和针刺等方式。随着献血员的筛选、血制品的净化和一次性注射器和针灸针的推广使用,经注射的传播所占的比重将逐渐下降。而非注射途径包括母婴传播、生活上的密切接触、手术和血液的接触等传播途径将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由于乙肝病毒可通过唾液、精液和阴道分泌物排出,因而性接触也是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

什么是「大小三阳」?
所谓“大小三阳”是指进行“乙型肝炎抗原二对半检查”(简称为乙肝二对半)的二种不同结果。“二对半”中的第一对是指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第二对是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另外第三对是核心抗体(抗-HBc) 和核心抗原(HBcAg)。由于在肝细胞中,核心抗原已被全部装配成乙肝病毒,血清中没有游离的核心抗原,故在周围血液中只能检测到第三对中的半对,即核心抗体,故称二对半。
“大三阳”是指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检测均是阳性。一般认为,“大三阳”传染性相对较强,同时演变成慢性乙型肝炎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小三阳”是指表面抗原、E抗体和核心抗体检测均是阳性。“大三阳”和它的区别是前者E抗原阳性。它通常是由“大三阳”转变而来,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一般认为“小三阳”的传染性较小。但对于一些E抗原和E抗体均为阴性的人,它所感染的乙肝病毒可能是已经产生突变的病毒株感染,它不能表达E抗原和E抗体,但是如果检查乙型肝炎病毒去氧核糖核酸(HBV-DMA)依然阳性,表示病毒血症存在,仍然具有传染性。
无论“大三阳”抑或是“小三阳”,只是反映人体内携带病毒的状况,均不能反映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因而不能用来判断病情的轻重。要想了解肝功能的情况,最好是定期(3个月至6个月)到医院作一次肝功能和乙肝两对半检查。

“两对半”,“大三阳”与“小三阳”
什么是“大三阳”,“小三阳”,以及“两对半”,原来“大三阳”是指在乙肝检查中 HbsAg阳性, HBeAg阳性,抗HBc阳性。“小三阳” 是指在乙肝检查中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两对半” 是指在乙肝检查中HbsAg、HbeAg, 抗HBs、抗Hbe,抗HBc。
从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清中检测“两对半”,已为众所周知。近年又出现“大三阳“和“小三阳”的称法,并在谁重谁轻问题上存在误区。其实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在“表抗“和c抗体均为阳性的基础上,如果e抗原也是阳性,即被称为“大三阳”,表示病毒复制活跃,常同时伴有乙肝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阳性,说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如果仅有e抗体阳性,即被称为“小三阳”,表示病毒已基本停止复制,若乙肝病毒DNA阴性,则基本不再具有传染性。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认为“大三阳“病情重,“小三阳”病情轻,希望从“大三阳“尽快转为“小三阳”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真正决定患者病情轻重的是乙肝病毒DNA、肝功能和临床症状。大致有下面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有一小部分“小三阳”患者,其乙肝病毒DNA仍然阳性,提示病毒复制仍然活跃,且有可能是乙肝病毒发生变异的结果,患者的病情可能较重和发展更快,应加以注意。第二种情况‘无论患者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正常,又没有明显的症状,都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而不能诊断为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大多数人是在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由于当时机体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无力清除病毒,容忍乙肝病毒与其长期和平共处,而成为携带者的。第三种情况,无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如果肝功能反复出现异常,或伴有临床症状,或有肝脾肿大等,则应该判定为乙肝患者,需要积极治疗,以尽快控制活动性肝病。因为我国绝大多数肝硬化、肝癌患者,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反复肝病活跃的过程。换句话说,只要没有活动性肝病或能避免慢性肝病的反复活跃,就能有效地阻止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的发生。医学研究还证明,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每年有5%-10%的“大三阳”者自然转为“小三阳”。自然转阴对每个“大三阳”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机会,但具体何时发生,目前还没有办法确定。因此,建议“大三阳”者不必过分担心。即使试图用抗病毒药将“大三阳”转为“小三阳”,也必须选择肝功能异常者,治疗才有反应。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适于药物治疗,等待自然转阴才是明智之举。他们可以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但不宜从事餐饮服务和保育工作。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有效吗?何有成教授
干扰素是1957年发现的,问世已有30多年。这是人体受到病毒侵袭时,自然产生出来的一种极微量的蛋白质,是人体本身的抗病物质。十多年前生产这种生物制品成本非常昂贵,每克约需5000万美元,约等于当时1.5~2 吨黄金的价值。现在除可以用人血制备干扰素外,还能成功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干扰素,为临床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慢性乙型肝炎迄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而干扰素是国内外公认的较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其中25~50%的患者经3至4 个月治疗后有良好反应,乙型肝炎病毒e 抗原和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从血中消失,随后临床症状缓解,转氨酶恢复正常。不少研究结果表明,欧美国家患者疗效较佳,而东方(如中国、日本)患者疗效较差。但如能仔细挑选治疗对象,干扰素对慢性乙肝的疗效仍可望提高。由于机体对干扰素的反应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什么类型的慢性乙肝患者可望对干扰素有较好的疗效,这不仅是临床医生在决定用药前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众多患者所关注的话题。1990年在美国召开的第七届国际病毒性肝炎会议上,专家们提出患者的下列因素将会影响干扰素的治疗效果:
1.凡成人期感染乙肝病毒、治疗前肝炎病程短(小于7 年,尤其是在2 年左右)、e抗原阳性伴低水平HBV-DNA 阳性、血清转氨酶增高、女性患者、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和无其它疾病(如爱滋病毒感染、肾病和糖尿病等)伴随者疗效好。
2.e抗原阴性而HBV-DNA 阳性的患者,应用干扰素亦有一定效果,但疗效稍逊。慢性迁延型肝炎的疗效亦较慢性活动型肝炎差。
3.HBsAg阳性的肝硬化患者疗效亦较差,可能与HBV-DNA 已整合到肝细胞的基因组内有关。此时机体对干扰素的敏感性下降,反应就差。病程越长,整合的机会越大,敏感性也越低。
4.无症状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转氨酶正常者,干扰素治疗基本无效。因为这类患者往往在胎内或出生时已感染乙肝病毒,此时患者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以致不能清除病毒,故绝大多数演变为慢性病毒携带状态。这类患者内源性干扰素往往并不缺乏,故给予外源性干扰素治疗常不奏效。
在干扰素治疗有效的病例中,治疗初期常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现象,随后e抗原和HBV-DNA 消失,e抗体出现,继而转氨酶恢复正常。转氨酶升高与干扰素治疗后受病毒感染的肝细胞被体内杀伤性免疫细胞溶解破坏有关,是预测治疗有效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不伴有黄疸和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明显减退)等肝功能损害加重的表现,患者不必为转氨酶升高而过分担忧,更无须停药或加用降酶药物。但大多数患者在干扰素治疗期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发热、肌痛、恶心、呕吐等,还应注意骨髓抑制,个别有严重反应者应调整剂量或立即停药,故接受干扰素治疗患者应以住院观察为宜。

干扰素与乙肝 郭秀藏副主任医师
慢性乙型肝炎在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最高,自然经过多预后不良,未经治疗5年后约50%的患者发展成肝硬化,一小部分自然地发展成无症状HBsAg携带者(每年约2%-3%)。慢性乙型肝炎的炎症活动性与病毒免疫反应有关。而a干扰素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主要是免疫调控机制起作用。1996年11月德国消化和代谢疾病学会专门讨论了慢性肝炎的治疗问题,并对治疗的适应症、治疗方法、临床观察、治疗后的复发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适应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定性检出病毒复制,是干扰素治疗的对象;而急性乙型肝炎约90%病例可自然痊愈,不是干扰素治疗的指征。但需要强调的是,近年发现HBeAg阴性和抗-HBe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伴有病毒复制,HBeAg阴性患者病毒复制是前C-变异株的复制。所以区分慢性乙肝HBeAg阳性(野生株)和HBeAg阴性(前C-变异株)型对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对剂量的临床观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500-600万单位,3次/周,皮下注射6个月。如果6个月治疗后出现HbeAg/抗-HBe血清转换,可以在血清转换后继续用药2个月。治疗后数周转氨酶升高反映a干扰素诱导对HBV感染的肝细胞毒性反应,应视为良好的标志,一般不用降低剂量。
对于抗-HBe阳性复制型乙型肝炎(前C变异株),初治对a干扰素的应答与野生株感染的效果相似。也就是说这类患者a干扰素治疗后HBV-DNA也可阴转。但是复发率较高,因此有人建议治疗疗程为1年。
临床上发现一些患者虽然血清学HBV-DNA阴性和抗-HBe持续阳性,但是转氨酶持续或波动性阳性,往往发展成进行性肝病。这类患者是因为前C变异株复制低于检出水平,目前尚无特殊疗法。这种情况可以做肝脏穿刺、活检、组织学检查,如果枪出慢性肝炎可应用。干扰素联合口服第二代核苷酸衍生物综合治疗6-12月。
a干扰素治疗中最常出现副反应是感冒症状。可以出现全身乏力、发热、头疼、四肢酸软等,可在注射a干扰素之前1小时给予扑热息痛O.5-1.O克,以预防控制这些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全身其他反应,如厌食、恶心、呕吐、一些神经反应障碍、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皮疹、瘙痒、注射部位局部红斑等,可以对症治疗,以减轻副反应的发生。

乙型肝炎HepatitisB
何谓乙型肝炎?
本病为致肝脏炎症的病毒感染。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体液中,但仅血液、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有传染性。感染危险最高的人包括:乙型病毒携带母亲的婴儿,共用针筒的吸毒者,乙肝带毒者的家庭成员和多性伴侣,其他危险人群有:集体生活的人群,接受透析治疗者,直接接触感染血液的医务人员和实验室人员。乙肝可呈携带状态,一旦感染,有10%的机会成为终生带毒者。
如何感染?
感染的主要途径:1、围产期(由乙肝带毒母亲分娩的婴儿);2、经静脉,因受污染的注射器注射,或刺伤;3、性(因感染性精液或阴道分泌物);4、少见的,粘膜或破损的皮肤接触了感染的血液。
有那些症状?
腹痛、恶心、呕吐、有时关节痛、荨麻疹或皮疹。无发热或仅有低热,尿色变深,皮肤巩膜黄染(黄疸)。某些感染者仅有轻微症状或无症状。
症状何时出现?
通常在感染后3个月左右,幅度为2-6个月。
传染期多长?
症状出现前几周,感染者体液中就有病毒,在其后的几个月仍有传染性。如成为病毒携带者,则有潜在传染性。
如何治疗?
有一种抗病毒药,对某些患者有效。可就医获得信息。
有否预防疫苗?
有。乙肝疫苗安全有效。夏威夷推荐出生的婴儿均注射此疫苗,高危人群亦推荐使用,如乙肝感染者的家庭成员、性伴侣、从乙肝流行国家来的移民。
如何免受感染?
高度危险者注射疫苗。乙肝带毒者不得与人共用:剃刀、牙刷和其他可能被体液污染的物品。
乙肝带毒母亲出生的婴儿可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也可用于其他接触者,如意外被血液污染或针刺后,应在24小时内给予注射疫苗。
对于性接触,在14天内注射也可能有帮助。

完整版请看这里:http://www.zgxl.net/sljk/crb/yxgy.htm


乙肝的详细介绍以及防传染措施视频

相关评论:
  • 13784635487乙肝的详细介绍以及防传染措施
    钭滕裴乙肝的详细介绍以及防传染措施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成瘾食物?唐子畏 高赞答主 2006-06-12 · 一个有才华的人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9万 采纳率:62% 帮助的人:4.4亿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乙型肝炎又称为血清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

  • 13784635487怎样预防乙肝传染
    钭滕裴防止将乙肝病毒传染给配偶。3、日常生活用品应分开 有乙肝患者的家庭,通常成员之间的日常用品需要严格分开。因为乙肝患者的汗液、唾液、血液以及排泄物都携带乙肝病毒,要想预防家庭传染,应首先避免接触这些传播介质。此外,还要对患者的生活用品进行定期消毒,达到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目的。

  • 13784635487预防乙型肝炎的措施有哪些?
    钭滕裴病毒性肝炎是肝炎的一种,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类型,其中乙型肝炎是最多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是我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因而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母婴垂直传播和医源性感染,输血传播和性传播等。预防措施为:1、管理传染源:对慢性肝炎及无症状、HBV携带...

  • 13784635487预防乙肝传染的最佳方式
    钭滕裴预防乙肝传染的方式主要有:注射乙肝疫苗;夫妻之间过夫妻生活时,要采取安全预防措施或者接种乙肝疫苗、还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乙肝患者的血液等,使用的注射器、针头、针灸针、采血针等应高压蒸气消毒或煮沸消毒。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

  • 13784635487乙肝预防的措施
    钭滕裴乙肝的预防主要是看传播方式,根据传播方式来预防乙肝,如在性行为前采取安全措施,使用避孕套,减少感染。对于有可能与血液或体液接触的私人物品,如牙刷、剃刀、针筒,对纹身、纹眉、穿耳洞、针灸等手术要谨慎对待,对器械一定要严格消毒,再是要接种疫苗。

  • 13784635487乙肝会通过空气传染吗?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钭滕裴但是需要明确指出的是,乙肝不是呼吸道疾病,它是不会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免去这份担心,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大家能够注意做好预防措施是不会被传染上的。2、乙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1、血液及其血制品的输入输入被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以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2、医源...

  • 13784635487病毒性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钭滕裴3、避免血液传播:注意避免共用易引起血性传播的物品,比如刮胡刀、牙具、纹身、打耳洞等,一系列容易引起出血性因素的措施要注意避免;4、预防母婴传播:预防措施包括出生婴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及乙肝疫苗,孕妇在怀孕期间注意监测乙肝病毒,必要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压制乙肝病毒感染;5、避孕措施:使用相应...

  • 13784635487家有“乙肝”患者,预防被传染,日常建议做好这几点
    钭滕裴1、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 ,乙肝患者若在生活中不小心将手割破,可以通过血液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正常人的体内, 如果这个人的免疫功能较弱,是很容易感染上乙肝病毒的。2、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一大途径,如果 母亲患有乙肝病毒 , 并没有采取任何的阻断措施,...

  • 13784635487预防乙肝有哪些方法?
    钭滕裴乙肝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措施。凡是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的人,尤其是家中或周围密切接触的人中有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集体生活的学生和从事饮食服务、幼儿保育、医务等重点人群均应接种乙肝疫苗。 2、防止血源传播:不输入未经严格检验血液和血制品;不...

  • 13784635487乙肝是怎么传播的,常见的传播方式有那些?
    钭滕裴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fx120提醒您,避开流行区域、注意卫生习惯、居住条件、提高自身免疫水平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乙肝。 医学上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七种类型,其中乙肝是流行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一种传染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