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鲁迅、托尔斯泰、泰戈尔、尼采的书经常被人嘲笑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072,鲁迅为什么喜欢尼采~

刘半农曾赠鲁迅一联:“托尼学说,魏晋文章”,上联说鲁迅思想的来源,下联说鲁迅的文风,鲁迅对此颇为认可。“托”即托尔斯泰,指他的博爱主义;“尼”是尼采,指他的超人主义。博爱主义与超人主义本是水火不相容的,鲁迅却把它们都拿来为我所用,“别立新宗”,并以博爱的精神,超人的姿态,对中国社会作深刻的分析和猛烈的攻击。
1925年,鲁迅《热风》甫一出版,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犀利的文笔,不媚世俗的个性,立刻使鲁迅赢得“中国的尼采”的绰号。一天,徐志摩拿着一本鲁迅的《热风》,来到陈原家,把书往桌上一扔说:“中国的尼采在骂我们了!”足见,鲁迅博得“中国尼采”的称谓,还是被很多人所接受。周作人回忆说:“鲁迅的思想,起初是受了尼采的影响很深的,就是树立个人主义,希望超人的实现。”日本留学时,青年鲁迅酷爱尼采,案头上放着《苏鲁友语录》,随笔里也能窥见尼采的面影;晚年鲁迅,文章中也多少残留着尼采主义的痕迹。
我们先来看看,鲁迅是怎样接受尼采的?学者胡亚敏在《鲁迅与尼采的关系》一文中,将鲁迅接受尼采思想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五四之前的早期。鲁迅对尼采持肯定的、赞许的的态度,主要体现在《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学》、《破恶声论》三篇论文中。第二阶段是五四至1927年左右的中期。鲁迅对于尼采主要态度是肯定的,但增加了批判的成分。他肯定尼采是“偶像破坏的大人物”,是“旧轨道”的扫除者,赞赏尼采的文章前无古人;同时他认为尼采的超人“太渺茫”,某些著作也存在自相矛盾之处。第三个阶段是1927年之后的晚期。此时鲁迅对尼采多持否定态度,尖锐批评尼采的超人哲学。胡先生概括的“三阶段论”颇有见地,说明鲁迅对尼采思想的接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全面肯定——有褒有贬——全面批判”,这基本符合鲁迅接受尼采的全过程。
接下来,我们分析鲁迅为什么喜欢尼采?首先,离不开鲁迅留学日本时的历史背景。20世纪初,尼采思想在日本十分流行,用郭沫若的话说,当时尼采哲学“磅礴于日本”。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同为王室政府的德国与日本交往十分密切,德国学术著作大量引进到日本,对日本的思想文化界影响巨大。1902年,鲁迅留学日本,正是尼采主义在日本盛行的时代,尼采的《悲剧的诞生》、《查拉图士特拉如是说》、《尼采自传》等专著风靡日本,几乎是家喻户晓,自然引起了鲁迅的关注与重视,很快他就购买了尼采的著作,如饥似渴地阅读,尼采哲学在鲁迅心目中逐渐占有重要位置,对鲁迅的人生追求与性格塑造都起了一定作用。鲁迅弃医从文后,结识了日本学者夏目漱石,夏氏致力于介绍和翻译尼采作品,试图以尼采超人精神,批判日本的国民精神,改造大和民族的灵魂。鲁迅受其影响,不仅喜爱尼采,还扩展到喜欢德语书籍,主动进修德语,购买大量德文书籍,对德国哲学与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以致一度产生过留学德国的念头,遗憾的是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放弃。鲁迅此时接受尼采思想,大多反映在1908年撰写的:《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破恶声论》等论文中,成就了鲁迅由“立人”而“立国”的早期思想。
鲁迅喜欢尼采,是喜欢尼采笔下“超人”的反叛精神。何谓“超人”?“超人”即道德的破坏者,偶像的摧毁者,传统价值的叛逆者;“超人”身上凝结着一种反叛、独立、进取的精神;“超人”骨子里张扬着反抗破坏,渴求战斗的生命基因。“超人”身上的这些特征,十分吻合鲁迅早期启蒙者的角色,很能引起感情与思想上的共鸣。“超人”精神,通俗说就是“个人主义”,这对立志于思想批判的青年鲁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鼓舞。他早期的《文化偏至论》,便是提倡“个人主义”的范本,正如曹聚仁在《鲁迅评传》中所言:“鲁迅是一个坚强的个人主义者。”尼采笔下沉睡的“顽石”,酷似中华民族身上的劣根性——这些都需要借助“超人”的魔力,挥动铁锤,猛力砸碎它!
尼采哲学以关注“人”为显著特色,这与鲁迅“立人”思想非常吻合。在《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中,鲁迅显然受到尼采思想的影响,认为“欧美之强,根柢在人。”人的素质的提高,人本身的强大,才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因此,鲁迅提出了著名的“立人”思想,鲜明指出“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1-47)坚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1-58)鲁迅的“立人”思想,主要目的就是要在中国塑造一批“精神界之战士”——即“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摩罗诗人,指靠这些先觉战士,唤起群众的醒悟与心声,自觉担负起拯救民众,挽救民族危亡的使命,这才是拯救中国的根本途径。
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多种哲学思想的广泛吸收,特别是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后,鲁迅对尼采哲学渐渐有了自觉的批判。留学日本及定居北京时的早期鲁迅,广泛汲取各种西方文化与哲学:赫胥黎、达尔文的进化论,卢梭、孟德斯鸠的启蒙主义,拜伦、雪莱的浪漫主义,斯宾塞的文化人类学,以及无政府主义思潮、空想社会主义,甚至对佛教都给予了关注……鲁迅对多种哲学思想、文化思潮,像蜜蜂采蜜一样地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定居上海后,由于斗争的需要,鲁迅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在漫长的思想进化过程中,鲁迅对尼采思想产生了深刻变化。鲁迅对尼采思想中不切实际的成分,进行了自觉的扬弃。1924年,鲁迅在《未有天才之前》一文中,深刻提出了天才与民众的辩证关系:“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P1-175)认为天才是从群众中产生的,并用泥土与花木的关系作比,指出没有泥土,便不会有花木,没有民众这块丰厚的土壤,“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会枯死。这种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光辉的观点,正是对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有力批判,当然也是对尼采“超人”哲学的辩证反思。
鲁迅批判尼采夸大个人力量的唯心史观。尼采自称“太阳”和“火炬”,对人类以“最大赠与”。鲁迅在《拿来主义》中,予以毫不客气的讽刺:“尼采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6-39)鲁迅对尼采的“超人”精神也有所矫正,认为“超人”身上也存在脱离凡尘,不切实际的幻想。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集序》中,谈到尼采对狂飙社、沉钟社的影响时,也批判了尼采的虚无主义和感伤主义。当然,晚年鲁迅尽管已拒绝以尼采学说作为人生探索、社会改革的思想武器,但尼采某些观点对鲁迅仍有隐约可见的影响。对此,周作人形象地说:“鲁迅后期肩上挑着一副担子,前面是马克思,后面是尼采。”可见,晚年鲁迅身上,仍能若隐若现地瞥见尼采的影子,这也足见鲁迅思想的复杂性。
作为文学家的鲁迅,特别喜欢尼采的文采。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由衷地称赞说:“尼采的文体有激动人心的神秘魔力,尤其是他的箴言,其风格的精彩一如抒情诗。”尼采的哲学语言有着鲜明的特色,那是一种介于艺术和哲学之间的语言,既有哲理性,又具抒情性;既是哲理性的艺术,又是富有艺术性的哲理。尼采的哲学与语言,很能得到艺术家的共鸣:如英国的萧伯纳、美国的杰克·伦敦、俄国的高尔基、法国的罗曼·罗兰、奥地利的茨威格等大文豪,都深受尼采哲学与语言的影响——鲁迅也不例外!鲁迅赞美尼采的语言“有金石之力”,鲁迅自己作品的语言,也体现了“金石之力”的特色,尤其是《野草》明显受到尼采语言的影响,“用箴言集成”的散文诗的形式,表达深刻的哲学思想——运用诗的语言,阐释哲学的道理——这是尼采的特色,也是鲁迅的追求!

1、从外貌的角度来写鲁迅先生,突出了鲁迅先生最宝贵的性格,勇敢,坚决,忠实。
2、文中虽说是鲁迅先生的脸不丢我们的脸,其实是肯定鲁迅先生在民族新文化方向的影响,他是民族新文化最勇敢的领导者,他的爱国救国行为激励了许多人,他是可以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文豪。
3、对比(或者衬托),更加突显出鲁迅先生的与众不同。
4、相由心生,人更重要的是内心,什么样的心性什么样的人,便会做什么样的事情。

层次不一样,角度不一样,追求不一样,高度不一样。
多元化的社会里面谁也不要嘲笑谁。
这是很正常的。
人群中都有左中右的。

但是经典总归是经典,被历史和时光所荡涤沉淀下来的,历史传承生生不息的肯定是精华。
鲁迅、托尔斯泰、泰戈尔、尼采绝对是人中龙凤,他们的著述是绝对的经典。
看经典肯定没有错。
文化垃圾就是垃圾、快餐就是快餐啊。
人生需要积累的,流行和时髦未必就是正确的。
坚持自己的人生高度和眼界,若干年后,当你攀援到一个新高度后,回望来路,你就会发现当年讥笑你的哥们,还在社会的底层或者精神的底层蠕动,而你,很可能已经一览众山小了。

看看当你78年恢复高考吧,在这之前,很多痴心向学的人被人称为迂腐,称为精神病。当恢复高考的春风一旦刮来,真正扶摇直上的却是这些追求高远不甘堕落的人。今天回望过去,78、79很多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人已经变成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一流人士,当年那些钻营的、自甘不学无术的人呢?

只要认为自己正确,让他们笑吧。
苦闷什么?十年后会看到善果的。

即使在大唐,我想那些能够作诗的人也会是少数,他们是被后世尊敬的经典人物,是要被人们肯定的。
在今天的社会,仍然存在着高雅的人,所不同的是,当年在封建社会连书都看不到人,到现在他们有了经济权,而很多文化也是挣钱的途径,所以通俗文化泛滥,并且在数量上绝对的压倒高雅文化,但这并不影响高雅的人仍然是高雅的人,走自己的路,让他们说去吧,虽然他们人数庞大,盛气凌人,那是因为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较高的修养。
当然,读书不能为了和别人炫耀,真正决定自己发展的是自己内在的实力,而与别人的赞美艳羡无关,明白了这一点的话,心情也就会变的平和许多。君子和而不同,不要要求你的朋友和你完全一样,也许他们在审美方面和你有不同,但是只要大家在道德上相互信任,生活里相处的也有乐趣,就可以成为朋友的。
另外,你要对自己的行为有信心,读名著难道是件坏事?无稽之谈。或许,你还可以小小自恋一下:正是有了他们的低俗,你才是一个高雅的人嘛!
这样的事情都会使你感到心烦,看来你这人心性直率!我也非常喜欢名著,祝你成为一个有内涵的人!

个人觉得你看的这些书籍非常好,现在的人只沉迷在言情,科幻还有就是灵异,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欢的书籍,我支持楼主继续看自己的书,不用去在乎别人怎么说

你看这些书很好啊 都是品位很高的数 倒是那些人 说不好听点 真是品味地下 我也在看 查拉土斯特如是说 呢 很好 别管那些人 到最后 将是阳春白雪与还不如下里巴人的强烈对比 坚持下去


看鲁迅、托尔斯泰、泰戈尔、尼采的书经常被人嘲笑视频

相关评论:
  • 13542794890看鲁迅、托尔斯泰、泰戈尔、尼采的书经常被人嘲笑
    景逃严答:层次不一样,角度不一样,追求不一样,高度不一样。多元化的社会里面谁也不要嘲笑谁。这是很正常的。人群中都有左中右的。但是经典总归是经典,被历史和时光所荡涤沉淀下来的,历史传承生生不息的肯定是精华。鲁迅、托尔斯泰、泰戈尔、尼采绝对是人中龙凤,他们的著述是绝对的经典。看经典肯定没有错。

  • 13542794890笑谈大先生主要内容是什么么?
    景逃严答:狄更斯的好样子,德国人摆得出哥德、席勒的好样子,俄国人摆得出托尔斯泰或者妥斯托也夫斯基的好样子,印度还有个泰戈尔,也是好样子— —现代中国呢,谢天谢地,总算五四运动闹过后,留下鲁迅先生这张脸摆在世界文豪群像中,不丢我们的脸——大家想想看,上面提到的中国文学家,除了鲁迅先生,哪一张脸摆出去,要比他更有份...

  • 13542794890艺术的格言名句
    景逃严答:20、艺术不是技艺,它是艺术家体验了的感情的传达。 ——列夫·托尔斯泰 21、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惟一真实的艺术形象的不只是寻常的灵魂。——(德国诗人)歌德 22、艺术在朝圣的路上,探访现实中未知的一座座殿堂,走向一个同过去有着天渊之别的未来。——(印度作家)泰戈尔 23、如同人们只能在世界的...

  • 13542794890在文学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
    景逃严答:西方的有:荷马,埃斯库罗斯,索福克洛斯,欧里匹得斯,乔叟,莎士比亚,歌德,席勒,尼采,拜伦,大仲马,小仲马,泰戈尔,托尔斯泰,莫扎特,贝多芬,李斯特···中国的有:庄子,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商隐,李清照,鲁迅,老舍···

  • 13542794890随便回答一个
    景逃严答:作者: 泰戈尔 信仰是心中的绿洲,思想的骆驼队是永远走不到的。 作者: 纪伯伦 信仰不是逢场作戏,不是作为形式上的信仰,而是生平一贯地作为精神支柱去信仰。 作者: 池田大作 怀疑与信仰,两者都是必须的。怀疑能把昨天的信仰催毁,替明日的信仰开路。 作者: 罗曼·罗兰 在生活中有信仰的人,犹如一个没有罗盘的...

  • 13542794890泰戈尔关于希望的诗句
    景逃严答:——列·托尔斯泰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 根 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希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但 丁 希望与忧虑是分不开的,从来没有无希望的忧虑,也没有无忧虑的希望。——拉罗什夫科 要学孩子们,他们从不怀疑未来的希望。——泰戈尔 每朵乌...

  • 13542794890经典名人名言短句
    景逃严答:19.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尼采 20.一个人越聪明、越善良,他看到别人身上的美德越多;而人越愚蠢、越恶毒,他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也越多。——托尔斯泰 21.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 22.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23.当真理还...

  • 13542794890议论文中容易用到的名人,事例有哪些如题
    景逃严答:---托尔斯泰 5、 攀登高峰要不畏艰险,实现理想要勇于奋斗。---谚语 6、 活着又没有目标的人是可怕的。---契诃夫 7、 没有血气的人苍白,没有理想的人懈怠。---谚语 八、 幸福 1、 对于平凡人来说,平凡就是幸福。---尼采 2、 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歌德 3、 不论在哪里,自己的幸福是要*自...

  • 13542794890世界十大文豪、十大思想家分别是那个年代、哪个国家的?
    景逃严答:回答:世界十大文豪是:荷马、但丁、歌德、拜伦、莎士比亚、雨果、泰戈尔、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鲁迅。   荷马(约公元前9—8世纪)古希腊盲人诗人,   但丁(1256—1321)意大利诗人。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   拜伦(1788—1824)英国诗人。   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

  • 13542794890什么书籍可以看了让人有内涵,可以提高修养的呢
    景逃严答:1.名著里面,读哲学系列的效果最显著,因为它让你思考的最多,但是也迷惑最多,比如尼采的---读不懂,读懂一点点;最好读国人的,比如周国平; 2.一定要读余秋雨的历史文化系列的散文,两个字:厚重。读起来超有感觉啊。 3.托尔斯泰的一定要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 4.《复活》也要读。 5.泰戈尔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