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古代学子到底有多辛苦呢?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古代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为何只为当个“衣冠禽兽”?~

如果在古代你去问读书人的理想是什么,十个有九个里会说相当“衣冠禽兽”,这个不是人家心里变态。因为在古代,“衣冠禽兽”其实就等于“金榜题名”。
在古代有句话叫“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是因为很多读书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那么一群人里你怎么知道这个是做官的,也就是穿官服那个。而“衣冠禽兽”这个词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衣服上画有“禽兽”也就是动物的意思,而在古代只有官服才会有动物。
大家都知道皇帝的衣服那是什么,龙袍呀,因为皇帝都认为自己是真龙天子,所以衣服上都会画着五爪的龙。到了明代朱元璋当皇帝,他看到只有自己的衣服上有龙,其他官员都没有,觉得自己的龙也不怎么特别了,所以就下令其他官员的衣服上也绣上动物。

当然这些动物也不是随便就绣上去的,朱元璋还特地找人,编撰了一整套的等级制度,封建皇权的特点就是等级。文官是飞禽,武官是走兽,你这个品级越高,你的动物就越稀有了,就像一品文官绣着的就是仙鹤,一品武官是麒麟。

同时古代都被称为“父母官”,官员是百姓的父母,代表着百姓。而古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更多依靠自然。所以官员身上绣上动物,也是体现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佑风调雨顺。

所以在古代“衣冠禽兽”是指当官的人,而很多读书人的最高愿望就是有一天可以成为天子门生,走上仕途。因此十年寒窗苦读成为“衣冠禽兽”是一个美好的结局,不然也不会有“范进中举兴奋到疯掉”这样的事情发生。

因为是两年一试,乡试殿试那些东西具体哪些忘记了一直到殿试一共为5次考试,所以说是十年寒窗苦读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十年寒窗。十年寒窗并不是指的十年,而是指很多年的苦读。而且古代的科举是考不过就一直考的,哪里是10年就能说得清呢?

古代上学呢是分为小学和大学。大学大家可能都有印象而小学也差不多就是我们的小学初中的样子。

在汉代《大戴礼记》中有记载: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意思是8岁的时候就可以上小学了,早些年的时候,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差不多也就六七岁,古人上学的年龄和我们其实是差不了几岁的。据说苏东坡也是8岁入学。

而束发在古代一般就是指成年的时间段,差不多是十五六岁左右的样子,而十五六岁左右的样子就可以上大学了,就要当大人做学问,而我们十五六岁的时候还是孩子。



而且古代对孩子逃学或者不学的惩罚,都相当严厉。大家想必都看过电视上先生,对着底下答不出问题的学子或者是不学习的学子,拿着个戒指打他们的掌心三两下,便能把手掌心打肿的画面吧。那是因为古代其实就是这样子。而且明大的时候,打法是乡村小学普遍采用的手段,严重时连学生家人都会跟着受罪。

除了这些古时候学生的学业检查,还比我们频繁的多。我们是好几个星期考一次,考的最频繁的也就是高三,他们是小考天天有,大考三六九。每日考的叫日考,还有月考季考。并且都是严格的,难以通过的。

等夫子觉得学生课也可以了,然后就开始下场进行科举考试。

从乡试,会试,殿试一级级的考上去,在清的时候还要参加童生试。乡试也必须要确认是有才能的人才能去参加的,通常考的是八股文和试帖诗。



学习要是不认真就考不上,然后就反反复复的考。范进中举,就是讲的这么一个事情,考了一辈子的试,最后考上的时候差点还疯了,因为压力了一辈子。

其实苦的还不是读书的时候,古时候,很多朝代都认为读书最高贵,也因此很多人立志要考上,而考不上并且老是考不上,那就是一辈子的寒窗苦读。



古代科举,考的虽然都是四书五经里头的东西,但文章内容却是抄袭不来的。因此所用的四书五经都要经过转换变成自己写在纸上的内容。若说考试动脑,唐朝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几十个专业,各有不同的侧重,宋代减少科目,重论、策,明清八股取士,到了清末那几年,又恢复策论,考题上常常出现“世界局势如此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一类的题目。实际上,古代科举的考题,尤其是策论,与现在的公务员考题极度类似。和现在的学生不大一样的是,通常情况下,古代穷人家的孩子,如果不是读书的料,你爹早就让你下地干活去了。如果是读书的料,你爹就是砸锅卖铁也愿意供你读书。

可以说是非常的辛苦了,家境贫寒才是真正的寒窗苦读啊!条件恶劣的情况下,食不果腹,就连灯光都是问题!这让我想起了凿壁偷光的故事,所以当年的学习环境比起现在的确是相差甚远的!辛苦自是不用说了。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十年寒窗。十年寒窗并不是指的十年,而是指很多年的苦读。环境非常辛苦,吃不饱的,而且穿的衣服也是不行的,我们现代人想象不到。



古代的学子真的是比较苦,他们那个时候还没有灯光,基本上就是陪伴蜡烛到天亮吧。


都说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古代学子到底有多辛苦呢?视频

相关评论:
  • 15374933619都说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古代学子到底有多辛苦呢?
    贾世纯答: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十年寒窗。十年寒窗并不是指的十年,而是指很多年的苦读。而且古代的科举是考不过就一直考的,哪里是10年就能说得清呢?古代上学呢是分为小学和大学。大学大家可能都有印象而小学也差不多就是我们的小学初中的样子。在汉代《大戴礼记》中有记载: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

  • 15374933619古代“十年寒窗”有多苦,古今课业究竟孰轻孰重?
    贾世纯答:1.古代“十年寒窗”之苦大多数人对于古代书生和科考制度的理解,往往是通过课本所学的文章和影视剧的观摩,但是所演绎出来的十年寒窗之苦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古代的生存条件十分局限,在大多数情况下,普通家庭是很难供应起书生的,一个书生十年的养成往往是身无分文,甚至沦为丧家之犬、乞讨...

  • 15374933619“十年寒窗苦读”下一句是什么?
    贾世纯答:十年寒窗苦读日,一朝金榜题名时。“十年寒窗苦读”是中国古代形容读书人长期刻苦攻读的一个成语。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十年的辛苦读书,磨砺意志,努力学习各种知识,以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下面是对这句话的 一、十年寒窗的含义:“十年寒窗”意味着长时间的苦读和艰苦努...

  • 15374933619古代文人都学什么呀
    贾世纯答:古时的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一朝金榜题名,一旦提名就是公职人员,所以古代的读书人学习一般都侧重于政治和管理方面,或者以琴棋书画,四书五经为重点学习对象。古代的读书人都是儒家学说的传承者,也会学习道家、佛家等百家思想,所以各家的经书、理论都是学习的对象。另外,《史记》、《战国策》之类...

  • 15374933619十年寒窗读书苦,一朝成名天下扬是什么意思
    贾世纯答:意思是说读书时无人问津,中举后天下皆知,用来激励人努力读书,考取功名的。 这是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来激励读书人追求做大官、发大财。“十年寒窗”意指要通过艰辛的努力,十年并非实数。 《琵琶记》 元・高明作。高明(1307?~...

  • 15374933619十年寒窗读书苦,一朝成名天下扬.什么意思
    贾世纯答:十年寒窗读书苦,一朝成名天下扬。一、明确答案 这句话表达的是一种经过长期刻苦学习后,终于取得成就,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的意境。二、详细解释 1. 十年寒窗:这部分指的是数年的艰苦学习生涯。在古代,读书人常常在寒冷的窗户下苦读,以期通过科举考试等渠道获取功名。“寒窗”代表着...

  • 15374933619描述古人读书都说“十年寒窗”,实际上应该是多少年?
    贾世纯答:1. “十年寒窗”这个成语,是对古人勤奋读书的一种形象表述,并非字面意义上的精确十年。2. 类似于形容人身高的“七尺男儿”,这里的“十年”更多是一个象征性的数字,表达的是一种长期勤奋学习的态度。3. 读书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个人的悟性、学习效率以及当时社会环境的机遇。4. 古人中,有些人可能...

  • 15374933619古代人把读书称为什么,比如现在去读书,别人都会说,要去读书啦,那古代人...
    贾世纯答:古代也叫做读书。古代读书人被称做书痴、书簏、书库、书癫等。读书人分为四类:生、士、儒、隐 古人把读书人分为四类:生、士、儒、隐.十年寒窗、苦读诗书的“布衣”为生;读书求取功名,一朝踏上仕途的为士;腹有诗书而懒于功名甚至一生不仕的为儒;远避尘嚣,或隐居山野或“大隐隐于市”者为...

  • 15374933619古代书童的工作是什么?
    贾世纯答:都说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这是人生一大喜事之一。古代的书生,给人的印象,就是那种文文弱弱,清心寡欲,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那种形象。然而别忘了一般书生身边还有个跟他形影不离的人物,那就是书童。书童的存在就相当于古代有钱人家大小姐身边的贴身丫鬟一样,因为古代的读书人必须专注在学习上,...

  • 15374933619古代读书人为什么要“十年寒窗”?
    贾世纯答:“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一句谚语,意思是长期艰苦读书,备尝辛苦却无人理睬,一朝成名后则闻名天下,由此形成强烈反差。于是,说到读书艰苦常常多用“十年”之数。现在的十年寒窗:法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就是九年,现在孩子大多三岁就开始上幼儿园,而有的幼儿园早早就开始...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