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浅谈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常言说,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大量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实践活动中学习、掌握各种读书方法,具备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呢?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们就此问题曾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许多老师都谈了自己的宝贵经验,并针对“有效”二字展开了讨论。下面就将我校老师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总结如下,以备我们互相学习和借鉴。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书籍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研究表明,9—12岁是孩子养成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孩子们每天愿花两个小时看电视,却不愿花30分钟看书,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危机,对许多孩子来说,学习阅读是一个缓慢、困难的过程。我们教师应肩负一个重要的责任,那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了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使课外阅读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呢?老师们认为:
1、尊重自主阅读权,激发阅读积极性。我们要准确把握选择的尺度,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具备独自一人读书的能力,所以我们提倡的是亲子共读,由父母陪同一起,目的是引领孩子进入书的世界。进入三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独自欣赏图书。不过他们还缺乏选择合适书籍的能力,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适当的推荐。我们应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小学生读课外书,与一般成年人的喜好不同。我们在为孩子们选择课外读物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因为爱,所以爱,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枯燥之物,谁也不想领教,嚼蜡之味,谁也不肯品尝。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去背诵老学究的“之乎者也”。只有《天方夜谭》才是他们一千零一夜的美梦,只有叶圣陶的《稻草人》才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
2、创设合作阅读的氛围。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一个共同阅读的气氛,一种共同阅读的集体舆论,胜于老师的无数教育。例如,我们进行课前3——5分钟的读书活动。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去读,或默读、朗读、小组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好伙伴比赛读……此时,哪怕平时不大喜欢课外书的同学,也会被感染了。另外,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阵地,我们应善于利用这个学习的阵地,让学生这个的舆论的氛围中进行共同的阅读。例如,在教室里,我们进行读书方面的特色装饰,张贴读书方面的富有启发性的名言及班中喜欢课外阅读的同学的鼓励语。在教室有限的空间里,引导学生自发建设小小图书馆,合作创设书香环境,增进阅读氛围。第三,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交流,定期召开家庭读书交流会。让家长的读书兴趣及热情给孩子以最佳引导。
3、保证课外阅读交流的经常性。课外阅读交流活动,能激活学生的心理状态,满足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的交际性情感需求,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读书收获的机会。所以,我们要保证课外阅读交流的经常性。在课外阅读实践中,我们的交流活动,既有在全班进行的交流,也有分组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是个人发言(或将书拿回来,读一段和大家分享),或由发言者向其他同学提问,或组织读书演讲比赛,组织读后感征文比赛……让学生主体唱主角,自在地、愉悦地表达读书心得与体会。教师只在交流过程中必要的时候进行简要的、肯定性的评价,从而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情感、审美、思维方法等多重收获。其次,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形成浓厚的读书氛围,使那些本没兴趣参与课外阅读的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此法得益于美国的“读书俱乐部”:假如一本书被引进青少年俱乐部,一个孩子说好,大家即刻会跟上先睹为快。如果一个孩子没读过热销的图书,当别的孩子就这本书谈得热火朝天时,这个孩子就会产生孤陋寡闻、被冷落之感,便也会赶快去买本来一饱眼福。这样,学生在交流中提升了自己对阅读方法的认识,从而增强阅读的兴趣。
4、与影视作品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联系生活,抓住阅读机遇,利用影视作品营造阅读氛围,是一个很投机的办法。因为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名著被搬上银幕或电视了,比如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隋唐英雄》、《封神榜》等,还有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问》、《大闹天宫》等,孩子们都会特别喜爱的。看这些电影电视对阅读兴趣很有帮助,但如果能和热播中的影视作品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效果会更好。
二、注意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发挥榜样的作用。
2、营造阅读的气氛。
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指导学生养成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
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指导学生养成“读说结合”的习惯。
4、指导学生养成用“心”读书的习惯。
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2、交流与讨论相结合。
四、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
1、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
2、中外名著。
3、报刊。
4、科普科幻读物。
五、督促学生的阅读落实
1、学生制定阅读计划与教师指定内容相结合。
/iknow-pic.cdn.bcebos.com/960a304e251f95ca52d58ecac5177f3e670952ad"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960a304e251f95ca52d58ecac5177f3e670952a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960a304e251f95ca52d58ecac5177f3e670952ad"/>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激发他们主动去阅读,去探究。
创设阅读环境。在班级里,布置一些手抄报,板报,墙报,放置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等。通过这些途经向学生传递阅读信息,学生随时可以在这些材料中阅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会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
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文中或作勾划、或作批注、或写提纲、或抄录名言警句和佳句,感受较深的可写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定期交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从应用的角度看,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要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
同时,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在文章紧要处,感触最深处圈点勾画。

一、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
大纲指出:“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交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而我们的语文课堂,没有朗朗的读书声,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讨论与思考,没有热烈的发言……更多的则是鸦雀无声,教师则埋怨学生启而不发,这难道都是学生的错吗?真的是学生的“启”而不“发”?于是乎大家便以讲授为主,回到50年代的教学模式中去,学生真正成了“记录员”、“复读机”“人云亦云的听众”,这样的阅读便成了老师的阅读。我们老师不可让课堂被一连串的提问和繁琐的讲解挤占学生自悟的时间,磨灭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课堂变成少数“好学生”的天地,训练不踏实,一套套“花架子”,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获不大,阅读只停留在理解的层次上。
要真正使学生便成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课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我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篇的一些问题,也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自阿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的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对可讲可不讲而学生通过自学便能解决的问题,我只是适当的加以指导,扶一扶,让他们自学解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创造机会让不同程度的同学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作为阅读的动力,树立信心。
二、变多讲少读为少讲多读
朗读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各个学段阅读能力要求的一个明确规定。”而在我们的一些语文课中,学生的阅读时间短促,教师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将重点句段进行朗读几遍便匆忙进行回答总结,学生知之甚浅无从下手。阅读变成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理解稍有困难何况运用。
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它有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有助于因声解义,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加强与肝,以声传情。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来品读悟读。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讲过,他在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位教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终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具体的讲,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情入境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
三、变局部引入为整体把握局部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有些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导入新课后,先要求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一段话、一句话或一个词语进行读读议议,从表面上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际上是剥夺学生整体感悟课文的权利。我们都知道,对课文的阅读感悟首先应该是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联系文章整体和语境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脱离了课文的整体,对课文的理解肯定是肤浅的,甚至是偏颇的。探寻文章的主旨,在阅读教学中特别重要,我们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发生。正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那就等于白读。”
可见,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全面、整体的把握能力,要引领学生从高角度、大视野“高瞻远瞩”去进行综合探究。如何实施整体性阅读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整体感悟和把握能力呢?首先,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注重从整体(从整篇课文、整个主题单元、整册书,甚至整个学段)入手,做到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突破。其次,要探索创新阅读教学策略、努力增强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这里以单篇课文教学为例,可以采用照应把握、朗读把握、读写把握、板书把握等多种方式。就是略读、浏览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培养整体把握的习惯和能力。比如,指导学生读一篇课文,要教学生先看该课文属于哪个单元,在单元之中属第几篇课文,单元学习重点是什么;再看看本课的“预习”、“思考练习”,甚至看看本单元的“导读”或“读写例话”,这样有利于开阔视野、提升高度、整体把握。再如,指导学生读整本书,要帮助学生掌握读一本书的方法——先从读封面开始,知书名作者出版时间;次读前言后跋,知写作意图、内容梗概、注意事项;再读目录,知结构体例,最后读正文。这样就能做到胸怀全书,整体把握。
四、变重情感品味为积累运用语言
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阅读。”即要让学生能够读懂,并能积累较多的语言,以至能够说,能够写,运用语言这种工具进行交际。而现在的一些老师总是将目标定在: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写作特点以及遣词造句等特点上。虽然这些分析与运用语言有一定的联系,但它决不是小学生所掌握的技能。长期以来,由于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放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文章的能力上,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往往朝文章的理解倾斜,严重忽视了语言的积累,很少进行语言的训练。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训练时间分配上,比例严重失调,几乎不成比例。为什么我们教了学生那么多好的文章,方法也指导了,可学生的作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是没有增长呢?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教师重情感品味,轻语言感悟。我们的孩子记住了优美的片断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这就是我们只告诉他们这是优美的句子、片断,而没有告诉他们好在哪里,学生只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同时大纲中指出: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虽然阅读不是专门为了写作,但是阅读对写作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摘抄优美的句子、片断,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也可以在自己的读物上作出记号和批语,把在阅读中产生的灵感和学习生活感受随手记下来,形成读后感或书评。在习作中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就会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要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在“新课标”下进行阅读教学,“以阅读为主,抓住语言的朗读、揣摩、感悟、学习、运用来完成教学任务”。在平时阅读训练中逐步形成阅读能力,以适应今后的阅读要求,进行更加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


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视频

相关评论:
  • 17266746415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衡宜司答: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一、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入门的老师,只有具备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步入阅读的圣殿。兴趣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教师的引导,待其吸吮其甘甜的乳汁,并滋养其身心时,兴趣才真正建立起来。因此,语文教师要利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时间,耐心地引导...

  • 17266746415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衡宜司答:为了使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健康地开展,教师要注意树立学生新的阅读观念,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切实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在学校和生活里,工作最重要的动机,使自己支配自己的兴趣。”兴趣是阅读的最佳...

  • 17266746415如何有效指导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衡宜司答:五、锻炼了思维,让学生围绕话题开展评论;另一类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的读物;3——4年级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偷偷介绍给同学们。 1,要读得更好更有效、教堂会所,还可在自己不懂的地方打上一个小问号,不能想读就读、惊险小说等感兴趣。 2,特别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仍处于一种消极...

  • 17266746415如何做好课外阅读教学
    衡宜司答: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同阅读的兴趣关系极大。良好的课外阅读兴趣表现为喜欢读,集中注意力地读,持久地读和有效地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他们把课外阅读当作一种渴求性的自我行为是至关重要的。1、上好阅读指导课。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2、进行读讲交流。即每天拿出五分钟让学生“读...

  • 17266746415如何有效指导二年级小学生课外阅读?
    衡宜司答:新课程倡导阅读积累,加强课外阅读就是一条有效途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正在课外的种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方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是阅读能力熬炼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准则明确请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要做到“喜欢阅读,享用阅读的乐趣”,“背诵优良诗文50篇(段...

  • 17266746415家长应该怎样有效的指导课外阅读
    衡宜司答:课外阅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谐发展是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它需要学校、社会、教师、家长的共同关注。接下来我整理了家长应该怎样有效的指导课外阅读的相关内容,文章希望大家喜欢!(一)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1、读经典名著,净化心灵 阅...

  • 17266746415如何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衡宜司答:一、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要想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需要的一部分,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爱读书。1、营造氛围 优雅的校园读书氛围是学生喜爱读书的前提。要让每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成为学生读书、学习...

  • 17266746415如何有效管理中学生课外阅读
    衡宜司答:四、每学期开展一次竞赛。竞赛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诗歌朗诵比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等,学生能把自己积累的知识、自己所拥有的才华展示出来,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更容易树立自信心。五、让学生定期反思课外阅读的得与失。把经验讲出来,资源共享;把不足指出来,共同进步。总之,课外阅读...

  • 17266746415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兴趣
    衡宜司答:小学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对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起着积极作用,那么,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如何有效地开展小学生的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呢?一、转变观念,重视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是培养良好语感...

  • 17266746415如何有效指导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衡宜司答: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才于课外的语文教学观,已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受。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贵在得法。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进行了以下的尝试。一、激发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他们才会努力寻找阅读时机,获得相关信息,得到强烈...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