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有关四季春、夏、秋、的中国神话

来自:学习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国神话中春夏秋冬的神~

青帝不是春天的神
神话中只记载了秋神蓐收和春神句芒,有一说法冬神为玄冥

中国古代神话中:春神是句芒,夏神是祝融,秋神是蓐收,冬神是玄冥。
1、春神——句芒
句,就像小草刚刚冒出泥土的样子,头勾着。芒,是春天刚长出的小叶子上,毛茸茸的小刺。句芒主管树木的发芽生长,辅佐东方上帝青帝太皞。神话中,句芒的形象是人脸,鸟身,乘两龙。
2、夏神——祝融
长着野兽一般的身子和人一样的面孔,出入乘坐两龙。传说祝融是火神,是炎帝的后裔,也是炎帝身边重要的大臣。它居住在南方,是南方之神,同时还是司夏之神。
3、秋神——蓐收
蓐,是陈草复生的意思。秋天来到的时候,地里的草长了许多,但已经不是春天那鲜嫩的小草了,作物都成熟了,该收割了。
传说蓐收为少昊之子,是西方刑神,金神,也是司日入之神,住在泑山。掌管着西方一万两千里的地界。神话中秋神蓐收的形象为人面、虎爪、白毛,左耳有蛇,乘两条龙。
4、冬神——玄冥
玄指黑色,冥指幽暗。冬季是四季中日照时间最短,相对最黑暗的季节。玄冥,表示冬天光照不足、天气晦暗的特点。神话中冬神玄冥的形象是人面鸟身,耳朵上和脚上都有两条蛇。

扩展资料
古代人的原始宗教主要表现为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两种形式。
自然崇拜包括对天上、地下各种自然对象的神话和崇拜,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由此发展而来。
在古代,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的依赖感和神秘感,认为自然现象和自然力存在一种神秘力量在支配,就把它们奉为神灵,并且加以崇拜和祈祷。
中国古代自然崇拜的对象极为广泛,包括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河海山川、水火以及动植物类、男女生殖器等等,主要都是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直接相关的自然物和自然力。
不久,出现了将自然神人格化和社会化的复杂现象,人们由自然崇拜的人格化发展到相信天帝和天命,初步建立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体系。
鬼神崇拜首先来自对祖先的崇拜,古时的人死后,他的子孙非常想念他,夜里做梦就会梦见他,因而认为人在死后还有灵魂存在,并且认为祖先的灵魂能够行使神的职能和后代交流,所以子孙便以陪葬、祭祀等方式安慰先灵,祈求祖先保护自己。
除了对自己的祖先崇拜之外,古人还对原始部落、部落联盟和氏族共同体内的领袖、英雄、圣贤等,进行祭祀和崇拜。人们相信地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及结果,都是鬼神意志的体现,并且相信通过虔诚的方式祭拜和取悦神灵,就能影响神鬼的意志,从而对自己产生神秘的保佑作用。
这样,原始的宗教文化和形式就产生了,并且形成中国上古社会的普遍信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句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祝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蓐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玄冥

  我在青年时期曾从事古史传说和古代神话的探索,认为禹以前的古史传说都出于古代神话的演变,主张运用民俗学和神话学的研究方法,把许多古史传说还原为古代神话,从而开拓一个探讨古代神话的园地。我因此在1938年写成《中国上古史导论》一书,发表于1941年出版的《古史辨》第七册的上编中。我在这部小书中,初步把一系列的古史传说,分别还原为古代神话;把所有古代圣贤帝王的传说,分别还原为上天下土的神物,曾在结尾的一篇《综论》中指出:“古代神话的原形如何,及其历史背景如何,尚有待于吾人之深考,得暇拟别为《中国古神话研究》一书以细论之。”遗憾的是,我后来由于研究重点的转移,半个世纪以来没有着手写出这本书,但是对学术界有关中国古神话的探讨还是关心的;对于有关古神话的新史料的发现和考释,依然是十分重视。

  1942年湖南长沙子弹库所发现的楚帛书,是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战国时代楚国的古文帛书,而且是迄今见到的唯一的“图”“文”并茂的有关创世神话的古文献。半个世纪以来中外不少学者对此作考释和研究,先后所发表的专著和论文多到70种以上,真可以说极一时之盛,可是所有的探讨,看来还没有得其要领,因而尽管不少学者一次次对此作出种种推断,至今还没有得出学术界公认的结论。我认为,楚帛书四边所载的十二月神像中包含有四季神像,帛书中心的两篇配合神像的文章,讲到了“四时”(即四季)之神的创世神话及其对“四时”运行和天象灾异的调整作用,这是楚帛书的主旨所在,要求人们对“四时”之神加以崇拜和祭祀的。

  一、楚帛书四边十二月神像中包含有四季神像

  楚帛书是1942年9月在长沙东郊子弹库地方的楚墓中被盗掘出土,后来此书流入美国,一度寄存在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Art),旋经古董商出售,现存放在华盛顿的赛克勒美术馆(The Arthur M.Sackler Grellery),成为该馆的“镇库之宝”。这是在一幅略近长方形(47×38.7厘米)的丝织物上,东、南、西、北四边环绕绘有春、夏、秋、冬四季十二月的彩色神像,并附有“题记”,在四边所画神像的中心,写有两篇配合的文章,一篇是十三行,另一篇是八行,行款的排列彼此相互颠倒。

  十二月神像的“题记”,载有十二月的月名和每月适宜的行事和禁忌,末尾载有每个月神的职司或主管的事。所有十二月名,和《尔雅‧释天》所载基本相同:

  帛书和《尔雅》所载月名,字有不同的,读音都相同,该是音同通用。这十二个月名,是战国时代楚国常用的,例如《离骚》所说:“摄提贞于孟陬兮”,“孟陬”即指孟春正月。《尔雅》邢昺的疏,只说是“皆月之别名”,并说:“其事义皆未详通,故阙而不论。”清代学者郝懿行的《尔雅义疏》,依据字义所作的解说,都无确切依据,并不可信。从帛书所载每月“题记”看来,这十二个月名该来自十二月神之名。所有每月“题记”的末尾,都有三字用以指明这个月神的职掌或适宜的行事。值得注意的是,春、夏、秋、冬四季的最后月份都载有这个月神的职司,如三月“秉司春”,六月“揸司夏”,九月“玄司秋”,十二月“司冬”,而其它月份不同,只记有这个月神的主要执掌,如二月“女此武”,因为此月“可以出师”;又如四月“余取(娶)女”,因为此月可以“取(娶)女为邦□”。据此可知,十二月神像中,每季最后月份之神,既是主管此月之神,同时又是职司此季之神。秉、(且)、玄、(涂),该即职司春、夏、秋、冬四季之神。

  楚帛书中间八行一段,讲的是创世神话,说雹戏(即伏羲)所生四子,“长曰青□干,二曰朱□兽,三曰翏黄难,四曰□墨(黑)干”,就是“秉”、“干”、“玄”、“”四个四时(四季)之神。这样以四时之神与四方、四色相配合,原是先秦时代流行的学说和风俗。《礼记‧月令篇》和《吕氏春秋‧十二纪》,就记载有五帝、五神和四时、四方、五色、五行、十日等配合的系统。

  --------------------------------------------------------------------------------
  四时 春 夏 秋 冬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四方 东 南 中 西 北
  五帝 太皥 炎帝 黄帝 少皥 颛顼
  五神 句芒 祝融 后土 蓐收 玄冥
  五色 青 赤 黄 白 黑
  十日 甲乙 丙丁 戊己 庚辛 壬癸
  五虫 鳞 羽 倮 毛 介

  --------------------------------------------------------------------------------

  《月令篇》这样把许多事物归纳到五行系统之中,是逐步发展形成的,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以五神配合五行之说,春秋时代晋太史蔡墨已说到(见《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以五神配合五行、四方、五色、五虫之说,春秋时代也早已存在,如虢公作梦,在宗庙中见到“有神人面白毛虎爪,执钺立于西阿”,召来史嚣占卜,据说这是天之刑神蓐收(见《国语‧晋语二》)。五帝配合五行、四方、五色之说,也早已存在,如秦襄公自以为“主少皥之神,作西畤,祠白帝”;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在栎阳作畦畤,祠白帝(见《史记‧封禅书》)。四方和十日、五色相配之说,战国初年也早已有了。如《墨子‧贵义篇》说上帝以甲乙日杀青龙于东方,以丙丁日杀赤龙于南方,以庚辛日杀白龙于西方,以壬癸日杀黑龙于北方。

  《月令篇》这个五神配合四时、五行、四方、五色的系统虽然历史很悠久,中原地区普遍流行,但是其它地区也还流传着不同的配合系统,如《山海经》的《海外经》,就以句芒、祝融、蓐收和禺强配合东、南、西、北四方,这样以禺强为北方之神和《月令》以玄冥为北方之神不同的。《管子‧五行篇》说:“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得大常而察于地利,得奢龙而辨于东方,得祝融而辨于南方,得大封而辨于西方,得后土而辨于北方。黄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这样以奢龙、祝融、大封、后土配合东、南、西、北四方,是和《月令》系统很不同的。楚帛书所载四季神像和四方、四色、五行的配合,和《月令》比较,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二、楚帛书所绘四季神像的特色

  楚帛书四边所绘春、夏、秋、冬四季神像,就是帛书八行一段所说的“长曰青□干,二曰朱□兽,三曰翏黄难,四曰□墨(黑)干”,这样以春、夏、秋、冬和青、朱、黄、黑四色相配,这和《月令》以秋季配白色是不同的。

  帛书所绘四季神像是很有特色的,我们值得加以具体分析,并与当时流行的神话作比较的研究。

  帛书三月“秉司春”的神像,面状正方而青色,方眼无眸,鸟身而有短尾,即所谓“青□干”。这个春季之神,很明显就是《月令》所说春季东方的木神句芒。《山海经‧海外东经》说:“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墨子‧明鬼下篇》讲秦穆公在宗庙中见到有神入门,“鸟身,素服三绝,面状正方”,神自称是来赐予年寿而使国家蕃昌和子孙茂盛的,并且自称“予为句芒”。句芒这样“鸟身,素服三绝,面状正方”,正和帛书所画“秉司春”之神完全相合。帛书上仲春二月的神像,是成双相对的鸟身,有面状正方的四首并列于宽阔的头颈上,形状和“秉司春”神像相类而较为繁复,说明他们正是同类之神。这个崇拜春季句芒之神的风俗,源流长远,直到清代,北京都城每逢立春前一天,还要隆重举行祭祀“芒神”的仪式(见于《燕京岁时记》)。

  “秉司春”的神像人面鸟身,是有来历的,原来出于东方夷族的淮夷徐戎,他们原来崇拜“玄鸟”(即燕,亦即凤鸟)图腾的。东夷的郯子曾说:“我高祖少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左传‧昭公十九年》)据说“少皥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左传‧昭公元年》)。秦原来是东夷而西迁的,《史记‧秦本纪》称其祖先之后有郯氏、徐氏、嬴氏,可见秦原与郯、徐是同族。秦穆公既然在宗庙中见到句芒,可知句芒正是秦的祖先之神。《秦本纪》称秦的远祖是伯翳,亦即伯益,伯益原是传说中玄鸟的后裔,其后代又有“鸟俗氏”而“鸟身人言”。据说他主管草木、五谷、鸟兽的成长。其实伯益即是句芒(详见拙作《伯益、句芒与九凤、玄鸟》,收入拙作《中国上古史导论》,编入《古史辨》第七册上编)。

  句芒之神所以称为“句芒”,就是由于他主管草木五谷的生长。“句芒”即是“句萌”,《月令篇》说季春三月,“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句芒”是形容植物的屈曲生长(郑玄注:“句,屈生者。”)。帛书称春季之神为“秉”,“秉”字像手执禾一束的形状,常用以指结穗的粮食作物,《诗‧小雅‧大田》说到“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以“遗秉”和“滞穗”并称。当时楚人称“司春”之神为“秉”,也是由于春神主管草木五谷的生长。

  帛书六月“(且)司夏”的神像,人面兽身,面有红色边缘,无左右下臂和手,穿长袖衣隐蔽而拖着,身后有尾,并有雄性生殖器,即所谓“朱□兽”。这个夏季之神,相当于《月令》所说夏季南方的火神祝融。祝融原是楚人的祖先之神,因而帛书称之为“且”(,当即“祖”字。《山海经‧海外南经》说:“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也与帛书相合。《山海经‧大荒西经》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又说:“老童生重及黎。”《国语‧郑语》说黎为高辛氏火正因而称为祝融。《史记‧楚世家》把“老童”误作“卷章”,又把重和黎误合为一人。《楚世家》又说帝使重黎讨伐共工无功,因而杀死重黎,使其弟吴回“复居火正,为祝融”。据《世本》(《史记集解》所引)和《大戴礼记‧帝系篇》,吴回确是和重黎同为老童所生,看来吴回确有继重黎而为祝融之说。《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人名曰吴回,奇左,是无右臂。”郭璞注:“即奇肱也。”王念孙以为“奇左”是“奇厷”之误。帛书这个夏季神像无左右下臂,可能绘的是吴回。《大荒西经》又说“日月出入”的日月山,“有神人面无臂,两足反属于头上,名曰嘘。”“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从上下文看来,“噎”疑是“嘘”之形误。帛书这个无臂的夏季之神,也可能是日月山的神人名嘘的。

  帛书这个祖先之神,绘有男性生殖器,神名为“揸”,即“且”字,是“祖”字的初字,很可能与原始氏族的生殖崇拜有关。三十年代郭沫若《释祖妣》首先把“且”识为“牡器之象形”,同时高本汉(Barnhard Karlgren)也认为“且”字是男根之像,并且把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男根模拟物称为“祖”。五十年代以来,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的陶制或石制的男根模拟物出土不少,考古学者一律称之为“陶祖”或“石祖”,都认为与原始的生殖崇拜有关。不但仰韶文化晚期、马家窑文化早期、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的遗址中有男根模拟物出土,郑州二里岗的商代遗址和长安张家坡的西周遗址中也有出土;广西邕宁和湖南安乡的早期越文化遗址中亦有出土。战国时代楚人崇拜的祖先之神,绘成人面兽身,身后有尾,并有男根,是可能与原始的生殖崇拜相关的。

  帛书九月“玄司秋”的祖像很是特殊,是一种双首的四足爬行动物,双首类似龟头,四足爬行类似鳖,即所谓“翏黄难”。这是帛书所载四季神像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神物。这个“司秋”之神名“玄”,当即水神玄冥。帛书以玄冥为秋季之神,和《月令》以玄冥为冬季之神不同。帛书以玄冥为黄色而在西方,和《月令》以玄冥属黑色而在北方不同。玄冥的简称为“玄”,犹如玄冥也或简称为“冥”,如《国语‧鲁语》和《礼记‧祭法》并称“冥勤其官而水死”。古代神话中的水神玄冥,就是古史传说中的鲧,鲧的传说原来出于玄冥神话的分化演变。“鲧”字古代“鲧”,从“玄”得声,“玄”本读若“昆”。鲧在神话中,原与禹同为使用应龙、鸱龟来治水之神。《楚辞‧天问》说:“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又说:“鸱龟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据说鲧因窃取上帝的“息壤”来填洪水,因而受到上帝的处罚而被杀死(见于《山海经‧海内经》)。古史传说就变为尧或舜于羽山。玄冥原为黑暗幽冥之义,居于幽都,而所的羽山“乃热(日)照无有及也”(见《墨子‧尚贤》),就是“不见日”的委羽之山(《淮南子‧地形篇》)。少皥氏使“修及熙为玄冥”(《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而鲧又“字熙”(《史记‧夏本纪》索隐引皇甫谧《帝王世纪》),足以证明鲧即出于玄冥的分化(详拙作《鲧、共工与玄冥、冯夷》,收入拙作《中国上古史导论》,编入《古史辨》第七册)。

  鲧有被杀后尸体复活变为“黄能”潜在水中成为水神的神话。据说晋平公有病,梦见黄能入于寝门,郑国子产前来聘问,晋平公对子产说:“今梦黄能入于寝门,不知人煞乎?抑厉鬼耶?”子产对答说:“昔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能,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三代举之。”(《国语‧晋语八》,《左传》昭公七年大体相同)“黄能”今本误作“黄熊”,陆德明《经典释文》认为“熊亦作能,作能者胜”。孔颖达《正义》说:“能,如来反,三足鳖也。解者云兽非入水之物,故是鳖也。”今本误作“黄熊”,这是出于后人不理解“黄能”之义而误改的。《尔雅‧释鱼》说:“鳖三足能。”鳖原为四足,三足的鳖是畸形。《论衡‧应是篇》说:“鳖三足曰能,龟三足曰贲,能与贲不能神于四足之龟鳖。”《说文》说:“能,熊属,足似鹿。”“能,兽坚中,故称贤能而强壮称能杰也。”“能”当是鳖中“强壮称能杰”的一种,所谓“三足鳖”是一种神奇的传说,实际上“三足”是畸形,不可能成为鳖的一种。金文“能”字作如下之形:

  就是一个四足爬虫的象形字。孔颖达说:“能音如来反”,是正确的。“能”古音读如“态”,与“难”音同通用。《玉篇》有“”字,就是“能”的异体字,以“”作为音符。帛书称“玄”为“翏黄难”,“翏”当读为“戮”,是说鲧被杀而陈尸,《国语‧晋语九》韦昭注:“陈尸为戮。”“翏黄难”就是说鲧被杀而尸体复活,变成黄能而成为水神。

  当时蜀国流行的祖先鳖灵的神话,也出于鲧化黄能神话的分化。扬雄《蜀王本纪》(《太平御览》卷八八八引)说:楚人鳖灵被杀,尸体漂流到蜀地而复活,望帝(杜宇)用以为相国,玉山洪水暴发,鳖灵“决玉山,使民得陆处”,后来望帝传位于鳖灵,号为“开明帝”。这个楚人鳖灵的治水神话,就是鲧化黄能神话的分化,原是楚人所流传的传说。《楚辞‧天问》说:“化为黄能(今本“能”误作“熊”,洪兴祖补注:“《国语》作黄能”),巫何活焉?”就是说尸体复活而化为黄能。所谓“鳖灵”,“鳖”即是“能”,“灵”即是神,“能”就是畸形的鳖。玄既是玄冥,亦即是鲧,又别称鳖灵,也还是玄武。玄武的形象也是指畸形的龟或龟蛇合体。《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孔颖达《正义》说:“玄武,龟也。”《后汉书‧王梁传》说:“玄武,水神之名。”李贤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

  古人所以特别重视龟鳖中“强壮称能杰”的“能”,因为古人认为特大的龟鳖是有特别强壮的神力的。《楚辞‧天问》说:“鳌戴山抃,何以安之?”鳌是大龟,王逸注引《列仙传》说:“有巨灵之鳌背我蓬莱之山而抃舞,戏沧海之中,独何以安之乎?”《列子‧汤问篇》又说:“五山之根无所连箸,……帝恐流于西极,……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列子‧汤问篇》、《淮南子‧览冥篇》和《论衡‧顺鼓篇》都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帛书十二月“司冬”的神像,人体正面站立,巨头方面,大耳,头顶有并列的两条长羽毛,口吐歧舌向左右分布成直线,两手握拳向左右张开,上身穿着黑色短袖,露出下臂,即所谓“□墨(黑)干”。当即能使巨鳌的北海之神禺强。“禺”字像巨头的动物之形。“”字从“余”声,与“禺”音近通用。《山海经》的《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都说:“北方禺强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青蛇。”“鸟身”当为“黑身”之误(旧注引一本作“北方禺强黑身手足”,《庄子‧大宗师篇》释文引此亦作“黑身手足”)。“珥两青蛇”和“践两青蛇”表示其威武而能除害。《庄子‧大宗师篇》释文引崔撰和《列子‧汤问篇》张湛注引《大荒经》都云:“北海之神名曰禺强,灵龟为之使。”所谓“灵龟”即指巨鳌。

  三、楚帛书的创世神话

  楚帛书中间八行一段文章,讲的是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这是我们所见到的时代最早的创世神话文献。全文可以分为上下两节,上节较短,讲的是伏羲创世的神话;下节较长,讲的是祝融继续进一步创世的神话。据说远古之时“梦梦墨墨”(一团混沌),“风雨是于(阏)”,雹戏(即伏羲)生了四个儿子,即青□干、朱□兽、翏黄难和□墨(黑)干,就是春、夏、秋、冬四时之神,就是上文所说“秉司春”、“ 且)司夏”、“玄司秋”和“司冬”四神。雹戏命令四神疏通山川四海,因而使得“朱(殊)有日月,四神相弋(代),乃步为岁,是惟四时”(即四季)。就是说由于四神的疏通,使得一团混沌分解,使得日月分明,四神得以轮流掌管,春、夏、秋、冬四时得以转变,从而推步为一年。这是上节的主要内容。

  下节又说:“千又百岁,日月允生(“允”读作“夋”),九州岛不平,山陵备侧,四神□□,□至于复。”“允”和“夋”古音义相通,《说文》说:“夋,行夋夋也,从夂,允声。”“行夋夋”是说不断推行。所谓“日月夋生”,是说日月不断产生,古神话中有十日和十二月并生的说法,如说帝俊生十日和生十二月,见于《山海经》的《大荒南经》和《大荒西经》。这是说:经历千百年之后,上天下地又发生混乱,天上有日月不断产生,地下的九州岛又不平,山陵都变得倾斜了,以致“四神”不能使“四时”按常规运转。

  接着又说:“天旁动,畀之青木、赤木、黄木、白木、墨木之精,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思(敷),奠四极。”这是说:天为此大为感动,因而赐给青、赤、黄、白、黑木之精,因此炎帝就得下令祝融,使四神从天下降,从而奠定“三天”和“四极”。看来天帝所赐五木之精,就是赐给祝融和四神的神力,因为“青□干”、“朱□兽”、“翏黄难”和“□墨(黑)干”等四神,就是执掌青(东)、朱(南)、黄(西)、黑(北)等各方面的事业的。所谓“奠三天”和“奠四极”,就是创建开天辟地的工程。上文所列举的帛书所绘四季之神,正是善于“奠三天”和“奠四极”的能手。

  帛书接着又载:“曰非九天则大侧,则毋敢睿天灵(“灵”读作“命”),帝允,乃为日月之行,共攻□步十日,四时□□,□神则闰,四□毋思,百神风雨,晨祎乱作,乃□日月,以转□思,有宵有朝(早),有昼有夕。”这是说:祝融接受了炎帝的命令,表示如果违反“九天”的意旨,就将有更大的倾侧,为此不敢不顺从天命。经过炎帝的允诺,于是开始做恢复日月运行的工作,共同努力着推步“十日”,调整“四时”,终于改变了“晨祎乱作”的天象,使得风调雨顺,日月运转分明,有夜有早,有昼有夕。我们必须指出,近人考释帛书的,都把“共攻”读作“共工”,以为最后由共工完成了调整混乱天象的工作,看来并不确实。因为据文献记载,古神话中共工正是个造成天地灾祸的主角,据说共工曾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见于《列子‧汤问篇》等)。共工是不可能做调整日月和四时的工作的,而且祝融既然以四神下降而“为日月之行”,不可能同时又有共工来完成这工作。“共攻”两字当是指祝融统率四神共同努力而言。

  帛书八行这段文章所讲的创世神话,既说伏羲生“四神”而使“四神”从一团混沌中开天辟地,使得日月分明和四时运行;又说祝融顺天意、奉炎帝之命而统率“四神”,进一步完成创世工程,都是歌颂帛书中所绘的四季神像而要求大众加以崇拜和祭祀的。帛书所讲的创世神话,实质上就是太阳神的创世神话。拙作《丹朱、欢兜与朱明、祝融》(收入《中国上古史导论》,编入《古史辨》第七册),已详细证明祝融原是日神与火神,同时又是楚人的祖先之神。炎帝既是出于日神、火神的分化演变,祝融所统率四季之神中的夏季之神又是火神的分化。

  帛书所说祝融使四神“奠三天”,“三天”是指三重的天的结构,和古神话中所说“九天”不同的。“九天”是指天有九个方面的区分,《天问》所谓“九天之际,安放安属”。古神话以昆仑山原与上天相连接,可以从此登天的。《淮南子‧坠(地)形篇》说:“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这就是“三天”的结构。

  帛书所说祝融使四神“奠四极”,“四极”是指地的东南西北四方的尽极之处。《淮南子‧坠形篇》所谓“禹乃使太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地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淮南子‧时则篇》谈到了东、南、中央、西、北五极之处和五帝、五神之所司:东方之极东至日出之次,太皥、句芒之所司;南方之极南至委火炎风之野,赤帝、祝融之所司;中央之极自昆仑东绝两恒山,黄帝、后土之所司;西方之极西至三危之国,少皥、蓐收之所司;北方之极北至令正(丁令)之国,颛顼、玄冥之所司。据此可知古神话中,“四极”原为四方的上帝和四季四方的神所执掌,原来就是由四季四方之神所奠定的。四季四方之神的神力强大,本来就是“奠三天”和“奠四极”的能手。

  楚帛书所说祝融创世的神话,确是有来历的。《尚书‧吕刑》说:“蚩尤惟始作乱,……皇帝(上帝)哀矜庶戮之不辜,……遏绝苗民,无世在下。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这是说,因为蚩尤作乱,遏绝苗民,上帝于是命重、黎绝断天地之间的通路,这就是祝融开天辟地的神话。原来古神话中天地是连接而有通道的,昆仑就是登天的通道所在,由于祝融的“绝地天通”,天地才分开而不能相通。《国语‧楚语下》载楚昭王问于观射父说:“《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古神话确实认为如此,人民原来是可以由地登天的。于是巫师们就宣称从此只有巫师有天梯性质的高山,从此可以升降上下,能够往来人间和天堂,沟通天人之间。

  祝融怎样“绝地天通”的呢?《山海经‧大荒西经》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噎”疑“嘘”字之误),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国语‧楚语下》记观射父说:“及少皥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这是说:上帝(颛顼也是上帝)命令重和黎,一个上天而“司天”,一个下地而“司地”,同时黎所生的噎(或嘘)“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该即帛书所说“乃为日月之行”。

  楚帛书所讲的创世神话,限于混沌中开天辟地和天象由混乱恢复正常两部分。帛书中间十三行一段文章,也是讲天象发生灾异而恢复正常的。全文可分为三节,第一节讲天象发生灾异,包括月的盈缩不当,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换失常,日月星辰运行的逆乱,草木的生态失常等;认为这是“天地作羕(“羕”读作“殃”),天棓将作伤,降于其方,山陵其发(“发”读作“废”),又(有)渊厥溃,是谓孛”。“天棓”是指棒那样长的彗星,“孛”是指光芒蓬勃的彗星。这是说天地遭殃,是彗星降下的伤害,以致山陵败坏,渊泽溃决。接着又说出现“孛”的岁月,有雷电、下霜、雨土的灾异,因而“东国又(有)吝(患难)”,“西国又(有)吝”,而且有兵灾“害于其王”,说明这样的天灾不但东国和西国的人民受难,国君也得有兵灾。

  第二节缺字较多,有些字句意义不明。大意是说一年四季的变化,此中春、夏、秋“三时”都重要。由于“孛”(彗星)的“作其下凶”,日月星辰运行紊乱,“时雨”(及时下雨)失常,以致“群民”的“三恒发”(“发”读作“废”),四兴鼠(“鼠”读作“鼠”),以(失)天尚(“尚”读作“常”)”。“三恒”是指春、夏、秋三季的常规作业,“四兴”是春、夏、秋、冬四季的行事。这是说:由于彗星造成天灾,使得人民废毁三时的常规作业,败坏四时的行事,以致人民不能正常生活。接着指出,由于“群神五正,四兴无羊(殃),建恒怿民,五正乃明,其神是享”。所谓“群神五正”,是指主管“四时”的五神,当时中原地区以句芒、祝融、蓐收、玄冥(四时之神)加上后土,称为“五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太史蔡墨所说),这里楚人所说“五正”,也该指上文所述四时之神加上后土而言。这是说,由于五正管理好四时的行事,使得重建“三恒”而便于人民安居乐业,因而人民要祭享其神。第三节“帝曰”以下,是说上帝为此对五正之神大

巫师的的起源:

传说萨图恩(Saturne)据说是巫师的保护神,实际上,他最初是矿工的保护神,逐渐演化才成为支配地狱的神。萨图恩是率先食人肉的神,巫师也常被指责为偷食人肉。此外,萨图恩夜间停留于土星,土星位于魔蝎宫,而魔蝎则是一种象征魔鬼的动物。萨图恩的标志是手中的那把大镰刀,而相传巫师常用的武器也是一把随身携带的镰刀。

历史上关于巫师的最早记载见于十二世纪,当时有一位名叫韦尔多的法国里昂商人宣扬并身体力行安贫乐道,其门徒被教皇斥为异端,逃入阿尔卑斯山谷隐居。巫师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与异端的接触中逐渐产生的。

我们常常可以在一些西方的神话书籍中看见“Mage-Clans of the East”(东方魔法部落)一词,这是欧洲巫师故事的另一起源。由于当时欧洲人对于还没有认识到的世界抱着一种神奇荒谬的幻想,巫师就成为这种幻想的宣泄对象。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和十六世纪的曼德威尔游记更是为西方读者提供了神游幻想的空间,巫师也被误解为东方民族所特有的一类神秘人物。

然而在欧洲神学家的眼里,巫术是一种反宗教的行为,巫师作为巫术的施弄者,致力于撒旦崇拜。中世纪衰落时期的特征之一,就是将撒旦的形象夸大成强大且无处不在,并把时代的一切弊病都算在撒旦的帐上。

十八世纪以后,巫术卸下了魔法和撒旦的华丽外衣,文化地位迅速下降,成为一种迷信。巫师、蒸馏器、硫磺蒸气不久后又重新兴起,成为炼金士们的想象。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巫师是居住于南部沼泽地带中的一类穿着黑色斗篷的神秘人物,长期躲在黑暗潮湿的小屋中的研究使他们面颊苍白,形同骸骨,熬夜和过度的思索搞垮了他的身体,使他们不堪一击。但他们掌握着各种神秘奇异的法术,代表着邪恶与噩梦的神灵。

正如诗中说的那样:

我是曾经 现在和未来.

我拥有再生的力量。

我的灵魂创造了天神 创造了人间,地狱,还有天堂……

世间万物啊! 向我欢呼吧!

我就是屹立于地球中心的神殿之王!”

巫术:

巫术(witchcraft)在学术上被定义为一种宗教,即法术(magic)的宗教,以自然信仰为基础,是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普见於每个文化之中。

所有的法术都包括意志和想像(visualization),在技术上亦强调此两者,个人化的性质较高。一般而言,在进行巫术时,会先将空间神圣化,此空间即 magic circle。

巫术的思想原则分为两类,一是相似律(imitative magic),为同类相生的原则,以通过模仿的方式达到目的;二是接触律(contagious magic),透过接触被接触过的事物,一个人就能对另一人进行法术。巫术的活动包罗万象,从最繁复的祭典到简单的打坐都有。巫术可能以追求外在的个人需要为目的,如获致金钱或爱情,这种巫术被称为 Low Magic;而以改变自然现象为目的的巫术,如祈雨的舞蹈(rain dance)或祈求丰收的仪式(fertility rite),则被称为 Natural Magic;巫术也可能追求内在意识的转变,以体验神性,这种巫术被称为 High Magic。

大至上而言,法术主要的分类有:占卜(divination)、秘术(Occult Thaumaturgy)、超感知(ESP, extra sensual perception)、埃及新柏拉图派所传授和施行的巫术 Theurgy、瑜珈(Yoga)、宗教、巫毐(Voodoo)、祭典仪式(Ceremonail or Ritual)、黑魔术(Black Magic)、白魔术(White Magic)、Tantra 和 Legerdermain。

---------------------------------------------

秘术(Occult Thaumaturgy):

多是古巫十三人所练成的巫术...

被封印在雅尔之书之中

这些巫术都有超常的能力

我只知其中几种

一种叫「回」...是借时之神的能力的最高等巫术...可令时空倒退

一种叫「封」...能封印一切所有物体的术...

还有几种是中国五行中和四大元素的反力量

逆火,死水,枯木,无色金,荒大地,混浊气

雅尔之书现在在埃及一带

打开雅尔之书必需找到十三支命运之匙.

超感知(ESP, extra sensual perception)

其实所有派别的修行者到了一个境界都会拥有的能力

因为他们都了解了世上的真面目

同时明白了冥冥的力量

所以开始会有超感知

祭典仪式(Ceremonail or Ritual)

祭典每到特定的日子都会做的事

其实都不是外间说的用少女做祭品....

而是一次的集体的接触..与一些精灵什至神接触

仪式是有使用一些大法术需要的过程....

强大的术多不是可以一下子使出的

是要经长时间的仪式

吸收借用其他的外力...精灵,神,甚至恶魔

会合力量使出的

我所知的有..降雷,裂地,降雨............等等

巫毒其实是相似科学的

正确来说它是「超科学」

大家常听说古代的科学曾高於现在

巫毒就是其中一种

黑巫术其实不是人们所想的邪气

与任何能力都一样

同样是看使用者如何使用

黑巫术也学治病等等

白巫术其实与黑巫术本是同出一派

但后来各有分歧

因些就断裂了

白巫术的一些例子...祝福,加速复原

白巫秘术...「再生」

巫术的本质:

巫术的通常形式是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来利用和操纵某种宗教信仰对象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巫术的仪式表演常常采取象征性的歌舞形式,并使用某种据认为赋有巫术魔力的实物和咒语。

泰勒:巫术是原始时代野蛮人的一种科学。

弗雷泽:巫术与科学一样,以因果律为推理基础,相信某一特定行为必然导致特定后果。他的总结:巫术—→宗教—→科学的三阶段进化论体系。

对此,正确的观点是:(1)巫术不是科学。

(2)巫术是宗教行为体系的一种现象形态。

(3)巫术—→宗教—→科学的三阶段进化论难以成立。

巫术的人性依据和社会基础。

人性依据:巫术是原始人对神秘的异己力量有所感受和体验的时候,自然产生的言辞和

行为,并使其固定化的结果。

社会基础:原始社会生产力的极端低下决定了科学文化的极度落后,从而使巫术迷信的应用成了社会的必然。

巫术的种类。

(1)按构成巫术的原理和法则,分为:模仿巫术和接触巫术。

(2)从功能角度,分为:生产巫术、保护巫术和破坏巫术。

(3)据巫术结果的道德价值,分为:白巫术(吉巫术)和黑巫术(凶巫术)。

巫术的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1)巫师制度是文化知识得以发展的契机;(2)巫师制度是神圣君权得以形成的关键;

(3)为处于困境之中的人们提供一个超自然的避难所,使之在精神上得到某种安慰。

中国巫术:

巫术在中国苗疆称蛊术:

蛊,相传是一种人工培养而成的毒虫。放蛊是我国古代遗传下来的神秘巫术;过去,在中国的南方乡村中,曾经闹得非常厉害,谈虎色变,谁也不敢当它是假的。文人学士交相传述,笔之翰籍,也俨然以为煞有其事;一部分的医药家,也信以为真,于是,就想出许多治蛊的名堂.

蛊之种类有十一种蛇蛊、金蚕蛊、蔑片蛊、石头蛊、泥鳅蛊、中害神、疳蛊、肿蛊、癫蛊、阴蛇蛊、生蛇蛊。

过去,有些人专以制蛊来谋财害命。制蛊法:多于端午日制之,乘其阳气极盛时以制药,是以致人于病、死。又多用蛇、蛊、蜈蚣之属来制,一触便可杀生。其余有些特殊的,分说如下:

癫蛊:传说多是壮族所为,把蛇埋土中,取菌以害人。

疳蛊:又谓之“放疳”、“放蜂”。据说,两粤的人,多善为此。方法是:端午日,取蜈蚣和小蛇,蚂蚁、蝉、蚯蚓、蚰蛊、头发等研末为粉,置于房内或箱内所刻的五瘟神像前,供奉久之,便成为毒药了。

泥鳅蛊:用竹叶和蛊药放水中浸之,即变有毒的泥鳅。

石头蛊:用随便的石头,施以蛊药而成的。

蔑片蛊:将竹片施以蛊药后便成。

金蚕蛊:据说这种蛊不畏火枪,最难除灭;而且金蚕蛊还能以金银等物嫁之别人。

蔑片蛊害人,是将竹蔑一片,长约四五寸,悄悄的把它放在路上,行人过之,蔑跳上行人脚腿,使人痛得很厉害。久而久之,蔑又跳入膝盖去,由是脚小如鹤膝,其人不出四五年,便会一命呜呼。

石头蛊的害人:将石头一块,放在路上,结茅标为记,但不要给他人知道。行人过之,石跳上人身或肚内,初则硬实,三四月后,更能够行动、鸣啼,人渐大便秘结而瘦弱,又能飞入两手两脚,不出三五年,其人必死。

泥鳅蛊的害人:煮泥鳅与客吃,食罢,肚内似有泥鳅三五个在走动,有时冲上喉头,有时走下肛门。如不知治,必死无疑。

中害神的害人:中毒后,额焦、口腥、神昏、性躁、目见邪鬼形,耳闻邪鬼声、如犯大罪、如遇恶敌,有时便会产生自尽的念头。

疳蛊的害人:将蛇虫末放肉、菜、酒、饭内,给人吃。亦有放在路上,踏着即入人身。入身后,药末粘在肠脏之上,弄出肚胀、叫、痛、欲泻、上下冲动的症状来。

肿蛊的害人:壮族旧俗谓之放“肿“,中毒后,腹大、肚鸣、大便秘结,甚者,一耳常塞。

癫蛊的害人:取菌毒人后,人心昏、头眩、笑骂无常,饮酒时,药毒辄发,忿怒凶狠,俨如癫子。

阴蛇蛊的害人:中毒的,不出三十日,必死。初则吐泻,然则肚胀、减食、口腥、额热、面红。重的面上、耳、鼻、肚有蛊行动翻转作声,大便秘结。加上癫肿药,更是没有治好的希望。

生蛇蛊的害人:中毒的情况,与阴蛇蛊害人相似,但也有些异点。即肿起物,长二三寸,跳动,吃肉则止;蛊入则成形,或为蛇、或为肉鳖,在身内各处乱咬,头也很痛,夜间更甚;又有外蛇随风入毛孔来咬,内外交攻,真是无法求治。

蛊或有形或无形,中毒极易,但辨认之法,是应该万分注意的。

中毒后的辨认之法:(1)以生黄豆(黑豆也可以)食之,入口不闻腥臭,是中毒。(2)以灸甘草一寸嚼之,咽汁随之吐出的,是中毒。(3)插银针于一已熟的鸭蛋内,含入口内,一小时后取出视之,如蛋白俱黑者,是中毒。

蛊毒非常厉害,能使人惹病丧生,虽有方法医治,也不应轻易去尝试。据说预防之法有:(1)凡房屋整洁,无灰尘珠网的,是藏蛊之家,切勿与之往来。(2)凡食茶、水、菜、饭等物之先,须用筷子向杯碗上敲动的,是在施毒,急须向主人问道:“食内,莫非有毒吗?”一经问破,可免受毒。(3)携同大蒜头出行,每饭,先食大蒜头,有蛊必吐,不吐则死,主人怕受连累,当然不敢下蛊。(4)大荸荠,不拘多少,切片晒干为末,每早空心白滚汤送下(以二钱为度),纵入蛊家,也可免害。(5)蛊之由饭酒中毒的,分外难治,故出外宜以不饮酒为原则。

解除毒蛊的方法,最普通的,是用雄黄、蒜子、菖蒲三味用开水吞服,使之泻去恶毒。金蚕,最畏头嘴似鼠,身有刺毛似蚝猪箭的刺猬,故刺猬是专治金蚕蛊的特殊药品。其他如蜈蚣、蚯蚓,每每也可以治蛊。


求有关四季春、夏、秋、的中国神话视频

相关评论:
  • 13310882650求有关四季春、夏、秋、的中国神话
    米残枯值得注意的是,春、夏、秋、冬四季的最后月份都载有这个月神的职司,如三月“秉司春”,六月“揸司夏”,九月“玄司秋”,十二月“司冬”,而其它月份不同,只记有这个月神的主要执掌,如二月“女此武”,因为此月“可以出师”;又如四月“余取(娶)女”,因为此月可以“取(娶)女为邦□”。据此可知,十二月神像...

  • 13310882650求分别关于四季春、夏、秋、冬的儿歌有多少要多少 - 百度宝宝知道
    米残枯1、春天 春天是块大花布 桃花布,杏花布,春天是块大花布.燕子姐姐剪呀剪,剪出美丽花衣服.2、夏天 夏天到,夏天到,红红太阳当头照.树上知子叫,河里青蛙跳.3、秋天 秋天到,秋天到,树叶黄,随风飘.大雁排队向南飞,地里庄稼成熟了.4、冬天 北风吹,雪花飘,穿棉衣,戴棉帽.大狗熊,哪去了...

  • 13310882650四季春、夏、秋、冬;冬至大寒。问下联
    米残枯四季春、夏、秋、冬 ;冬至大寒 百姓赵、钱、孙、李,李皇世民

  • 13310882650柳树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变化作文
    米残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这是是个多彩的四季。春天,它是彩色的。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好季节。柳树抽出枝条,在微风中晃动。草坪上,嫩绿可爱的小草儿好奇地看着这美丽的世界。衬着小草,有各色无名的小花,草坪就像一张美丽的地毯,上面花花绿绿的。桃树上,淡淡的粉红色小花惹...

  • 13310882650春播夏长秋收冬藏蕴含着什么规律
    米残枯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实际就是万物生长的规律。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概念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二、出处 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

  • 13310882650描写环境的词语
    米残枯描写自然环境的词语 1、四季 春:春色满园、春暖花开、春光明媚、大地回春、草长莺飞、春意盎然 夏:烈日炎炎、骄阳似火、狂风暴雨、大雨倾盆、赤日炎炎、暴风骤雨 秋:硕果累累、金桂飘香、秋高气爽、秋风习习、金秋十月、天高云淡 冬:冰天雪地、粉妆玉砌、大雪纷飞、银妆素裹、白雪皑皑、冰冻三尺 ...

  • 13310882650关于四季春的诗句
    米残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幕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回复:四季春雨春风春满园,夏夜夏花夏有仙,秋鸟秋熟秋落叶,冬雪冬梅冬声寒.———独孤子夏(乱写)回复:诗中冬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 13310882650四季春词语
    米残枯四季春词语在描述天气和气候时,常被用来表示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的美好景象。具体来说,'四季春'这一词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如某地四季如春,意味着该地全年气温适中,春意盎然,夏季凉爽,秋意浓厚,冬季温和,四季景色如春,给人以舒适和惬意的感受。在文学作品中,'四季春'也常常...

  • 13310882650四季春茶是什么茶 什么叫四季春茶
    米残枯1、四季春茶是一种新创名茶,属于乌龙茶,因为带有绿茶的香味以及乌龙茶的韵味所以称为四季春。2、我国乌龙茶一般分为春,夏,秋,冬茶,通常第第一轮采制的茶称为春茶,第二轮采制的茶称为夏茶至此类推一直采摘四季。而四季春茶则是乌龙茶的一种新创名茶,四季春俗称辉仔茶,据说是木栅茶农张文辉...

  • 13310882650求勤勉、春、夏、秋、冬、志向、爱国、思念、学习的名言各十句,10副...
    米残枯人长久,月长圆,春长在 国永昌,家永睦,福永生 淑气千重山水秀 春光万里画图新 花发三春春汛早 楫击四海海潮高 光景无边,遍地笙簧歌化日 前程似景,满园桃李笑春风 林海安家,窗含无边春色 青山着意,胸有大块文章 洞庭自有千重浪 世上今逢万里潮 玉树暖迎沧海日 珠花光动锦城春 老有所为...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