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诗歌常识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对联,诗词基础知识的讲解~

对联,又称春联、楹联、对对子,相传起于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国主孟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从传统对联角度来看,出题的对联叫出句,对应的对联叫对句。出律时要求有平仄,要求上联尾字为仄,即上声(第三声)和去声(第四声);下联尾字为平,即阴平(第一声)和阳平(第二声),不然就不会朗朗上口。平仄合律就是为了抑扬顿挫的韵律。
但从步入现代文化的范畴看,更多的人不在拘于对联一些枝末小节,也抛弃了一些约束的繁冗条框。更多的人更看重对联的意境和韵味,倒不怎么在乎上下联之间的字字平仄对仗,很多人也不去管或不懂什么是平仄,这让传统对联有了一种现代对联改革的味道。而且只要声母和韵母在上下联的首尾声调只要不是一致的,总会有些许抑扬顿挫的感觉,从而大都会有那么一些韵味的。
而着随着文化的变迁和时代的与世俱进,对于对联的压仄已经没有如从前这般传统和讲究了。只要对字工整,字意相对或相近,数字相同且不会上下重字,而且上下联之间首尾两字的音调不一样,音韵读起来朗朗顺口,且整个联对读起来有意境,则是为一个较合律的对联了。

基本规则:
1、字数相等
“字数相等”包含三层意思:上下联相对应的词组字数相等;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字数相等;上联总字数和下联总字数相等。  
2、内容相关
对联上下联内容应有关联。应把一副对联看作一篇文章,要有主题和中心思想,不能上下联各说一件不相关的事物。
3、“词性相当”是对联的语法要素,其含义是:上下联相对应的每个字、词的词性应属于同一类别。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春来眼际,喜上眉梢”两句话共同表达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
4、平仄相谐
“平仄”的概念:“平”指普通话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指普通话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
“平仄相谐”就是声调相互协调,以便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感。“平仄相谐”是对联的声律要素。

扩展资料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
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对对联

对联讲究的是对偶,即上下两个词组或句子必须是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同、意义密切相联的。从对偶这种特定的形式看,对联又有不同的对法。就内容来说有人名对、地名对、花木对、鸟兽虫鱼对等;就形式来说又分虚字对、实字对、双声对、叠韵对等;就上下联意义的联系来说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等。从对联的表意形式看,对联可运用多种修辞形式。

  1、用典。指在对联中使用古代故事、民间习俗或警语来表情达意,使联语内涵丰富,韵味无穷。如:

  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珠帘,都化作空潭云影;

  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

(江西滕王阁对联)

  2、镶名。又叫嵌字,是将人名、地名、物名等专用名词嵌在联语中,使对联新颖,个性化突出。如:

  航标引道,旌旗指路,构和平,同创华夏伟业,锦绣河山涛声笑;

  国乐迎亲,乡茶叙情,谋发展,共建炎黄愿景,楚汉土地瑜色美。

  3、对比。把正反两方面的事物和情况摆出来,进行对比。如: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苏州拙政园联)

  4、叠字。是把相同的字叠用起来,使重点突出,语气加强。如: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西湖对联)

  5、双关。指一句联语有两层意思,表面说的是这个意思,实际上要表达的则是另一个意思,这另一个意思才是说话的真意所在。这种手法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使联语机智幽默,饶有风趣。

  就构成条件看,双关可分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这两种双关形式又可结合使用。

  (1)谐音双关。指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构成的双关。如:

  塔中点灯,层层孔明诸葛亮;池中采藕,节节太白理长根。

  上下联都用了谐音,嵌入了诸葛亮与李长庚(即李白)的名字,颇见奇妙。

  (2)语义双关。利用语义的双重性构成的双关。如: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反动政府更加贪污腐化,司法机关也是“衙门八字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当时有人就替法院拟了一副对联:

  有条有理;无法无天。

  意思是:有金条就有道理,无法币就暗无天日。八个字把反动政权的腐败堕落揭露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手称快。

  6、回环。指的是在对联中巧妙运用回环修辞手法,顺读逆读一个样,形成音韵上的回环往复美。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还有一种借助谐音构成读音回环的对联。据传,明代唐寅一日到朋友家做客,见壁上挂有一幅僧人所画的《出水芙蓉图》,脱口出句曰:

  画上荷花和尚画,

  联语传开,久而无对。直至清代,才有两个对句。一为李伯元所对:

  书临汉帖翰林书。

  另一为纪晓岚所对:

  观音堂前唐寅观。

  7、顶真。即在联语前后的几个词语与词语之间,由相同的语言成分衔接上下联,上递下承,使得联语结构紧凑,语意连贯,声韵流畅。如:

  相传,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来到京城天然居酒楼,忽来灵感,为之题一上联云: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后纪晓岚过浙江新昌县郊大佛寺,见其佛像高达丈余,于是对句: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8、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或强调某种情感,特意重复某个词或某个句子的修辞格式。如:

  佳山佳水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南京秦淮河风月亭)

  9、集句。指引用名人富有哲理的警句成联。可以增强联语的说服力和语言的典雅性。如: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风景这边独好;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江山如此多娇。

  10、用多音字。指巧妙地利用汉字中的形同而音义皆异的多音字。如: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温州江心寺联)

  此联为南宋状元王十朋所作,巧妙地利用了多音字“朝”和“长”,通过写云聚云散、潮长潮落,描绘出了温州江心孤岛那风云变幻、气象万千的景象。

  11、缺如。指在联语中故意隐去某些词语,引发人们想起另一层意思的形式来促成联语。如: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披是“南北”)

联语隐含的意思是“缺一(衣)少十(食)无东西”。
诗歌常识问题:1.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2.楚辞的代表诗人是?屈原,宋玉3.乐府诗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乐府双壁指的是那两首诗歌?秦朝;《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4.东晋末年诗歌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是?陶渊明5.初唐四杰是唐诗开创时期的主要诗人,他们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6.绝句有哪两种形式?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7.唐代的两位“七绝圣手”是谁?李白和王昌龄8.讲究平仄对仗的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近体诗9.唐代的大李杜,小李杜分别指的是谁?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10.李白和杜甫所擅长的诗体分别是什么?李白擅长绝句和古体,杜甫擅长律诗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一般上联要用仄声字,下联尾用平声字。否则拗口。
2.上下联某位置上的词性必须相同。下联词性与上联同位词相同。
例 : 明月松间照 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闭门推出窗前月
清泉石上流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投石冲开水底天
3.上下联的字数同时可长可短。一般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
五、对联的平仄:按现代汉语标调,一声为阴声,音高而平;二声为阳声,音由下往上。(以上为平声)、三声为上声,音由上往下再往上;四声为去声,音由高往下(以上为仄声)。古入声字已消失。
对联平仄口诀:
“平对仄,仄对平,平仄要分清;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例:白居易《忆江南》中的三四句,即是一副工整和谐的对联:
日出/江花/红/胜火(仄仄平平平仄仄)
春来/江水/绿/如蓝(平平仄仄仄平平)


对联诗歌常识视频

相关评论:
  • 17627575803求对联,以及诗歌鉴赏的解答 希望是个人感想,选修混学分考试,帮帮忙...
    宰隶使上联:四面云山供点笔,下联:八方江海任吟诗。上联:山北载花将绽蕾,下联:池南移竹已成阴。

  • 17627575803对仗的诗句有那些 对仗的诗句有哪些
    宰隶使对仗工整,构成对联的诗句有哪些? "两个黄鹂鸣翠柳, 有没有对仗的诗句 对仗的诗句太多了。律诗中,每首的颔联和颈联(即第二联和第)都是要求对仗的。如李商隐的五律 风雨 中的第二联第,都是对仗的诗句。 黄叶仍风雨, 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 旧好隔良缘。 最有名的就是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

  • 17627575803有谁知道关于民风民俗的对联和诗歌啊?
    宰隶使对联:1、画眉生新月 靓妆似婵娟 2、水清鱼读月 山翠林沐光 3、水中有月原无月 云后无日本有日 4、楼高窗小可储月 峰平径长难藏景 5、箫声遥呼关山月 笛韵震破水底天 6、圆月照方窗,有规有矩 长笺写短诗, 无方无圆 7、橹梢拨破江心月,水定还圆 浣纱激起湖面波, 浪平仍无 8、月缺...

  • 17627575803诗歌对联八股文内容简介
    宰隶使《诗歌对联八股文》详细介绍了对联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对联,又称对子,它具有诗歌的显著特性,如精炼的表达、鲜明的节奏和整齐的句式。对联自身的规则严谨,形成过程中讲究对仗和平衡,使其在形式上独具匠心。与格律诗相比,对联虽然也有韵律要求,但更注重字句的工整和音节的协调。对联有着特定的要求,...

  • 17627575803对联与诗词,是不是学好了对联,诗词都会写得比较好呢?
    宰隶使对联远比诗词好写。所以古代的孩子学作诗前都上“对课”,就是先学对句的方法。但是对联在音律上的要求并没有诗词严格。诗词并不是凑够字数,略有文采就可以的。律诗有它的格律有严格要求,词曲则更严格,每一个词牌都有它规定的格律:即用韵的规定,平仄的规定。所以古人说“填词”。现今见到的唐...

  • 17627575803诗,歌词,对联,怎么区别
    宰隶使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和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建筑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

  • 17627575803对联属诗歌一类吗?
    宰隶使对联俗称对对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严格来说对联不属于诗歌。但有的诗歌对仗工整,与对联比较相似。

  • 17627575803一些诗歌和对联的填空
    宰隶使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17627575803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特点?
    宰隶使一、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二、特点: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

  • 17627575803对联属诗歌一类吗
    宰隶使不是。但对联来源于古代诗歌,讲求遣词、对仗、平仄、押韵、境界等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诗者,感其况...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