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关键词:创设 氛围 教给 方法 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往往采用先提问,再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办法,这是一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但它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把学生当做知识获得过程中的被动者,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维过程进行学习,这是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一、为学生创设质疑氛围1、为学生创设宽松的环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2、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教师善问只是为学生树立了“问”的榜样,而“善待问”才为学生的质疑提供了可能。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就会勇气倍增,激起无数次的追求。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畏惧错误、不敢质疑就是放弃进步,学生一旦具有这样的意识,就会消除自卑心理,毫无顾忌地勇于质疑。3、要留给学生质疑的时空,使学生想问。学生在课堂上提不出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往往是还没有想出来或还没有完全想好问题,而老师却就说出来了。可见,不是学生不想质疑问难,而是教师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提问时间和空间,使得学生质疑问难的参与面不广,学生失去质疑问难的机会。有的教师为了完成课时任务,往往是刚说出:“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几秒钟,看到没有学生举手发问,就立即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质疑学生,有的教师甚至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质疑和释疑,剥夺了学生质疑的机会和权力。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质疑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为每一节课设置学生质疑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并要在实施的过程中认真落实,尤其在解决了问题之后,教师千万不可急于解决另一个问题,而要留给学生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进一步质疑的时间和机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他们始终处于自觉地学,主动地思维的最佳学习状态之中。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会问。常言道:授之一鱼不如授之一渔。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学生想问、敢问、好问,更应该会问。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耐心地进行启发、引导,教给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提问水平。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启发和引导:1、针对课题进行质疑。如出示“比例尺”课题后,教师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等。2、针对关键字词进行质疑。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概念、法则、规律、性质、定律等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质疑。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要抓住“平均分”引导质疑:为什么一定要平均分?如果不平均分行吗?……3、在动手操作中进行质疑。如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学生按照教材中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通过旋转、平移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进行操作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质疑:只用一个梯形剪一剪,拼一拼,能否推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4、在问题解决后进行质疑。当学生解决了一个问题后,学生可自我质疑:用这种方法是不是最好的方法?还有不同的方法吗?……5、在实际生活中进行质疑。如在学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后,学生知道了比的后项不能为0,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为什么在球赛中,记分牌上的比分可以写成3:0呢?6、在产生认知冲突时进行质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与旧知识产生矛盾冲突。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这种冲突进行质疑。总之,教师要教会学生质疑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算理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从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同时,我们教师要教学生会说。一开始学生提的问题有时不得要领;有时只言片语;有时浅显幼稚。教师在关键时刻要扶一把,送一程。采取低起点、严要求、勤训练、上台阶的策略,循循善诱不厌其烦。使学生一步一步地上路,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疑惑,并进而达到问的巧,问的精,问的新,问的有思维价值。还要让学生明确质疑问难必须勤学善思,有创见;认真观察,善比较。三、培养习惯,使学生“好问”小学数学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想质疑,敢质疑,还要让学生主动质疑。1、激疑: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停止或处于消极状态时,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激疑,启动学生思维的内驱力。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后,许多学生囿于课本的推导方法,而不思创新。教师激疑:还有与课本不同的方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并先后将梯形转化成了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学生将梯形分解成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创造。 2、导疑:所谓导疑,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质疑。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后,教师引导质疑:学了比的基本性质后,你会想到什么性质?一学生顿时举手:我想起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另一学生说:老师,为什么在“商不变的性质”中没有“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而用“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说法?又有学生说: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有联系吗?学生质疑的情趣极其高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拨开疑云,疏通障碍,变阻为通。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牢固地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导之有方,常导不懈,学生便能自获其知,自增其能。3、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教师要抓住典型,树立榜样,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最佳问题”和“最佳提问人”等活动。利用榜样的号召力,在学生中形成质疑的比、学、帮、超的良好风气,使学生由被动质疑逐步转向自动质疑,进而养成习惯。

世界知名的教育家弗雷内曾说过:“知识不能仅依靠教师向学生进行传授,传授给学生知识并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让学生学会探究知识的方法,培养出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老子也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教学实践也证明了,离开了批判性思维,小学数学教学就很难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批判性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能力。一、培养小学生数学批判质疑能力的重要性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比较关注学生对最终答案的理解和记忆,很少注重对学生批评质疑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仅是对教师和书本思维的一种复制,很少敢于对教材的内容和方法提出质疑和批判,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对小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然而这种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建立在批判质疑思维基础上的。由此可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质疑思维是非常必要的。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富有创造性的学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巴尔扎克也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可见,“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我们的课堂教学作为培养人的活动自然应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勇于提出疑问,从而更加深刻的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但是,我们日常教学中学生往往不敢问,不好意思问,不知道怎么问。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勇于质疑,积极提问,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使其养成热爱思考,善于质疑的习惯。那么具体到我们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呢?
第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与民主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到足够的安全,可以尽情的轻松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师要努力拉近师生距离,创设一种民主、自由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广泛交流。让教室成为一方自由的天地,成为师生心灵碰撞,智慧火花四射的乐园。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力争合作,自觉形成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比如在奇数与偶数的区别这个教学环节中,问:2、4、6、7、10、这五个数中,哪一个数与众不同?很显然:这要看选择怎样的标准,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答案。
(1)7与众不同:理由是2、4、6、10是偶数,而7是奇数;
(2)10与众不同:理由是2、4、6、7都是一位数,而10是两位数;
(3)2与众不同:理由是其他数都大于3,只有2小于3;
……
上述问题,学生大都能找到一种以上的答案。学生不再是一个依赖老师的模仿者,每个学生都经过独立思考,因此,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能说,为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集体研讨的力量
教师要亲切自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热情地鼓励并积极地启发引导,让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同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课堂里往往出现这样情况:一个学生站起来提问或回答问题,有些学生的手仍然举着,一旦这个学生的发言有误,有些学生更急不可待,手越举越高,甚至站起来,“我来,我来”,“我,我……”此时,发言的学生往往会感到不安,觉得自己答得不好,情绪低落。因此,就要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发言,养成倾听别人说完良好习惯,使学生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学习。
(三)给学生充分思考与表达的机会,教师不轻易下结论。
当学生产生不同意见时,教师不要急于评判,让学生充分的说,避免学生刚刚出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熄灭。到最后,才与学生一起探讨其中的答案,并使学生明白思考问题要结合生活实际。可见,教师延迟判断会让学生感到安全,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就会勇于表现自我,并逐步培养起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强烈的质疑意识。
第二:充分激发、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
学问学问,随学随问,可老师们发现现在的学生就是不问,即使不会也不问。其实是学生对困惑既想提问但又害怕“出错”,怕因为质疑遭到教师的批评。所以学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敢向教师质疑。兴趣是儿童入门的先导。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的兴趣。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对学习的兴趣。我们应创设一个能让学生积极质疑的情境,让学生热爱质疑,让学生将内心的问题与疑惑说出来,以利于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有效的解决问题。
让学生提出问题,不仅要提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不理解的问题,更要引导他们提出一些自己的独特见解,还要对课本知识,教师教法大胆质疑。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我先让学生自学,看课本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然后问学生还有哪些疑问。有一位学生就提出:“为什么课本上是用两块完全一样三角形拼成一块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它的计算面积公式,如果用一块三角形行吗?”我抓住学生这个提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自主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又如运用“商不变性质”教学有余数除法的简便计算时,教学重点是对余数的理解。教学例题时,教师先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
4300÷200=21(天)……100(千克)
4300÷200=21(天)……1(千克)
学生计算后,发现余数不一样,出现了疑问,余数到底是多少,全班展开讨论,最终利用“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还原,得出结论余数是100。为什么不是1呢?教师适时点拨,原因是利用商不变性质时,将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了相同倍数,同时,余数也被缩小了相同倍数,应该把最后余下来的数乘以缩小的倍数得出余数。通过质疑、释疑,学生掌握了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第三:为学生的质疑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提出问题,积极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体现。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需要时间和空间,只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才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不要担心问错,怎么想就怎么问。引导学生从现象到本质地提出问题,让学生逐步学会质疑。例如:在测量圆的周长时,给学生提供了一元的硬币、瓶盖、在纸片上画出的圆、细绳和直尺等及学生自带的材料。让学生想办法测量它们的周长。想了一会,学生自言自语地说:“用什么方法测周长?用什么工具呢?”当学生用细绳测量画在纸上的圆的周长时,感到不方便,学生便疑问顿生:“是否还有其它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呢?怎么测呢?”……
第四:丰富质疑方式,自我质疑和集体质疑相结合
(一)集体质疑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时候质疑时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创设小组互动情景,有利于消除这种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既提倡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也提倡小组合作提出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质疑的能力。
(二)自我质疑
学习的过程是个再创造过程。它必须经过反复的思考研究,不断的完善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学生学会反思。反思既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也是创造性的重要前提。例如: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可以以学生自问的形式作为结尾。问:“我今天懂得了什么新知识?”“还有什么困惑?”
这样,不仅让学生巩固和升华了新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第五: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质疑
(一)教师示范,使学生善于提问。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绝非一日之功,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首先,教师的课堂提问应该精心设计,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激烈讨论,使学生在集体讨论中产生自己提问的欲望。其次,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提问方法加以示范和指导。如在学《正比例解应用题》时,怎样判断是否成正比例,例题中有这样一句“照这样计算”可提问“是怎样计算?什么意思?”这一提问的同时,向学生展示了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认真读句、咬文嚼字和类比等。学生通过听课,可从老师的提问中逐渐明白发现问题的方法,从而能够在后续学习中更好的提出问题。
(二)学以致用,让学生尝试质疑
学生日常学习中常常会有各种不解和困惑,这就是疑问,是学习新知过程中的困难,此时教师要启发引导,让学生直面困难,尝试质疑。可有以下方法:找矛盾,提问题;定范围提问题及调动情感因素,暗示有疑等。  
总之,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 我们应该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充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并鼓励学生将这种能力应用于日常学习生活实践之中。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视频

相关评论:
  • 19874215199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林盆邓最后,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鼓励、表扬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多方面的引导和训练。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注重应用与创新、关注学习体验和学习情感...

  • 19874215199如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林盆邓1、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主动、执著地探索,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笔算任意几个自然数除以3,然后请学生报...

  • 19874215199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林盆邓一、保证时间,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空间。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外,教师还要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通过引发、组织、...

  • 19874215199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林盆邓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设置课程目标、教学方法、学习内容和评价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趣味游戏、竞赛策略等方式让他们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透过教学形式,公平鼓励每个学生...

  • 19874215199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林盆邓重视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很重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提供答案前描述其思维过程,以促进学生掌握数学语言。注重数学应用:数学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以及更好地看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探索数学应用,例如运用图形解决实际问题。多元智能教学:学生...

  • 19874215199培养小学生的哪些能力
    林盆邓1.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小学生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等。教师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提高注意力,增强记忆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二、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会与他人交往、沟通、合作...

  • 19874215199如何在低年级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林盆邓第二,互动交流、活跃课堂氛围。小学生思维能力尚处在低水平阶段,控制能力也较薄弱,因此,只靠课前的训练还不够,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要使课堂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场所, 学生的年纪小,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都还需完善。而合作学习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交流学习是...

  • 19874215199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堂上善于交流的
    林盆邓所以倾听的习惯必须从小培养,在实践中我主要从这几方面进行训练的:第一,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即在课堂中要静下心来听老师说,听同学说。要听明白、听完整、听准确,尊重说话人的意见,有歧义时,要积极思考,礼貌回答。第二,培养学生主动听的习惯。特别是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不顾及老师...

  • 19874215199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林盆邓一、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预先学习教师将要讲授的功课,是一种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强,学习更主动,效率更高。为了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就要提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预习要求,然后注重在课堂上检查与落实。具体来说,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

  • 19874215199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堂上善于交流的
    林盆邓一、教学要生动有趣,学生才愿积极主动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就是兴趣培养的重要意义,不管做什么,学生喜欢了才能有去做的兴致。为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应该注意兴趣的培养。不管是谁,教什么学科都是如此。我们要努力研究学生的特点,依据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才会事半功倍。学生喜欢听...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