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徐桂芬院士是否有其人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社科院院士是荣誉称号吗~

在中国,院士现在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在中国社科院称为学部委员,不叫院士,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内的最高学术职务和荣誉称号。院士在中国原来也称为学部委员,如1955年中国科学院开始评选现在所谓的“院士”时就称为学部委员,直到1993年才把学部委员改称为院士。
另外,中科院和工程院的评选人选都是面向全国,乃至外籍专家,而中国社科院只是面向院内部的,并且晚至2006年才开始评选。也就是说,中国高校里的教授可以有中科院或工程院的院士称号,但绝不会有社科院的学部委员称号。

  社科院实行学部委员制,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这个现实的原因,就是国内一直以来存在着“重理工轻人文”的体制思维。1949年以后,部分人文社会学科被取缔、相关研究进程被中断的老黄历不提,直至今天,人文社会科学仍未获得应有重视,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仅举一例,中科院、工程院两院院士加起来有1545人(不含外籍院士),而社科院学部委员仅有57名,加上离退休的荣誉学部委员也仅有190人,这一数字后面还应加括号备注“含已故”。要知道,1955年中科院公布首批学部委员中,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就有61人。如果有耐心去梳理这份名单的人员年龄、专业,当可看到这支队伍的更多实情,总之就两个字:寒碜。

  作为人文社科领域的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也该采取院士制度。唯如此,才能彰显对人文社科领域的重视,以及对该领域专家学者的尊重。当然,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发挥其积极作用。

  这些年来,也有不少人注意到这个问题,并有所争论。赞成的理由自不必多说,反对者所持理由却颇有些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有人觉得,人文学科的科学含量很低,其学术成果难以衡量;还有人认为,国内人文社科学者水平差,基本没有什么学术创新,不评也罢。前一种说法是出于对人文社科的无知;后一种说辞涉及应然和实然的层面。对此,我认为社科院设立院士制是一种必要,至于国内人文社科现状堪忧,那是另外的问题。何况,正如上述,社科院至今未设立院士制,也限制了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的正常发展。

  目前,可以说是对社科院学部委员制进行改革的较好时机。一是国内社会对人文社科领域越来越重视,人们普遍意识到,国家强大不仅需要发展科技,还应有人文精神的提升;二是,建设文化强国,重视人文社科乃题中应有之义;三是,针对学术机构改革,应减少行政干预,突出学术导向,已成为社会共识。就此可以说,启动对社科院的机制改革,正当其时。

  具有中国特色的学部委员制,不仅容易被误读,而且不利于与国际学术界进行交流对话。社科院实行院士制,与中科院、工程院一起形成“三院”鼎立格局,这将成为国内最高学术机构建制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没有院士,只有学部委员。从现有的学部委员中,没有徐桂芬此人。

中国社科院从未定院士,1955年中国科学院所定学部委员(相当院士)也并无此人名字。


中国社会科学院徐桂芬院士是否有其人视频

相关评论:
  • 18269035712中国社会科学院徐桂芬院士是否有其人
    雍尚鲁中国社会科学院没有院士,只有学部委员。从现有的学部委员中,没有徐桂芬此人。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