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在新课改中如何发挥教师的最佳主导作用~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最直接的体现。新课改要求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分担的角色也是不同的。
一方面,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的引导者。“一切以学生为本”要求教师一切要为了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吸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动手、动脑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只有让学生不断地探索、践行,才能使他们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爱上学习。
另一方面,学生是知识的吸收者,课堂的主人。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学校学习环境再好,教师再努力,如果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学生还是学不好。所以,只有学生主动学、愿意学,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吸收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打破单向交流的错误方式,教师要走下讲台,积极引导学生,使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基本依据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原则是教与学相互影响的反映。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学任务的完成,首先决定于教师。但教师要使自己教的东西化为学生的东西,必须善于启发诱导,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领导下进行的,但是,教是为学而存在的。教师主导作用是以“学”为落脚点,学是学生自己独立自主的活动,教师无法包办代替。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原则,也是师生各自的地位和特点决定的。教师受社会委托,闻道在先,而且受过专门的教育训练,而学生正在发展,知识经验不丰富,所以,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必然要由教师决定和负责。而且,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教师把外部环境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集中起来发挥影响,但是,学生不是环境和教育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在积极主动地作用环境和改造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关于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和特点,近现代教育理论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传统教育”派主张“教师中心”,主要强调教的一方,学生受到忽视。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深远而持久,学校教育往往忽视学生的能动性,甚至强迫学生去学,使学生丧失了独立的学习需求以及自然的求知欲望。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体精神成了时代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呼唤学生主体精神,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已经成了我国教学理论界的共识。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力量,既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表现出来的内在特征。

角色的转变,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以下的途径来实现:
1、课前的学习策划——编写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
如果把学生的课堂活动比作一出话剧的话,那么这出话剧精彩不精彩,就要看老师编的这个剧本有没有戏了。老师的剧本好,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能活起来,一定会有很多亮点。老师的剧本不好,学生就会无所适从,这堂课只能在混乱无序的状态下进行。
导学案编写和使用水平,是判断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敬业态度优劣的试金石。从全国范围看,教案已经是明日黄花,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地区都在推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体现在导学案的设计制作上。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和路线图,也是最终要到达的“目的地”
学案和教案有本质区别。首先,学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这是根本性的转变,是学校以生为本的基本要求和体现。其次,学案的编写是为了方便学生的学,而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的教,学案是以“生”为本,以方便“学”为出发点。
“编导学案”和“写教案”在难度上也有天壤之别。导学案要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不要小看这“四化”,这既是对教师专业功底的真正检验,也是对教师是否真诚付出的真正考验。业内人士通过导学案可以很方便地鉴别出哪一位是“南郭先生”。导学案必须把握好对教材的“翻译”,把教材严谨的、逻辑性极强的、抽象的知识,翻译成能读懂的、易接受的、通俗的、具体的知识,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给出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导学案的功能重在“导”,核心在“学”。 导学案实现了从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那么,如何才能编出好的剧本——导学案呢?
第一,老师要吃透教材,因为教材是剧本的蓝本,是基础。你对教材一知半解,想写出好剧本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第二,老师要对教材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要有整体和宏观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教材的精髓。第三,老师要精益求精,凡是精品都是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的结果,没有人随便就能写出高质量的剧本。同时,老师的剧本还要保持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这是老师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这也是看一个编剧本事大小的一个重要方面。
2、课中的组织控制——发挥老师的导演、配角作用
老师的导演作用主要体现在课堂。没有好的剧本当然演不出好节目,但如果只有好剧本老师课堂导演功夫不行,那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教师首先要做“激励者”,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诸如“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比比看,哪个小组办法多”等等激励性语言。
在这四十分钟的话剧里,对于学生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谁干什么谁不干什么,导演都要精心安排,成竹在胸。一个好的导演一定要让学生先在自己设计的剧情里活动,在导演的主导下活动,这应当是课堂的主体,这也应当是剧情中最精彩的部分。当主要剧情表演完了,才可以叫学生自由发挥,这一部分可能出现导演失控的情况,也是无妨的,有时也会有亮点出现。
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新课改,教师都要组织教学。新课改中,教师课中的组织控制,体现在“盯、观、跟”三字上。所谓“盯”,盯的首先是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所谓“观”,观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所谓“跟”,指跟踪进度、跟踪效益、跟踪发展。
老师是教室里的“N+1”个学生。老师的配角作用也应当体现在课堂中,那就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如果一个老师能经常拿出作品来呈现给学生,这个老师一定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得到学生的爱戴。当课堂出现冷场时,老师作为配角也要及时出场,以自己的精彩表现让课堂处于活跃状态。
3、关键问题的点拨——做到“三讲三不讲”
教师在高效课堂上,只起到“点拨”和“引导”作用,要“消失”在课堂上,成为学生发展的推手,做点燃学生的“火炬手”。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课堂“点拨”上。现在的课堂,老师的讲被限制在很有限的时间内,这就要求教师非常明确讲什么、点拨哪里,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知识结构、注意事项、拓展等),能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讲适当的问题,出适当的效果。教师的点拨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点拨的语言要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
教师不可以占用课堂时间肆意表演,不能“鸠占鹊巢”,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老师讲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
知道“不讲”不容易,知道什么内容该讲,什么内容不该讲最最不容易。“不当讲却讲”是失误,“当讲却不讲”却是失职。
课堂里教师不是不准讲,还必须要讲。这要看讲是否服务于学,是灌输还是启发,是教导还是诱导,是告知结论还是梳理思路,好教师一般能“不教而教”。当你知道学生问题在哪里,通过努力自己又不能解决时;或者学生“疑似”解决了问题其实还存在问题时;甚至学生问题的背后隐藏有更多、更有意义的问题时。你当然“该出手时就出手”,纠偏、指出、追问、点拨、引伸、拓展,归纳、总结、提升。当学生提不出质疑问题时,教师要追问;当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当学生点评不到位时,教师要做重点点评,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是好的,怎样做是不应该的。新课堂关键要看教师的“功力”:能否抓住核心、中心、重心,解决重点,难点、疑点,在有限的时间内“一招制敌”, “用武术中至高境界的点穴术取胜”,点石成金!
教学重在“学”,要害在于“讲”,要做到“三讲三不讲”。 “三讲”: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三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学生怎么也学不会的不讲。“三讲三不讲”是对“满堂灌”的终结。
老师的点拨要准确到位,能做到“三讲三不讲”,就必须十分清楚学生的需求。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那么,我们通过哪些途径获取学生“需要什么”这一信息呢?
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①认真批阅学生的预习学案,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从中发现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备课。
②小组在讨论的时候,老师要深入学生当中,留意他们的举动,聆听他们的发言,发现他们的思维障碍。我们再点拨时,就容易多了。
③讨论完毕,每个小组都要把没有解决的问题填入“课堂疑难反馈卡”,老师的点拨和指导会更有效。
4、引导进行学习评价——对学生、教师的“三看”
课堂评价总的是看学生:学生自主的程度、合作的效度、探究的深度。
看课对学生“三看”: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是100%参与,还是大于或小于100%;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是否正确,等等。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 看课对教师“三看”:一看教师是否遵循了模式。是否使用导学案上课,是否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小组长及学习小组的作用,教师睥“讲”绝不能超过15分钟。二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气氛。课堂上是否有走神、打瞌睡精力不集中,或者假学、伪学现象。三看教师是否注重学习方法,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强调严禁教师上课“对答案”,严禁用标准答案囚禁学生的思维。


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视频

相关评论:
  • 19712774324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明樊咳2、课中的组织控制——发挥老师的导演、配角作用 老师的导演作用主要体现在课堂。没有好的剧本当然演不出好节目,但如果只有好剧本老师课堂导演功夫不行,那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教师首先要做“激励者”,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使用诸如“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做一做,你一定能过关”、“比比看,哪个小组办法多”...

  • 19712774324新课改环境下教师如何作为
    明樊咳一、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角色转变 1.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提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教师要变“指挥者”为...

  • 19712774324新的课程标准下的教师的角色是什么?
    明樊咳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新课程基本理念:“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以下三层含义:1、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2、关注学...

  • 19712774324新课程理念对教师的要求
    明樊咳一、教师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为了全面推荐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而采取的重大举措,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二、教师应做好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下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应该说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 19712774324在新课程理念下,应如何处理好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
    明樊咳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正确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 19712774324小学教师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理念更新,提升专业成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_百...
    明樊咳(1)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要在新课标下进行理念更新,提升专业成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即:从原来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到现在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从原来只重视教学结果,到现在既要重视教学结果,又要重视教学过程。即: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把教学...

  • 19712774324作为新课标的教师应该怎样做呢?
    明樊咳最后,教师应该注重自我反思和评估,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育成果,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养。总之,教师在新课标下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专业成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 19712774324新课程理论对于教师的要求有哪些?
    明樊咳1、关注学生发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

  • 19712774324[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转变] 教师的角色是什么
    明樊咳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角色转变 学生 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创新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一、新课程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一...

  • 19712774324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做一名好教师
    明樊咳针对新课程的改革,教师们都在议论和思考;新课程理念下怎样才能上好每一堂课?如何领会新教材,把握新教材,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达到完美统一,并在新教材教学中利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针对这些疑惑,本人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和实践,结合自己的理论研究、...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