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重点题型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考历史主要考的内容有哪些 中考历史主要有哪些题型~

选择主要题型有以下几类:

一.单项选择题
选择题是历史学科中考的基本题型之一,题干以文字形式或图表材料呈现,可以考查历史概念、历史事实、历史结论、阶段特征等各种内容,以及考查获取和利用有效信息、归纳、比较、概括、辩证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等各种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是一种设题灵活、客观性强、覆盖面很广的多功能题型。
1.概念型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主要依据基本历史概念来命题,此类题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备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在题干中经常出现的主要标志性用语有“内容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的理解是”等。
2.材料型选择题
通过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需要从材料中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是课改以来中考试题中广受命题者青睐的题型。
3.分析评判型选择题
此题型加强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不着眼于“是什么”,而着眼于“为什么”
(1)揭示本质选择:通过用材料创设新情境的形式,要求考生能够透过材料的表象,深入地揭示历史发展进程的本质。
(2)因果判断选择:分析历史事件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同因素,根据题目指向要求找出与上述因素相对应的背景、原因、目的、结果。
(3)比较选择: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其形成的原因。
(4)程度选择: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处于次要地位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要”、“主要”、“根本”等表示程度的副词或形容词。
(5)逆向(否定)选择:要求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不准确”、“错误”等词语,
4.组合型选择题
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知识,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问答题
1、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是什么
答:政治方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文化方面: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
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将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便于经济的发展。
思想方面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军事方面:北修长城,南开灵渠。为了抵御匈奴,筑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开发南疆,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2、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
答:政治方面: 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并找借口削去半数侯国。
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学说。
文化方面 :兴办太学,大力发展儒学教育。
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军事方面: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
民族关系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3、张骞通西域的意义是什么?
答:①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②加强了汉与西域经济文化交流;③促进了西域的开发;④对西域都护的设置和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4、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答:“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5、丝绸之路路线图: 长安 —— 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西亚——欧洲
6、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内容:① 迁都洛阳。
② 汉化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联汉姻,用汉制,学汉礼。
作用: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7、我国古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什么时候?人口的南迁对南方的发展有何影响?答:古代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开始于东汉末年。
对南方的影响:北人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8、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答:①秦朝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②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③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9、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及影响:
原因:春秋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大量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变成私产并出租,有了地主和农民,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发展封建经济,确立封建统治,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影响:通过变法,封建制度确立起来,封建社会形成了。
10、秦国商鞅变法的目的、内容、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目的:富国强兵。
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
③建立县制。
作用: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最终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11、评价秦始皇。
答:功:(1)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2)采取措施巩固统一。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北修长城,南开灵渠。
因而有人称他为“贡献巨大的政治家和功勋卓著的帝王”。
过:他统治暴虐。例如“焚书坑儒”极大的摧残了文化;施行暴政,繁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刑法残酷,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
12、评价汉武帝。
答:功:汉武帝依靠自己的雄才伟略,励精图治,出现大一统的统治局面。
政治方面: 颁布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并找借口削去半数侯国。
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学说。
文化方面 :兴办太学,大力发展儒学教育。
经济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增加中央财政收入。
军事方面: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使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
民族关系 :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 过:汉武帝在位期间,大兴土木,连年征战,耗尽了文景之治的成果。
13、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14、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学派及其创始人或代表人物
儒家:创始人:孔子 春秋晚期
代表人物:孟子 战国时期
道家:创始人:老子 春秋晚期
代表人物:庄子 战国时期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战国时期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 战国时期
兵家:代表人物:孙子 战国时期“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5、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在中国的地位及影响是什么?
答: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包括一切美德;主张“爱人”“为政以德”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
16、孔子的教育成就是什么?
答:(1)创办私学
(2)先进的教育思想:
①注意因材施教;
②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③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④学习必须与思考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答:①提出“春秋无义战” ②“仁政”,主张“民贵君轻”。 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18、老子的思想是什么?
答: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面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9、庄子的思想?
答: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20、韩非的思想是什么?
答:①主张改革;②提倡“法治”③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1、墨子的思想是什么?
答:①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之战
22、汉初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是什么
答:原因:①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乱,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穷;
②主观上: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
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轻徭薄赋),发展生产。
23、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江南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江南战争较少
④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劳动
24、江南经济开发的影响是什么?
答:江南经济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
25、江南经济发展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答:西汉时的江南经济贫穷落后;南朝时的江南经济繁荣富裕,尤其是农业和丝织业。
西汉时江南没有开发,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
26、西汉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所采取的措施
和亲:例如,汉初屈辱的和亲;昭君出塞
战争: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夺去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漠北战役
设置机构:前60年,设西域都护,专管西域地区事务,标志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权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及特征:
①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山洞里,距今约70万-20万年
②外貌上:保留了猿的特征,手脚分工明显
③过群居生活
④使用天然火,并会保存火种。
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及特征
①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距今3万年
②仍用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会人工取火
④过氏族生活
⑤懂得交换、懂得爱美
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
①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七千年
②使用磨制石器
③种植水稻
④住干栏式房屋
⑤会挖水井
⑥会饲养家畜家禽
⑦会制造陶器
⑧会制作简单的玉器和乐器
半坡居民的生活状况:
①生活在黄河流域,距今五六千年
②使用磨制石器
③种植粟
④住半地穴式房屋
⑤会饲养猪狗等动物
⑥会制造彩陶
⑦会纺线、织布、制衣
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影响: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
齐桓公称霸的原因是什么:
① 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② 任用管仲进行改革 ;
③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管仲改革的内容及作用
内容:①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②改革军制
作用:使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1.文艺复兴
  时间:14世纪前后
  地点:意大利
  原因:最早出现资产阶级生产关系
  思想:人文主义思想
  实质: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人物、成就:但丁[意大利]诗人(《神曲》)
  达芬奇[意大利]艺术大师(《最后的晚餐》、《蒙娜利莎》)
  莎士比亚[英国]文学巨匠(《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利叶》)
  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新航路开辟
  根本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经济的出现
  过程:
  (1)1487年,葡萄牙的迪亚士从葡萄牙往东航行,到达好望角。
  (2)1492年,哥伦布(意大利人)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到达美洲。
  (3)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葡萄牙支持)到达印度等地
  (4)1519—1522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完成了环球航行。
  影响:
  (1)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对世界影响)……
  (2)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
  (3)资本主义市场开始形成
  (4)证明了地圆学说 (同学补充,非重点)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兴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1640—1688
  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开始标志:1640年议会的召开
  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文献:《权利法案》(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产阶级扫清了障碍,推动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革命特点:时间长、过程曲折、妥协(不彻底)
  4.美国独立战争
  原因:
  (1)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
  (2)殖民地人民强烈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3)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原因)
  时间:1775—1783
  开始标志:来克星顿枪声
  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
  领导者: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的种植园主
  结束标志: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文献:《独立宣言》(革命中颁布)《美国宪法》(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联邦制资本主义国家
  意义: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美国1787年宪法内容:
  (1)宪法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规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
  (2)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权。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1)战争的正义性
  (2)人民群众积极参战
  (3)法国、荷兰等国的支援
  (4)华盛顿等人的正确领导和灵活的战术
  5.法国大革命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时间:1789—1815
  开始标志:1789年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导火线:三级会议召开
  爆发标志:
  领导者:资产阶级
  结束标志:1794年4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
  文献:人权宣言(革命中颁布)《法典》(革命后颁布)
  结果: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拿破仑在革命后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打击了欧洲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革命特点:
  (1)过程艰难曲折
  (2)革命最彻底

  6.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
  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
  特征: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广泛英雄,人类进入“蒸汽世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牛顿力学
  成就:
  (1)机器的发明与制造:绵纺织业——冶金——采矿
  (2)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
  (3)交通工具的创造:轮船、火车
  (4)新能源:煤炭
  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生产关系:改变了社会面貌;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斗争尖锐
  (3)国际格局: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重点!)
  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
  7.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
  ①宪章运动:
  原因:19世纪三、四十年代,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
  时间:1836—1848
  内容: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特点: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影响:
  (1)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3)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显示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
  ②《共产党宣言》
  时间:1848年
  起草者:马克思、恩格斯
  内容:《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影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③巴黎公社
  背景:
  (1)1870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
  (2)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3)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影响: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2)公社战士在强大敌人面前表现出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8.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根本原因: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缺乏生产力)
  核心矛盾: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时间:1861—1865
  战争目的:维护国家统一
  领导者:美国总统林肯
  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革命中颁布)
  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特别是黑人奴隶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局面开始有利于北方,为北方取胜创造了条件
  性质: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影响: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发展资本主义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北方胜利的原因:
  (1)内战中,北方政府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支持。
  (2)北方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顺应了历史潮流。
  (3)北方政府维护国家的统一,具有正义性。
  9.资产阶级统治的扩大和巩固
  ①俄国1861年改革
  背景:1.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1)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到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落后于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时间:1861年
  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统治。
  领导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1)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2)农奴在获得“解放”是,可以获得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影响:
  (1)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2)这次改革虽然流下大量的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②日本明治维新
  背景:
  (1)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利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了日本的国内矛盾,幕府的统治岌岌可危。
  (3)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逐渐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
  时间:1868年
  人物:明治天皇、中下级武士
  内容: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影响:
  (1)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就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对比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1.都是在国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2.都是统治者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改革后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成为两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
  4.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5.改革后实力增强,开始对外扩张。
  ★19世纪中期,美、日、俄面临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各自通过什么途径解决?
  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日本——幕府统治危机;俄国——农奴制危机。
  解决途径:
  (1)美国通过1861年—1865年的内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2)日本经过武装倒幕斗争,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并于1868年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
  (3)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于1861年实行了废除农奴制的资产阶级改革。
  10.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开始标志: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特征: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和生活领域,电力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注意蒸汽的“汽”与电气的“气”的区别)
  理论指导: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成就:
  (1)电力的广泛使用:“发明大王”爱迪生(美国)研制耐用碳丝灯泡
  (2)新机器的创制:“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德国)设计出内燃机,带动了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汽车和飞机;电报、电话的发明
  (3)新能源:石油
  影响:
  (1)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关系:产生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注意即帝国主义过度
  (3)国际格局: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资本主义制度已牢牢取得世界统治地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导致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化工、汽车、航空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对于生产的影响不如第二次显著,新技术的发明主体与其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有才能的技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发现往往直接导致技术发明。
  (2)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心在轻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则重心转移到重工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
  (3)第二次工业革命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不仅有能源动力革新,且扩展到材料、信息和动力技术的全面革新。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心主要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洲其它国家;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德国和美国成为相对中心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第一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时间:1914—1918
  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主要参与国家:英国、法国、俄国(于10月革命后退出)——三国协约;德国、意大利(后加入协约国作战)、奥匈帝国——三国同盟
  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结果:德国战败,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影响:
  (1)大战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破坏
  (2)大战造成了欧洲的衰弱和美日的兴起,世界格局发生改变
  (3)为社会主义革命创造了条件,诞生了苏维埃俄国
  (4)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五四运动)
  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除塞尔维亚以外)
  ——接九下——
  12.俄国十月革命
  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
  领导者:列宁
  意义:
  (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2)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注意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中国)
  ★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
  相同点:领导力量基本相同,都是由布尔仁政什维克党领导的。
  不同点:反对对象不同,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革命性质不同,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产生的结果不同:二月革命后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进行对外参加一战,对内镇压人民的政策,而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13.斯大林模式
  1.斯大林模式是苏联在外有帝国主义保卫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2.但这一模式也有严重的弊端:
  (1)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总之,从长远来看,它严重地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1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如何形成的:
  (1)1919年1月,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1919年6月,协约国与德国签定了《凡尔赛和约》。1919~1920年,协约国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定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2)巴黎和会虽然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但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日美之间的矛盾尤为激烈。在美国的倡议下,美、英、法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新秩序。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15.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和法西斯的发展
  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
  表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业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共5个年头;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的贸易总额缩减了2/3。
  影响:
  (1)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人大量失业,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2)垄断资本家为保持价格,维持利润的,宁愿大量销毁产品,生产受到严重破坏。
  (3)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罗斯福新政
  时间:1933年
  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措施: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个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影响:
  ①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
  (1)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
  (2)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
  (4)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
  ②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德国法西斯的发展
  (1)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逮捕和迫害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
  (2)解散了一切工会,取缔了除纳粹党以外的所有政党。
  (3)强化专政机器,镇压、迫害革命者和反法西斯战士。
  (4)加强思想控制,焚毁大量进步书籍。
  (5)德国法西斯政权还掀起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6)对外疯狂扩军备战。

  16.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范围:全球各地的30多个国家
  开始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
  ★慕尼黑阴谋
  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捷方必须在十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
  影响:它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绥靖政策
  含义:20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法西斯在世界各地不断进行侵略活动,这些侵略活动使西方大国的利益受到一定损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它们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因此,它们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想顶峰。
  影响: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特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二战开始和扩大
  (1)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1940年四五月间,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
  (3)1941年6月德军掉头向东,发动了对苏联的侵略战争。
  (4)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
  ★二战的转折点
  (1)1942年7月-1943年2月,俄国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军队的闪击战失败。反法西斯国家由防守转为进攻
  (2)1942年中途岛海战,改变了太平洋战场的形式
  (3)1942年,英美军队在北非了阿拉曼击溃了德意军队。不久,意大利投降
  (4)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5)1945年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二战的影响: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彻底改变了社会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3)打击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民主
  性质:反法西斯国家的正义战争
  17.美国经济的发展 (不用全背过,基本只考选择题)
  ①战后的繁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又称为黄金时期)
  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
  (3)政府也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表现: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迅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②经济危机和经济调整(20世纪70—80年代)
  70年代经济地位下降的原因:
  (1)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经济危机,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西欧、日本的高速发展冲击了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
  70年代经济危机的表现:
  (1)20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3)1975年以后,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经济发展缓慢,但通货膨胀)
  80年代经济好转(但负担加重)的原因:
  (1)美国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2)通货膨胀
  (3)债务负担较重(受美苏争霸的影响)
  80年代经济好转的表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经济形式逐渐好转,但债务负担加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负债国。
  ③美国新经济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
  原因:
  (1)美国政府进行社会经济改革
  (2)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
  (3)促进了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表现:
  (1)经济增长加快
  (2)通货膨胀率下降
  (3)低失业率
  (4)财政赤字逐年递减,出现盈余 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初三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50分 考试形式:开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25分)
注意:考生必须将所选答案的字母标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内,答在试
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为符合题意的答案。每题1分,共25分)
思想的发展变化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思想演变是社会变革的号角、据此回答1-2题
1、韩非子说:“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其核心主张是
A、取消文字 B、以法治国 C、整理吏治 D、厚今薄古
2、商鞅变法的内容中,能反映中央集权思想的措施是
A、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战功 D、推行县制
杰出人物的活动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活动推进历史的进程、据此回答3-6题
3、傲视群雄,兼并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帝王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成吉思汗
4、“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幅挽联哀悼的是甲午海战中牺牲的民族英雄
A、左宝贵 B、徐邦道 C、邓世昌 D、丁汝昌
5、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6、邓小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贡献是
A、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为建党打下了基础
B、指挥百团大战,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C、率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大反攻序幕
D、指挥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改革和学习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历史上的改革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7—8题
7、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康有为称严复为"中国西学第一",主要因为他( )
A、编著《海国图志》,介绍外国史地 B、发起"公车上书",鼓吹变法
C、译著《天演论》,系统介绍西学 D、创办《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
自鸦片战争起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一方面是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生存,奋起抗争。据此回答9―13小题
9、下列图片中,反映中国近代化起步是( )

①圆明园遗址 ②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③福州船政局全景 ④兴中会会员秘密宣誓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这是李鸿章针对什么事件说的
A、禁烟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 C、洋务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
11、你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的场景,英法美等国公使出入北京城,你想想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12、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 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他们的反侵略战争。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
B、抗日战争洗刷了中国近百年的民族耻辱
C、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D、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3、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 ( )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华北事变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非凡智慧的民族,开创了一系列重大的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14---17小题
14、关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形成于秦朝 ②西汉汉武帝接受李斯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元朝的行省制度奠定了中国今天行政区划的基础 ④明朝初期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2006年2月13日,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科学家王选教授逝世,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而在唐朝,最先进的印刷手段是雕版印刷,下列属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期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的是
A、《唐本草》 B、《金刚经》 C、《黄帝内经》 D、《伤寒杂病论》
16、扮演一位古代操作工的小明正按书稿内容把零散的模字排在铁盘中……。小明同学演示的这一现象最早应出现在
A、战国时期 B、北宋时期 C、南宋时期 D、元朝时
17、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 B、唐朝时分为明经科和进士科
C、明经科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 D、明朝时考试内容限于四书五经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据此回答18----19题、
18、下列属于维护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典型事例是:①郑成功收复台湾②戚继光抗倭③左宗棠复新疆
A、①② B、①③ C、① D、①②③
19、藏族有一首民歌,名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到今天都广为百姓传唱。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你。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
A、唐高祖统治时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宗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时期
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与时俱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促进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回答20――21题。
20“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

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业发展

日本,美国,,,黑人奴隶,,英法

问答题,选题对

废话
哦,


初三历史重点题型视频

相关评论:
  • 19361434771如何提升学生历史材料题解题能力
    胡曹宏掌握考点的基础知识是答好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第一关,因为基础知识是做答好材料分析题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看懂材料,才能做好材料分析题。近几年中考历史试题的各类题型偏重基础,所以,如何落实基础知识是我们所有初三历史老师和毕业班学生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注重基础知识,读通读活教材。中考对于课本...

  • 19361434771初中历史考试解题技巧
    胡曹宏二、历史解题 方法 (一)单项选择题 必须要保证选择题的准确率,这是得高分的基本前提。 ▲如何提高选择题的正确率呢? 1、答题时必须抓住重点字句,如时间、年代、人物、事件、区域地点等,明确试题要考查的是历史的现象、本质、或是因果关系、影响。 2、注意分析题干和题肢的关系,有的题肢的内容是对的,但是与...

  • 19361434771初三历史 某一事件的背景怎么答?
    胡曹宏政治:事件、政策、措施、阶级矛盾 经济:经济发展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 文化思想:盛行的思想

  • 19361434771九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考哪些内容?
    胡曹宏九年级上册期中历史不是考全本书。初三上册期中考试的内容肯定不会是全考,也肯定每个学校都会多上一点,但是不会把一本书都上完。不过这个考试的形式出题的范围小一点,考试的形式已经和中考的题型非常的接近了。总之不会考全部,但是会比正常的期中考试的内容多一点。初三化学期中考试知识点 1、溶质的...

  • 19361434771孩子开学初三了,历史政治要怎样学习才可以在中考取得高分?
    胡曹宏这个时候考的内容就是你对这个知识点是否理解透彻,单单的把书背下来还是不够的。还有就是在考试的时候,学生的心理状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自己努力学习过了,就学会让自己放松心态,不要紧张,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去考试。综上所述,想要在初三的时候把历史政治考得好就需要认认真真的背书,反反复复的...

  • 19361434771初三历史题
    胡曹宏其他类似问题 2013-06-02 初三历史月考题 2 2012-03-02 初三历史题目 、 9 2009-02-16 初三历史题及答案 2011-10-10 初三的历史题 3 2008-11-21 初三历史上册试题(附答案) 166 2013-02-25 初三历史题 2012-01-09 初三历史题~~ 更多类似问题 > ...

  • 19361434771急急急,准初三学生,用人教版教材,历史选什么教辅资料比较好呢?_百度知 ...
    胡曹宏《五年中考三年模拟》:涵盖了最近五年的中考真题和三年的模拟题目,透过这些资料学生可以把握中考历史的出题规律和趋势。此外,在选择合适的教辅资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辅资料需要与所使用的教材版本相匹配,确保内容的一致性。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选择类型,比如是偏重知识点梳理的参考类书籍,...

  • 19361434771跪求学好历史的方法!咱现在初三。历史总是总是记不住吖!!!都是临考前...
    胡曹宏同时答题时应先有条理的列出答题要点,即观点,然后再根据观点来扩充历史事件,以事实来证论观点,图表始终是解答历史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七:要做到熟练地掌握历史知识,一是对课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二是平时要认真记录好老师提出的重点内容,三是背诵;但即使是背诵也要讲究方法:以时间为主轴,...

  • 19361434771初三历史答题技巧?
    胡曹宏初三历史答题技巧:1. 先易后难,确保简单题不丢分。历史题从题型结构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各约占50%。从难易程度上来看,容易的题约占30%,中等难度题约占50%,难题约占20%。最近几年高考选择题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能力,选择题具有容易做、不易失分的特点。同时,近五年的...

  • 19361434771九年级历史教学计划下册
    胡曹宏为了更好地提高复习效果,我们在以课本为主的前提下,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案,包括知识结构和习题两部分,知识结构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提纲挈领的认识,习题涉及所有题型,突出重点知识。使所复习的知识得到巩固,以提高学生的能力。结合《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以教材为本,全面复习,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题型训练,...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