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位于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之间,但是它发展了自己独特的什么文化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中国与印度的文化差异体现在哪里?~

说道中国、印度以及西方文化的差异,这可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建议你可以看一些这方面的书籍:例如: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提到了中西方以及伊斯兰世界的文明之间的差异。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宗教的差异:西方世界信奉的是以上帝为中心的基督教(这里有一些分支:天主教、新教、犹太人信奉的犹太教等);印度本土产生过很多宗教:例如佛教、印度教、锡克教等,而中国,本土有道教、儒教,也有传自印度的佛教、也有基督教各支和伊斯兰教等,但骨子里中国人很少有人皈依宗教,宗教只是工具而已。

第二、文明起源的地域的差异:西方文明产生于海洋文明,希腊文明和爱琴海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之后诞生的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挥之不去的梦想,罗马又孕育了基督教,从而基督教使西方世界凝聚在一起。印度和中国类是都是起源于大河的文明,恒河是印度文明的摇篮,在中国:黄河和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

还有很多细节,由于我本人所知有限,仅列举以上两点吧,宗教和起源。

下面附上《文明的冲突》里关于文明的节选:

当代的主要文明可以列举如下:
中华(Sinic)文明。所有学者都承认存在着一个单一的独特的中国文明,它可以追溯到至少公元前1500年,也许还可以再往前追溯一千年;或者存在着两个中国文明,其中一个在公元最初的世纪中继承了另一个。我在发表在《外交》季刊的文章中,把这个文用称为儒教文明。然而,使用中华(Sinic)文明一词更为精确。虽然儒教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文明却不仅是儒教,而且它也超越了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中国。许多学者所使用的“中华”(Sinic)一词,恰当地描述了中国和中国以外的东南亚以及其他地方华人群体的共同文化,以及越南和朝鲜的相关文化。
日本文明。一些学者在一个单一的远东文明的称呼下把日本文明和中国文明合并在一起。然而,大多数学者不这样看,而是承认日本文明是一个独特的文明,它是中国文明的后代,出现于公元100-400年之间。
印度(Hindu)文明。人们普遍认为至少自公元前1500年以来。在南亚次大陆存在着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相继的文明。这些文明一般被称为Indian、Indic或Hindu文明,人们更喜欢用后者来称呼最近的那个文明。自公元前2000年以来,印度教一直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成为南亚次大陆文化的中心。它“不止是一个宗教或一个社会制度;它是印度文明的核心”。它经过现时代继续起着这种作用,即使印度本身有重要的穆斯林社区以及一些更小的少数文化。像“中华”一词一样,Hindu一词也把文明的名称与它的核心国家分离开来,因为在这些情况下,当该文明的文化超越了那个国家时,这样做是合乎需要的。
伊斯兰文明。所有重要学者都承认存在着独特的伊斯兰文明。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然后迅速传播,跨越北非和伊比利亚半岛,并向东伸展到中亚、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结果,许多独特的文化或次文明存在于伊斯兰文明之中,包括阿拉伯、土耳其、波斯和马来文化。
西方文明。西方文明的出现通常被追溯到大约公元70O到8O0年。学者们一般认为它有三大组成部分,分布于欧洲、北美和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文明。然而,拉丁美洲有区别于西方的独特认同。虽然拉丁美洲文明是欧洲文明的后代,但它却是沿着非常不同于欧洲和北美的道路通进的。它具有社团主义的、独裁主义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在欧洲的程度要小得多,在北美则根本不存在。欧洲和北美都感受到宗教改革的影响,并且把天主教和新教文化结合在一起。从历史上看,虽然可能会有所变化,但拉丁美洲一直仅仅是天主教的世界。拉丁美洲文明结合了一些本土文化,这些文化不曾存在于欧洲,在北美也已被有效地消灭,而在以墨西哥、中美、秘鲁和玻利维亚为一方和以阿根廷和智利为一方两者之间有重大的不同。拉丁美洲的政治演变和经济发展与流行于北大西洋国家的模式大相径庭。从主观上说,拉丁美洲人在他们的自我认同上存在着分歧。一些人说,“是的,我们是西方的一部分。”另一些人则声明,“不,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拉丁美洲人和北美人的大量文学作品详细描述了他们的文化差别。拉丁美洲可以被看作西方文明中的欢文明,或者被看作是与西方有紧密联系、但在它是否属于西方的问题上有分歧的独立文明。对于把注意力放在文明的国际政治含义(包括以拉丁美洲为一方和以北美和欧洲为一方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来说,后者是更恰当的和有用的称呼。
这样,西方就包括欧洲、北美,加上其他欧洲人居住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然而,西方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美国人历史上有很长时间把自己的社会看作与欧洲相对立。美国是一片充满了自由、平等、机会和未来的土地;欧洲则代表了压迫、阶级斗争、等级制和落后。甚至曾有人认为美国是一个独特的文明。这种把美国和欧洲相对立的做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事实:至少直到19世纪末,美国同非西方文明只有有限的交往。然而,一旦美国走上世界舞台,它同欧洲的更广泛的认同感就得到了加强。尽管19世纪美国把自己看作不同于和对立于欧洲,但20世纪美国已把自己看作一个更广泛的实体——包括欧洲在内的西方——的一部分,而且还是这个实体的领导。
于是“西方”一词现在被普遍用来指以前被称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那一部分。这样,西方是唯一的一个根据罗盘方向,而不是根据一个特殊民族、宗教或地理区域的名称来确认的文明。*这种确认方法是把文明从其历史、地理和文化环境中提升出来。从历史上看,西方文明是欧洲文明。在现代时期,西方文明是欧美文明或北大西洋文明。可以在地图上发现欧洲、美国和北大西洋,却不能在地图上发现西方。“西方”的名称也引发了“西方化”的概念,并促使人们产生使人误入歧途的把西方化和现代化合在一起的想法:更容易把日本没想为“正在西方化”而不是“正在欧美化”。然而,欧洲一美国文明被普遍归造西方文明,尽管这一术语有严重的缺陷,但这里仍将沿用之。* 用“东方”和“西方”来识别地理上的区域是令人困惑不解的和种族中心主义的。“北方”和“南方”有被普遍接受的两极的固定参照点。“东方”和“西方”却不具备这样的参照点。问题是相对于什么而言是东方和西方?这完全取决于你站在何处。西方和东方最初大概是格欧亚大陆的东部和西部。然而,从一个美国人的观点来看,远东实际上是远西。对于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期来说.西方意味着印度,而“在日本‘西方’通常意味着中国”。见威廉•E•纳夫(从日本观点看“东方和西方”问题的回顾),载于《比较文化评论》杂志第13-14期,1985秋和1986春,第228页。——原书脚注
非洲文明(可能存在的)。除了布罗代尔之外,大多数研究文明的学者都不承认存在着一个独特的非洲文明。非洲大陆的北部及非洲的东海岸属于伊斯兰文明。历史上,埃塞俄比亚构成了自己的文明。在其他地方,欧洲的帝国主义和殖民活动带去了西方文明的因素。在南非,荷兰、法国,然后是英国的殖民者创造了一个多板块式的欧洲文化。最重要的是,欧洲的帝国主义把基督教带到了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大部分大陆。在整个非洲,部落认同普遍而强烈,但非洲人的非洲认同感也在日益发展,可以想象,由于南非可能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核心国家,这个地区可能会粘合成为一个独特的文明。
宗教是界定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正如克里斯托弗•道森所说,“伟大的宗教是伟大的文明赖以建立的基础。”在韦伯提出的五个“世界性宗教”中,有四个——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儒教与主要的文明结合在一起。第五个宗教佛教的情况有所不同。为什么情况会是这样?像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一样,佛教早期分裂为两个主要分支,而且它像基督教一样,没有在其诞生地幸存下来。从公元1世纪开始,大乘佛教被输出到中国,随后输出到朝鲜、越南和日本。在这些社会里,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使佛教适应于和被吸收进本土文化(例如在中国适应于儒教和道教),并压制它。因此,虽然佛教仍然是这些社会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些社会并投有构成、也不会认为自己是佛教文明的一部分。然而,能够被合理地描述成小乘佛教文明的东西确实存在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和柬埔寨。此外,西藏、蒙古和不丹的人口,历史上曾认同于大乘佛教的变种喇嘛教,这些社会构成了佛教文明的第二个区域。然而,佛教实际上在印度绝种以及它之适应于和被结合进中国和日本的现存文化,意味着它虽然是一个主要宗教,但却一直不是一个主要文明的基础。

成立。

文明包含的不仅仅是血统,更是文字、风俗、宗教等等的综合体。四个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国的文明是整个流传到今天的。例如汉字源于甲骨文,对鬼神和天的崇拜还有痕迹,认为人和神之间没有绝对的区别,等等。

剩下的文明或者文字中断了(如象形文字变成字母文字),或者宗教中断了(多神教变成一神教),或者血统中断了(古埃及人种和今天的都不一样)。因此被认为他们的古代文明已经灭绝了。印度古代文字今天已经不能识别,其宗教也不可知,因此并不被认为和今天的印度文化有关系。

印度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英语:India),位于10°N-30°N之间,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大体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沦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缅甸位于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之间,但是它发展了自己独特的什么文化视频

相关评论:
  • 13555252832缅甸位于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之间,但是它发展了自己独特的什么文化...
    陆修功印度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英语:India),位于10°N-30°N之间,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大体属热...

  • 13555252832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与掸国有什么文化交流?
    陆修功缅甸位于亚洲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之间,上缅甸自古就是中国通往印度、阿富汗乃至欧洲罗马的陆上通道;下缅甸又是中国古代航行到东南亚、南亚和西亚各国的海上中转站。据《史记·大宛传》和《史记·西南夷传》记载:秦汉时,已有中国四川的民间商人到中缅边境的乘象国(又称滇越)经商,而且还从这里...

  • 13555252832巅峰时期的缅甸帝国有多强大?
    陆修功缅甸毗邻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区,是两大文明的交汇地。受两大文明的影响,缅甸的文明和开化程度很高,是东南亚文明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大约公元11世纪,蒲甘王朝初步统一了缅甸,为缅甸的崛起打下了基础。13世纪,东吁王朝兴起,经过长期的战争,在16世纪东吁王朝统一了缅甸大部分地区。18世纪初,东吁王朝逐...

  • 13555252832古代历史上缅甸是中国的属国吗?
    陆修功明初,明政府在云南极边之地设有六宣慰使司,即孟养军民宣慰使司(辖境相当今缅甸八莫、开泰以北,伊洛瓦底江以西,那伽山脉以东地区,治所在今缅甸孟养)、木邦军民宣慰使司(辖境相当于今缅甸掸邦东北部地区,治所在今缅甸兴威)、缅甸军民宣慰司(即阿瓦王朝,曾臣属于明王朝,其地在木邦以西,孟...

  • 13555252832中国和印度两大古文明的交汇处是哪里?
    陆修功身处中国和印度两大古文明的交汇处,加德满都谷地20千米的范围内就有七处宗教古迹群,其中包括三座古皇宫所在地,共有将近130处庙宇、浴池、花园、佛塔等,充分展现了富丽 精细的尼泊尔工艺,以及融合印度教和佛教信仰的具体诠释。皇宫前的广场一律叫“杜儿巴广场”,三座广场皆列名文化遗产,由于尼泊尔人...

  • 13555252832缅甸音乐的地理位置
    陆修功缅甸位于东南亚,是中南半岛上最大的国家,它的文化受到中国和印度的双重影响。在古代,缅甸和中国就进行过文化交流,早在9世纪时缅甸的骠国王就曾派遣了30多名艺术家来到中国。他们带来了20多种乐器,10几种乐曲,在唐朝的首都长安举行了成功的演出,著名诗人白居易也为之感动,写下了动人的诗篇“骠国乐...

  • 13555252832清缅战争为什么会爆发?
    陆修功缅甸能够当上霸主自然是有底子的,在历史上,缅甸一直是东南亚地区比较强大的地区,由于与古印度和中国两大文明区接壤,缅甸掌握着古印度和中国的一条商路,《汉书》就对此有所记载。 位于两大文明交汇区的缅甸受到两种文明的熏陶,开化程度远高于东南亚其他地区,在这些地区的人们还在丛林里欢腾的时候,缅甸这片已经开始农耕...

  • 13555252832缅甸的历史?
    陆修功1.缅甸联邦共和国简称为缅甸,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之一。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首都为内比都。2.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旧称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3次...

  • 13555252832缅甸曾经是中国的属国吗?
    陆修功缅甸不曾是中国的属国。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英国于1824-1885年间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1937年缅脱离英属印度,直接受英国总督统治。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1945年全国总起义,...

  • 13555252832中国是历史最长的国家吗
    陆修功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都由于外族的入侵而失去了独立,中断了古代文明.如公元前525年古埃及被波斯帝国灭亡;公元前1595年古巴比伦被赫梯灭亡;古印度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北部遭到外族入侵,近代又长期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我们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传统未曾中断的古国.早在国家形成前,黄帝、尧、舜...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