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属于“大众文化”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公共艺术]什么是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
公共艺术(英语:Public art)可以以任意媒介创作,是指放在公共空间、面向公众开放的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有三个公认的基本属性和要素:公共性、艺术性、在地性。这也是公共艺术和其他艺术门类区分的标准。
公共艺术形式多样,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广场上的公共雕塑。至今雕塑也是公共艺术的重要形式,例如人行道上的铜像,广场或公园的纪念碑。公共艺术也可包括公共空间里的各种艺术表现,例如建筑物;或是可以使用的物品与设施,如桌椅和路灯。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情趣和社会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近代公共艺术得以蓬勃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另一个原因是当代艺术的民主化运动,使得艺术品从博物馆中走出来,走到公共空间,走向公众生活。
公共空间虽是公众共有,但多由政府管控,因此公共艺术创作需要考虑当地政策规章,有时需要与政府机构沟通合作。

扩展资料:
公共艺术的价值
公共艺术是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当代文化的形态。简而言之,公共艺术指的是由艺术家为某个既定的特殊公共空间所创作的作品或者设计。
公共艺术是一个城市成熟发展的标志。它增加了城市的精神财富,在积极的意义上表达了当地的身份特征与文化价值观;它毋庸置疑地体现着市民们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因此也进而成为艺术与文化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可以说,拥有良好公共艺术的城市,才是一座能够思考和感觉的城市。
当然,公共艺术的存在意义远不止于此,它能够通过改变所在地点的景观,突出某些特质而唤起人们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表达社区或城市的历史与价值。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它改变了城市的面貌,能够长时间地影响着公众的精神状态与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它也会成为城市身份的标识,在塑造城市的独特性格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公共艺术

艺术、大地艺术和观念艺术等前卫试验性艺术。但实则它是一个特称名词,主要是在美术和视觉造型艺术领域内使用,更准确的名称应是“公共造型艺术”。公共艺术的概念近年来在中国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公共艺术在中国不仅仅只是一个名词的借用,也不是环境艺术、景观艺术、城市雕塑的同义词,公共艺术应该有它自身的规定性。公共艺术的概念在西方有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的背景,它在当代中国的出现和使用不是偶然的,它是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在公共事物中所呈现的开放性和民主化的进程在公共空间的反映。公共艺术的前提是公共性,只有具备了公共性的艺术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公共”这个概念在西方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根据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的研究,在英国,从17世纪中叶开始使用“公共”这个词,17世纪末,法语中的“publicite”一词借用到英语里,才出现“公共性”这个词;在德国,直到18世纪才有这个词。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公共性的前提是对公民参与公共事物权利的肯定。美国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指出:“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种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法国1789年《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写到:“思想和意见的自由交流是最可宝贵的人权之一。人人享有言论自由、写作自由和出版自由,但要对滥用法律所规定的这种自由承担责任”。“在一个自由的国度里,每个人都认为他和一切公共事物有着利害关系;有权形成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公共领域范畴起源可以推溯到古希腊时期,在古希腊,自由民的公共生活是在广场里进行的,其主要的行为是进行语言的沟通,这就是阿伦特所谓的“阳光广场”——古希腊城邦式的公共性。但是,在古希腊还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公共性,阳光广场只是对贵族和自由民而言的,大量的奴隶阶层无法享有自由对话的权利。综合哈贝马斯等人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作为西方社会学概念的公共性具有如下基本特征:1. 它是市民社会的产物,在封建的、专制的社会制度中,不存在公共性和公共领域;2. 它是民主的、开放的、进入了公共领域的;它是私密性、封闭性是相对立的;3. 它是公众广泛认可的、或者普遍关注的;4. 它是参与的,以自由交流,相互讨论作为特征的。目前普遍认同的概念是:公共艺术是处于公共环境中,与该环境相协调的,以人为本的,并为公众所认可的,相对长久存在的造型艺术。公共艺术是公共造型艺术的缩写。其中包括:雕塑、壁画、装置、环境艺术等。其中环境艺术包括艺术建筑及建筑配饰、艺术景观园林及景观园林配饰。在细分则包括有:廊、亭、架、柱、桥构、路铺、门饰、窗饰、装饰角线、台塔、阶梯、护栏、墙饰、照明灯具、景观座凳、车站、旗帜、地下出入口、通风口、信话亭、邮筒、报栏、井盖、路崖、树池、下水道、消防栓、路障、自行车架、喷水池、饮水池、花钵、指示系统、解读系统、地标、纪念碑等。从这里可以看出,公共艺术实际上是城市形象的体现,因此我们将公共艺术的概念给以其一个主观和抽象的定位:公共艺术是“城市的年轮”。公共艺术是属于城市的,从世界范围来看,自古至今,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注重城市面貌和地域文化的建设,每当进入一个城市,特别是古城、名城,都会被她充满传统文脉和特色建筑的市容所打动,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成功营造起了重要的作用,一些著名的景点或构筑物已成了这个城市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们是城市递交给观者的一张名片,而这种文化视觉构物随着时光的推移,便积淀成为“城市的年轮”中国的故宫、华表、石狮、玉带桥;天坛、圜丘、回音壁;巴黎的圣母院、凯旋门、艾菲尔铁塔;悉尼的歌剧院、纽约的自由女神;西安的皇陵、雅典的神庙、开封的古刹、罗马的竞技场,不都是这“年轮”上醒目的一圈么!对于公共艺术广义的理解关于公共艺术,目前虽然没有统一的表述,总的说来,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公共艺术的概念,泛指公共空间和公共场所的艺术。例如,台湾目前比较流行的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就是如此,台湾比较通行的说法是:“公共艺术是指设置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包括绘画、书法、摄影、雕塑、工艺等各种手段和技法。对于公共艺术更加广义的理解,除了造型艺术的手段外,只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能够和公众发生广泛关系的其它艺术样式,如表演、歌舞等都包括在公共艺术之内。广义的公共艺术概念的价值在于:它在与私密的、个人的艺术相对立的意义上,以及在能够与比较广泛的社会人群进行相互交流和沟通的意义上,具有某种描述的作用;另外,由于各民族文化的历史和现实情景的差异,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在具体实施公共艺术的时候,常常有不同的侧重,广义的公共艺术由于其具有更大的涵盖性,便于在最宽泛的意义上获得相互认同,所以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严格地说来,对于公共艺术这种宽泛的理解和使用并没有明确表达公共艺术所代表的特定的价值观,它还很难说是一个学术的界定,我个人主张狭义的公共艺术的概念,我认为只有在有明确限定的意义上使用公共艺术的概念,才能对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和推动起到更有针对性的作用。公共艺术的基础1、从历史学的角度看:公共艺术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不单单只是表示空间场所。有论者忽视了公共艺术的特定的历史内涵,把它看作是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形态,这就把公共艺术概念无限地泛化了,如有人认为原始时期的巨石文化就是最早的公共艺术,有人认为埃及的金字塔是古代的公共艺术,还有人认为中国的乾陵、昭陵的神道石刻也是公共艺术,这种说法本身是缺乏历史感的,在没有公共性的社会,这些艺术在内涵上都只能说是神权的艺术、王权的艺术,在空间形态上,只能算是户外的艺术,它们都不具备公共艺术的基本特征。公共艺术是历史的产物,在西方艺术史上,艺术与公众的关系在18世纪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市场在18世纪的出现,艺术具有了商品的形式,成为了一种可供讨论的文化;更广泛的公众的阅读群体和剧场观众取代了17世纪宫廷贵族的狭隘的阅读群体和观众群;作家、艺术家的委托人替代了传统的资助人,承担了向市场发行作品的任务;艺术批评在18世纪出现,人们拥有了对艺术作品加以评判的权利……正是种种历史的因素才使公共艺术的出现成为可能。2、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市民社会的出现,使公共艺术有了其社会学的基础。从社会的权力结构看分析,公共性和公共领域的概念反映了市民对于公共空间的权力要求和参与的意向,它与社会公众事物的民主化的进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只有放在这个历史背景中进行考察,才能真正把握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什么是权力?“它是个人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给其他人的能力”(《西方社会学理论》p202)公共艺术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权力的体现。“应该写一部有关空间的历史——这也就是权力的历史”(福特《权力的眼睛》p152)⑴、市民社会出现以前,文学和艺术是宫廷的专利。⑵、随着市民社会的出现,出现了文化权力的转移。有了真正的公共图书馆,有了“真正的观众”。市民的艺术也才成为社会的主流。⑶、西方社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其阶段、阶层结构也不断发生变化,例如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颇有影响的“第三条道路”的理论,主张建立合作包容型的新社会关系,使每个人、每个团体都参与到社会之中,培养共同体精神以及对公共事物的参与。(《当代国外社会思潮》)p382)这些理论对公共艺术的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⑷、社会机制和社会政策的变化常常成为公共艺术发展的直接的推动力量。随着公众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公众事物中来,随着艺术的精英主义的消失,公共空间的开发为许多西方政府所重视,公共政策有了不少调整,如“百分比艺术计划”、“国家艺术基金会的公共场所艺术计划”等等,使公共艺术建设纳入到制度的轨道。公共艺术正是有了这些社会政策的支持,才有了自身发展的资金的保障。3、 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公共艺术是一种当代文化的形态。尽管公共性的概念在18世纪就提出来了,但只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起,公共艺术本身才得到长足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艺术开始发生由审美到文化的转型。⑴、大众文化的兴起,造成艺术方式的变化: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艺术的生活化趋向,艺术更多地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更多关注大众的日常生活问题。艺术家的话语方式发生了变化,现代主义艺术中个人主义、精英主义、话语方式被生活化的、通俗化的,平民化的话语方式所取代。艺术的作用方式也由过去的神圣感、殿堂感、和经典式的方式变为追求有效的表达和交流,艺术与公众的关系成为互动的、双向交流的关系。⑵、当代的社会问题,公众关心的问题当代艺术由审美向文化的转型,使社会问题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如种族问题、性别问题、生态问题、绿色环保问题、社会边缘人群和弱势全体的问题,等等,这些成为公共艺术的关注对象。⑶、关心地域性、社区的问题在多元性的当代社会。地域性、社区的问题得到了强调,艺术家和公众更强调面对一个特定文化背景中的社会、社区、地域的问题进行交流和沟通,艺术的社区的属性和地域性得到充分地强调。公共艺术的特征(一)方法论意识从事公共艺术的与其说是艺术家,不如说他首先应该是一个社会工作者,因为一个公共艺术工作者必须具备明确的方法论意识,受过社会学方法论的训练。他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在做什么,通过什么方法来完成。公共艺术家不再是像过去一样,把自己看作是全知全能的创造者,躲在家里凭一只笔就能决定一切,他必须通过有效的方法,保证公共艺术项目的实施。从事公共艺术必须了解社会,了解社会的艺术政策,有关公众事物的工作程序,以及各种制度,并善于解释和陈述自己的工作以得到支持。从事公共艺术必须明确有关公众参与的可操作方式、方法、程序和准则;必须掌握倾听民意的具体方法:如调查方法、统计方法、展示的方法、听政会的方法、媒体讨论的方法、公众投票的方法等等。总之,人们从一个公共艺术项目的方法论上,基本上就可以判断这个项目的学术价值和意义,以及它在目前所处的水平。(二)参与性公共艺术与非公共艺术的最大的区别是它的参与性,它一定是开放的、民主性的,它一定十分尊重参与者的社会权利,并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参与者的意见。公众参与的方式是多样,公共艺术的参与性不仅表现为公众对于作品结果的参与,还表现为公正对于过程的参与,共同推动作品的进展。(三)互动性公共艺术的互动性表现为艺术、艺术家、公众之间良性的相互交流、沟通、选择、影响。这种互动的主体是平行的,公众的意志和看法甚至可以修改甚至推翻艺术家的设想,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作品的公共性。互动是作品的延伸,也是作品的组成部分,例如观众对于作品的反馈意见,成为检验公共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互动性的另一个意义表现在,公共艺术的结果是开放的,它的检验方式是在互动中完成的,公共艺术不同于一般的物质产品,在进入消费以前就可以评定出好坏优劣;它与传统的某些精神产品的评判也有区别,如传统的绘画,画家过去的名气,作品的技术指标,批评家的介入会对作品评价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公共艺术则不同,它成功与否的结论是开放的,社会公众才是作品成功与否的最后的评判者,只有在互动中,在与观众的接触中,作品的意义和对作品的评价才能最后完成。(四)过程性公共艺术是过程的艺术,它是艺术家与公众互动过程的产物,它注重的是作品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它的结果。公共艺术常常可能是一个社会的活动,是一个有时间过程的社会事件,它在时间的过程中会不断呈现出新的意义,如果仅仅只是一个静态的结果,对公共艺术来说意义不大。一个公共艺术可能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在这个漫长的时间内,又可能生发出许多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将会越来越多地暴露出许多的社会的问题,因为过程,使公共艺术变的更加丰富。(五)问题性公共艺术总是要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问题,认识问题,促进问题的解决。哈贝马斯指出,有“批判的公共性”。也有“操纵的公共性”。有深度的公共艺术充分表明自己的价值立场,在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体现出社会的公正和道义。 只有具有问题针对性的公共艺术才能具有公共价值,才会有助于人们警觉社会问题,帮助社会状态的改善。(六)观念性公共艺术是策划的艺术,从策划的层面看,一个好的想法,一个适合的命题,一个富于智慧的切入点是公共艺术成功的关键。公共艺术的观念性还表现在,她不是形式主义的艺术,它不再是简单地将个人化的造型强加给公共空间,也不只是视觉的意义上创造出一个能与公共环境相协调的艺术品。公共艺术是一种思想的体现,它追求社会的意义,它希望在社会公众的参与中进入他们的生活、影响他们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公共艺术的观念性还表现为手艺的隐退;艺术的技巧,手法,手艺面对公众,并不像过去那样具有至上的位置,手艺为表达观念服务,材料、手艺、样式、本身不是公共艺术的目的。(七)多样性公共艺术的多样性的表现在:就场所的意义而言,公共艺术不能看作是户外的艺术,公共空间不能只是理解为室外空间,只要具备了公共艺术的特点,即使存在于室内空间也同样可以视作公共艺术。就作品的形态而言,公共艺术的多元性表现为可以使用以下各种艺术形态来完成:建筑艺术、雕塑艺术、绘画艺术、装置艺术、表演艺术、行为艺术、地景艺术、影像艺术、高科技艺术等等。(八)地域性公共艺术面对的是社会、公众共同关系的问题,这种问题总是体现在特定地域和特定的区域内,公共艺术需要面对这些问题做出反映。社会发展总是呈现出不均衡性,这样,地域和社区常常会出现与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关联的特殊问题。公共艺术正是由于对于地域性的强调,使它成为某个特定地域或社区的一种积极的参与方式。

当我们跻身于当今繁华闹市的开放性空间之中,很容易目睹许多造型奇特繁复、色彩丰富艳丽而足以吸引人们眼球的立体构筑物、充气类装置、各种灯饰、带有品牌内涵及企业或公司宣传含义的雕塑、载有当红明星及商品形象的各色广告媒体。同时,周边往往伴随着商业促销的舞台表演或火爆的抽奖活动。其间启用的视觉及听觉表现形式,包括其展示方式,在普通民众看来似乎与所谓的“艺术”的感官效果并无明显的差异。再由于当今的一些以“公共艺术”的名义而设立于公共空间中的作品欠缺文化内涵和艺术品质,从而导致许多人士认为,公共艺术是没有艺术品质和个性以及现代精神内涵的艺术,或把公共艺术与仅限于装饰城市环境及商业网点的通俗性、娱乐性艺术作同等的理解。因此便把它简单而笼统地归属为所谓“大众文化”及通俗艺术的范畴。但当我们统览国际上当代公共艺术的实践及其文化含义时,就会知晓和判断其“伯仲”与内在的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对一般的大众文化和当代公共艺术之文化特性及内涵作些概要的分析,并清楚和多方位地认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结构和整体状态,以利于艺术文化为当代多元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也为社会中处于不同文化层面的公民大众谋福利。 概略地说,所谓“大众文化”(mass culture),一方面是指历史上延伸下来的,由普通大众的行为、认知方式及审美态度的惯性等所呈现的文化形态;另一方面是特指在后工业社会背景下所形成的大众消费娱乐方式与态度,以及所呈现的文化特性。就后者的一般特性和文化倾向而言,主要体现为明显的商业化、世俗性、功利性、娱乐性及复制性。大众文化在当代商业社会的各类商品卖场以及所有的文艺娱乐形式中(如平面图像、影像、音乐、舞台表演及环境装饰等方面)都有着大量而明显的表现。其文化基本特点是反映和记录大众日常生活情感和欲念,在消费过程中满足大众的物质化、感官化、时尚化的当下娱乐、安适乃至自我迷醉的需求,并在消费和娱乐过程中模糊和消失原先的高雅文化与当下的流行文化之间明显的距离和差别,使其文化和艺术的形式与精神内涵趋于平面化、肤浅化和一律化,使之成为普通大众“喜闻乐见”、无关痛痒且易于消费的东西。这似乎已成为20世纪60年代之后呈现的后现代文化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显然,从特定的视角来看,大众文化现象在某些方面具有许多负面效应和消极的社会影响,但它作为长期存在的社会产物或作为当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过渡现象,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当代社会多元文化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既成事实。客观上,它既能消解纯粹的政治文化也能消解精英文化;既能麻痹或消磨大众的公共生活及个人生活的品质,却又能为更多的普通民众带来文化消费与共享的民主、普及与宽容,并促进社会现代性和整体性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大众文化的双重性和多义性是客观存在的。 公共艺术(public art),是以政府支配的专项资金所支付的,建立于公共空间且具有某种公共性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方式。公共艺术由专业艺术家创作或由公众参与创作,并会由于所在地区的社会文化特性、文化资源及政策条件的差异而产生出不同方式、不同形貌和不同的内涵,而非某种既定的艺术样式与内涵的复制,亦非时尚的流行艺术或纯粹的商业性艺术的模仿与炮制。在国际上近半个多世纪以来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的公共艺术实践中可见,当代公共艺术的国家政策、法规、文化观念及实施方法均有所差异。但其主要特性在于运用政府的经费和社会资源去建设有利于社会公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艺术项目,重在强调和倡导艺术的社会性、全民性以及公共参与性和文化福利化。客观上,当代艺术观念和理想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来自于我们社会结构及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而社会中不同的利益主体对于艺术的理解和需求,自然会反映到公共领域的舆论之中。因此,从理论上说,公共艺术的文化观念、方法、意义和艺术审美都必然会具有其差异性,乃至含有文化及权力的博弈和冲突。处于不同社会层次和利益群体的人们自然会从不同的经验和诉求来选择和评价公共艺术。其中,由于公共艺术的权力形态、管理体制、社会参与方式及程序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各地方综合资源的差异,会使得公共艺术 呈现出各不相同的情形。我们早就注意到,国内外具有一定数量的公共艺术作品,由于拥有优秀的艺术家的创作参与和懂得公共文化管理的行政机构的配合,并通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而产生的作品能够体现和承载特定社会群体的文化诉求,以及地域性、时代性的精神内涵,具有良好的社会认同感并具有较高的艺术品质和公共性。所谓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并非是指一种可以放之四海而一律的文化认同或统一的价值诉求,而主要是指经由社会公众参与的,依据或针对特定地区社会问题和需求而形成的公众舆论的关注及公开的社会反应。它们包括公众社会对于艺术介入公共空间的动议的形成、表现形式、文化内涵以及对于社会人文环境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的评估和评审之方法和程序,也包括鉴于公共艺术的实施过程对于公众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的公开评价,其内容范围可能涉及对于公共社会的公共精神、环境品质、生态关系、公民素养及审美文化取向等方面的审视和讨论。因而,政府和社会公益性投资所建立的公共艺术的目的,并不在于(或取决于)某些社会集团的商业目的及其市场营销及广告策略。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设立于公共空间,需要创作者考虑到社会各方在文化心理、生活态度、审美惯性、地域风俗、政治倾向等方面的理解力和承受度。并且,由于公共艺术是面向不同文化经验和态度的公众社会的,自然也需要适当避免由于作品观念、形式的过度刺激而造成社会间尖锐的矛盾和非议,但它决不是没有思想灵魂、没有艺术个性和想象力的一种摆设,更非政治意识形态的标语或为了吸引眼球的商业宣传工具。实际上,优秀的公共艺术同样尊重并可以发挥艺术家个体的文化经验与特殊才艺;允许涉猎社会公共领域的文化、道德、生态、政治、美学等方面的历史与现实问题;允许并倡导公共艺术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依据不同文化和社会情形——在艺术的形式语言和观念上呈现出具体而生动的文化特殊性、时代性及其审美理想。需强调的是,由于公共艺术不是一种既定的艺术风格和样式,而是以市民社会为基础、以民主政治和多元文化为背景的一种社会文化方式和文化态度。因此,公共艺术在嵌入和植根于社会公共空间的过程中时,除了在形式语言及审美经验上可能运用历史上的古典艺术、写实艺术或现代艺术及其之后的各种艺术的方式、方法之外,也完全可能结合各民族、民间、地 域的文化以及现代技术和某些时尚元素进行新的艺术创造与实验。因此,当代公共艺术在艺术品质、文化层次、题材内涵、风格样式和美学趣味方面都可能具有差异性;各地区对于公共艺术的创作、管理、教育和推广方面的意识和水平也会存在着许多差异。而以后工业时代的文化和民主社会为条件而勃兴的当代大众文化形态,并非铁板一块或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不断发展、分化、重组和演变之中。其中,整体社会的经济、文化、市场制度以及 知识教育状态的发展变化,是其发生结构和内涵变化的重要原因。客观上,当代大众文化及其艺术是具有多层次并在发展变化中的,它的内涵和外延的构成并非可以把所谓“高雅艺术”(严肃艺术)与“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或商业艺术)加以截然对立。大众文化及其艺术的当代表现方式和目的,在于通过时尚的外在形式以及通俗而易于普及的传播手法,去满足和填补普通大众的当下心理期待和物质化的消费需求。但大众文化的内容和精神内 涵同样会随着大众的文化教育和消费层次的提升而发生变化,并随着普通大众作为市场消费的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知识精英和专业艺术家对于当代文化艺术市场的融入,同样在逐渐改变着昔日大众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如前所及,当代大众文化及其艺术除了含有显见的享乐性、消费性、功利性、复制性及拒绝精神深度等负面效应之外,也往往同时伴有公平的、积极的、包容的以及超越阶级或阶层利益的普世性意味和关怀,尤其是更多地给予那些 处于高度等级化及体制化制约下的普通大众,得到更多以往无法接触和分享的文化艺术与精神享受,这是一种不争的社会事实。文化的大众化——在西方世界从独裁和集权社会迈向民主和全民社会的历史变革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如一位文化学者所言:“在当今西方社会,也许有物质贵族,但是不再有——或者越来越少见——精神贵族。”1 其实,这在处于历史转型时期和发展中的中国社会中也有着类似的趋势,只是中国当代文化艺术高水准的大众化、全民化,还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因为,我国在20世纪50 年代初期的全国文盲率曾是80%左右,而在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初的大学入学率也仅为千分之一左右。还需要有一种更大基础的积累和整体性的跨越。实现较高层次的文化艺术的大众化或普及化,是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发展水平密切关联的。当代公共艺术在其表现手法和展示方法上呈现出某些通俗性和游戏性特征,并不一定意味着艺术格调与水准的低下和放弃,而往往恰是出于为了使艺术与普通民众或青少年产生亲和与对话的需要,出于使艺术作品赢得观众的亲身体验或接触,达到互动的心理效应。其中有些则是出于新的形式语言的探索的需要。实际上,当代一些具有创意的公共艺术把作品在特定的景观环境中的功能性和审美性、思想性及娱乐性予以完美的结合,同样赢得了观众们的称赞和喜爱,成为艺术智慧的创造物与人性化服务的愿望的有机结合。这些情形,我们不难在西方波普艺术运动前后的公共艺术以及现代设计艺术的作品中看到,艺术与人们日常的生活、娱乐、交往、消费及审美活动之间并不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界线。此外,我们也注意到,当代国内外的公共艺术建设中,确有许多政府出资或企业及个人出资赞助的公共艺术,在事先的用意或客观效果上具有标示或促进地区经济活动、激活和烘托城市商业环境的意味。然而,公共艺术在具有其艺术品性及人文精神的同时却不拒绝与现代商业文明为伴,以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由于商业文化及其消费环境构成了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各种文化艺术得以显现和广泛传播的综合性场所,因此,商业性及娱乐性公共空间也自然是公共艺术介入的要地。我们看到,在中外城市繁华的


公共艺术属于“大众文化”吗?视频

相关评论:
  • 18785729133[公共艺术]什么是公共艺术
    郑果砖答:公共艺术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公共艺术(英语:Public art)可以以任意媒介创作,是指放在公共空间、面向公众开放的艺术作品。公共艺术有三个公认的基本属性和要素:公共性、艺术性、在地性。这也是公共艺术和其他艺术门类区分的标准。公共艺术形式多样,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广场上的公共雕塑。

  • 18785729133什么是公共艺术
    郑果砖答:公共艺术是公共造型艺术的缩写,它身处于公共环境当中并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坚持以人为本,并能被大众所认可,能长时间存在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的艺术。公共艺术有自身的规定性,不止是指环境艺术、景观艺术、城市雕塑等,只有具备了公共性的艺术才能被称之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关系探究 公共...

  • 18785729133[公共艺术]什么是公共艺术
    郑果砖答:公共艺术是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新兴学科。公共艺术(英语:Public art)可以以任意媒介创作,是指放在公共空间、面向公众开放的艺术作品。公共艺术有三个公认的基本属性和要素:公共性、艺术性、在地性。这也是公共艺术和其他艺术门类区分的标准。公共艺术形式多样,最早至少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广场上的公共雕塑。

  • 18785729133公共艺术属于“大众文化”吗?
    郑果砖答:公共艺术(public art),是以政府支配的专项资金所支付的,建立于公共空间且具有某种公共性的艺术作品或艺术方式。公共艺术由专业艺术家创作或由公众参与创作,并会由于所在地区的社会文化特性、文化资源及政策条件的差异而产生出不同方式、不同形貌和不同的内涵,而非某种既定的艺术样式与内涵的复制,亦非时尚的流行艺术或...

  • 18785729133审美文化在生产与消费方面同传统的艺术创造与接受有何不同
    郑果砖答:笔者拟从消费文化导致审美文化的大众化和公共艺术的泛化两个方面具体来说明这一问题。 二、消费文化导致审美文化的大众化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第三次美学大讨论带动了审美文化的复苏, 80年代审美文化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而伴随这种美学热,在哲学、美学、文学理论界,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得到认真对待,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

  • 18785729133审美文化在生产与消费方面同传统的艺术创造与接受有何不同
    郑果砖答:笔者拟从消费文化导致审美文化的大众化和公共艺术的泛化两个方面具体来说明这一问题。 二、消费文化导致审美文化的大众化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第三次美学大讨论带动了审美文化的复苏, 80年代审美文化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而伴随这种美学热,在哲学、美学、文学理论界,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得到认真对待,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

  • 18785729133公共艺术概论的评价
    郑果砖答:美术,真的就是那样脱离日用、晦涩难懂、不能与大众共舞吗?这本书跳出艺术史的有限范围,对公共艺术涉及的历史、哲学、当代文化现象和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欧美国家公共艺术政策法规、实践等进行了研究和阐述,为我们展现了另外的艺术天地,使我们知道当代艺术可以使用朴素的语言说话,具有美化环境、沟通心灵...

  • 18785729133[公共艺术]什么是公共艺术
    郑果砖答:公共艺术是属于城市的,从世界范围来看,自古至今,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都注重城市面貌和地域文化的建设,每当进入一个城市,特别是古城、名城,都会被她充满传统文脉和特色建筑的市容所打动,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成功营造起了重要的作用,一些著名的景点或构筑物已成了这个城市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们是城市...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