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的人是什么境界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开悟的人是什么境界

开悟的人是什么境界?日常生活中,开悟的人有着自己的悟性,能开悟的人一般都不是泛泛之辈,这样的人有着自己的想法。下面为大家分享开悟的人是什么境界的相关内容。

开悟的人是什么境界1

理可顿悟,事须渐除

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的禅宗大德“成佛了”是错误的。开悟并没有成佛,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学习。如果不识文字就从文字学起。

例如,六祖大师虽然做到了明心见性,但因为不识字所以读经要由别人代读。由此也可见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另一方面,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只授记弥勒佛而并没有授记他人,所以也可以知道明心见性绝不等同于成佛。开悟只是明理,成佛还需要修行的功德。

参禅之时要明白自己与佛之心无二分别。这个“明白”不是修得的,而是证得的。但我们学习教义的人要登上十信满心时要经过一万大劫。

一万大劫是好长的时间——人的寿岁从十岁每过一百年增一岁直到八万四千岁,又从八万四千岁每过一百年减一岁直到十岁,这样的一增一减才是一小劫。一千小劫才构成一个中劫,一千个中劫构成了一个大劫。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开悟之人只相当于成就了第一个大劫,之后要修利益众生的事业。菩萨要从五明中求,菩萨都要学习医方、工巧。

而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成佛、与佛无二无别的说法在教义上讲是“素法身”。所以虽然我们的体、性与诸佛已成的体、性平等无二,但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成佛并不能与佛的功德相比。佛有利益无量众生的功德,明心见性成就的只是心而不是利益众生的功德。

秀才念经,笑死老僧

所以,念经的时候莫要错误理解。我在南普陀的时候,一位老教授到南普陀来,看到墙上的《法华经》经文“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就提意见:“墙上的标语写错了。我每天来双合掌,磕头,可不仅仅是单合掌、小低头啊。可怎么还未成佛啊?”这就是秀才念经,笑死老僧。

我告诉他:“这是对经文错误的理解。任何人单合掌,小低头所成就的是成佛之因。在此基础上才能起修,才能成佛。所以决定成佛的不是现在,而是在所种成佛之因基础上,经过长久的修行才得以实现。”

《法华经》授记了全体的众生。这就是对修禅要有的正确理解。更通俗一点说,禅就是生活,用心来指导生活。

禅的范围很广,变相地说禅即是佛,佛即是禅。前面我们说过,禅是极简单的开示,开示的就是人人都具有与佛无二的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就像人人都有权利来复旦大学读书,但能否进入就要看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对于成佛这一目标来说,不仅仅是人,哪怕是一只蚂蚁都有佛性。在佛来看,人性、畜生性、众生性都可以成就佛性。我们知道,“佛陀”是印度梵语Buddha的音译。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逐渐将佛陀省略为“佛”。

佛陀的意义是觉者、觉悟、有智慧。而且这种觉悟不单局限于自己,还能够使别人觉悟。一念恶念已灭,身口意三业存善达到究竟。所以,佛法就是达到善、觉悟、智慧的方法。

如果生活中念念不失觉悟,那么即是成就佛道。而禅就是让我们在生活中念念不失,因此禅所包含的范围很广。例如,禅堂前面挂着“选佛场”三字,就是让人们明心见性的禅通达佛道。

“明心见性”中的心可不是我们身体中的心脏。这个心范围极广,三千大千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等等凡用语言表达的事物都在心中。这个心,这个体性,或者经上常说的'“觉性”与佛成就的心性平等。

凡夫与佛只有此心迷悟之间的差别。而我们现在所用的心并不是这“真心”,而是妄识。这妄识就是将第七识末那识执着为心,而第七识则执着于第八识阿赖耶识。一分真心,一分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影子。

“明心见性”在教义中达到了“十信”,此时信心具足便不会再起恶念,再造恶业。成就十信之后就进入了“初住”,住于心上。参禅之人与单单学习教义之人的差别,就在于参禅者能够达到明心见性。

这正是禅堂所宣扬的。而单单学习教义者则距此甚远,连十住都没有进入,更不要提《华严》所说的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位。

证据就是入初住的菩萨发菩提心具有大神通力,能够到一百个世界示现为佛与大菩萨渡化众生。有了这样的神通才表明真正进入了住位,发心住的菩萨初发心时成正觉。

而我们平时也经常说发菩提心,但我们所发的只是“欣乐心”。对佛法诚恳与信任而已,并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我们平时所说的“开悟者”只是不再造恶业,明白自己的心性与佛无二无别。但达到开悟之后还需要继续修行。开悟者连发心住菩萨的神通都没有具备,别说一百个世界,就连在这个世界中都无法示现佛身为众生说法。

这就像从小学、中学、高中最后到大学的一步步教育,每一步都是为后一步做准备。佛教中的修行也是如此,一位一位而不能跳跃,绝不是禅宗所说的“顿超直入,立证菩提”。

这个成佛只能说是明心见性而已。与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的大悟不同,释迦牟尼佛经过了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才获得了大悟。

就如神童哪怕在智慧上并不比一位经过一系列教育的大学生差,但他却完全不了解教育的一步步过程一样。因此,哪怕是“顿超直入,立证菩提”,也是宿世修行的智慧在此时得以显现而已。

佛教中没有便宜法门。龙女即身成佛,善财童子即身成佛,都是无量劫来修行的结果。所以,顿超直入是由渐而顿。

不仅佛教修行没有便宜,生活中也没有便宜可捡。某些人突然地发财,某些人突然陷入困顿,都是前世与宿世的因缘。

学习中也是这样,有的人一学就会,有的人笨得很,怎么学也不懂。一学就会的人因为宿世积累的智慧才能有今天的“顿”。对于学佛的人来说,我们不能贪图便宜。

参禅靠自己,念佛靠他力

参禅靠自己,而念佛则是依靠他力。通过观想与称名阿弥陀佛或观音菩萨,就会得到他们的加持。现在流行的念佛法门就是这种依靠他力的修行方式。

而参禅却完全不同,参禅的道友会说“佛来佛斩,魔来魔斩”,完全是自力的。念佛的人则完全不同,是要求见佛,仰仗佛菩萨的功德。念佛、观想佛才能得到佛的加持力。两者间的区别大家一定要弄清楚。

在生活中,如果前世有与佛教的因缘,如念过佛、信佛,则今生遇到佛法时便更加兴奋,也能更加投入进佛法中。

如果没有这种因缘,就不见得会有这种热情与投入。地球上现在有六十亿人,信佛的人也很多,但真正投入的却不多。

我说这话也不怕诸位多心,在座的各位虽然听闻佛法但并未投入。你会为佛法付出很多吗?不付出又怎么得到!信只能得到信的功德,付出多才能有更多的功德。

这个与念佛得到的加持是毫不相违背的。今生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是前生乃至宿世的善根因缘。因为这份因缘的存在,我们才能在今生听闻佛法时有深刻的触动,在开始信佛的时候有种战栗的感觉。

产生战栗感觉的原因在于善根深厚,脱离佛法太久,突然得到加持力的缘故。而有的人听到佛号时感觉喜欢,但并没有激动的感情,也没有付出。

有时候还到庙里烧烧香,但我们要知道烧香是风俗习惯而非信仰。信仰与习惯是不同的。真正的信仰是要将佛法与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这就回到了“禅”。

我把禅解释为善因,过去无量劫以来的善因。这就是为什么见佛会有欢喜心,参禅而能进入。举个例子,“念佛者谁?”反过来说“谁在念佛?”这一问意味着什么?这是在发明我们的心性,寻找我们的本体。我们的身体是变化的,无常的,由前世所造业推动的变化身。

像学生中有第一名,也有倒第一名。不可能所有学生都是第一名,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倒第一名,必须有一个依次排名的顺序。

如果想超越,就必须付出努力。付出的力量越大,超越的越多。我们学佛的人也是这样,必须一步步超越。

开悟的人是什么境界2

真正开悟的人会有这三大特征

特征一:开悟的人,生命会由繁至简。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开悟的人,并不会立马成仙,或者立地成佛。所以他们在外表上,和普通人不会有多大区别。但在他们和一般人心境上,心境还是有很大区别。开悟后的人,放下了一切执念,从而不再受限制,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必须做,也没有什么不能做。

换句话说,世间的一切,如升职加薪、恋爱结婚、生娃养老等,对于开悟者来说,都是不必要选项,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就会去做,只要他们不愿意,谁也逼迫不了他们。但无论他们愿不愿意,他们都不会真正的在意,随时都可以放下这些普通人心中的“人生大事”。

这个特征,是开悟者的基本特质。放下了执念的开悟者,他们的生命会变得简单起来,因为失去了欲望,什么事都无法成为他们的牵绊,所以他们会活成自己,而非被社会和别人塑造出的“我”。

他无需成为“成功的人”,也不用做一个“好丈夫”“好妻子”“好子女”“好父母”,他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一旦突破这根紧绷的弦,你就自然开悟了!

特征二:开悟的人,会身心合一。

没有开悟的人,心中会被各种思绪烦扰。上班族会在下班的时候,着急着开辟副业赚钱;学生会在上课的时候,想着怎么偷偷玩手机;妻子一个人在家时,想着晚归的丈夫在外面有没有花天酒地;年迈的老人,在深夜一遍一遍想着自己会如何离开这个世界。

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着手上的东西,想其他的人或事,这就是没开悟的人的日常。而开悟的人,他们会身心合一,身体做着什么事,心里也会想着一样的事。无论是道家的打坐,还是佛家的入定,都是在让人培养这种专注力。

开悟的人,往往吃饭时知菜味,走路时便专心看脚下和前方的路,静修时便听自己的呼吸声。所以他们一般都说话不急不慢,遇事不嗔不痴,待人接物不分贵贱。他们是回归到万事万物本身的人,在他们身上,你能体会少有的朴质感。

特征三:开悟的人,不搞个人崇拜。

开悟的人,会明白一个道理,即道是修不出来的,它本身就在那儿,你若心中起了执念,想去修道、得道,那恰恰是误了歧途。

所以真正开悟的人,他们断不会自己称自己为“得道高人”,所以遇到自称“得道”的人,八成是他们在装神弄鬼。同时,开悟的人一般不会去求神拜佛,因为他们懂人心自在,不必强求,以免产生执念。因为想要升官发财是执念,想要菩萨保佑同样也是执念。

开悟的人是什么境界3

开悟的人很可怕

圣人无心,以天地之心为心。

真正开悟的人不再相信自己的想法是真的,包括任何想法;

而不开悟的人则相反,他们无意识中相信自己的任何想法是真的,简直是“任何”。

人类所有想法都是自己从虚无中建立的,都是从本无所有的心地上构建的,所以高层生命,那些开悟的人是不相信自己的任何想法——哪怕某种想法看起来多合理或真实。

人类的大脑本来就是建立在眼睛看到的影像,进行一种逻辑性习惯性的分析而成的。

这就是所谓的对世界的认知,也就是世界观。

人的眼睛所能够看到光的波长的波段其实很少,更强或者更弱的光就不能看见了,所以有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的概念。

记住:人类的眼睛能够看到的东西,其实很少很少。

在修炼界历来就有开天眼开法眼的说法,人的眼睛可以通过修炼看到更多。

既是眼睛看不了多少世界,人的思维是可以无限大的,这就是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了。

觉悟的人的心是不以“合理”和“看起来真实”为理由和依据来确定它自己的存在是真的,这种习性是头脑的。

要打破定势思维,也就是固执的观念,对世界那些一成不变的很肤浅的认知,不是觉悟的人的负担,他们是不会去考虑这些的,非常可笑和短浅。

普通人的头脑是以“合理”、“看起来实在”等来支持和证明它自己的梦幻是真实的。

觉悟之心不会为世界的幻想所障碍,所以,它不会被自己所生出的任何存在(念头、事物、感受等)所欺骗。它不会颠倒“主”与其“虚造之物”。所以,开悟的人能活在空无中,活在空性中。

觉悟的人能够感悟世界的本来真相;而平常人的贪念欲念,各种执着产生各种幻相,就会让自己沉迷在自己的想法中,认为自己都是对的。

人的念头,可以固定下来,甚至会有能量体现,人世间的荣誉成就感,给人短暂的安慰,而短暂的快感,往往是无尽的痛苦深渊,这是相对的。

而永生,不生不灭,与天地同寿,则是与天地同心,同化在道中,那是一种无比美妙殊胜的生命体验。

上面说的,多数是理论性的话语,差不多是那种鸡汤文写法。

我们还是举几个例子吧,比如在医学上,中国古代扁鹊那种可以透视人体的功能,现在在世界上也发现了实际案例,就是眼睛可以直接看到五脏六腑生病的地方有黑糊糊的病气,比X光设备还厉害。

再比如,我们看到日常生活中的那些桌子椅子,是固定的静止的,本质上从粒子的角度看,如果有那样的设备看,就会发现,整个桌子椅子其实是流动的,如液体一样,高速的各种运转中。

在人生的过程当作,很多人觉得努力很重要,勤奋很重要,天道酬勤,果真如此吗?其实呢,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没有方向感的努力,完全就是瞎干,没有人带动的牛,能够自动自觉去耕田吗?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人为什么要反省,为什么要寻找自己的错误,和身上的罪恶源头,就是要修正自己的人生路,得到一种真正的提升。

如果说整个人类社会(人间)就是一个监狱,专门处罚那些犯了天条的高级生命(天堂的神仙),很多人会觉得是神话故事而已,本质上,整个太阳系就是一个封闭区间,就是一个有皮壳的区间,所以,准确来说,整个太阳系就是一座牢笼,一座监狱,这就是更加准确的描述了。

当下的历史节点,全世界的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极大的物质基础,还有超级贪婪的人心等等,基本上属于促成更多的人觉悟的,也就是拥有更加丰富的条件,促使更多的人打开脑袋,解放思想。

所谓的末世末法末劫,基督再来的各种现象,也许说的就是当下世界的各种乱象和人心的各种堕落吧。

人类的思维是可以无限大,有无限的提升空间,更多就是缺了一把开启的钥匙而已。




开悟的人是什么境界视频

相关评论:
  • 15759022889开悟之后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陶视娣1. 一切平等:开悟者认识到所有现象相互依存,无高低之分,超越自我中心。2. 无私无我:开悟者摆脱自我束缚,体验到自我与他人界限的虚幻,达到无私境界。3. 空性:开悟者洞察一切现象无常、无实体,理解万物皆由因缘和条件所成。4. 无量心:开悟者心怀慈悲,愿所有众生得解脱。5. 无愧无悔:开悟者脱...

  • 15759022889开悟后面的境界是什么意思
    陶视娣1. 开悟是佛教用语,描述的是一种超越生死和世俗的境界。在佛法修行中,开悟被视为最终目标,意味着修行者深刻理解了佛法的精髓,摆脱了因果循环和轮回的制约,达到了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2. 开悟之后的境界之一是涅槃。涅槃在佛教中象征着彻底的超脱,代表着无限、智慧、爱心和自由。它是人类历史上无数...

  • 15759022889一个人开悟了有什么表现?
    陶视娣三、乐观积极:开悟的人想通了生活的真谛,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验并享受其中的快乐,因此他们的态度乐观,心情愉悦。四、不计得失:对于开悟的人来说,生活中的得失成败已经不再重要。他们懂得了生活的真正意义,因此对于这些外在的评价已经看得很淡,达到了一种超脱的境界。五、身心健康...

  • 15759022889什么是开悟
    陶视娣开悟是一种觉悟境界。开悟是指一个人在经历、学习和思考后,对人生、世界、自身以及某种真理产生了深刻的认知和理解,达到了一种超越常规认识的精神境界。以下是关于开悟的详细解释:开悟是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包括了对生命的意义、宇宙的奥秘、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认知。当一个人开悟时,...

  • 15759022889开悟的人什么境界
    陶视娣开悟的人达到了心如止水的境界,不再执着于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差异,而是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和相互关系,从而更加包容和慈悲。开悟的人具有敏锐的觉察力,能够体察自己的内心状态,并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调整。开悟的人具有慈悲之心,愿意帮助他人,关注他人的福祉。同时,他们也具有智慧,能够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 15759022889开悟的人什么境界
    陶视娣开悟者的境界超越了世俗的表面纷扰,他们洞察事物的内在本质和相互联系,如同静谧的湖水,深邃而包容。拥有开悟之心的人,其内心犹如一面明镜,能够清晰地映照出自我,不断地通过自我觉察和反思进行内心修炼。他们怀抱慈悲的种子,对他人的困境感同身受,主动伸出援手,关注他人的幸福。智慧是他们手中的一盏...

  • 15759022889开悟的人是什么境界
    陶视娣下面为大家分享开悟的人是什么境界的相关内容。 开悟的人是什么境界1 理可顿悟,事须渐除 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的禅宗大德“成佛了”是错误的。开悟并没有成佛,明心见性之后还需要学习。如果不识文字就...

  • 15759022889年纪轻轻就开悟的人有多厉害
    陶视娣普通人很容易被外在所引发出来的妄欲妄念而蒙蔽看不清事物的本体真相,心基不稳,迷失了自我,就像一栋高楼一样地基没有打牢,遇到狂风大浪,就会轰然倒塌。开悟人的内心就像水之境界一样,没有执着于本身与外在表相,了知了真心本性,面对一切都能做到荣辱不惊、波澜不惊,心不所动,通达无碍自然...

  • 15759022889年纪轻轻就开悟的人有多厉害
    陶视娣年纪轻轻就开悟的人对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生活态度潇洒自如,仿佛已经掌握了人生的奥秘,一旦领悟,各方面都会迎刃而解。相比之下,普通人容易被外界的诱惑和妄念所迷惑,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内心不稳,迷失了真实的自我。这就如同高楼大厦,如果地基不牢,遇到风暴便会崩塌。而开悟者的心态如同水的境界...

  • 15759022889佛教开悟是什么境界
    陶视娣1. 虽然身处尘世,人们普遍渴望达到开悟的境界。传说中的开悟者,心灵不受喜怒哀乐的干扰,超然物外。2. 多数人通过不同途径寻求开悟的体验。常言道“大隐隐于市”,修行之人可在喧嚣都市中寻求悟道,但又有说法称开悟者应远离人群,这是为何?3. 开悟者之所以减少与人接触,首先是因为他们自觉或不...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