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目前我国对全面小康社会做出了哪些措施?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做出了哪些举措~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10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10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要完成好这个主要任务,我们就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使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之,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这是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经济上: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1984年,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美元。”
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保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应答时间:2020-11-2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精准扶贫方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是近年来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开展的两项重要系统工程,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精准扶贫方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就涵盖内容、实施地位、实施时间以及实施目标而言,两者之间存在着重要区别;但精准扶贫方略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既存在着机理上的联系,也存在着实践战略上的延续。

精准扶贫方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区别。从涵盖内容看,精准扶贫方略侧重于农村贫困人口的物质方面,旨在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即解决农村大量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而乡村振兴战略涉及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以及基层党组织建设等诸多方面,也就是说乡村振兴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从地位上看,精准扶贫使用“方略”,而乡村振兴则使用“战略”。在汉语中,“方略”与“战略”两个词汇具有不同的内涵,战略的地位要远高于方略,战略是指导各个领域的总方略。因而就词性而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地位要高于精准方略。从实施时间长度看,精准扶贫方略的正式提出时间是2015年,完成时间定在2020年,实施时间约为6年;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于2017年,到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实施时间约为34年,因而从实施的时间长度看,乡村振兴明显更为艰巨。从实施目标看,精准扶贫方略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成时间均为2020年,因而可以推断精准扶贫方略在于对标第一个百年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到新中国成立的100周年,我国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间节点约为21世纪中叶;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十八大报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九大报告中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后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二个阶段的目标为到21世纪中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而可以推断乡村振兴战略对标第二个百年目标。

精准扶贫方略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密切联系,乡村振兴实现的逻辑起点和前提是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之间实质是生存与发展关系,精准扶贫旨在脱“贫”,“贫”即缺乏,尤其是指收入不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也就是生存问题;乡村振兴旨在“解困”,而“困”是一个包含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生活和权利等多维度概念,也就是发展问题。生存是发展的基础,因而可以说精准扶贫方略的有序开展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的重要基础。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只有总要求都得到了发展,才能建立“三农”问题的长效发展机制,从而巩固精准扶贫方略的成果。




浅谈目前我国对全面小康社会做出了哪些措施?视频

相关评论:
  • 18346448077浅谈目前我国对全面小康社会做出了哪些措施?
    习省童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保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应答时间:2020-11-2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

  • 18346448077结合我县实际,浅谈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述。
    习省童一是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之路,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制约我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短板,大力发展经济仍是推进我县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继续推进新...

  • 18346448077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广西如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文
    习省童邓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十三五”时期必须完成的战略任务。实现这一目标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仍然存在,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

  • 18346448077浅谈为什么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习省童浅谈为什么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第一,奋斗目标问题,强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13亿人民同心同德的共同意志。现在距2020年还有不到10年的时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定性阶段,适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了目标的针...

  • 1834644807717大论文
    习省童其次,“和谐社会”重要思想是贯穿“十七大”报告的思想主线,在党的理论发展上做出了重大的创新突破。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发展阶段。这是上承温饱社会,下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富裕社会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和谐社会”重要思想反映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

  • 18346448077急~~一个辩论题目,在线等,可加分!!!
    习省童1-“当今社会”是一个锐意进取的时代,十七大明确告诉我们,现阶段的任务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就要求我们迎难而上,披坚执锐,奋发进取,“急流勇退”与时代的主旋律不符。2-急流勇退是一种退不负责任的人生观,困难并不会应为你的“勇退”而消失,急流勇退是把苦难留给别人,把安逸留给...

  • 18346448077刘良军人物介绍
    习省童25,《辩证地看待“说”和“做”》,2000字,上海大学《秘书》2012第6期;26,《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税收扶持》,5500字,《湖北地税》2012第3期;27,《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3800字,湖北省委党校《干部教育报》2012,11,30第3版;三、市级刊物发表的文章(共26篇)1,《适应是一种能力》,1500字,《荆门...

  • 18346448077浅谈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合格共产
    习省童作为农村党员干部,要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拼在经济建设的“一线”,克服困难,不断前进,做新形势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先锋。可以说,党员就是先进的“代名词”,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干出新业绩,才不愧称为党员,才真正对得起党组织多年对自己的教育和培养。1、要认清形势。农村党员干部面临的形势,就是当前农村工作...

  • 18346448077浅谈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
    习省童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党的改革开放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 18346448077浅谈新形势下如何保持党的纯洁性
    习省童深入学习讲话精神,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历史和实践表明,一个政党过去纯洁不等于现在纯洁,现在纯洁不等于永远纯洁。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不断保持纯洁性,...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