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比较曹操,刘备,诸葛亮,请说的详细些

来自:学习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结合具体情节对刘备诸葛亮曹操评价~

空城计:
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
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
粮草去了,
只剩
2500
名士兵在城里。
诸葛亮传令,
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
士兵原地不动,
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
20
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
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的先头
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看后,命
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

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
?
父亲您为
什么要退兵呢
?”
司马懿说:

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
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
!”
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性格:
智勇双全

沉着冷静

知己知彼

胆识过人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刘备听徐庶和司
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
又有才能,
就和关羽、
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
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
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
着要回去。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
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
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
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
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
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
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性格:
小心谨慎

旷世济民


七擒孟获:
南蛮来犯蜀,诸葛亮点兵南征,擒住了南蛮的首领孟获。但孟获却不服气,说
什么胜败及兵家常事。
孔明得知一笑下令放了孟获。
孔明找来孟获的副将,
故意说孟获将此
次叛乱的罪名都推到了他的头上。
副将听了十分生气,
大声喊冤,
于是孔明将他也放了回去。
一天,副将将孟获请入自己帐内,将孟获捆绑后送至了汉营。孔明用计二次擒获了孟获,孟
获还是不服,诸葛亮便又放了他。孟获的弟弟孟优给他献了个计谋。半夜时分,孟优带人来
到汉营诈降,
孔明下令赏了大量的美酒给南蛮兵,
孟优带来的人喝得酩酊大醉,
这时孟获按
计划前来劫营,却自投罗网,再次被擒。孟获仍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虎归山。孟获回到
大营,立即着手整顿军队,待机而发。一天,忽有探子来报:孔明正独自在阵前察看地形。
孟获听后大喜,
立即带了人赶去捉拿诸葛亮。
不料这次他又中了诸葛亮的圈套,
第四次成了
瓮中之鳖。孔明知他这次肯定还是不会服气,再次放了他。孟获带兵回到营中。他营中一员
大将因跟随孟获亦数次被擒数次被放,
心里十分感激诸葛亮,
便与夫人一起将孟获灌醉后押
到汉营。孟获五次被擒仍是不服,大呼是内贼陷害。孔明便第五次放了他。这次,孟获回去
投奔了木鹿大王。这木鹿大王之营极为偏僻,孔明带兵前往,一路历尽艰险,加上蛮兵使用
了野兽入战,使汉兵败下阵来。这之后汉兵又碰上了几处毒泉,使情况变得更为不妙。幸亏
不久孔明得到伏波将军及孟获兄长孟节指点,
他们才安全回到大营。
回营后,
孔明造了大于
真兽几倍的假兽。
当他们再次与木鹿大王交战时,
木鹿的人马见了假兽十分害怕不战自退了。
这次孟获心里虽仍有不服,但再没理由开口了,孔明看出他的心思,仍旧放了他。孟获被释
后又去投奔了乌戈国,
这乌戈国国王兀突骨拥有一支英勇善战的藤甲兵,
所装备的藤甲刀枪
不入。孔明对此却早有所备,他用火攻将乌戈国兵士皆烧死于一山谷中。孟获第七次被擒,
孔明故意要再放了他。孟获忙跪下起誓:以后将决不再谋反。孔明见他已心悦诚服,觉得可
以利用,于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蛮之地,孟获等听后深受感动。孔明也能专心对付魏国了。

性格:
以德服人


三气周瑜:
①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周瑜和诸葛亮约定,如果周
瑜夺取南郡失败,刘再去取,周瑜第一次夺取失利受伤,然后有将计就计,打败了曹兵,但
是诸葛亮却乘机夺取了南郡等地,既没有违约,又夺取了地盘。

②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诸葛亮让刘备安然的回到了荆州,
并且让
周瑜中了埋伏,还让士兵讥讽周瑜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③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假途灭虢之计策,
使
得周瑜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不治身亡。

性格:





六出祁山:
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就准备北伐曹魏。

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
(228

)
春,他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态势,吸
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收
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可是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丢了街亭;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
亮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诸葛亮乘陆逊在石亭打败曹休之机,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
十多天未破,魏的援军赶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汉中。

第三次北伐是建兴七年,亮进攻武都、阴平,打败魏援军,占了这两郡,留兵据守,自
己率部回师。次年,魏军进攻汉中,诸葛亮加强防守,又增调援军,再由于连续大雨,子午
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军撤退。



第四次北伐是建兴九年,蜀军包围祁山,魏军统帅司马懿迎击,诸葛亮准备决战。司马
懿知蜀军远来,军粮不多,凭险坚守,拒不出战。诸葛亮想用退兵的办法引诱敌人,但司马
懿追赶很谨慎,蜀军一停,他就扎营拒守。此时李严假传刘禅要求退兵的圣旨,加上蜀军粮
草将尽,诸葛亮只得班师,在归途中以伏兵杀了魏国名将张郃。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
诸葛亮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
到达郿县,
在渭水南岸五丈原扎
营。司马懿也筑营阻拦,不与蜀军作战,料知蜀军远来,粮草运输困难,想把蜀军拖垮。诸
葛亮也有准备,
在渭水分兵屯田,
作长期战争的打算。
诸葛亮在这次出兵前曾与孙权约定同
时攻魏,五月吴军十万攻魏,不胜,撤回江东,所以蜀军只得与魏军单方面周旋。八月间诸
葛亮积劳成疾,病情日益严重,不久就与世长辞。死后,姜维等遵照他的遗嘱,秘不发丧,
整军退入斜谷。

诸葛亮出师北伐共为五次,
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
还有一次是魏军进攻汉中,
不是诸
葛亮出击。后世概而言之,说成是「六出祁山」。

性格:
意志坚定,性格倔强

  诸葛亮:
  公元220年,诸侯并起,天下纷争。山清水秀的竹林间,茅舍内,一位中年男子头戴纶巾,手握羽扇,身在茅舍,心系天下,看兴亡成败,胸中尽万点河山,道:“人和者,得天下也。”于是三顾茅庐的佳话造就了一代伟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诸葛孔明以其卓越的政治军事才干,建蜀国,兴汉业,历经图治,呕心沥血。以其智,以其情,以其义,展现了一代蜀相伟大的胸襟气魄,令天下人为之敬仰,让我醉,让我痴,令我狂。

  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有通天彻地的才干,深谋远虑,有扭转乾坤的力量,呼风唤雨。他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草船借箭,三气周渔,借东风赤壁之战。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司马面前摆空城。威镇八方,“真乃神人也。”他调兵遣将,知人善用。赤壁之战中,明知关羽乃情义深重,知恩必报者,亦派其扼守要道,结果华容道上关羽顾念旧恩,宁舍己而放走了劲敌曹操。有人道,此乃孔明之过也,错失良机。然却不尽然。看,当主公刘备急切地加以阻止时,:“云常乃性情中人,必放曹操,贤相怎可让其扼守要道?”孔明听罢,仰声长叹曰:“此乃天意,天不灭曹。若魏国亡,东吴势必崛起,此乃一劲敌,又占地利只势,蜀国必难与其相抗衡,势必亡矣。今三分天下,呈三足鼎立之势,我等趁此良机,兴农业,固粮仓,养精蓄锐,方可破敌。而云常经此一战,必更忠心效蜀,此乃臣之大计也!”由此看来,放走曹操绝非偶然,亦非孔明之败笔,实乃形势所逼,无奈之举也。

  再如用魏延。其时三足鼎立,蜀国力量较为弱小,诸葛亮苦撑危局,自然注重网罗人才。蜀中名将除关张赵马黄外,还有一位就是魏延。诸葛亮在对其的使用上可谓煞费苦心。魏延也算能够骁勇善战,屡建功勋。但此人头后有“反骨”,不够忠诚,诸葛亮料定他日后定会谋反,但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此人不可不用,尤其在关张赵马黄等人凋零之后。况且你如不用,就有可能为敌所用。诸葛亮一边用他,一边又防范着他。待到诸葛亮操劳过度,病危之际,密令魏延断后。当夜魏延忽作一梦,梦见头上长出二角,得知乃大吉之兆,遂起兵谋反,果应孔明之言。还是诸葛亮早有安排,并留下锦囊妙计,才有马岱砍下魏延首级之举。知道其有谋反之心,还要用之,如走钢丝一般,诸葛亮成竹在胸,自己在世其有惧怕之心还不敢公然造反,不用可惜。在其造反之前杀之,又让将士们寒心。只有在其身边埋下伏兵,待其反时一举杀之,一般而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在特定形势下,如何变通的取得最佳之效,实乃大智慧也。

  鲁迅在评价诸葛亮时认为他太神而近乎于“妖”。对前人的评价,我不能深入领会。在我看来,即为“妖”,那意味着贬义。我以为不然,尽管诸葛亮的才智近乎神话,但称其为“妖”不免过于尖酸刻薄,他只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重情义的人。

  街亭之战中,马谡争先,一再狂言不休,没有引起他的注意,这是他的失察。派王平,岂知马谡怎肯听王平之言,这是再度失察。结果失去战机,失去所的之地,失去了将得的胜利,失去了锐气,失去了灭魏兴汉的大业,失去了政治家、军事家所应有的明智,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此乃孔明人生的一大败笔。这当中固然有孔明失察之过,却也不尽其然。看,马谡请兵时,孔明虽有疑虑,但因素对其有好感,抹不开面子,故委以重任,究其根源,乃一“情”字。事后孔明挥泪曰“吾与汝义如兄弟,汝之子即吾之子也,不必多嘱。”这一哭,一挥手之间,深深的自责,贻误战机,用人不当,也害了马谡,累及其全家,可见其“情”之深。对马谡家属的安置照顾,又可见其“义”之重。孔明二哭,当参军蒋琬求情时,孔明流涕而答曰:“惜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这一哭,又交织着多少情感。马谡将斩,虽心中不忍,奈执法严明,为不得不斩而哭,恨自己知人不能善用而哭。街亭失守,战局不能扭转,兴汉渺茫,于是悲从中来,怎不流涕?马谡斩毕,孔明又大哭不已,蒋琬问曰”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孔明曰:“吾非为马谡而哭,吾想先帝在白帝城临危之时,曾嘱吾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今果应其言,乃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因此痛哭耳!”大小将士,无不流涕。这一哭,多少悲愤涌上心头,眼前曾经的茅林溪水;沙场点秋兵;与先帝纵马与广袤的田天地之间,谈古论今往事历历在目。思旧恩,悔自己不听先帝之言,枉费先帝一片苦心。深恨己之不明,失去了兴汉大业,对不起先帝的知遇之恩,一片深情,又是一个“情”字。

  说孔明不“明”,我认为只有一点。先帝白帝城托孤之时曾说:“幼主刘禅昏庸无能,贪图享乐,万不得已之时,丞相可取而代之,兴我汉室。”然尽管先帝如此之说,孔明决不违“情”犯上,依旧忠心耿耿,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此怎可“情义”二字所能尽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后世有评诸葛亮云:

  三顾频繁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表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代诸葛武侯,其情,苍天可表;其义,大地为之动容;其智慧,千百流传;其忠诚,为后世人所景仰,可谓:一缕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间!

  刘备:
  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昭烈皇帝:“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诸葛亮上表刘禅:“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

  习凿齿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再说说我自己的看法,这就不局限三国演义里了,应该更贴近真实,刘备宽厚待人应该不假,善于逃跑也应该是真的,但我觉得刘备最突出的特点不是这些,而是他的识人才能,从刘备对马谡的评价,和对威严的提拔都能看出,其实刘备对其手下人的才能是了如指掌的,这才是他最厉害的地方。
  而诸葛亮呢,三国演义里基本无所不能了,历史上的诸葛亮则更令人钦佩,因为他廉政爱民,恪守执法,这里在说说一个诸葛亮的缺点,这往往被人所忽略,就是诸葛亮识人的能力确实不太擅长,从他对马谡,刘禅的定位可以发现这个问题,当然,比起我们一般人是强了,比起刘备,恐怕就要差一些了

  刘备:
  三国志评曰:“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刘元:“吾宗中有此儿,非常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

  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陆逊:“刘备世之枭雄。”

  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杨戏的《季汉辅臣赞》中赞昭烈皇帝:“皇帝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汉以并。干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来世,历载攸兴。”

  诸葛亮上表刘禅:“伏惟大行皇帝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

  习凿齿曰:“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曹操:
  毛泽东写词赞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唐玄宗常自比“阿瞒”。

  唐太宗说曹操是: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曹瞒传》评价曹操: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

  裴松之写过:“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三国志(注)》 ”

  周瑜评价曹操:“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刘备评价曹操:“董卓首难,荡覆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皇后太子,鸩杀见害,剥乱天下,残毁民物。”

  陈琳评价曹操:“操赘阉遗丑,本无令德,僄狡锋侠,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埽夷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

  元稹评价曹操:“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

  刘知几评价曹操:“罪百田常,祸千王莽。”——《史通·探赜》

  洪迈评价曹操:“曹操为汉鬼蜮,君子所不道”——《容斋随笔》

  王夫之评价曹操:“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是也;阬杀男女数十万人于泗水,徧屠城邑,则惨毒不仁,恶滔天矣。.......操之所以任天下之智力,术也,非道也。”——《读通鉴论》

  古人评价曹操:“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辩亡论》”

  李宗吾评价曹操:“三国英雄,首推曹操,他的特长,全在心黑:他杀吕伯奢,杀孔融,杀杨修,杀董承伏完,又杀皇后皇子,悍然不顾,并且明目张胆地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心子之黑,真是达于极点了。——《厚黑学》 ”
  顾炎武评价曹贼:“孟德既有冀州,崇奖跅驰之士,观其下令再三,至于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于是权诈迭进,奸逆萌生。”

  《三国志(注)》评价曹操: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司马光评价曹操: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资治通鉴》

  曹操对自己所犯罪行的评价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出自《蒿里行》,描述讨伐董卓的群雄互争权利,竟自相残杀的史实,不是对自己罪行的评价。

  诸葛亮:
  陈寿: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②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③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信矣!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於丁宁周至。臣愚以为咎繇大贤也,周公圣人也,考之尚书,咎繇之谟略而雅,周公之诰烦而悉。何则?咎繇与舜、禹共谈,周公与群下矢誓故也。亮所与言,尽众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远也。然其声教遗言,皆经事综物,公诚之心,形于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补於当世。 ④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⑤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⑥诸葛丞相弘毅忠壮,忘身忧国。

  杨戏:忠武英高,献策江滨,攀吴连蜀,权我世真。受遗阿衡,整武齐文,敷陈德教,理物移风,贤愚竞心,佥忘其身。诞静邦内,四裔以绥,屡临敌庭,实耀其威,研精大国,恨於未夷。
  张裔:公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
  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刘备:①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曹睿: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司马懿:天下奇才也!



只有刘备的.刘备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三国志》评论刘备“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不二,诚君臣之圣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侠,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看,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竟利,且以避害云尔。”他能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材收为己用。最典型的范例就是诸葛亮,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遗言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却在大权在握时,念念不忘完成刘备的遗志,最后在北伐的战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刘备的政治品格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理念的体现。孔、孟的政治主张强调“德治”,强调“仁政”,告诫统治者要“以德服人”,要用自己的人品、高尚的道德来影响臣民,征服百姓。刘备在复杂的政治斗争实践中领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对于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临终时仍不忘留下遗诏告诫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正是这个“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基本政治理念,铸成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

这问题有的人会认为太专业了,不敢妄加评论.我这人比较简单,想啥说啥.因此从我的角度,从现代的视角,我认为曹操,刘备,诸葛亮,他们三人都是成功人士.智慧上相差无几,差别在心态上,曹操是用一种消极缺乏自信的心态看待一切,而刘备却是以一种积极自信的心态看待一切,因此这小小的差异却成就了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至于诸葛亮就更不必说了,堪称宽容大度的典范,正因为大智才大度,正因为他的大度,才更胜人一筹.现代人已经深深的意识到这些诸如诚信,宽容,谦逊等等,来自智商以外的心理素质,早以远远比智商本身对成功与失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一世雄才。刘备,偏居巴蜀,二等君主,诸葛如遇曹丞相,只能当军师幕僚,主人听不听还不一定,而在刘备那里,则可指挥一切,我是孔明,也决不会跟曹操走。


评价,比较曹操,刘备,诸葛亮,请说的详细些视频

相关评论:
  • 15946776602对刘备,关羽,曹操,诸葛亮在三国的人物评价
    钱戴刮易中天评价曹操:“曹操是可爱的奸雄,他的奸与雄统一于雄。” 诸葛亮:陈寿: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

  • 15946776602有关曹操,赵云,刘备,周瑜,诸葛亮,荀彧,许攸,庞统,关羽,陆逊的评论...
    钱戴刮刘备,一个志向远大但欠缺才智的王者,虽然他于三国时期只属于三四流才智之士,但由于军政经验丰富,故此也可说是个军事家、政治家,而的确上他是个重情重义的人,有时侯重情到令自己失去理智,关羽之死,令他抛弃了为他创建起蜀汉政权的诸葛亮隆中策战略方针,不顾一切举兵伐吴这事上就是个很好的...

  • 15946776602如何评价曹操和诸葛亮,从不同角度
    钱戴刮诸葛亮:无可厚非的军事奇才,惊天谋略,旷世奇才.拥有极高的才智与能力,从诸葛亮出山,看中的是刘备的德,确忽视了刘备的能.导致当时评价的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的说辞变为了笑谈.诸葛亮看人不准延续到了他的治国之道上,马谡的失利导致的是致命的恶果.曾让惊世奸雄曹操割须弃袍的马超,在毅然追随了...

  • 15946776602三国演义里的曹操,诸葛亮,刘备,周瑜,关羽,张飞的性格,特点和成就
    钱戴刮2、诸葛亮:足智多谋(换个角度也叫阴险狡猾呵呵),其实也有一点自负(大概强人就是这样吧,人家也有那资本不是),最突出的是忠诚,体现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特点么,外貌特点算么?羽扇纶巾。成就:提出隆中对,使得颠沛流离的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战略规划;与鲁肃合作,促成孙刘联盟,赢得赤壁...

  • 15946776602三国人物简评: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每人100字
    钱戴刮诸葛亮:足智多谋,口才好,不恋世俗,务实求精,忧国忧民。智慧的化身,鲁迅的评价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诸葛亮却是拥有非人的智慧,几乎到了未卜先知、料事如神的地步……后期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人肃然起敬。 曹操:阴险(在三国演义中被歪曲的事实),会用人,用兵灵活多变,枭雄。 赵...

  • 15946776602三国人物的判词 评价
    钱戴刮刘备 面善心强,雄心壮志,孺人技术一流,演技高超,合格的君王 诸葛亮 英俊豪迈,忠肝义胆 ,一代鬼才,鞠躬精粹 ,死而后已 张飞 勇猛无常,略显韬略,言词直爽,行为猛撞,终受其害 关羽 文武双全,尽仁近义,温酒斩华雄,赤马诛文丑,力擒庞德,千里走单骑,一代名将,远赴笑谈...

  • 15946776602三国演义里的人物
    钱戴刮四、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被誉为“卧龙先生”。他是蜀汉的丞相,以智慧和忠诚著称。诸葛亮辅助刘备平定天下,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他精通兵法,善于谋略,多次出奇制胜,成为三国时期最为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发明家。以上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主要...

  • 15946776602三国里面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刘备,孙权都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从哪里...
    钱戴刮易中天老师那段对曹操的评价!精辟!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可以说是大 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看来,曹操好像有好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

  • 15946776602你最喜欢三国演义中的哪个人物,曹操、刘备和诸葛亮。说说理由。_百度知 ...
    钱戴刮我最喜欢曹操啊!虽然大多数人对他的评价是诸如“奸雄”一类的词,但是曹操从一个无名小卒一步步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这需要勇气,耐心,谋略等一系列的因素。曹操多疑,他说宁可他负天下人,也休教天下人负他,这是时代造就的残忍,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在那种黑暗的官场,他若不狠,自然有别人对...

  • 15946776602诸葛亮、张飞、关羽刘备、曹操、孙权英雄事件各三件并附50字评价
    钱戴刮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二○七年)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公元二二一年正式称帝。在替关羽、张飞报仇时,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享年六十三。世人也称他刘先主。后来杜甫作诗说:曹操...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