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一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影响

来自:蜂蜜生活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一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经济影响有哪些?~

长期持续存在且不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出来,它不仅体现在短期内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减弱等方面,而且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外部发展环境方面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正视国际收支顺差的负面影响,积极采取恰当的措施来恢复国际收支平衡,将有助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导致国际收支双顺差主要原因
原因之一: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我国最终消费率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5年间快速增长了9个百分点。消费不足带来储蓄过高,而高储蓄带来的是则高放贷和高投资。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
原因之二: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资金、外汇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发展沿海外向型经济,尤其是19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改革更是有力地促进了出口。1998年以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出口乏力、内需不振的形势,国家调整了出口退税率,同时采取一系 列措施鼓励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2001年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5年初,纺织品配额被取消。这些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的实施和体制环境的形成,都使得我国出口商品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出口高速增长。
原因之三:国内长期实行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
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的外汇流入并不是以购买外国资本品的方式,即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这些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
原因之四: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
通过分析十多年来的海关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双边贸易中,我国顺差增加较大的市场主要是美国、欧盟和香港,而同一时期我国对亚洲地区却由顺差转变为逆差;第二,在商品结构上,我国顺差集中在工业制成品,尤其是轻纺和机电产品上,而同一时期初级产品进出口却由顺差变为逆差;第三,从经营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已经由逆差变为顺差;第四,从贸易方式看,加工贸易顺差远远大于一般贸易顺差。如果也对比一下同期我国一些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统计,就会发现,在我国对美、欧贸易顺差迅速增加同时,亚洲几个主要经济体对美、欧的顺差是逐渐缩小的。也就是说,原来设在亚洲其他几个经济体的加工出口产业,尤其是其末端加工工序,已经大量转移到我国,这样也就把他们对美、欧的贸易顺差转移了过来。所以,十多年来我国商品进出口的迅速增长和顺差的扩大,与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加工出口产业以外商投资形式由其他亚洲经济体向我国转移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归根到底是我国在世界产业结构中的分工角色造成的。
原因之五: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
2001年以来,美联储开始实施了长达两年多的低利率政策,与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步,我国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压力也日益高涨,这些事件均不是巧合。事实上,正是由于世界三大经济体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创造了全球过剩的流动性,推动石油价格和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也强行推动着过剩的流动性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我国开始被动地被制造流动性过剩。

三、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影响
第一,国际收支双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激增,导致“对冲”过多流动性成为央行货币政策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由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央行“对冲”操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
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在现行结售汇制度下,外汇统一由央行购买。因此,为维持汇率稳定,央行被动的吃进了很多外汇,从而向市场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从央行外汇占款存量与基础货币存量变动的趋势图可能看出,二者变化趋势非常一致(见图4),我们经过简单计算得出二者的相关系数高达0.98,这说明二者高度正相关。这也证明在近些年来,基于外汇占款的基础货币投放已经成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2005年,基于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大致占基础货币总量的90%左右。
由于基础货币投放会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扩张,因而央行为了有效控制货币供应量,缓解基础货币大量投放形成的通货膨胀压力,要采取经常性的“对冲”操作措施,从商业银行回笼资金以减少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即外汇占款增量大于基础货币增量的部分需要中央银行“对冲”掉。而近年来,由于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外汇占款增量和基础货币增量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见图4),导致央行“对冲”操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也越来越大,成本也越来越高。在国际收支双顺差仍将维持甚至可能更加严重的情况下,对冲过多的流动性是我国货币政策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
第二,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央行旨在弱化基础货币大量投放的负面影响的“对冲”操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限制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和主动程度,也影响了央行的政策调控效果。
面对巨额的基础货币投放,央行的“对冲”操作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而且也不可能通过“对冲” 完全释放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同时,“对冲”规模激增会导致市场利率上升,在人民币存在很强的升值预期下,外汇会大量流入,从而又抵消了“对冲”的政策效果。同样道理,外汇储备激增导致的人民币很强的升值预期,也限制了利率调控手段的作用空间。所以,“对冲”只能说在一定程度有效,但不应该作为日常政策工具而无限期、无休止地使用。目前,央行用于“对冲”操作发行的票据余额高达3万亿元之巨。如按一年期央行票据利率2%左右的水平计算,央行每年为“对冲”操作要支付一笔不菲的成本。
第三,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
虽然出口导向是在内需不足情况下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战略选择,但其实早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各级政府就一直在价值观上,在实际利益的争取上,对出口是积极支持的,在资源配置上对出口企业给与了许多的优惠。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外向型企业在资源配置上的优惠就挤占了内向型企业的生存空间,从而对内需的扩大产生不利影响。
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和与之配套的优惠政策的过度推行导致我国目前的外贸依存度太高,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率从2002年的42.7%上升到2006年的近70%。经济增长对外部需求的依赖越大,经济的不确定性就会随之增加。例如我国目前的出口增长率与美国GDP增长率高度相关(见图6),这种现象表明我国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会受美国国内经济的影响。
第四,国际收支双顺差给人民币汇率造成持续的升值压力。国际收支双顺差造成的巨额外汇储备使我国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导权,并陷入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货币供给增长的双重困境。要减轻外汇占款造成的过多基础货币发行对国内货币市场的影响,人民银行必须加大回笼现金力度或提高利率,这些都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
目前,人民币已经实现适度升值,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这并没有能够阻止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长。如果为了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增加货币供给或降低利率,那么原本很宽松的货币市场将变得过度宽松。这可能会刺激国内资产市场形成泡沫。
第五,国际收支双顺差成为导致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在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银行资金使用效率值得关注。
巨额的国际收支双顺差通过结汇转换成人民币资金进入商业银行,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大规模投放在货币乘数作用机制下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扩张,使市场流动性急剧膨胀。商业银行的存贷差规模日益扩大,货币市场流动性泛滥等问题也开始出现。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能会产生贷款冲动,对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关注可能远远低于对贷款规模的关注,最终可能导致银行贷款呆坏帐增加和盈利性的下降。
第六, 加剧了我国与相关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国际收支失衡不可能长期持续,长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调整压力。近期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尤其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家的重点关注。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愈演愈烈,中国国际收支的长期顺差成为贸易保护主义攻击的重点目标,使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受到很大制约。第七,国际收支双顺差造成的流动性过剩还可能会导致投资过热、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消极后果。一旦这些问题出现,必然危及整个宏观经济和金融系统的稳定,给我国经济的健康运行造成不确定性。
四、治理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对策
经济学中讲究均衡,任何失衡,不管是顺差还是逆差,都不是理想的状态。因为失衡就表示资源的错配或扭曲,所以任何失衡的状态尽管可以维持一时,但从长期看都是不可持续的。如果一国不主动采取措施校正其经济中的结构性失衡问题,那么,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套利资本的自由流动就可能对其结构失衡进行“强制校正”,而这种“强制校正”往往是以国内经济的破坏性回归为代价的。日本泡沫经济及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改善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势在必行。
一是要加快步伐调整出口导向战略。虽然出口导向是在内需不足情况下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种战略选择,但其实早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各级政府就一直在价值观上,在实际利益的争取上,对出口是积极支持的,在资源配置上对出口企业给与了许多的优惠。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外向型企业在资源配置上的优惠就挤占了内向型企业的生存空间,从而对内需的扩大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已经到了从根本上改变以出口导向型战略主导经济发展的时候了。应当逐步降低高额贸易盈余,同时不断优化贸易结构。在出口方面,可以对一部分低附加值的简单加工品征收出口关税,并降低出口退税,从价格信号上影响出口商品结构;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并为有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的出口创造更多的优惠条件,从产业政策上引导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在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策略上,有必要调整引资政策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效益。目前我国已经通过内外资企业的两税合一来实现内外资在税收上的国民待遇。今后,还应调整各地引进外资的政策,逐步取消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在控制外资流入数量的同时,提高外资流入的质量。
二是要扩大内需,化解国内储蓄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消费不足,储蓄过度,所以化解的方法就是降低储蓄、促进内需。
首先,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改革现行收入分配制度。中国消费水平低的问题首先是因为收入水平低,它是一个收入问题,并不是消费的问题。所以,要刺激消费,首先是要增加农民和城市中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另外,经济学基本理论认为,富人的消费倾向低,穷人的消费倾向高。而我国目前收入差距在逐年拉大,收入的增长部分,主要是由高收入阶层获得,但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是比较低的。因此,要扩大消费的比例,就得改变现在的收入再分配制度,提高低收入人群的再分配份额,缩小收入差距,从而从整体上提高社会的消费倾向。
其次,尽快实现公共财政的转型。目前,我国本币净储蓄的积累,是促成投资扩张和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而本币储蓄率过高的源头正是我国财政政策在公共建设领域的长期缺位造成的。长期以来,我国财政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医疗、水电交通、通讯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上的投资远远不够,导致居民自身要为这些公共产品来买单,其未来消费支出的预期过高,只能通过控制当前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来应对。只有加速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型,加大财政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医疗、水电交通、通讯等公共产品和服务上的投资,使社会抵抗风险的能力加大,每个人的储蓄率下降,才能缩减私人部门的净储蓄动机,持续有效地启动内需。
三是要加强国际间政策协调。我国的贸易失衡不仅源于自身结构性失衡,也部分地源于主要贸易伙伴的结构性问题。只有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才能有效地解决我国贸易失衡问题。特别是对于当今世界贸易赤字主要来源、也是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来源的美国,在全球性失衡和中美贸易失衡的调整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我国采取措施扩大私人消费、逐步放开对外投资、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重要调整的同时,美国也应该至少在以下方面采取调整措施:逐步减少财政赤字;压缩居民消费规模;放松对华出口管制等。因此,调节贸易平衡是贸易伙伴国之间的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贸易伙伴国的积极配合。我国应加强谈判力度,提高国际间的政策协调能力,争取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积极配合。

1、促进经济增长

收支顺差刺激国内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源于净出口的增加,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迅速增加的结果,净出口增加使得国内总需求扩张,国内总需求扩张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

2、增加外汇储备

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

3、利于经济总量平衡

国际收支顺差弥补财政赤字,不但有利于国民经济总量平衡,而且避免了双赤字现象。

4、利于宏观调控

国际收支顺差使得国家有充足的外汇干预外汇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扩展资料

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

国际收支顺差是我国长期执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结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化解国际收支顺差之弊,需要依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将经济发展的思路从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转向出口与内需并重的经济发展战略。

经常项目适当顺差,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时,出现国际贸易赤字,不能通过多印人民币来弥补国际贸易赤字。

因此,在国际收支有逆差、外汇储备又不足时,中国会缺乏足够的外汇购买进口产品和支付到期的外国债务,影响国家信誉和经济发展。

因此,经常项目有顺差,有利于我国外汇市场和人民币汇率稳定,增强国际支付能力,促进经济发展。资本项目逐渐达到平衡,有 利于扩大国内需求,适当降低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

由贸易项目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反映一国的国际储备或对外支付能力的增强;由资本项目产生的国际收支顺差,反映资本的大量流入。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也有不利的经济影响,主要表现在: 外汇储备过多会造成资金闲置浪费,不利于本国经济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际收支顺差



  [摘 要] 长期持续存在且不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出来,它不仅体现在短期内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减弱等方面,而且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外部发展环境方面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正视国际收支顺差的负面影响,积极采取恰当的措施来恢复国际收支平衡,将有助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 国际收支 经常项目 资本与金融项目 顺差

  一、2000年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始终保持经常项目顺差、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的“双顺差”格局,总顺差规模不断扩大(见表)。2000年~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从205.19亿美元增加到2498.65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从19.22亿美元增加到100.36亿美元,国际收支总差额则从224.41亿美元增加到2599.01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国际收支继续保持“双顺差”格局,总顺差达到2530.22亿美元。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增长132%。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否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国际收支持续顺差表明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国际收支顺差过大也会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后者已经成为现阶段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矛盾。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www.safe.gov.cn)公布的历年国际收支平衡表整理
  二、国际收支顺差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1.外汇储备成本加大
  国际收支总差额等于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金融项目差额之和,如果一国国际收支总差额是顺差,就意味着该国的官方储备资产增加。在我国的官方储备资产中,外汇储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2000年以来,在国际收支顺差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在快速增加。2000年~2005年外汇储备额分别为1655.74亿美元、2121.65亿美元、2864.07亿美元、4032.51亿美元、6099.32亿美元、8188.72亿美元。2006年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663.44亿美元,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2007年以来,外汇储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截止2007年9月,外汇储备总额已经达到14336.11亿美元。
  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利于保证我国的对外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但是外汇储备并非越多越好,而是有一个适度规模的问题。从进口支付能力看,根据世界银行的分析,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足以抵付三个月进口额的储备水平是理想的定额,而2007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相当于17个月的进口额;从债务偿付能力看,我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为720.85%,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00%的警戒线。按照外汇储备适度型标准,我国过度持有外汇储备高达1万亿美元(郑建明、桑百川,2007)。过度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主要体现为汇率风险和机会成本上。首先,外汇储备资产以外币和外币有价证券为主,而汇率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外汇储备资产的价值。近年来,美元持续贬值,我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在币种结构上以美元为主,因此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缩水的风险。其次,外汇储备的机会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国的外汇储备实质上是对外国的债权,外汇储备增加表明该国的储蓄大于投资,一方面该国国内的即时消费受到限制,本国居民的福利遭受损失。另一方面,持有外汇储备表示放弃了一定量的实际资源的使用,丧失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投资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见,在我国目前内需不旺、急需各种资源投入的情况下,持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成本无疑是很大的。
  2.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强
  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次性升值2%,波动幅度限制在千分之三以内。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在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规模继续扩大的背景下,外汇市场上美元供给增加,对人民币的需求则不断增长,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升值,从汇改初期的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提高到2008年初的1美元兑7.3元人民币左右,累计升值幅度达到10%。但是,由于我国国际收支巨额顺差的持续存在,人民币汇率未来仍然面临很大的升值压力。一方面,我国国际收支巨额顺差招致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严重不满,不少西方国家强烈要求中国提高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另一方面,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也加强了市场上人民币升值预期,促使机构、企业和个人改变资产结构,减持外汇资产,增持人民币资产,同时大量热钱涌入,这进一步加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人民币升值是一把双刃剑,从长远来看,它将降低我国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抑制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影响到国内的就业和经济增长。
  3.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
  根据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国际收支总差额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与货币供求相联系的一种货币现象,它是一国货币供给的自动调节机制。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货币供给包括两个部分:国内创造部分和来自国外部分。国内创造部分主要是指通过本国银行体系所创造的货币,而来自国外部分则是指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所创造的货币,它将转化为本国国际储备,形成高能货币,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导致本国货币供给量成倍增加。
  2000年以来,由于国际收支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激增,我国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现象也开始显现出来。一方面,按照强制结售汇制的要求,企业和居民等经济主体在国际经贸活动中所得到的外币资产必须向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兑换成本币,并存入其银行账户,从而引起基础货币的扩张。另一方面,在外汇头寸的限制下,商业银行只能拥有一小部分外汇头寸,而剩余的必须由中央银行统一收购,于是央行增加了外汇储备,并且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导致货币供给量成倍增长。此外,尽管我国目前实行了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但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被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因此随着国际收支顺差的扩大和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为了保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减轻外汇市场上由于外汇供给大于外汇需求而产生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央行不得不大量购进外汇,投放基础货币,这进一步加剧了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的问题,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
  4.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减弱
  在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加的情况下,为了减轻由于外汇储备快速积累而带来的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压力,央行不得不在国内市场采取各种对冲方式来减少基础货币。但是在现行的汇率制度下,由于外汇储备内生于国际收支,中央银行无法控制外汇占款,只能被动适应外汇占款的波动,这使得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也相应增强,从而大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增加了本国货币政策使用的难度。
  2007年,为了缓解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央行先后多次发行央行票据、10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八次提高贷款利率和六次提高存款利率。截止2007年12月,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14%,一年期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分别提高到7.47%和4.14%。总的来看,以上对冲方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货币供给量,但是这些措施不论在市场基础上还是操作技术上,可持续性和效果的稳定性都是存在问题的。首先,从公开市场操作来看,发行央行票据的利率受商业银行资金供需的影响,因为商业银行会将贷款或投资的收益率与央行票据的收益率作对比。其次,从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来看,它能直接冻结商业银行资金,但它对市场的影响仍是间接的,比利率调整的影响小。第三,从对利率杠杆的动用来看,在被动投放基础货币的情况下,利率工具并不能发挥吸收市场流动性的作用。

2,将使本国货币供应量增加,加重通货膨胀
3,加剧国际摩擦 ,一国顺差意味着他国逆差,国际收支顺差形成出口过多形成贸易收支顺差,意味着国内可供使用的自愿减少,不利于经济发展

增大其外汇储备,加强其对外支行能力,但也产生不利影响
1,一般会是本国货币汇率上升,不利于出口贸易发展,加大国内失业问题




简述一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影响视频

相关评论:
  • 13986143280简述一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影响
    汤娴饰1、促进经济增长 收支顺差刺激国内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经常项目顺差主要源于净出口的增加,是我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迅速增加的结果,净出口增加使得国内总需求扩张,国内总需求扩张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2、增加外汇储备 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

  • 13986143280一国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经济影响有哪些?
    汤娴饰长期持续存在且不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出来,它不仅体现在短期内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减弱等方面,而且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外部发展环境方面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正视国际收支顺差的负面影响,积极采取恰当的措施来...

  • 13986143280国际收支顺差会导致
    汤娴饰国际收支顺差会提高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因为它会增加一个国家的出口,从而提高一个国家的收入,从而使一个国家的政府有更多的资金来改善人民的生活,从而提高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国际收支顺差会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它会增加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促进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一个国...

  • 13986143280国际收支顺差是指什么
    汤娴饰以下是国际收支顺差的一些主要原因:1.出口增加:一个国家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意味着该国的商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出口增加会导致外汇储备增加,从而形成国际收支顺差。2.外资流入:当外国直接投资(FDI)或投资组合投资流入一个国家时,也会导致国际收支顺差。这些资金可能用于投资建厂、购买资...

  • 13986143280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如何影响该国货币汇率
    汤娴饰一国国际收支顺差,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长,顺差国汇率上升,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对该国的货币需求就会增加,流人该国的外汇就会增加,从而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上升。相反,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对该国货币需求就会减少,流人该国的外汇就会减少,从而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降,该国货币贬值...

  • 13986143280国际收支顺差有何利弊
    汤娴饰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利益包括:1. 顺差有助于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因为国际交易中的顺差意味着出口超过进口,为国家带来外汇收入。2. 增加的外汇储备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信誉,同时提升了对外融资和吸引外资的能力。3. 顺差有助于实现国内经济的总量平衡,即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4. 持续的顺差...

  • 13986143280国际收支顺差的利益
    汤娴饰国际收支顺差的利益如下:1、国际收支顺差促进经济增长。2、国际收支顺差增加了外汇储备,增强了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和引进外资能力。3、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经济总量平衡。4、国际收支顺差加强了我国抗击经济全球化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国家经济安全。连年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得我国外汇...

  • 13986143280国际收支顺差会产生什么消极影响?
    汤娴饰因为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就意味着其他国家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从而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顺差国若不采取必要的措施缩减过大的顺差,必然导致国际经济摩擦。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73。37.试述欧洲货币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是...

  • 13986143280国际收支顺差的利益
    汤娴饰连年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得我国外汇储备增加,使得我国成为国际上的债权国。因而,我国不仅有足够的外汇满足对外经济贸易的需要,而且增加了我国对外清偿能力、保证对外支付,还有利于应对国际金融风险,提高了国家抵抗各种经济风险的能力。 5.国际收支顺差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实施较为宽松的宏观调控政策。一是...

  • 13986143280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
    汤娴饰问题一:分析中国近年国际收支顺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有哪些 近十年来中国国际收支为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原因有以下几点:1、中国 *** 以外贸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出口的主要方式之一,中国廉价的商品在全球畅销导致了经常项目下的顺差;2、资本项目下的顺差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国外资本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导致货币流入,另...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