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是怎么看待可感事物的,他举的例子是什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在柏拉图的观点中,为什么理念是可感事物追求的目标?~

柏拉图认为,可感事物是对理念的摹仿和分有,因此它永远也不如理念那样完美,正如摹本不如原作完美一样。任何具体事物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而理念本身却是完美无瑕的,因此理念不仅是可感事物的根据或原型,而且也是它们追求的目标。

首先,我们将一条线分为四段,即A、B、C、D,A、B在左边,C、D在右边。
A的上方是“影像”,B的上方是“自然物”,“影像”和“自然物”都是现实世界可感知的领域,因此A和B这两条线段代表的是可感世界。
C的上方为“数学型相”,D的上方为“本原”。C和D是理性的世界,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抽象还原而得到的理念世界,是可知的领域。
可以看出,柏拉图把世界分为两大部分,即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并对每个世界又进行了细分。A和B代表感性世界,C和D代表理念世界。
在可感世界中,A是“影像”,这是每个人自己对可感事物的想象和印象,这个因人而异,一个可感事物对一个人的显现可能不同于另一个人的显现。这个“影像”就是人们通过幻想认识的事物对他们的显现。柏拉图认为,诗和艺术作品都属于这个范畴,因为文艺作品中的人和事都是诗人和艺人个人想象的产物,不是实际的可感事物,只是可感事物的影像罢了。
那么在可感领域中的B是“自然物”。这个自然物是一种信念,是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处在流动变化之中的这种活物,在柏拉图看来就是一种自然物,如动物、植物等。这是每个人可感知到的一个世界。
在可知的领域,也就是在理念世界中,柏拉图分为C和D两块。C代表着“数学型相”,这是一种数学知识,是低级的知识,是介于意见和理智之间的。因为数学的知识如数量关系、形状等虽然是普遍不变的,但往往要借助于可感的图形才能够得出结论。所以,数学知识虽然是理性的知识,但是一种低级的知识。
而D线段就是万物的“本原”,这是一种理性的知识,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是万事万物背后的那个理念的世界。在柏拉图看来,关于理念世界的纯粹知识,就是一种哲学的知识。统摄一切现象事物或理性知识,有一个最高级的原则——善。
当然,这四线段是柏拉图的一个比喻,意在说明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以及世界被划分为两个领域——可感的世界和理念的世界。

在他看来,可感事物正是通过“摹仿”或“分有”理念而获得其实在性的。正如同木匠做床一样,具体的床是对木匠头脑中床的理念进行摹仿的结果,每一张床在形态上固然互不相同,但是它们都或多或少地分有了“床”的理念。惟有如此,它们才能成其为床。




柏拉图是怎么看待可感事物的,他举的例子是什么?视频

相关评论:
  • 19543393626为什么柏拉图说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而现实中可以真实触摸感受的世界却不...
    农定泼1、因为Plato观察到现实世界的事物往往都是有缺陷的,是不完美的,然而对于某种至高的和谐的信仰促使他认为应当存在这样一个绝对完美的世界。2、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万物流变,转瞬即逝,Plato认为这种在下一秒就或许不会存在的东西是不能够被看作为真实的,但与此同时个别事物的共相(比如说作为概念的桌子)...

  • 19543393626柏拉图对真理的观点是怎样的?
    农定泼柏拉图的观点吸收了赫拉克利特的因素,即认为处于运动变化中的可感事物并非完全不可认识,只不过这种认识不是真理,而是模棱两可的意见罢了。

  • 19543393626柏拉图分离学说的渊源
    农定泼柏拉图的理念 柏拉图在说明人的认识过程中,把可感领域划分为影像与自然物两小部分。“影像”是可感事物的摹本,它把人对“影像”的认识叫做“幻想”,把对“自然物”的认识叫做信念。实际上,这两者都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柏拉图把可知领域则分成两小部分:第一部分是指“数学型像”,把对这种认识叫做...

  • 19543393626关于柏拉图的理型世界的解释
    农定泼柏拉图将世界分为可感世界和理念世界,认为不同的事物组成了可感世界,不同事物的理念组成了理念世界。关于前者我们只能产生个别、偶然、相对的意见,针对后者我们才能产生普遍、必然和绝对的知识。理念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是用各种名称所标识的同类个别事物的共性的东西。柏拉图认为,理念并非...

  • 19543393626柏拉图是如何看待存在与非存在的?
    农定泼柏拉图把理念看作真实的存在,但是他并没有像巴门尼德那样把感性事物说成是非存在,而是认为它们介乎于存在与非存在之间,而真正的非存在是处于混沌状态中的无性无状的原始“物质”。原始物质由于对理念的摹仿和分有而获得了形式,从而成为感性具体的个别事物。正是因为可感事物分有了理念,所以它们是存在...

  • 19543393626柏拉图认为“意见”是什么?
    农定泼柏拉图认为,意见是关于可感世界的认识,可感世界又可分为事物和事物的影像(如事物在水中的映像、在阳光下的阴影或在艺术品中的肖像等),因此意见也可再分为对事物影像的认识,即“想象”,以及对事物的认识,即“信念”。“信念”所针对的事物已经是理念的影子了,“想象”比“信念”更加缺乏确定性...

  • 19543393626柏拉图是怎么划分两个世界的
    农定泼将世界二重化,划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或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他从存在论和知识论的角度进行论证,阐明了区分两个世界的理由。在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思想继承了巴门尼德两条道路的学说,不同之处在于他不是把感觉事物仅仅看作“非存在”,而是看...

  • 19543393626柏拉图是怎么解释可感事物一定有一个既有存在的实体的?
    农定泼一个东西之所以存在,除掉是由于‘分有’它所‘分有’的特殊的实体之外,还会由于什么别的途径……凡事物要成为二,就必须‘分有“二’,要成为一就必须‘分有’‘一’。

  • 19543393626论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农定泼数学的对象也具有这种本质特性,这些对象不可能在可感觉的客体中找到。所以,柏拉图首先是从数学那里发现他的“真正的实在的”。其次是道德。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善和恶是存在的,但不能在感知世界种找到,道德判断的客观真实性的基础是在观念之中,我们可以接近它们但不可能达到完善的道德观念。②理念和事物:...

  • 19543393626共相的哲学术语“共相”
    农定泼对于柏拉图来说,共相显然是实体并且与可感事物相分离。而亚里士多德也会认为共相是实体(第一实体既是个体事物又是形式和本质),即使作为经验主义者的亚里士多德 可能会觉得共相不太算得上实体,但也不会是仅仅存在于思想中的观念。而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最大也最确定的分别是在第三个问题的回答上,亚里士多德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