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临江仙·夜登小阁,记洛中旧游 ① 陈与义忆昔午桥 ② 桥上饮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后面题目。(11分)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①忆昔午桥②桥上饮,坐~

小题1:手法:视听结合。“杏花疏影” 写所见,“吹笛到天明”写所闻,有声有色,质朴自然,不见矫揉造作之迹。意境:这两句诗选择杏花、笛声两个意象描绘了诗人往昔在洛中与朋友在杏花疏影里吹笛的图画,意境淡雅伤感(营造淡雅的情调和忧伤的氛围),寄托了作者对往事的无限怀念。结构:此句承上启下,上承“忆昔”,是对“昔”时“桥上饮”的具体描述;下启“二十余年如一梦”,回忆与现实构成鲜明的对比。(每点分析到位得2分,答出任意两点可得5分)小题2:①对美好往事的深切怀念:上片忆洛中旧游,往事是那么美好,有长沟流月仙境般的明净、幽寂的环境,有“吹笛到天明”的闲情雅兴。②对二十年人事零落、国家沦丧的伤感:“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如今沦落异族,座中那些“豪英”也已不在,抚今追昔,作者倍觉伤感。③对广阔历史之沧桑的感慨:作者想到历史的变迁、国家的兴衰,发出“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的沧桑感叹。(任答一点得2分,三点得6分,每点中情感与分析各1分。) 小题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赏析的题目,答题时选取其中的一种进行分析,手法,注意答出手法后进行分析,答出效果,意境注意什么意象,创设什么意境,表达什么情感,结构在诗歌中间应该是承上启下,答题时答出上承什么,下启什么。小题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情感的题目,探究情感的题目注意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词语,此题注意标题中的“忆洛中旧游”,注释中的“历靖康之难”,诗中的词语注意“豪英”“到天明”“如一梦”“闲”“古今多少事”。

小题1:承上启下。上片写自己离开了都城,才无所用,报国无门,所以发出了这样愤懑的感叹。而下片是说自己虽老,但心诚志坚,然而这也只有向千年之前的屈子诉说,体现了作者的无奈和坚守。结构上是结住上片,开启下片,内容上是情感的深化和转折铺垫。小题2:一是用典(借古抒怀),借用屈子的史实,表明自己的志坚及无奈。上片以“高咏楚词”开篇,透露出节日中的感伤心绪和壮阔胸襟:屈原的高洁品格给词人以激励,他高昂地吟诵楚辞,同时深感流落天涯之苦,节序匆匆,自己却报国无门。下片“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面对湘江,作者虔诚祭酒,并联想这杯中之酒一定会流到汨罗江。从高歌其辞赋到酹酒江水,深深地显示出词人对屈原的凭吊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感。二是对比和衬托。词的上片用榴花与红舞裙对比,以过去的春风得意突现时下的落寞和愤懑。词的下片用“一身伤老”与“戎葵凝笑墙东”对比,衬托了此时心中的冷寂(或者理解为自己身虽老,但也会这戎葵一样永远不改自己向阳的夙志,爱国的热情)。 小题1:试题分析:分析语句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结构上,这句话承上启下。内容上,“万事一身伤老矣”,一声长叹,包涵了作者对家国离乱、个人身世的多少感慨之情!人老了,一切欢娱都已成往事。正如他在诗中所咏的,“老矣身安用,飘然计本”(《初至邵阳逢入桂林使作书问其地之安危》),“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伤春》),其对自己岁数的悲叹,与词同调。小题2:试题分析:这首《临江仙》所反映的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在端午节凭吊屈原,旧怀伤时,借此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是为用典。陈与义在两湖间流离之际,面对现实回想过去,产生无穷的感触,他以互相映衬的笔法,抒写“榴花不似舞裙红”,用鲜艳灿烂的榴花比鲜红的舞裙,回忆过去春风得意、声名籍籍时的情景。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陈与义因《墨梅》诗为徽宗所赏识,名震一时,诸贵要人争相往来,歌舞宴会的频繁,可想而知。而现在流落江湖,“兵甲无归日,江湖送老身”(《晚晴野望》),难怪五月的榴花会如此触动他对旧日的追忆。是为对比或映衬。


小题1:①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1分)②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静景和伴着清韵悠远的笛声欢歌到天明的动景,(2分)③描写了作者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戏闹的游乐情形。(1分)
小题2:①从洛阳旧游到如今偏寓江南之“闲”,感慨国事的盛衰兴亡;②从昔日与英豪交往到如今此身独在之“闲”,感慨个人知交零落;③从二十多年的转瞬即逝到夜登小阁之“闲”,感慨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答对其中两点即给4分,答题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临江仙·夜登小阁,记洛中旧游 ① 陈与义忆昔午桥 ② 桥上饮视频

相关评论:
  • 150499460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青门引张 先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
    施昆符小题1:描写了风雨、庭轩、残花、楼头画角、重门、明月、秋千影等意象。渲染出凄冷、孤寂、伤感的氛围。小题2:示例:1.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全词通过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寄寓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忧苦心境。(意思对即可)2.烘托。词中描绘了气候的忽冷忽暖,风雨时至,侧面烘托了词...

  • 150499460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临江仙·夜登小阁,记洛中旧...
    施昆符“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句,

  • 150499460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眼儿媚贺铸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
    施昆符写荻花好像有意做出忧愁的模样,为离人平添许多愁思;②排比。用西沉的落日、南归的大雁、飘零的扁舟,渲染离别的伤情;③借景抒情。用白茫茫的荻花,西沉的落日、南归的大雁、飘零的扁舟,表现离别的愁绪。④裂锦。(只要答出3点即可)小题2:这句词的意思是,在这即将别离的时刻,只有一醉才能暂时解...

  • 150499460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_百...
    施昆符【小题1】“聚散匆匆”内容上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1分)。结构上,聚散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小题2】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2分)。上片“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1分),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1分)。【解析】【小题...

  • 150499460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阮郎归 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
    施昆符小题1: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小题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

  • 150499460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祝英台近晚春[宋]辛弃疾宝钗...
    施昆符(2分)(大意相同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词风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从内容和风格来看应属婉约。“试”字表明她过去从未“把花卜归期”,而今情侣久别,相思深切,遂萌生“花卜”痴想,借数发簪上的花瓣聊以预测归期,乃是侥幸的自我欺骗与安慰,自然免不了才插上又拔下来,徒增“重数”的犹疑...

  • 150499460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江仙 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
    施昆符(1)此句着眼于一个“恨”字,抒发了词人历尽宦海浮沉之后对世事纷扰的怀疑、厌倦以及无法解脱而又渴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2)这一句描写的是深夜江上风平浪静的情景,此时的作者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所陶醉。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世事困扰,寄情自然,实现精神解放...

  • 150499460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昭君怨·咏荷上雨【注】 宋·杨万里...
    施昆符23.比喻。(1分)作者将落在荷叶上的雨点比作“真珠”,把聚在一起的雨水比作“水银窝”。(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点随荷叶跳动忽散忽聚,在叶窝聚为一汪晶莹的雨水,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咏和喜爱之情。(1分)24.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1分)上阕虚写梦中西湖急雨,下阕实写醒后池荷...

  • 150499460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一饮...
    施昆符这份醉饮的豪兴表现出诗人风神潇洒的形象,旷达的态度和率真的个性。2、诗人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无限的大自然之中。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

  • 150499460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玉楼 春宋祁(宋)东城渐觉风光好,毂...
    施昆符(意思对即可)小题2:拟人手法。作者把斜阳当做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珍视和对光阴的爱惜之情(惜春、惜时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不仅写出...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