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服制度的概述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五服制度的概述~

五服是东亚古代的丧服等级,源于中国,后传至日本、朝鲜、越南,是居丧的衣服制度。中国古代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亲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礼记·丧服小记》所谓“上杀、下杀、旁杀”即此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五服:斩衰衰(汉语拼音:Cuī),通“缞”。五服中最重的丧服。凡丧服上衣叫衰(披在胸前),下衣叫裳。衰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做的,衣旁和下边不缝边,所以叫做斩衰,斩就是不缝缉的意思。子为父、父为长子都是斩衰(注:诸侯为天子、臣为君也是斩衰。),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除服斩衰外还有丧髻,这叫“髽(汉语拼音:zhuā)衰”。斩衰都是三年丧(实际上是两周年,多为二十五个月除孝。)。至明、清,子及未嫁女为母,承重孙为祖母,子妇为姑(婆),也改齐衰三年为斩衰。《礼记·丧服小记》:“斩衰括发以麻。”《清史稿·礼志十二》:“斩衰三年,子为父、母;为继母、慈母、养母、嫡母、生母;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母;子之妻同。女在室为父、母及已嫁被出而反者同;嫡孙为祖父、母或高、曾祖父、母承重;妻为夫,妾为家长同。”齐衰齐衰(汉语拼音:Zī Cuī)次于斩衰,这是用熟麻布做的。因为缝边整齐,所以叫做齐衰。《仪礼·丧服》篇载齐衰分为四等:齐衰三年,这是父卒为母、母为长子的丧服;齐衰一年,用杖(丧礼中所执的),这叫“杖期”,这是父在为母、夫为妻的丧服;齐衰一年,不用杖,这叫“不杖期”,这是男子为伯叔父母、为兄弟的丧服,已嫁的女子为父母,媳妇为舅姑(公婆)、孙和孙女为祖父母也是不杖期;齐衰三月,这是为曾祖父母的丧服。西晋李密所著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里的“期”指的就是齐衰。唐代,父在父卒皆为母服齐衰三年;子妇为姑(婆)亦齐衰三年。至清代,凡夫为妻,男子为庶母、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及在室姊妹,已嫁女为父母,孙男女为祖父母,均服齐衰一年,杖与否,各有规定;重孙男女为曾祖父母,服齐衰五月;玄孙男女为高祖父母,且齐衰三月。《礼记·檀弓下》:“哀公为之齐衰。”《清史稿·礼十八》:“曰齐衰杖期,嫡旁及下际缉,麻冠、致、草屦、桐杖……曰齐衰杖期,嫡子、众子为庶母;子之妻同;子为嫁母、出母;夫为妻;嫡孙祖在为祖母承重。曰齐衰不杖期,为伯、叔父、母,为亲兄、弟;为亲兄、弟之子及女在室者;为同居继父两无大功以上亲者。”大功大功亦称“大红”,次于齐衰,这是用熟麻布做的,比齐衰精细些。功,指织布的工作。大功是九个月的丧服,男子为出嫁的姊妹和姑母、为堂兄弟和未嫁的堂姊妹都是大功,女子为丈夫的祖父母伯叔父母、为自己的兄弟也是大功。《史记·孝文帝本纪》:“已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裴骃集解:“服虔曰:‘当言大功、小功布也。’”《明史·礼志十四》:“曰大功九月者,为同堂兄弟及姊妹在室者,为姑及姊妹兄弟之女出嫁者;父母为众子妇,为女之出嫁者;祖为众孙;为兄弟之子妇……为兄弟之子为人后者。”《清史稿·礼志十二》:“曰大功服,粗白布,冠、致如之,茧布缘屦。”小功小功亦称“小红”,又次于大功,小功服比大功服更精细,是五个月的丧服。男子为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从祖父(堂伯、堂叔)、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从祖晜弟(再从兄弟)、从父姊妹(堂姊妹)、外祖父母都是小功,女子为丈夫的姑母姊妹,为娣妇姒妇也是小功。《仪礼·丧服》:“小功,布衰掌,牡麻致,即葛五月者。从祖祖父,从祖父母报;人祖昆弟;从父姊妹篇,孙嫡人者;为人后者为其姊妹嫡人者。”《新唐书·礼乐志十》:“小功五月殇,正服:为子、女子子之下殇,为叔父之下殇,为姑、姊妹之下殇,为从兄弟姊妹长殇,为庶孙之长殇。降服:为人后者为其兄弟之长殇,出嫁姑为侄之长殇,为人后者为其姑、姊妹之长殇。义服:为夫之兄弟之子、女子子之下殇,为夫之叔父之长殇。”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里的“功”指的就是大功和小功。缌麻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比小功服更精细,丧期是三个月。男子为族曾祖父,族曾祖母,族祖父,族祖母,族父,族母,族兄弟,为外孙(女之子),外甥,婿,妻之父母,舅父等都是缌麻。清代,凡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服缌麻。服期三月,五服之外,同五世祖的亲属为袒免亲,即所谓“素服”,袒是露左臂,免是用布从项中向前交于额上,又后绕于髻。宋人车垓说此仪久废,当时人的袒免亲丧服是白阑缟巾;明、清时,素服,以尺布缠头。同六世祖的亲属便是无服亲了。故《礼记·大传》云:“四世而缌,服之穷也,五世袒免,杀同姓也,六世亲属竭矣。” 礼经上所记的一套丧服制度。这套制度在当时虽然不见得全部实行,后世的丧服丧期虽然也有所改变,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三点:第一,在丧期中可以看出重男轻女的情况。妻为夫居丧三年,夫为妻服丧只有期年。明代以前,如果父亲还在,儿子为母亲居丧也只是齐衰而不是斩衰。第二,在丧服中又可以看出嫡庶的分别甚严。庶子为嫡母服丧三年(明代以后,庶子为自己的生身母亲也服丧三年),但是嫡子不为庶母服丧,后来改为期年丧。长子长孙在服丧中很重要。在丧制中有所谓“承重孙”,就是由于嫡长子已死,应由嫡长子的儿子承担丧祭(和宗庙)的重任。又有所谓“承重曾孙”,承重孙或承重曾孙在讣闻(讣告)中名字是列第一位的。第三,在丧服中明显地表现了血统亲疏的等级。因此,习惯上以五服以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尔雅·释亲》:“族父之子相谓为族昆弟,族昆弟之子相谓为亲同姓。”注:“同姓之亲无服属。”这就是说,族兄或族弟的儿子相互间已经没有丧服的关系,只有同姓的关系了。

五服制度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以丧服等次的轻重来标志亲属亲缘远近、尊卑长幼关系的制度。
五服由重到轻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实行于本宗、外姻亲戚的亲属中。
具体来说,斩衰是最重的丧服,丧服质料做工最粗,穿着时间最长,为三年(实际上是二十七个月),主要是子女为父母,子之妻即儿媳为公婆,妻妾为丈夫所服的丧服为最重之服。因而子女与父母、儿媳与公婆、妻妾与丈夫,在法律上是斩衰的服制关系。
齐衰五月,穿五个月的衰服,是曾孙、曾孙女为曾祖父母所服之丧服。
小功服,服丧期五月。为堂伯叔父母,为亲兄弟之妻,妇为丈夫之亲兄弟及其妻服丧。
缌麻服,为服制中最轻的一等,服丧三个月。

  古代统治阶级的五等服式。《汉书·地理志》:“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
  何谓“五服”?《国语·周语》记载,周穆王时祭公谋父曾阐发过“五服”说:“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具体而言,即以王畿为中心,按相等远近作正方形或圆形边界,依次划分区域为“甸服”、“侯服”、“宾服”(汉书作“绥服”)、“要服”、“荒服”,是为“五服”。
  “五服”是一种丧葬制度,准确的说就是丧服制度。
  说白了实际是五种丧服,某人死了,你有资格或义务穿这五种丧服的就是亲属关系,反之,没有资格或义务穿这五种丧服的,就不是亲戚。
  那么“五服”是怎么来的呢?那要追溯到公元前1066年,也就是周朝。在武王伐纣两年后,周武王病死,其子周成王继位,成王年幼,由其叔姬旦摄政。姬旦,史称“周公”,他在吸取殷商灭亡的教训后,为周制定了一套以人为本的统治制度,史称“礼乐制度”这套礼乐制度也就是影响了中古几千年的孔子最为推崇,并以一生为准则的道德规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中就包含了“五服”。
  为什么叫“五服”呢?因为它分五个等级,分别为“斩衰(cui 崔)齐(zi 资)衰 大功 小功 缁麻。那么这五个等级有什么区别呢?三大区别:布料不同,做工不同,穿着时间不同。
  首先这五个等级的丧服都是麻布,斩衰是生麻布,斩衰是粗麻布。斩衰在做的时候不能用剪刀绞,要用刀砍,叫“斩“而且不能缝边,要把碎的穗子都留出来,表示最悲痛。这是第一等。第二等” 齐衰是熟麻布,从齐衰开始以下的布料都是熟麻布。但很粗,用用剪刀绞,缝边。以下大功,小功,缁麻都是用剪刀绞,都缝边,所不同的是齐衰是粗麻布,大功是比较粗的麻布,小功是比较细的麻布,缁麻是细麻布。也就是说穿的越差表示和死者的关系越近。这是布料,做工的区别。
  下面说说穿着的区别:第一等,斩衰,只有四种情况可以穿。一,臣为君 二,子为父 三,妻为夫 四,父为嫡长子(比较特殊)。服丧的时间最长,三年。但古人的这个三年是有水分的,实际是25个月,也就是两年零一个月。
  第二等,齐衰:(这个解释起来有点麻烦)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去世,儿子穿(三年),妻子去世,丈夫穿(一年),祖父母(爷爷奶奶)去世,孙子穿(五个月),曾祖父母(太爷爷奶奶)去世,曾孙子穿(三个月)。‘
  第三等,小功:(这个更麻烦)堂兄弟姐妹去世,已经出嫁的姐妹去世,已经出嫁的姑姑去世,丈夫的祖父母去世等等,统一穿九个月。
  第四等,小功:外曾祖父母(姥姥姥爷)去世,舅舅去世,姨妈去世,时间也是统一的(五个月)
  第五等,缁麻,高祖父母去世,岳父岳母去世,外甥去世,外孙去世,女婿去世,也是同一时间(三个月)
  这就是五服,实际是用来表示亲属之间远近和尊卑关系的一种制度。


五服制度的概述视频

相关评论:
  • 15278872478五服的丧服制度
    姜竿肃“五服”制度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西晋定律第一次把“五服”制度纳入法典之中,作为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及衡量罪行轻重的标准,这就是“准五服以制罪”原则,它不仅适用于亲属间...

  • 15278872478什么是五服,五服是指几代人
    姜竿肃3. 大功:使用较粗的熟布制作,服期为九月。4. 小功:使用稍粗的熟布,服期为五月。5. 缌麻:是最轻的服丧等级,代表与死者关系较远的亲属,使用稍细的熟布,服期为三月。在五服制度中,五服之外的亲属,如与死者同五世祖的袒免亲,会露出左臂,用布从颈前交叉于额上,再绕至髻部。而同六...

  • 15278872478五服制度是怎样的呢?
    姜竿肃5. 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男子为本宗之族曾祖父母、族祖父母、族父母、族兄弟,以及为外孙、外甥、婿、妻之父母、表兄、姨兄弟等均需服缌麻,服期为三月。五服制度体现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父系家族的重要地位,以及亲疏远近的宗法关系。服制按照服丧期限及丧服的粗细不同,分为五种,以此表达对逝者...

  • 15278872478五服是指哪几辈? 五服制度是什么
    姜竿肃1、五服指的是上推五代,从高祖开始,高祖、曾祖父、祖父、父亲、自己,五代内所有的血缘关系都是亲属,也就是说,与一个高祖都是亲属,从高祖到自己就是五代,成为五服。五服以后,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通婚。正常情况下,一个家庭有一段婚姻,都是五服之内的人参加。2、五服制度是中国礼制中对...

  • 15278872478五服是什么
    姜竿肃例如,斩衰是最隆重的丧服,通常直系血亲会为父母等至亲穿戴斩衰,表示深切的哀悼。随着历史的演变,虽然现代社会逐渐摒弃了某些繁琐的礼仪形式,但五服制度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亲属关系的认知和对丧礼的理解。在一些传统的汉族婚礼或葬礼上,依然可以见到五服制度的某些体现,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些传统...

  • 15278872478古代的“九族五服”中,“五服”有哪几层意思?
    姜竿肃"五服"制度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的服制不同,据此把亲属分为五等,由亲至疏依次是: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祖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

  • 15278872478五服五服制度
    姜竿肃"五服制罪"的法律与儒家礼仪结合,标志着汉代以来"礼律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它体现了晋律"礼律并重"的特点,集中体现了中国封建法律的伦理法特征。自西晋至明清,这一原则一直是封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具体来说,斩衰是最重的孝服,适用于诸侯对天子、臣对君等;齐衰用于孙子、...

  • 15278872478人常说“出五服”,什么是“五服”?
    姜竿肃在古代就有“皇权不下县,县下唯宗族的说法”,充分证明了宗族在古代皇权社会中力量的强大。那么在宗族势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威胁到皇权的统治,皇权就要想办法来制衡宗族势力,所以提出了象征宗亲关系远近的制度“五服制”,出了五服以后。家里即使死了人,也不用披麻戴孝了,有了喜事也不会专门去...

  • 15278872478简述我国汉族丧服五服制度
    姜竿肃齐衰是用熟麻布做成的缝了边的丧服,齐衰期而3个月的,也有1年和3年的。妻子死了,丈夫要服齐衰1年。大功是用稍细的熟麻布做成的丧服,大功期一般9个月。小功是用较强的熟麻布做成的丧服,小功期一般5个月。五服制度规定兄或弟之妻死后,兄或弟都要服小功之丧。缌麻是用细麻布做成的孝服,...

  • 15278872478请问什么是五服制度?
    姜竿肃五服制度是中国礼治中为死去的亲属服丧的制度,它以丧服等次的轻重来标志亲属亲缘远近、尊卑长幼关系的制度。五服由重到轻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实行于本宗、外姻亲戚的亲属中。具体来说,斩衰是最重的丧服,丧服质料做工最粗,穿着时间最长,为三年(实际上是二十七个月),主要是...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