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读书交流会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至少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所以读书可以让我们从一个个故事和一段段人生中去感知世间五味、开阔视野、汲取经验,从而更好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这个假期,同心县小学语文马希芳工作室的全体成员在马希芳校长的带领下展开了对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共读活动。我们不光坚持每天阅读记笔记,还通过微信小程序打卡写反思,尤其是在cctalk直播间进行的读书交流会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与作者、我们工作室成员之间因为这本书而产生的心灵交融。

      今天是我们工作室进行的第一次读书交流会,会议开始有马希芳校长对这次交流会的活动流程做了简单介绍,会议有四个环节:怎样阅读一本书、作者简介、手记一:爱心和童心、阅读感受。

      一、怎样阅读一本书

      马校长说:“每一本书会为你开启一扇新的大门,能给你的人生带来一点新的可能。”

      (一)拿到一本书该如何整体感知1.看作者。先去查看作者的有关资料,了解写作的背景,便于更好的去阅读理解内容。2.读目录。通过目录能够了解本书从哪些方面论述的,对整本书的框架结构做一个先知了解,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从而有指导的进行阅读。3.读序言。从序言中可以弄清楚主要的观点,了解主要的事实,或许典型事例。4.读作者的后记。读后记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读懂文本内容,达到我们的阅读目的。

      (二)读书方法:1.快速读。也就是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尤其是故事性比较强的内容,一般都是一目十行,对文章内容迅速的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即可。2.略读。就是一种粗略的朗读方法,略观大意,大致了解。3.批注法。批注法我们经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会教学生去用,就是把读书的感想和存在的问题随手批注在文章的空白处,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4.摘录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摘录及心得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够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的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并且能够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化为技巧和技能。 5.深入读。深入读就是精读、细读、多思考、多琢磨,反复的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力求明白透彻,以便吸取精华,尤其对本专业的书籍和名篇佳作可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深入精心的研究,文章的精髓才能愈挖愈出,愈演愈精。

      不同种类的书也应该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不论哪一种读法都应该引起我们思考和感悟。因为写作是和自己的灵魂在对话,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的进步和成长。

      二、作者简介

      马校长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李镇西老师的著作,觉得非常实用,后来就相继又拜读了李老师的很多著作,更是觉得作为教师的我们都值得一读,于是毫不犹豫在这次共读时推荐给了大家,并在这次交流会上,对作者进行了深入的介绍。

      李镇西,男,1958年生。1982年2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2003年6月于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先后在四川乐山一中、成都玉林中学、成都石室中学、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外语学校担任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曾短暂供职于成都市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室主任。现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成都市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 

      李镇西老师已发表数百篇文章,相继出版了《青春期悄悄话》、《爱心与教育》、《走进心灵》、《从批判走向建设》、《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花开的声音》、《风中芦苇在思索》、《教有所思》、《民主与教育》等12部专著作。

      1998年12月,在北京“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基卡娅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她赞誉李镇西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三、手记一:爱心和童心从整本书的结构来看,这本书是李老师以手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教学一线的一些案例,一共分为七个内容,马校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为大家直观明了地展示了作者李镇西老师这本书的内容,又着重介绍了手记一:爱心和童心。

      李老师在手记一的开始写到: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然后,李老师通过四个案例为大家验证了手记一第一页的理论,更是诠释了师生之爱、同学之爱,以及老师和学生对社会的爱和责任感,这样的爱感染着所有人。

      四、阅读感受

      共读让读书不再是一个人寂寞旅行。共读一本书,有思考、有感悟,并把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分享,共同对本书的内容、写作方法,以及作者的情感进行交流,与作者,与共读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从而产生共鸣,所以交流是个人思考与感悟的升华,更是共读的落脚点。

      马校长说:“我们要做阅读的带头人,做反思的撰写人,做教育的思考人。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宽广的学科教学视野才是我们的底气。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离不开阅读,特别是专业的阅读,一个人要想拥有应对这个世界的实力,一定要大量阅读世界经典的文化作品,让自己成为一个温和而坚定的人,尽管我们的文字很不成熟,但是每天读书,每周写作教育叙事,每月共读、写作读后感,成了习惯,就会潜移默地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李芬老师说:“李镇西老师的手记给我的启示,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手不分数,不是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 更需要终身有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识,有能力汲取这些知识,经得起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定地意志,有优良的品质,这些都需要在学校奠定基础,李镇西老师认为这正是自己的职责。”

      杨雪莲老师说:“李老师对爱的执着深深打动了我,他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爱,同时也收获着学生和家长的爱。读了《爱心与教育》,不单单是被感动,更多的是被震撼,这不是坐石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液里流出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凸显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虑......朴实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是实践枝头上最美的花。李老师的教育工作已经达到了一种至高的境界,是我学习的楷模,接下来的阅读,我会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观自身,走出浅薄,走近学生,走进教育。”

      金孟加老师说:“读了这本书,有两点最大的感受:1.童心是师爱的源泉,老师和学生必须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李老师有童心和爱心,体察学生细微的变化,给学生温暖,他用自己的行动去育人,更有磁性,更有时效性。所以对孩子们来说,他不光是老师,还是一位伟岸的父亲,一位朋友。2.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教育的童心就是有儿童的情感,与他们共哭、共笑、共兴趣,这样就和学生多了一种交流的方式,李老师始终如一地和孩子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师爱的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的瞬间。我希望我自己和共读的姐妹们,继续阅读,让李老师的故事和文字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去为之赞叹,为之折服。”

      这次交流会不光有四位老师通过语音和大家交流了看法,其他成员在评论区也是不断地刷屏,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触。他们的发言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都从手记一中体会到了爱心与童心在我们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每个人又从自己不同的关注角度和自己平时的教学体验去思考和感悟内容,与作者进行情感碰撞,更是让共读者们收获了更多的观点。

......

      最后马校长对这次讨论交流做了小结,并且激励我们大家也去把自己与学生的点滴记录下来,并让自己也成为一名有温度的教师,能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把李老师的教育教学哲理合理地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   

      作为独立的人,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终身的阅读者,通过阅读以及更多的方式去反省自我,认识生命,和智者进行思维的碰撞;作为教师,没有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通过专业阅读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我相信,我们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通过这次共读分享,一定会努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终身阅读者,并且乐于和大家共分享,共对话,共成长,让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论是从思想还是精神上都有所提升。


《爱心与教育》读书交流会视频

相关评论:
  • 19547001373《爱心与教育》读书交流会
    通凤群答:读了《爱心与教育》,不单单是被感动,更多的是被震撼,这不是坐石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液里流出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凸显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虑...朴实中闪烁着华美,流畅中渗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思考,这样的文字是...

  • 19547001373学校教师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通凤群答:《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思考","责任","忧患"…… 这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文字: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

  • 19547001373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通凤群答: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1 “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这些是我在看李镇西名著《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中所摘抄下来的句段。李老师是我最崇敬的名师之一,今读了他的《爱心与教育》的手记一,我更是对他万分崇敬。在“手...

  • 19547001373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通凤群答:一、《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关于李镇西这位著名的教育家,早就听说过,只是没有读过他的书。最近,买了一本他的"素质教育探索手记《爱心与教育》",刚一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这部书是李镇西老师在工作第一线,辛勤探索素质教育的结晶,以手记的方式记录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教育故事。 说实话,我才只看完了他的手记一...

  • 19547001373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通凤群答:既然是这样,那就让我用爱心幻化成久旱的甘露,去滋润每一位学生干涸的心灵,让我的爱在每一位学生的心间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中说过“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不忘初心的灯塔,有了它我不会迷失方向。在读过《爱心与教育》之后,让我...

  • 19547001373《爱心与教育》个人读书心得5篇
    通凤群答: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爱心与教育》个人 读书心得 ,欢迎大家来阅读。 《爱心与教育》个人读书心得1 寒假,我捧起了学校下发的《爱心与教育》一书,认真研读,书中的内容深深地吸引着我,李老师运用许多学生的原话真实地写出他怎样地爱学生,学生又是怎样地爱他,真是感动人。 李老师和学生间的一个个故事都...

  • 19547001373《爱心与教育》读后感
    通凤群答: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一书,每每读之,便会感动,不由得钦佩,仰之。书中朴素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深吸引我,甚至潸然泪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孩子,这是一种特殊力量的奉献,教师要用美好的爱,用对人的尊敬和美好,深信的精神来塑造人。”李镇西老师认为,教育仅有爱心是不够的,感情不能取代教育,爱...

  • 19547001373教育教学读书心得爱的教育_读书心得
    通凤群答:《爱心与教育》给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师首先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尊敬、信任甚或崇拜的基础上接受老师的教育,学生受到的教育会更深刻,效果也更好!还有,教师也应该努力和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正如李老师在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教育成功事例反复证明的那样:“师生间的感情,是教...

  • 19547001373《爱心与教育》的读后感
    通凤群答:《爱心与教育》的读后感1 读书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变得丰厚,可以跟随书中的人物去体验不同事情,是一场精神上的旅行。我在这场精神上的旅行越走越远,于是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从中获得许多的启迪,这也使我的教学工作开展的更从容。李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以及对爱的执著深深打...

  • 19547001373《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
    通凤群答:《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1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不得不佩服李老师的人格魅力和对待学生的真诚,书中所描述的真实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呈现在我的脑海中,处处都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的尽心,超越了一般父母对子女的爱。他的真诚和爱心为我们刻画了崇高的教育,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 一、教育,必...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