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与现实生活如何融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如何将修行落实到现实的生活中?~

看完你说的,我只感觉到你的脾性中有一个字:急!不管是事后还是事前,急字要不得,虽然我不学佛理,可是有些东西本身是不分学派的!如果你能在做任何事之前,现在心里告诫自己一声:莫急;在听别人意见的时候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莫急,听完再说,也许情况慢慢会好转,先人林则徐也曾有如此问题,他就做了一副匾立于位前,自我警戒,慢慢则改之!你可以试试的!

在日常生活中,严禁持戒,不搞是非人我,远离贪嗔痴,行菩萨道,利益一切众生。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远离名利,一心念佛。
学佛修行不是要融入于日常生活中,而是不远离生活,不坏世间法。于尘世中,而不染尘。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

耶喜喇嘛

很多人都觉得修行的生活与物质生活互不相容。这并不正确。其实,就算你完全地物质取向,如果能深刻反省自心,你也会发现心裏某部份正依循著修行的方向。

大家常常在谈「心与物」,但这些词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你会发现,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

有些人认为它们是相对的,冲突的两个极端。其他人则相信生活在物欲的社会裏,是没办法过修行生活的,因为那必需放弃所有的物质享受。接著就有人想,求道的人是因为在物质社会裏一无所成而受到排斥的人。而其他的人会想:「我是理性的人,我什麼都不相信」,认为有宗教信仰的人都是些盲目的信徒。

有些人,特别是在崇尚物质的社会长大的人,一旦听到佛教或其他的宗教就感到兴趣。还未体认或甚至看看是否合适,他们马上就投入那个「非常棒」的宗教。这十分危险,而且一点也不是修道的心态。

宗教不只是些枯燥的理论概念,而是基本的生活哲学。听到你觉得有道理的教法,并体验到它能跟你的心相应;经由实修获得法味;并且作为你的修行途径。这样才是修行的正道。

譬如说,如果你第一次听闻佛教,觉得这个教法很圆满,就想要立刻在你的生活上做一些激烈的改变,这样一点都不会进步。你要一步一步去实践。要落实佛法,必需先看看你基本的状况,了解现在的自己,再逐步地、反省地去做改进。

所以说,为什麼我们大家对心与物会有不同的看法?因为我们都有不同的体验,所以也就有不同的想法。

要遵循圣道,并非一定要舍弃外物,或弃绝物质生活才能修行。其实,就算你完全地物质取向,如果能深刻反省自心,你也会发现心裏某部份正依循著修行的方向。也许它不是理性化的,也许不是你意识里的想法,甚至你还会说「我不是信徒」,但在内心深处已经存在了一股修行力量,伴随著每一个起心动念。

就宗教宽容的角度而言,今日的世界比起以往,就算是百年前,也要好上太多。那时人人有不同的看法;宗教与非宗教彼此有所顾忌;每个人都感到不安。这都是因为过去基於错误的观念,而现在有些人仍然有这样的看法。当然,就如我先前说的,很多人都觉得修行生活与物质生活互不相容。这并不正确。

所以,尽量依中道而行,避免极端。如果修行与日常生活所需不能契合,就表示你的修行方式出了问题。你的修行应该能消弭你不满足的心,同时为日常生活上的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否则,你要仔细检查自己对宗教修行的了解。

佛陀教导我们的,就是去看透我们存在的本质,了解人心的本性。他未曾说过我们必需相信他说过的一切。他鼓励我们去体会他说的。没有经过这样的体证,你的修行路全是空幻的,梦想的,不实在的。别人提出一个质疑的问题就会让这修行生活如同纸牌搭出的房子一样全部坍塌。

所以,把它整个融合起来吧。尽量享受物质生活,但同时也要明瞭外物、心识与根尘相触三者的本质。如果能深刻体认,就是宗教;如果只能窥见外物而不自觉内心的变化,就是物质至上的眼光。物质本身没有错,问题在於你的观点。

你不能把自己的生命仅仅献给一件物体,说「这朵花好美,让我的生活有了价值。如果花谢了,我也活不下去了」。这很愚蠢,不是吗?花朵只是例子,我是说,我们一直都是像这样地对待其它的人事物,但这是非常极端的物质至上观点。更实际的方法会是说:「没错,花很美,但不会长久;今日花开,明日花谢。满足不在於依靠花朵的美丽,我并非生来只是为了赏花而已」。

无论是对宗教或佛教的了解,或甚至只是简单的哲学想法,你都应该与你基本的生活结合起来。然後你才能体认到满足是否来自自己的心。这就够了。不需要在生活上做出极端的改变才能了解是你的心使你不满足。不需要立刻与世隔绝。你可以过一般的生活,同时观察这颗不满足的心的本质。这个方法不但真实而且务实,保证可以给你答案。

不然,你接受一些极端的想法,想要丢弃些什麼,反而只会扰乱自己的生活。生为人身,你需要饮食,不可能一夜间就变成极端的苦行者,实际点儿,没必要做激烈的改变。只需改变内心、改变看事情的方式;无需空想。

我们也要接受这个事实:每件事物都持续地在改变。我们许多人都执著於事物应该如何,结果不是这样,我们就因此感到难过。佛教的心理学教导我们放下执著──不是用情绪的、排斥的方式,而是依循不落两边的中道方式。善巧地把你的心安置於这个无偏的空间,你会发现快乐和喜悦。

(本文为耶喜喇嘛1975年於澳洲墨尔本大学的开示;Nicholas Ribush编)

佛法并不是仅仅教人看破、放下、欢喜受。佛法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佛经中也有很多法门是能解决人现实的痛苦。

运用不同的法门,来完善自己的人生,先解决现实生活存在的问题,才能进行下一步的修行。
正如你不能让一个原本不信佛又重病的人下决心求往生,只有解决他的病苦,才能让他了解的佛法的伟大,才会让他相信有佛的存在。你也可以念各种陀罗尼求财富、求升迁、求身体健康。藉由陀罗尼的威力,所愿速成。

对于有经济实力的人,只要肯发心,财布施、法布施还是较为易做的。
但念佛持咒,就没那么容易了。攀缘心起,妄想执着就跟着来了。现实生活的种种不是我们用一个“空”字就能囊括的,我们不是佛菩萨,达不到那种境界。个人认为,念佛持咒要念到“一心不乱”还是从耳根圆通法门入手。随时随地都可修行,不必拘泥于形式。

修行在内而不在外。

佛教用修行的方法去掉修行者自己的欲望,罪孽和烦恼,以达至善,摆脱轮回,进入不(转)生不死的涅盘境界。基督教则认为,人的灵魂不灭,人死后,灵魂或上天堂,或下地狱,本来就是不(转)生不死。人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摆脱自己的欲望和罪恶的,既无法消除过去的罪,也无法保证现在和将来不会犯罪。正因为如此,造物主上帝(道)派遣他的独生爱子降生成为人,就是耶稣。基督教相信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圣子耶稣为担负和消除世人的罪被钉于十字架,受苦受难,舍身流血,死后3天复活,身体变为不朽不坏的灵性身体,显现于门徒后,升天。人信靠他,自己的罪才会被消除,才能获得拯救和永生,与神和好,死后灵魂升天,与主同在。末日基督再来时,要使死人身体复活,活人身体改变,成为灵性之体。

阿弥陀佛,如果没时间读诵经典的话,就记住一句就足够了: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在日常生活中,细细体会,妄想怎么来的,自己这颗妄心又是如何去执着的。
当然,以上所说,是一个大体的要求,具体的法门现在绝大多数都选择念佛,不一定嘴巴念,关键是要心中有佛。慢慢的,依靠佛力加持去破除种种妄想和执著。
最后,从始至终,佛教的日常生活要求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做到这八个字,你就是菩萨,呵呵。

我们怎样怎么入世呀?
随缘不变 不变随缘
所谓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事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给吃就吃
该睡就睡
佛法应该是自然的
只要不违反五戒十善就行了
不必拘束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修行与现实生活如何融合?视频

相关评论:
  • 15055347298修行合体是什么意思?
    唐杭潘修行合体是指在修炼中将个人的修行与外界的物质环境相互融合。修行者可以通过不断的修行,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同时将自身的修炼状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达到内外合同一的境界。在修行合体的过程中,个人与外部环境相互影响,从而使修行效果得到进一步增强。实现修行合体的方法包括:集中精神和注意力,让自己的思...

  • 15055347298修行与现实生活如何融合?
    唐杭潘所以,把它整个融合起来吧。尽量享受物质生活,但同时也要明瞭外物、心识与根尘相触三者的本质。如果能深刻体认,就是宗教;如果只能窥见外物而不自觉内心的变化,就是物质至上的眼光。物质本身没有错,问题在於你的观点。你不能把自己的生命仅仅献给一件物体,说「这朵花好美,让我的生活有了价值。如...

  • 15055347298让修行融入生活之中
    唐杭潘上师相应法,为增进修持、排除障碍的主要方法,可谓一即是一切的法门。上师相应法,虽名为加行的一部分,而实际上为一切修持的核心,无论宁玛、萨迦、噶举或格鲁各派,均以上师相应法为修持佛法的基础。在萨迦传承之中,我们可发现著名的「道果」,即道与果同时修持的教法。行者必须修持上师瑜伽的甚深精华,其中行者将接受...

  • 15055347298我今天才知道佛法没有在佛经里面 在生活里面
    唐杭潘把生活和修行融合在一起,把日常生活、工作变成修行,这是最快速的方法,也是最殊胜的方法。什么不是修行?你做饭、吃饭,也是修行:吃饭是为了修行、修行是为了解脱、成佛,成佛是为了救度众生。你现在发心为众生做饭、吃饭,这就是行善。你做家务,也是修行:我们的本性不垢不净,现在家里脏、有灰尘,...

  • 15055347298想出家修行,又怕寺庙要做苦力劳动,我会受不了
    唐杭潘把生活和修行融合在一起,把日常生活、工作变成修行,这是最快速的方法,也是最殊胜的方法。什么不是修行?你做饭、吃饭也是修行:吃饭是为了修行,修行是为了解脱、成佛,成佛是为了救度众生。你现在发心为众生做饭、吃饭,这就是行善。你做家务也是修行:我们的本性不垢不净,现在家里脏、有灰尘,这都...

  • 15055347298净慧法师理念归纳
    唐杭潘法师提倡的两大理念是觉悟人生和奉献人生,前者鼓励通过智慧提升自我素质,后者则强调通过实践建立和谐的自我与他人关系。善用智慧,善待一切,强调在生活中修炼,禅与生活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生活禅,禅生活"的修行方式。修行的三个重要方面是:具备正信,以三宝为核心,因果为准则,般若是导向,解脱为目标...

  • 15055347298修行起来为何很困难不容易成就
    唐杭潘修行和生活不是两条线,应该是一条线,要使你的心跟现实生活,结合成一体,这样的修行,对你的帮助是很大的。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一天到晚起心动念,如果你不能够把佛法跟你现在所做的工作、所面对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用教义上所说的话,就是你的心不能转变客观和现实的环境,不能把佛法运用到...

  • 15055347298佛法是什么 什么是修行
    唐杭潘回答:其实,这个问题概括起来,一句话就足够了,即:佛法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佛法的再现。记得多年前,我的一位非常具格的上师曾多次这样告诫说:“倘若你不是专职人员(出家僧)请不要讲佛法,倘若你是一个合格的出家人更要闭紧你的嘴。去给我做!”起初许多人非常不理解,“怎么师不让弘扬佛法呢?”...

  • 15055347298什么叫带发修行?
    唐杭潘2. 带发修行的意义:带发修行是一种结合了日常生活与修行实践的修行方式。修行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各种情感、面对各种挑战,并在这些经历中进行反思和修行,从而达到心灵的成长和觉悟。这种修行方式强调的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使修行与日常生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3. 带发修行的实践:对于...

  • 15055347298现实中真的有修真吗?
    唐杭潘实际上小说中的修真者是以道家修炼内丹术和修炼剑仙术的两种东西糅合而成的 一说 修真分辟谷,光照,灵极,元婴,出窍,混元,寂灭,渡劫,飞升,这九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初期,中期,后期 二说 修真各阶段名称设定:气动、炼神、丹成、胎息、元婴、分神、出窍、化形、融合、还虚、元神、魔劫(亦称天劫)、...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