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起初为什么会获得成功?为什么后来又失败了?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希特勒的最初的蒙骗计划取得了成功,但反攻计划为什么还是失败了?~

希特勒的蒙骗计划已经取得了成功。当德国军队的1900门大炮发出巨大的轰响,雨点般的炮弹落在美军士兵的头上,当德国军队的20个师,集中了1000辆坦克及装甲突击炮,把美军80英里的防御阵地冲破出一个大洞后,美军第8军指挥官米德尔顿将军和参谋长一起对着作战室内的大地图发愣,他们惊呼:希特勒这个混蛋是从哪里搞来了这么多的部队?
然而,就像昙花一现一样,希特勒的反攻计划只是在一开始起到了作用,在阿登会战的前期,德国的确给了盟军很大的打击,但在后期便逐渐衰落下去,并无法挽回彻底失败的命运了。
原因就在于德国本身有许多内在的困难,尤其是资源的枯竭已经无法保障希特勒过分的野心。在此战役中德国军队的坦克和其他车辆因为缺少油料,在进攻的途中常常要无奈地停止前进,而只能原地等待油料的到来,结果错过了进攻的绝好机会。曼陀菲尔曾经很有感慨地说:“正因为缺少燃油之故,我们的预备队站在那里排着大大的长龙,分布的地带有100英里,而这是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
盟军经过6个星期的浴血奋战,将德军的攻势阻止在已经插入比利时的60公里处。希特勒在孤注一掷的反击中,也将自己“进攻是最好的防御”的军事信仰发展到了极限,由于他不顾实际地下达不准撤退的命令,最终达到了物极必反的程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德国法西斯穷兵黩武,挥霍资源,最后落得个节节败退粉身碎骨的可耻下场。这其实是历史最公正的判决。

  二战之初,德军所向披靡。然而,德军又常常会在最关键的战略决策中犯下不可饶恕的错误。这些错误成为后来埋葬他们的关键因素。如果避免这些错误,德国人是否有希望重新修改战争的进程呢。

  错误一:战略进攻的方向性错误
  当时在占领了波兰后,已经将凡尔塞条约中法国侵占的德国领土抢回,德国不应该全面对英国法国发动进攻,当时应该利用英法的绥靖主义,不打他们,先进攻苏联,这样英法很有可能在背后支持德国,美国也会暗中的支持德国,当时西方最大的敌人是社会主义的苏联,谁要带头进攻那里,那他们会非常支持的。
  这样苏联也不会得到英国和美国的物资支援,很有可能就扛不住了,那样再调过头来对付英法,相信经过了苏联一战的德军,消灭英国法国会更迅速些,而如果好好利用法国的海军,再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全力进攻英伦三岛,英国将被迫屈服。英国屈服后,美国没有了落脚的地方,也只能跟德国搞好双边关系了。
  这种假设,德国没有采用,先进攻了法国,也没有办法,德国最恨的是法国,这个咱们东方人确实很难理解,德国一战输的很不甘心,而且法国又利用条约占了德国很富裕的不少地方,德国先打法国也很正常,总得先平民愤是吧。打法国很痛快,很快解决战斗,不过德国接着犯错误了。

  错误二:没有将英国远征军消灭
  各位都知道顿克尔刻大撤退,那可以说是英国胜利的开始。如果不是希特勒心疼自己的装甲部队,下令德军停止前进耽误了几天,那么就没有了这次成功的大逃亡,那英国30万远征军将被消灭掉,想想英国一共才多少人,如果没有了这几十万精锐的士兵,那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些士兵都是将来几百万士兵的种子啊,没有他们,英国军队的精锐程度,都要大打折扣,反击的力度将会弱很多,诺漫底登陆估计都要晚几年,晚几年意味着德国将开发出很多恐怖的武器,对占领区资源的消化也将更彻底些,几百万兵员的动员也将不成问题。

  错误三:对英国轰炸的目标选择错误
  因为英国隔着海,不好打,那么就轰炸,把他们的补给切断,饿的他们只能屈服和谈,这样也不是很错误,一开始轰炸英国的空军和空军雷达,选择很正确,英国已经快不行了,抵抗的能力已经快没了,偏偏为了报复英国轰炸了一下柏林,改为专炸平民目标了,这下英国就缓过来了,又有了精神头了,造成轰炸的效果越来越差,最终也没达到目的。

错误四:北非战场
  在非洲战场,隆美尔表现不错,打的英国简直是屁滚尿流了,英国的司令就换了一个又一个。但那个战场,最关键的是补给,没有补给就没有了一切。北非战场,与欧洲隔着一个地中海,一切物资都要从这个海上通道运过去,地中海上有个马耳他岛,这个岛位于地中海最中间,一开始德国对这个英国占领的岛狂轰烂炸的,岛都快平了,这时候物资运送的很舒服,德国的非洲军团日子过的也不错,打了不少的胜仗,但本来计划夺取这个岛的计划,竟然取消了,造成后期轰炸频率降低后,英国重新能控制地中海的运输,这样补给根本到不了非洲,全被炸沉了,精锐的德军啊,再没有那么风光的日子了。
  我相信如果这个岛早期占领了的话,那么非洲德军的补给,不至于那么紧张,那么他们的作战目标也将实现--占领埃及,那样红海将被德国控制,英国的远东物资,将不得不绕道非洲南部,而且将很容易被德国潜艇猎杀,这样英国的日子将非常难过。而且控制这里后,德国的势力可以向远东发展,那将可以从南边进攻苏联,苏联的日子将会更不好过。

  错误五:进攻苏联的补给
  其实进攻苏联的时机还算不错,当时苏军刚刚大清洗,谈不上厉害,并且取消了坦克军坦克师,将这些装备分散到了各个步兵军种,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就是没有考虑到,苏联很冷,打到莫斯科很有可能就是冬天了,怎么就没准备些冬天的衣服呢,造成那些久经沙场的德军冻死冻伤那么多,造成进攻莫斯科的失败。

  错误六:进攻莫斯科的兵力布置
  进攻莫斯科失败,还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对形式估计的很好,感觉拿下莫斯科已经不成问题了,所以将古德里安的装甲集群派向了南方,这样就削弱的进攻莫斯科的德军实力,造成失败。

  错误七:苏联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兵力布置
  苏联西南部,有个基辅大粮仓,还有个斯大林格勒,如果德军能拿下其中任何一个,将取得非常大的优势,但是希特勒对形式又估计的不足,分兵两处,结果没能拿下这个钉子城市,造成几十万精锐的部队集体投降,二战转折点就这么出现了。

  错误八:库尔斯克会战
  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会战,苏联取得全面胜利。其实事实不至于是这样的,这次会战,苏军本应该是失败者,当时德军的坦克不比苏军少多少,质量又远远的强过苏军,哪能那么容易失败,主要还是美国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登陆了,希特勒想救援他的小盟友,在战役最激烈、最关键的时刻,抽调了几个步兵师和几个党卫军坦克师,造成德军没有力量再发动进攻,只能等着挨打,造成继斯大林格勒后又一重大失败。

  错误九:对苏联的恐怖政策
苏联经过大清洗,可以说,被清洗杀掉的军官百姓,都是冤枉的,斯大林的高压政策,也造成国内有些怨声载道,当时百姓已经不喜欢斯大林领导的这个苏联了,而德国进攻苏联后,苏联百姓甚至对他们夹道欢迎,愿意德国来解放他们。但希特勒的恐怖政策让苏联百姓失望了,德军竟然如此残暴,根本不把斯拉夫民族的他们当人看,这样只能跟着斯大林保卫祖国了。

希特勒的刚上任首相时的政策措施都是有利于德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他政策中的福利制度在战后被广泛采用,且他的思想很能煽动民众,因此在国内得到支持。在当时苏联崛起,各资本主义国家注意力集中于苏联,给了德国机会吞并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英法各国的绥靖政策也让希特勒有了可乘之机。但德国低估了苏联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大量德军精锐被牵制在东线战场,自身的战略和国内政策也不断出现失误,最终失败

兵家大忌,腹背受敌,战争初期没有进攻苏联势如破竹是因为西欧国家地域狭小便于施展闪击战的威力,而东线战场开辟以后,苏联有太大的战略纵深展开防御,这么长的战线对德国是一种消耗,况且德国实力再强也打不美国,德国失败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希特勒不去攻打莫斯科 也许不会败的那么快

战线太长

  希特勒德国失败的10大原因
  第一:德军在西线战役时没有歼灭敦克尔克的30万英法联军,使之成为日后盟军反扑的中坚力量。
  第二:德国的资源无法承受长时间的战争消耗。
  第三:德国没有在战争初期消灭英国皇家空军,导致德军在不列颠空战中的失败,海狮计划的泡汤,致使德国在今后处于和一战时期同样的两线作战的泥潭。
  第四: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使一直处于孤立主义中的美国觉醒,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唤醒了美国强大的军事和工业实力。
  第五:德国没有在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的第一年将苏联击败,使德军与苏联陷于长期的拉锯战,苏联国土辽阔有着极大的战略纵身,人口众多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德军只有在战争的第一年战胜苏联才可能赢得这场战争。
  第六:如果就算没有在第一年击溃苏联,但是可以迅速攻占莫斯科这个苏维埃政权的心脏,就会对苏联军民的抵抗意志产生极大动摇。但是由于希特勒对战局的错误指挥,没有听取古德里安的先攻打莫斯科的意见,而是命令中央集团军群的装甲大军攻打基辅再打莫斯科,使德军浪费的两个月的宝贵时间,等到德军在回师莫斯科的时候德军的士气以大打折扣,装甲部队也有大量损失,在加上冬季的来到,朱可夫已经在莫斯科正面建立了一道纵身100多公里的防线。使得德军丧失了在战争初期攻占莫斯科的最佳时机,等德军到达莫斯科城下时以是强弩之磨。
  第七:德国最高统帅部对盟军到底是在诺曼底还是加莱登陆的判断失误 ,将盟军的登陆地点判断成加莱导致对诺曼底地区防守的空虚,所谓的大西洋壁垒更是与戈培尔所吹嘘的相差甚远,使盟军轻易上岸。
  第八:盟军登陆后,由于盟军绝对的空中优势,致使德军的4个装甲师没有及时赶到诺曼底海滩。
  第九:德国最高统帅部对德军反击的4个装甲师的部署存在严重失误,希特勒将部队部署在距诺曼底海滩数十公里以外的内陆地区,而且这4个师的调动必须得到希特勒的同意。使得德军的装甲部队丧失了最佳的反击机会。
  第十:德军阿登反击的失败使德军丧失了其所有的装甲部队加速了第三帝国的灭亡。
  -------------------------------------------------------

  首先,我个人认为,战争的成败(尤其是现代战争)与政治因素联系是并不紧密的,二战德国的战败亦是如此。

  1、希特勒是军盲希特勒仅仅在一战中当过一段下士,对战略战术没有任何研究,二战中做出的决定全部来自建议,军事计划的选择也全部来自他的将领们。他并不明白每种战术的物质支援需要与应用方法,也不明白其战略决定的意义所在——比如说,攻法战役后没有设法攻占英国,不给北非的隆美尔足够的补给却要求其死守……这导致了他对战将们的态度,并注定了他的失败。

  2、希特勒过分自信,疯狂独裁如果希特勒知道自己是个军盲,我想他会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他的统帅们的。然而他却以为自己是天才,以致到后来攻苏时所有(包括前线的)行动计划及变更都由他一人作出,搞得他天才的战将们无所适从,不能发挥他们的才能。为此他还专门养了一群最高统帅部人员,这些人都是思想保守的高级军官,对希特勒唯命是从。在前线的和陆军参谋部的将军们向希特勒提出建议和反对时,这些人都会一致的支持希特勒的计划,让这些战将无功而返。这些人的奉承更助长了希特勒高傲自大的心理,以致于战争最后希特勒盲目而天真地制定了那么多必败的军事计划。

  3、对陆军总参谋部及前线战将战术计划的疯狂干涉这点是由以上两点共同导致的。军盲希特勒不明白:一个不去前线的统帅,能做的只有控制整个战局即制定战略,前线战将是最能把握战场每个部分的人了。他们能够灵活的改变战术,争取最大程度的胜利。而希特勒的战将们又是二战时战略思想最先进的一群人,他们明白自己该做什么。然而希特勒经疯狂到干涉前线战将的行动!首先,这个后方人员不会清楚的了解前线的兵员、补给和敌人等各种情况,其次,他得到的消息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来说都已经是过时的了,做出决定再下达到前线,就完全过时了,让人无法执行——而元首的命令又是必须执行的,这就是德国的战争机器反应迟缓,注定了其失败。

  4、临时变更作战计划,不合理分配兵员,违背闪击战原则这点主要体现在攻苏战役中。首先,希特勒把大军分成三路,想三路并进,这犯了用兵之大忌也就是兵员分散。在北方仅分配了20多个师就想去进攻要塞列宁格勒,之后成为消耗战,不断投入兵员,这就违背了闪击战集中兵力突袭的原则。而中路攻势正猛时却拖延对莫斯科的进攻,这无疑又给了苏联喘息的机会——而德国是打不起消耗战的。变更制定好的计划弊端是很多的:第一,把中路优势兵力拆到南北两路,造成部队转移大量浪费资源和时间,而且转移途中情况复杂,不容易组织和指挥军队。而在42年的斯大林格勒


希特勒起初为什么会获得成功?为什么后来又失败了?视频

相关评论:
  • 19335203874希特勒起初为什么会获得成功?为什么后来又失败了?
    徐虾柔希特勒的刚上任首相时的政策措施都是有利于德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他政策中的福利制度在战后被广泛采用,且他的思想很能煽动民众,因此在国内得到支持。在当时苏联崛起,各资本主义国家注意力集中于苏联,给了德国机会吞并奥地利和苏台德地区。英法各国的绥靖政策也让希特勒有了可乘之机。但德国低估了苏联军...

  • 19335203874希特勒能当上元首最主要是因为什么
    徐虾柔在战前的年代里,大多数德国人却真正拥护希特勒,因为他能减少失业,恢复经济。 随后希特勒把德国引上了一条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征服之路。起初他获得的领土实际上是一弹未发。英国和法国自己正面临着重重的经济困难,极度渴望和平。希特勒扩充德国军队,破坏凡尔赛和约,占领莱茵河西部地区并实行军事设防...

  • 19335203874详解希特勒是如何当上元首的?
    徐虾柔希特勒获得更多的支持后,他决定利用鲁登道夫的影响力发动政变。希特勒与鲁登道夫得到巴伐利亚邦总理冯·卡尔与军队及警察的主要人物的暗中支持。1923年,希特勒与冲锋队突袭了由冯·卡尔在慕尼黑最大的啤酒馆主办的公众会议,希特勒宣布他将与鲁登道夫成立一新政府并以枪要胁冯·卡尔及当地军事机构共同摧毁...

  • 19335203874希特勒是怎样当上德国元首?
    徐虾柔在战前的年代里,大多数德国人却真正拥护希特勒,因为他能减少失业,恢复经济。 随后希特勒把德国引上了一条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征服之路。起初他获得的领土实际上是一弹未发。英国和法国自己正面临着重重的经济困难,极度渴望和平。希特勒扩充德国军队,破坏凡尔赛和约,占领莱茵河西部地区并实行军事设防,强行吞并奥地利 (...

  • 19335203874我要演讲希特勒,求指点
    徐虾柔这说明他通过个人奋斗和自己卓越的才华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成功。并且在短时间内使德国摆脱金融危机,并且恢复了政治大国地位,重整军备,全面摆脱了凡尔赛条约的限制,走上了全面扩张的道路。这说明他有经世治国之才能,是卓越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所以受到后人唾骂,因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主要是...

  • 193352038741919年成立的“德国工人党”只有100 人,如何走上德国的权利巅峰?
    徐虾柔希特勒的演说天赋,让他赢得民意,但是民意不能代表政治。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希特勒的政敌将他推上了总理的宝座。德国纳粹党成立于1919年,它的前身是“德国工人党”。起初,这个党派仅有不到100人,希特勒很快就成为这个党的领袖,并于1920年4月将其改名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

  • 19335203874影响希特勒成为战争狂人的因素?
    徐虾柔尽管如此,希特勒仍留在维也纳直到1913年。他没有职业或就职目标,在用完他继承的遗产和起初领到的孤儿补助金之后,就依靠当临时工和画风景明信片糊口。他在收容所里过夜,白天的时间用于看戏,在这座古老的帝都溜达,大量阅读书籍,但毫无系统。他通过阅读这些书籍获得了不完全的教育,这对他后来的全部思想和行动有深远的...

  • 19335203874...规模发展军事工业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并获得成功?
    徐虾柔是的,重整军备解决了开工不足的问题,加上扩军,从而彻底解决了失业问题。其实其他国家也是通过二战才彻底释放了产能,渡过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引发的经济和社会危机。比如美国,罗斯福新政只是避免了金融体系的崩溃,缓和了失业带来的社会矛盾和危机。但是彻底让美国摆脱了危机,也是1939年二战爆发以后,...

  • 19335203874当年德国那么穷,希特勒哪来的资金发展军队和发动战争?
    徐虾柔1. 希特勒的个人魅力 希特勒登上政治舞台时,德国经济比较萎靡。他不能增加赋税,还要降低失业率,提高德国人生活水平,从而获得国人支持。1939年希特勒发布了一篇演讲,内容是他执政6年对国家建设的贡献,包括修了大量公路和工厂,提供了七百多万个工作岗位,大力发展教育,让流落在外的德国人回到祖国怀抱...

  • 19335203874拿破仑和希特勒谁厉害?
    徐虾柔拿破仑一生打了40次胜仗,粉碎以沙俄为首的5次反法联盟,他的最后一战---滑铁卢之战是他面对比自己军队多得多的多国军队,是在完全防御性的战局中进行进攻战和不断攻击的最出色的例子,能够制造优势;起初希特勒在二战是靠闪电战来制造优势,由于遇到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声称能在冬天前拿下莫斯科,却...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